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叶窗防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1257阅读:3378来源:国知局
百叶窗防雨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百叶窗的防雨结构。



背景技术:

百叶窗一般用于建筑室内及室外,百叶窗能够起到美观、遮阳、通风、节能、防雨等作用。基于上述特点,现在越来越多的民用建筑、工业建筑采用百叶窗。对于室外用百叶窗来说,防雨功能就显得十分重要。针对防雨功能来说,现在市场上流行的百叶窗大部分防雨功能较差,且在暴风雨天气里,雨水会在大风的作用下沿着缝隙被吹入室内,导致室内浸水现象出现。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防止雨水从底框与窗台之间的缝隙进入室内的百叶窗防雨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百叶窗防雨结构,设于百叶窗底框外侧面与其上的一百叶片外下端之间的空间内,所述百叶窗防雨结构包括一可调角度百叶片、设于可调角度百叶片下端的橡胶板以及一用于将可调角度百叶片安装于所述底框外侧面的固定结构,所述可调角度百叶片的上端固定于该固定结构上并能够在该固定点转动,从而使得可调角度百叶片的下端能够向底框方向移动或者向远离所述底框的方向移动。

作为优化,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设于底框的两端的外侧面的两固定件,每一固定件均包括一固定块,在所述固定块上远离底框的一面的上端向外凸设有一上安装支耳,在所述固定块上远离底框的一面的下端向外凸设有一下安装支耳,所述上安装支耳及下安装支耳均具有同轴孔;所述固定件还包括穿设于下安装支耳的同轴孔上的下固定柱以及一可调节件;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穿设于上安装支耳的同轴孔上的上固定柱,所述上固定柱用于固定所述可调角度百叶片的上端以使所述可调角度百叶片上端能够绕该上固定柱轴心转动,所述可调节件的里端与所述下固定柱的一端连接,外端与所述可调角度百叶片的下端连接,通过可调节件的长度调节使可调角度百叶片的下端能够向底框方向移动或者向远离所述底框的方向移动。

作为优化,所述可调节件包括由里到外依次设置的一外螺纹柱、一内螺纹套筒以及一固定螺栓,所述外螺纹柱的外端与所述内螺纹套筒的里端螺纹配合,所述固定螺栓的螺纹里端穿过可调角度百叶片后与所述内螺纹套筒的外端螺纹配合。

作为优化,在所述外螺纹柱的里端开设有从径向方向上贯穿所述外螺纹柱的第一安装孔,在所述下固定柱的一端相应于所述外螺纹柱的位置处开设有从径向方向上贯穿所述下固定柱的第二安装孔,所述下固定柱依次穿设于所述下安装支耳的同轴孔以及外螺纹柱的第一安装孔后,其第二安装孔外露于所述外螺纹柱的外侧面,一T形杆由上至下的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上以将所述外螺纹柱固定于所述固定块上。

作为优化,所述可调角度百叶片上端具有一与其长度相等的倒U形安装部,用于供所述上固定柱穿设于其中;还具有一由所述倒U形安装部的里壁向下延伸形成的百叶片本体。

作为优化,所述百叶片本体与所述倒U形安装部的里壁具有一大于90度的夹角。

本实用新型的百叶窗防雨结构,设置在百叶片与底框之间的空间,利用可调角度百叶片和柔性橡胶板来实现百叶窗底部缝隙的封堵,有效防止了雨水从百叶窗底部缝隙中流入室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百叶窗防雨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及图3是图1中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可调节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橡胶块与可调角度百叶片的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至图5,本实施例的百叶窗防雨结构,设于百叶窗底框101外侧面与其上的一百叶片外下端之间的空间内,所述百叶窗防雨结构包括一可调角度百叶片20、设于可调角度百叶片20下端的橡胶板21以及一用于将可调角度百叶片20安装于所述底框101外侧面的固定结构,所述可调角度百叶片20的上端固定于该固定结构上并能够在该固定点转动,从而使得可调角度百叶片20的下端能够向底框101方向移动或者向远离所述底框101的方向移动。

所述百叶窗包括若干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百叶片,一般情况下,所述百叶片的里端向上倾斜(里上端)、外端向下倾斜(外下端),能够保证室内私密性以及防雨性。

所述防雨结构正好设于百叶窗的底框101与其上的百叶片的外下端之间的空间内,在本例中,为了让出防雨结构的安装空间,将该紧邻底框101的百叶片设计为长度大于其上的百叶片的长度,在安装时,使该紧邻底框101的百叶片的里上端与其上的其他百叶片的里上端位于同一立面,如此,该紧邻底框101的百叶片的外下端则超出其上的其他百叶片的外下端,如此,与所述其他百叶片位于同一外立面的底框101的外侧面与所述紧邻底框101的百叶片的外下端之间具有用于安装所述防雨结构的空间。

该具体实例中,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设于底框101的两端的外侧面的两固定件23以及一上固定柱24。其中,每一23均包括一固定块231、一下固定柱232以及一可调节件233。

所述固定块231的高度与所述底框101的高度相同,竖直的固定于所述底框101的外侧面上。在所述固定块231上开设有两个第一固定孔231a,在底框101的外侧面相应该第一固定孔231a的位置处开设有两第二固定孔,在安装固定块231时,采用两颗固定螺栓分别穿过两个第一固定孔231a后与第二固定孔锁紧配合。在所述固定块231上远离底框101的一面的上端向外凸设有一上安装支耳231b,其长度与所述固定块231的宽度相匹配,在所述固定块231上远离底框101的一面的下端向外凸设有一下安装支耳231c,其长度与所述固定块231的宽度相匹配,所述上安装支耳231b及下安装支耳231c均具有同轴孔。

所述上固定柱24用于固定所述可调角度百叶片20的上端以使所述可调角度百叶片20上端能够绕该上固定柱24轴心转动,所述上固定柱24的两端穿设于两固定块231的上安装支耳231b上,位于两固定块231之间的部位用于供所述可调角度百叶片20的上端穿设于其中,以使得所述可调角度百叶片20能够绕该上固定柱24转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固定柱24可以为两根,即每一固定件23还包括所述上固定柱24,每一上固定柱24的长度大于所述上安装支耳231b的长度,用于使可调角度百叶片20的两端穿设于其上,该上固定柱24可为自攻螺栓。

所述可调节件233的里端(朝向底框101的一端)与所述下固定柱232的一端连接,外端与所述可调角度百叶片20的下端连接,通过可调节件233的长度调节使可调角度百叶片20的下端能够向底框101方向移动或者向远离所述底框101的方向移动。其中:

所述可调节件233包括由里到外依次设置的一外螺纹柱233a、一内螺纹套筒233b以及一固定螺栓233c,所述外螺纹柱233a的外端与所述内螺纹套筒233b的里端螺纹配合,所述固定螺栓233c的螺纹里端穿过可调角度百叶片20后与所述内螺纹套筒233b的外端螺纹配合。在所述外螺纹柱233a的里端开设有从径向方向上贯穿所述外螺纹柱233a的第一安装孔233d,在所述下固定柱232的一端相应于所述外螺纹柱233a的位置处开设有从径向方向上贯穿所述下固定柱232的第二安装孔,所述下固定柱232依次穿设于所述下安装支耳231c的同轴孔以及外螺纹柱233a的第一安装孔233d后,其第二安装孔外露于所述外螺纹柱的外侧面,一T形杆由上至下的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上以将所述外螺纹柱233a固定于所述固定块231上。

所述可调角度百叶片20上端具有一与其长度相等的倒U形安装部201,用于供所述上固定柱24穿设于其中;还具有一由所述倒U形安装部201的里壁向下延伸形成的百叶片本体202。所述倒U形安装部201挂设于所述上固定柱24上,如此即可在上固定柱24上实现转动,采用倒U形安装部201的好处在于,可调角度百叶片20能够更方便、更快捷的安装在上固定柱24上,并且方便拆卸。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U形安装部201可以采用设于可调角度百叶片20上端且与其等长的安装孔代替,或者采用能够绕上固定柱24转动的其他结构代替,此处便不再一一详述。

本具体实例中,所述百叶片本体202与所述倒U形安装部201的里壁具有一大于90度的夹角。当所述倒U形安装部201的里壁竖直向下时,所述百叶片本体202稍向里倾斜,大致呈与U形安装部201里壁150度的夹角。

所述橡胶板21的长度与所述可调角度百叶片20长度相匹配,其上端与所述百叶片本体202的下端可拆卸连接(例如卡接),下端与窗台的台面接触,所述可调角度百叶片20上端面至下端面的平行高度略大于所述可调角度百叶片20上端面至窗台台面之间的平行高度,如此可以使得防雨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百叶窗防雨结构,百叶窗底部百叶片增大,同时在该百叶片与底框101之间的空间设置该防雨结构,利用可调角度百叶片20和柔性橡胶板21来实现百叶窗底部缝隙的封堵,有效防止了雨水从百叶窗底部缝隙中流入室内。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