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折叠式懒人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1813阅读:5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折叠式懒人桌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折叠式懒人桌。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脑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市面上电脑种类繁多,其中因为笔记本的轻巧便携的优点,尤其受到学生及工作族的推崇。然而人们在使用电脑时经常放在膝盖上,不良的使用方式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尤其对青少年的身体发育有很坏的影响,懒人桌能够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

懒人桌是专门为在床上玩笔记本电脑而制作的,可以把懒人电脑桌放在两腿旁边,电脑放在桌子上,就可以在床上玩电脑了,这样很方便一些不愿意起床,但是又想玩电脑的人,用户还可以将书本、水杯等一切物品放置其上,真正实现把客厅、书房、餐厅统统搬到床上的“懒人美梦”。

但是现在市场上的懒人桌因为都是放置在桌面或者床上,所设置的桌面面积比较小,放置电脑后,就没有放置别的物品的空间,而且现在市场上使用的懒人桌功能单一,缺少与笔记本电脑相配套使用的物件,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懒人桌的桌面使用面积小、功能单一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以增加懒人桌的使用面积,可以折叠且功能多样的懒人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一种多功能折叠式懒人桌,包括桌面和四条桌腿,其特征在于:所述桌面包括主桌面和设置在主桌面两端各一的辅助桌面;所述主桌面的下表面上还纵向平行设置有两条滑槽,且每条滑槽的两端各设置有与滑槽配套的滑杆;所述滑杆向外的一端通过转轴分别与一桌腿的顶端相连;所述桌面两端的两条桌腿上部各固定设置有一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端旋转连接辅助桌面。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桌腿的下部均设置有调节按钮,且调节按钮设置在桌腿的内侧。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桌面上嵌装有一散热器。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散热器旁设置有插座。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桌面的一个侧壁上还依次设置有电源插头、散热器USB接口。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桌面下部、两条滑槽之间设置有音箱;所述主桌面下部还设置有和音箱配套的音箱USB接口。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辅助桌面的旋转角度为在0°~36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1、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通过伸缩滑杆和旋转辅助桌面能够实现桌面面积的改变,折叠后能够节约空间,便于携带。2、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桌腿上的按钮实现桌腿高度的调节,从而满足不同使用者的使用。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桌板上加装的散热风扇,使得笔记本电脑使用时更加安全舒适,散热更加方便。4、本实用新型设置的电源插头为懒人桌提供电源,而懒人桌上的插座通过外接电源方便给手机、电脑等供电,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5、本实用新型设置的音箱为使用者提供便利,使用者无需再另外购买音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折叠后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折叠部分的示意图。

图中,I–主桌面,II–辅助桌面,III–转轴,4-散热器USB接口,5-插座,6-滑杆,7-连接板,8-音箱,9-音箱USB接口,10-调节按钮,11-桌腿,12-滑槽,13-电源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图4所示的一种多功能折叠式懒人桌,包括桌面和四条桌腿11,桌面包括主桌面I和设置在主桌面I两端各一的辅助桌面II,主桌面I的下表面上还纵向平行设置有两条滑槽12,且每条滑槽12的两端各设置有与滑槽12配套的滑杆6,滑杆6向外的一端通过转轴I II分别与一桌腿11的顶端相连,桌面两端的两条桌腿11上部各固定设置有一连接板7,连接板7的两端旋转连接辅助桌面II,辅助桌面II的旋转角度为0°~360°,桌腿11的下部均设置有调节按钮10,且调节按钮10设置在桌腿11的内侧,调节按钮10可以调节桌腿11的高度。将滑杆6由滑槽12中滑出,与桌腿11呈一定的角度,将辅助桌面II旋转到与主桌面平齐的状态,这样设置增加了懒人桌的使用面积,而将滑杆6滑入滑槽12中,通过转轴III的运动,将桌腿11转动到主桌面I的下部,旋转辅助桌面II,即可如图3所示。

如图1所示,主桌面I上还嵌装有一散热器3,散热器3旁设置有插座5,主桌面I的一个侧壁上还依次设置有电源插头13、散热器USB接口4,散热器3可以用于笔记本电脑的散热,插座5通过外接电源方便给手机、电脑等供电。

如图2所示,主桌面I下部、两条滑槽12之间设置有音箱8,主桌面I下部还设置有和音箱8配套的音箱USB接口9,使用者无需在购买音箱,方便了使用者。

总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多种功能,且可以增加懒人桌使用面积的折叠式懒人桌。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