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72833阅读:664来源:国知局
枕头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床上生活用品领域,尤其涉及枕头。



背景技术:

枕头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一般只是被用作睡眠的一种辅助工具。然而,随着生活的进步,人们对于产品的功能性要求越来越高,功能单一的产品已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变化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枕头进行改进,使其增加功能以满足人们对生活多样化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枕头,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枕头功能单一而无法满足人们对生活多样化需求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枕头,包括枕套、设于所述枕套内的枕芯以及设于所述枕套内用于与家用电器信号连接以对所述家用电器进行控制的控制模组。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组包括触摸屏以及与所述触摸屏电性连接的控制盒。

进一步地,所述触摸屏为柔性触摸屏。

进一步地,所述触摸屏与所述控制盒通过柔性电路板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触摸屏贴设于所述枕套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触摸屏贴设于所述枕套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枕套内还有用于屏蔽所述控制模组产生的辐射且与所述枕套可拆卸连接的屏蔽模块,所述屏蔽模块位于所述控制模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屏蔽模块位于所述枕芯及所述控制模组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屏蔽模块包括辐射屏蔽层以及位于所述辐射屏蔽层外周缘的环形缓冲带。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缓冲带与所述辐射屏蔽层通过缝线连接或者胶粘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屏蔽模块与所述枕套之间设有内置拉链,且所述屏蔽模块与所述枕套通过所述内置拉链实现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触摸屏的外表面包覆有保护膜,保护膜外露于枕套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枕套包括上枕套体、下枕套体以及设于所述上枕套体与所述下枕套体之间的外置拉链,所述上枕套体与所述下枕套体通过所述外置拉链实现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枕头包括枕套,设于枕套内的枕芯以及设于枕套内用于与家用电器信号连接以对所述家用电器进行控制的控制模组。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枕头设有控制模组,该控制模组可通过信号与家用电器连接,进而实现对家用电器的控制。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枕头不仅可以辅助睡眠,还可以遥控家用电器,功能多样,足以人们生活多样化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枕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枕头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0—枕套 11—上枕套体 12—下枕套体

121—触摸区域 20—枕芯 30—控制模组

31—触摸屏 32—控制盒 33—柔性电路板

40—屏蔽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枕头,包括枕套10、设于所述枕套10内的枕芯20以及设于所述枕套10内用于与家用电器信号连接以对所述家用电器进行控制的控制模组30。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枕头设有控制模组30,该控制模组30可通过信号连接家用电器,从而实现对家用电器的控制。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枕头不只是具有辅助睡眠的单一功能,还可以遥控家用电器,功能多样,足以人们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具体地,该家用电器可以是电视机、空调、照明灯、加湿器以及电饭煲等。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枕头不仅可以实现单独控制一种家用电器,而且还可以实现同时控制多种或者同种多台家用电器,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其中,家用电器可以是空调、电视、智能照明灯等等,在此不再进行一一列举赘述。

如图2所示,所述控制模组30包括触摸屏31以及与所述触摸屏31电性连接的控制盒32。使用时,用户通过在触摸屏31上进行相应操作,来对家用电器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触摸屏31贴设于枕套10底部。当触摸屏31贴附于所述枕芯20的底面时,需在使用过程中将枕头翻过来,使触摸屏31朝上,因此,为更加方便地对触摸屏31进行操作。优选地,所述触摸屏31贴附于所述枕套10的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触摸屏31为柔性触摸屏。由于柔性触摸屏柔韧轻薄的特点,其可向任何角度和弧度进行自由卷曲伸缩,因此,柔性触摸屏的使用并不会影响枕套10本体材质的柔韧性。此外,本实施例的柔性触摸屏可以裁剪为任意形状、大小,从而起到改变枕头样式的效果。

如图2所示,所述触摸屏31与所述控制盒32通过柔性电路板33电性连接。本实施例的柔性电路板33配线密度高、重量轻、厚度小,可有效地降低枕头的重量和体积。此外,该柔性电路板33还可以自由弯曲、折叠、卷绕,且可在三维空间内随意移动、伸缩等,从而使得本实施提供的枕头使用更加方便,可靠性高。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盒32内设有WIFI模块、蓝牙模块、2G模块、3G模块、4G模块或者5G模块中的至少一种。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可利用WIFI模块、蓝牙模块、2G模块、3G模块、4G模块或者5G模块中的至少一种方式和家用电器进行信号连接,通过WIFI信号、蓝牙信号或者网络信号来控制家用电器。此外,用户也可以通过WIFI信号或者蓝牙信号和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进行通信,通过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来实现控制家用电器的目的。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选用上述中的几个信号模块进行优选结合使用。

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所述枕套10内还有用于屏蔽所述控制模组30产生的辐射且与所述枕套10可拆卸连接的屏蔽模块40,所述屏蔽模块40位于所述控制模组30上方。由于本实施例中的枕头在枕套10内设置有屏蔽模块40,因此,可有效地屏蔽控制模组30工作时产生的辐射,进而降低该辐射对人体的伤害。此外,为方便枕头的拆洗,屏蔽模块40与枕套10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屏蔽模块40位于控制模组30的上方,更靠近人体的位置处。屏蔽模块40位于控制模组30及枕芯20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屏蔽模块40包括辐射屏蔽层以及位于所述辐射屏蔽层外周缘并环绕辐射屏蔽层的环形缓冲带。具体地,辐射屏蔽层用于屏蔽控制模组30工作时产生的辐射,环形缓冲带用于缓冲辐射屏蔽层所受的外力,从而使得枕头更加耐用,使用寿命更长。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缓冲带为海绵环形缓冲带、乳胶环形缓冲带或者尼龙环形缓冲带。具体地,海绵环形缓冲带透气性高,乳胶环形缓冲带回弹力高,尼龙环形缓冲带耐磨性好,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缓冲带与所述辐射屏蔽层通过缝线连接或者胶粘连接。本实施例中的环形缓冲带与辐射屏蔽层之间采用缝线连接或者胶粘连接,连接方式简单,易于实现。

进一步地,所述屏蔽模块40与所述枕套10之间设有内置拉链,且所述屏蔽模块40与所述枕套10通过所述内置拉链实现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屏蔽模块40和枕套10之间采用内置拉链的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相对于纽扣、别针或夹子等连接方式,拉链连接的方式更简单方便,且屏蔽模块40与枕套10之间的连接更牢固。

如图1和图2所示,进一步地,所述枕套10内侧设有用于容置所述控制模组30的避空槽。通过设置该避空槽可有效地避免控制模组30在使用过程中受到不必要的挤压,从而延长枕头的使用寿命。避空槽的面积略大于控制模组30的面积,并且避空槽的底部在对应触摸屏31的位置形成触摸区域121。

进一步地,所述触摸屏31的外表面包覆有保护膜,所述保护膜外露于所述枕套的底部,该保护膜具有防止所述控制模组30受拉伸力的作用。具体地,该保护膜可以是PC保护膜、PVC保护膜、PET保护膜、AR保护膜等。其中,PC、PVC、PET分别是聚碳酸酯、聚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简称。而AR是一种合成材质,一般分三层,硅胶为吸附层,PET为中间层,外层为特殊处理层。特殊处理层一般又分抗眩光处理层和硬度处理层。保护膜可以设于触摸区域121内以保护位于上方的触摸屏31。进一步地,避空槽在对应触摸屏31的位置可贯通,保护膜直接贴设于触摸屏31底面并从贯通的位置外露于枕套10的底面。

进一步地,所述枕套10包括上枕套体11、下枕套体12以及设于所述上枕套体11与所述下枕套体12之间的外置拉链,所述上枕套体11与所述下枕套体12通过所述外置拉链实现可拆卸连接。如此设计,可方便用户对枕头进行拆洗,此外,用户还可以通过更换枕套10来改变枕头的样式,以满足人们不同的审美需求。控制模组30位于屏蔽模块40与下枕套体12之间,并且,控制模组30的触摸屏31外露于避空槽121的底部。当然,控制模组30的触摸屏31也可贴设在上枕套11的侧面,而控制盒32仍旧设置于屏蔽模块40与下枕套12之间,二者仍通过柔性电路板33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