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站台候车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4394阅读:537来源:国知局
公交站台候车椅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公共设施,具体涉及一种椅子,尤其是一种公交站台候车椅。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公交站台候车椅通常是结构简单、功能单一的长椅,其目的是为候车的人们提供一个临时的休憩处。公交站台为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但其大小、面积是有限的,因此在其它因素一定的情况下,提高人员流动性十分重要,应尽量避免人多拥挤造成安全隐患;申请人发现,现有的公交站台候车椅上部分人员停留的时间较长,比如忙着玩手机的“低头族”,公交车来了也不知道,却又占着座位,造成人员流动性差,使本就空间有限的公交站台更为拥挤。申请人还发现,现有的公交站台候车椅具有较大的宽度,占用了公交站台的空间,尤其在公交站台面积较小的情况下,可供人员站立的空间很少,容易造成人多拥挤的状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节省空间、提高人员流动性的公交站台候车椅。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公交站台候车椅,包括支撑架、椅背、椅座、限位杆、转轴、扭簧,支撑架包括两根固定设置在地面上的竖直支撑杆,椅背设置在支撑架中上部;椅座为矩形板状结构,椅座的顶面为座椅面,椅座上其中一对相对的侧面中心处分别通过转轴与竖直支撑杆转动连接;扭簧的主体套接在转轴上,扭簧其中一个伸出端固定设置在竖直支撑杆上,另一个伸出端设置在椅座的底面上,自然状态下椅座的座椅面垂直于地面,座椅面上高的一端受力时椅座绕转轴向后翻转;限位杆为弧形杆状,限位杆水平地设置在支撑架的背面,限位杆距离地面的高度高于椅座中心处距离地面的高度,当椅座的底面搭接在限位杆上时,椅座的座椅面相对地面倾斜,倾斜夹角为10-20°;椅座中心处距离地面的高度为0.7-0.9m。

其中,还包括脚踏杆,所述脚踏杆为弧形杆状,脚踏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两根竖直支撑杆的下部,脚踏杆水平地设置在支撑架的前面,脚踏杆距离地面的高度为10-20cm。

其中,竖直支撑杆上设置有挂物钩。

其中,还包括水平支撑杆,水平支撑杆为弧形杆状,水平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两根竖直支撑杆的上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交站台候车椅,当人坐上去时,椅座向后翻转直至椅座的底面搭接在限位杆上,椅座中心处距离地面的高度为0.7-0.9m且座椅面相对地面倾斜,人员需要双脚撑地、双膝微微弯曲才能坐稳,舒适性相比普通的候车椅差,不适宜长久停留,只能供人员短暂休憩,可以提高人员的流动性;当人离开椅座时,椅座可以回复至垂直于地面的状态。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架是两根竖直支撑杆,其整体宽度远小于现有的候车椅,在公交站台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可以节省出更多的空间,特别适合在面积较小的公交站台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椅座处于自然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椅座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椅座向后翻转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椅座向后翻转至底面搭接在限位杆上的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扭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竖直支撑杆1、椅背2、椅座3、扭簧4、限位杆5、脚踏杆6、挂物钩7、水平支撑杆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交站台候车椅,包括支撑架、椅背2、椅座3、限位杆5、转轴、扭簧4,支撑架包括两根固定设置在地面上的竖直支撑杆1,椅背2设置在支撑架中上部,如图3、图4所示,优选的椅背2为弧形板状结构,且相对地面向后倾斜;椅座3为矩形板状结构,可以理解的是,椅座3具有底面、顶面以及四个侧面,椅座3的顶面为座椅面,椅座3上其中一对相对的侧面中心处分别通过转轴与竖直支撑杆1转动连接;扭簧4是现有常规的的部件,具有多种形式,本方案采用的扭簧4结构如图5所示,具有一长一短两个伸出端,扭簧4的主体套接在转轴上,扭簧4其中一个较短的伸出端固定设置在竖直支撑杆1上,另一个较长的伸出端设置在椅座3的底面上,自然状态下椅座3的座椅面垂直于地面,所述的自然状态即椅座3未受力的状态;座椅面上高的一端受力时椅座3绕转轴向后翻转,亦即当人的臀部接触到座椅面时椅座3向后翻转;限位杆5为弧形杆状,限位杆5水平地设置在支撑架的背面,限位杆5的两端分别连接竖直支撑杆1,限位杆5距离地面的高度高于椅座3中心处距离地面的高度,当椅座3的底面搭接在限位杆5上时,椅座3的座椅面相对地面倾斜,倾斜夹角为10-20°;椅座3中心处距离地面的高度为0.7-0.9m,此高度范围为大多数人的臀部距离地面高度的范围,因此,人员需要双脚撑地、双膝微微弯曲才能坐稳,其舒适性比普通的候车椅差,人员只能短暂休息,不适宜长久停留。

优选的,还包括脚踏杆6,所述脚踏杆6为弧形杆状,脚踏杆6的两端分别连接两根竖直支撑杆1的下部,脚踏杆6水平地设置在支撑架的前面,脚踏杆6距离地面的高度为10-20cm。设置脚踏杆6的目的是为了方便身高较矮的人员能够踩踏使用。

优选的,竖直支撑杆1上设置有挂物钩7。

优选的,还包括水平支撑杆8,水平支撑杆8为弧形杆状,水平支撑杆8的两端分别连接两根竖直支撑杆1的上部。水平支撑杆8除了可以提高整体强度外,还起到了为人的头部提供枕靠的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