置物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2369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置物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置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置物架。



背景技术:

现有台面式厨房置物架多采用铁材焊接结构,易生锈、易脱焊,焊接整体无法拆装,占用空间大、运输成本高,且工人焊接过程慢,工序多而提高不了生产量。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置物架,便于快速组装或拆分,降低其占用的空间,减少运输成本。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置物架,包括两个相对间隔设置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连接杆,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间隔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一个所述支撑架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支撑架可拆卸连接;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二连接杆,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间隔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一个所述支撑架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支撑架可拆卸连接;第一置物板,所述第一置物板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置物板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或与所述支撑架可拆卸连接;及第二置物板,所述第二置物板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置物板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或与所述支撑架可拆卸连接。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设有第一连接通孔,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端部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一连接通孔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相配合,将所述第一连接杆固设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设有第二连接通孔,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端部设有第二螺纹孔,第二螺栓穿过所述第二连接通孔与所述第二螺纹孔相配合,将所述第二连接杆固设于所述支撑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端部设有第一导入部,所述第一连接通孔的外边缘设有容纳所述第一导入部的第一容纳凹槽;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端部设有第二导入部,所述第二连接通孔的外边缘设有容纳所述第二导入部的第二容纳凹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置物板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相适配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二置物板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相适配的第二卡槽;或所述第一置物板设有与所述支撑架相卡固的第一卡部,所述第二置物板设有与所述支撑架相卡固的第二卡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置物板设有安装通孔,所述置物架还包括设有开口的筒体,所述筒体的外侧设有多个通孔,所述筒体设有与所述安装通孔限位配合的凸起,所述凸起靠近所述筒体的开口设置;或所述第一置物板的承压面向内凹设形成第一储物腔;或所述第二置物板的承压面向内凹设形成第二储物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置物架还包括至少一个加固杆,至少一个加固杆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架的第二端之间,所述加固杆的一端与一个支撑架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支撑架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固杆为多个,其中两个所述加固杆横向间隔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第一端,两个所述加固杆相互配合形成卡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置物架还包括挂钩,所述挂钩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加固杆相配合的钩部、另一端设有连接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置物架还包括支撑脚,所述支撑脚设有调节螺杆,所述支撑架的第一端设有与所述调节螺杆相配合的第三螺纹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置物架还包括设有置物腔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设有与所述支撑架可拆卸连接的连接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置物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置物板,至少一个第三置物板设置于所述第一置物板与第二置物板之间,所述第一置物板的面积大于第三置物板,所述第三置物板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置物板。

上述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上述置物架在运输时,支撑架、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一置物板及第二置物板分别拆分包装运输;需组装使用时,可将第一连接杆及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分别与一个支撑架连接固定,第一连接杆及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与另一个支撑架连接固定形成置物架主体结构,在将第一置物板与第二置物板安设于置物架主体结构上、形成置物空间,便于用户放置分类存放物品。该置物架,便于快速组装或拆分,降低其占用的空间,减少运输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连接杆及第二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置物板及第二置物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置物架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置物架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置物架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支撑架,102、第一端,104、第二端,110、第一连接通孔,120、第二连接通孔,130、第一容纳凹槽,140、第二容纳凹槽,150、第三螺纹孔,200、第一连接组件,210、第一连接杆,212、第一螺纹孔,214、第一导入部,230、第一螺栓,300、第二连接组件,310、第二连接杆,312、第二螺纹孔,314、第二导入部,330、第二螺栓,400、第一置物板,410、第一卡槽,500、第二置物板,510、第二卡槽,530、安装通孔,600、筒体,610、开口,620、通孔,630、凸起,700、加固杆,710、卡槽,800、挂钩,810、钩部,820、连接部,900、支撑脚,910、调节螺杆,10、连接架,12、置物腔,14、连接件,20、第三置物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安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及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置物架,包括两个相对间隔设置的支撑架100,支撑架100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一端102及第二端104;第一连接组件200,第一连接组件200包括至少两个第一连接杆210,至少两个第一连接杆210间隔设置于支撑架100的第一端102,第一连接杆210的一端与一个支撑架100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支撑架100可拆卸连接;第二连接组件300,第二连接组件300包括至少两个第二连接杆310,至少两个第二连接杆310间隔设置于支撑架100的第二端104,第二连接杆310的一端与一个支撑架100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支撑架100可拆卸连接;第一置物板400,第一置物板400设置于支撑架100的第一端102,第一置物板400与第一连接组件200可拆卸连接或与支撑架100可拆卸连接、并形成置物空间;及第二置物板500,第二置物板500设置于支撑架100的第二端104,第二置物板500与第二连接组件300可拆卸连接或与支撑架100可拆卸连接、并形成置物空间。

如图1至5所示,该置物架在运输时,支撑架100、第一连接杆210、第二连接杆310、第一置物板400及第二置物板500分别拆分包装运输;需组装使用时,可将第一连接杆210及第二连接杆310的一端分别与一个支撑架100连接固定,第一连接杆210及第二连接杆310的另一端分别与另一个支撑架100连接固定形成置物架主体结构,在将第一置物板400与第二置物板500安设于置物架主体结构上、形成置物空间(优选的,第一置物板400与第二置物板500均水平设置),便于用户放置分类存放物品。该置物架,便于快速组装或拆分,降低其占用的空间,减少运输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杆210与支撑架100之间、第二连接杆310与支撑架100之间、第一置物板400与第一连接杆210或支撑架100之间、第二置物板500与第二连接杆310或支撑架10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均可以有多种,如螺纹连接、卡扣连接和铰链连接等。

如图1至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100设有第一连接通孔110,第一连接杆210的端部设有第一螺纹孔212,第一螺栓230穿过第一连接通孔110与第一螺纹孔212相配合,将第一连接杆210固设于支撑架100上;支撑架100设有第二连接通孔120,第二连接杆310的端部设有第二螺纹孔312,第二螺栓330穿过第二连接通孔120与第二螺纹孔312相配合,将第二连接杆310固设于支撑架100上;因而实现了第一连接杆210与两个支撑架100的可拆卸连接,第二连接杆310与两个支撑架100的可拆卸连接,也便于本置物架的组装或拆分;该支撑架100为可通过多块板件或多根杆件固定在一起。进一步的,第一连接杆210的端部设有第一导入部214,第一连接通孔110的外边缘设有容纳第一导入部214的第一容纳凹槽130,因而通过第一导入部214与第一容纳凹槽130的限位配合初步实现第一连接杆210与支撑架100的定位,便于其连接固定;第二连接杆310的端部设有第二导入部314,第二连接通孔120的外边缘设有容纳第二导入部314的第二容纳凹槽140,因而通过第二导入部314与第二容纳凹槽140的限位配合初步实现第二连接杆310与支撑架100的定位,便于其连接固定。

如图1至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置物板400设有与第一连接杆210相适配的第一卡槽410,第二置物板500设有与第二连接杆310相适配的第二卡槽510,因而实现了第一置物板400与第一连接杆210的可拆卸连接,第二置物板500与第二连接杆310的可拆卸连接,只需轻轻扣合即可实现第一置物板400或/第二置物板500的固定安装;或第一置物板400设有与支撑架100相卡固的第一卡部,第二置物板500设有与支撑架100相卡固的第二卡部,因而实现了第一置物板400与支撑架100的可拆卸连接,第二置物板500与支撑架100的可拆卸连接,只需轻轻扣合即可实现第一置物板400或/第二置物板500的固定安装。再进一步的,第一连接组件还包括两相对设置第三连接杆(未示出),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一个第一连接杆210连接,所述第一置物板400设有与所述第三连接杆相适配的第三卡槽;第二连接组件还包括两相对设置第四连接杆(未示出),所述第四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一个第二连接杆310连接,所述第二置物板500设有与所述第四连接杆相适配的第四卡槽(未示出)。

如图4及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置物板500设有安装通孔530,置物架还包括设有开口610的筒体600,筒体600的外侧设有多个通孔620,筒体600设有与安装通孔530限位配合的凸起630,凸起630靠近筒体600的开口610设置。通过设置筒体600,便于存放筷子、汤勺等条状物品,便于用户分类存储;进一步的,第一置物板400的承压面向内凹设形成第一储物腔(未示出);或/和第二置物板500的承压面向内凹设形成第二储物腔(未示出),因而可以避免存放于第一置物板400或第二置物板500上的物品滑落;再进一步的,第一储物腔或/和第二储物腔的承压面呈弧形,可用于存放筷子、汤勺等物品。

如图3、5、6及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置物架还包括至少一个加固杆700,至少一个加固杆700设置于支撑架100的第一端102与支撑架100的第二端104之间,加固杆700的一端与一个支撑架100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支撑架100可拆卸连接;该加固杆700设设置进一步加强了置物架的主体结构,使其更加坚固;进一步的,加固杆700为多个,其中两个加固杆700横向间隔设置于支撑架100的第一端102,两个加固杆700相互配合形成卡槽710,因而可通过该卡槽710存放菜刀;再进一步的,其中至少一个加固杆700靠近第一置物板400设置,或至少一个加固杆700靠近第二置物板500设置,可起防跌作用,阻止存放于第一置物板400或第二置物板500上的物体跌落。进一步的,置物架还包括挂钩800,挂钩800的一端设有与加固杆700相配合的钩部810、另一端设有连接部820;因而通过挂钩800该置物架可悬挂于墙上,合理利用厨房空间;该挂钩800可以为2个、3个、4个等等,优选为2个。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置物架还包括支撑脚900,支撑脚900设有调节螺杆910,支撑架100的第一端102设有与调节螺杆910相配合的第三螺纹孔150,因而可通过调节螺杆910的伸出长度来使置物架放置平稳。

如图5、6及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置物架还包括设有置物腔12的连接架10,连接架10设有与支撑架100可拆卸连接的连接件。因而用户可通过该连接架10存放菜刀板等厨房用具;该连接件与连接架10可固定连接亦可拆卸连接,如分别设置两个钩部810、将连接架10与支撑架100固定在一起。

如图5、6及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置物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置物板20,至少一个第三置物板20设置于第一置物板400与第二置物板500之间,第一置物板400的面积大于第三置物板20,第三置物板20的面积大于第二置物板500;通过设置至少一个第三置物板20进而可对置物架进行进一步分层(如三层、四层、五层等),便于用户存放更多的物品,同时第一置物板400的面积大于第三置物板20,第三置物板20的面积大于第二置物板500,使置物架的重心尽可能低,使置物架具有更好的抗震性能。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