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可调节照明功能的书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4490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具有可调节照明功能的书立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图书用具,尤其涉及一种书立。



背景技术:

书立在图书馆和书店中有着广泛地应用。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配置有书房或者书桌,在书房或者书桌上也经常使用书立。

现有的书立包括底板,底板的一侧向上连接有竖向挡板。书籍竖向放置在书立上,书籍的底部由底板承托,书籍的侧面相互倚靠,临近竖向挡板的一本书靠在竖向挡板上。这种现有的书立具有如下缺陷:

1、不具备照明功能,在昏暗环境下不易看清书脊上的书名,用于书桌上时不能为使用者提供阅读所需要的照明。

2、书立与书架或者书桌之前的摩擦力较小,容易在外界振动的作用下发生滑动和位移,时间越久越容易发生凌乱甚至坠落的现象。

3、书立不够醒目,在光线较为昏暗时(如夜晚或阴雨天气),不容易发现书立的位置。

4、用于书桌的情况下,使用者在读书时,容易沉浸到书本之中而忘记时间,现有书立不具备提醒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可调节照明功能的书立,根据使用场合可以为书脊或者桌面提供照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可调节照明功能的书立包括用于承托图书的底板,底板左侧向上连接有竖向挡板,其特征在于:竖向挡板上设置有椭圆形通孔;竖向挡板的前侧顶部连接有具有柔性的蛇形管,蛇形管向上延伸且其顶部设有LED灯;LED灯的导线穿过蛇形管和竖向挡板后伸出,且LED灯的导线的端部设有电源插头;竖向挡板的顶部设有串联连接在LED灯的导线上的旋钮开关。

所述竖向挡板的底面连接有防滑橡胶垫,防滑橡胶垫的底面设有防滑纹。

所述竖向挡板的左侧面由上至下分别设有上反光层、荧光层和下反光层,所述竖向挡板的左侧面嵌设有电子闹钟。

上反光层和下反光层均由粘贴在竖向挡板上的反光膜形成;荧光层由涂刷在本体上的荧光粉层形成。

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中的电源插头插入外界(如房间内)的电源插座。本实用新型用于书架、环境光线较为昏暗时,可以通过旋钮开关打开LED灯,并扭动蛇形管,使LED灯照向书脊,从而方便使用者看清各本图书的书名等信息。本实用新型用于书桌、使用者读书时,可以通过旋钮开关打开LED灯,并扭动蛇形管,使LED灯照向摊开在桌面上的图书,为使用者提供照明,使用十分方便。

上反光层、荧光层和下反光层的设置,在有外界光源时,上反光层和下反光层能够通过反光起到醒目的作用;在外界光线昏暗时,荧光层发出的荧光使得本实用新型非常醒目,使用者可以迅速地找到书立。

使用者读书时,容易沉浸到书本之中而忘记时间。竖向挡板的左侧面嵌设有电子闹钟,在书桌上使用书立时,使用者可以通过电子闹钟定时,从而防止使用者因专心读书而了耽误其它重要事项。

竖向挡板的底面连接有防滑橡胶垫,防滑橡胶垫的底面设有防滑纹,因此增大了书立与书桌或者书架之间的摩擦力,防止书立发生滑动现象。

上反光层和下反光层均由粘贴在竖向挡板上的反光膜形成;荧光层由涂刷在本体上的荧光粉层形成,材料成本较低且便于加工制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可调节照明功能的书立包括用于承托图书的底板1,底板1左侧向上连接有竖向挡板2,竖向挡板2上设置有椭圆形通孔3;竖向挡板2的前侧顶部连接有具有柔性的蛇形管4,蛇形管4向上延伸且其顶部设有LED灯5;LED灯5的导线7穿过蛇形管4和竖向挡板2后伸出,且LED灯5的导线7的端部设有电源插头6;竖向挡板2的顶部设有串联连接在LED灯5的导线7上的旋钮开关8。

所述竖向挡板2的底面连接有防滑橡胶垫9,防滑橡胶垫9的底面设有防滑纹。防滑纹为常规设置,图未示。

所述竖向挡板2的左侧面由上至下分别设有上反光层10、荧光层11和下反光层12,所述竖向挡板2的左侧面嵌设有电子闹钟13。

上反光层10和下反光层12均由粘贴在竖向挡板2上的反光膜形成;荧光层11由涂刷在本体上的荧光粉层形成,材料成本较低且便于加工制造。

椭圆形通孔3可以让使用者看到最左侧图书的封面或者封底,并且显得非常美观。电子闹钟13等各装置均为现有成熟技术,具体结构不再详述。

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中的电源插头6插入外界(如房间内)的电源插座。本实用新型用于书架、环境光线较为昏暗时,可以通过旋钮开关8打开LED灯5,并扭动蛇形管4,使LED灯5照向书脊,从而方便使用者看清各本图书的书名等信息。本实用新型用于书桌、使用者读书时,可以通过旋钮开关8打开LED灯5,并扭动蛇形管4,使LED灯5照向摊开在桌面上的图书,为使用者提供照明,使用十分方便。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