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学生用具有温度提示的水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4617阅读:5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学生用具有温度提示的水杯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用品,特别涉及一种小学生用具有温度提示的水杯。



背景技术:

水杯是一种大多数情况下用来盛载液体的器皿,平时可用来喝茶、喝水、喝咖啡、喝饮料等,水是人体比不可却的元素,人每天都需要水的补充,许多人只有在觉得口渴才喝水,特别是小学生,口渴时之间拿起水就喝,过高的水温会破坏食道黏膜和刺激黏膜增生,这样对身体健康不利的,现在的六年级学生,都是比较活泼的,课间时间喜欢打闹,水杯放在桌面上容易被碰落,现有的水杯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小学生用具有温度提示的水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学生用具有温度提示的水杯,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小学生用具有温度提示的水杯,包括杯体、储物盒、温度表、内胆、外壳、真空层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杯体设置有内胆和外壳,所述内胆和外壳之间设置有真空层,所述内胆内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一侧设置有滤网,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储物盒,所述储物盒内设置有电子表,所述杯体上设置有下杯盖,所述下杯盖内设置有保温塞,所述保温塞端部设置有密封圈,所述下杯盖上设置有上杯盖,所述下杯盖和上杯盖通过扭力弹簧连接,所述下杯盖和上杯盖之间设置有吸管,所述杯体上设置有防滑套以及防滑套上设置有强力磁铁,所述防滑套一侧设置有温度表,所述杯体底部设置有吸盘。

进一步地,所述杯体与下杯盖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温度表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吸盘和防滑套的材料为橡胶。

进一步地,所述滤网与杯体活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一种小学生用具有温度提示的水杯,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温度表的设置,可以提醒使用者水温,避免水温过高破坏食道黏膜和刺激黏膜增生,通过储物盒的设置,可以在里面放置需要服用的药物,保持药品不被污染,储物盒内设置的电子表可以让使用者了解时间,而且在电子表上设定闹钟,提醒使用者喝水或者服药,通过内胆外壳和真空层的设置,可以保持水杯内液体的温度,吸管的设置方便了使用者喝水,杯体底部的吸盘,可以将水杯稳固的吸附在桌面上,不易摔落,结构合理,功能实用,适合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小学生用具有温度提示的水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小学生用具有温度提示的水杯的杯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小学生用具有温度提示的水杯的杯盖结构示意图。

图中:1、杯体;2、防滑套;3、强力磁铁;4、电子表;5、吸盘;6、储物盒;7、温度表;8、下杯盖;9、密封圈;10、吸管;11、内胆;12、外壳;13、真空层;14、温度传感器;15、滤网;16、上杯盖;17、扭力弹簧;18、保温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一种小学生用具有温度提示的水杯,包括杯体1、储物盒6、温度表7、内胆11、外壳12、真空层13和温度传感器14,所述杯体1设置有内胆11和外壳12,所述内胆11和外壳12之间设置有真空层13,所述内胆11内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4,所述温度传感器14一侧设置有滤网15,所述外壳12底部设置有储物盒6,所述储物盒6内设置有电子表4,所述杯体1上设置有下杯盖8,所述下杯盖8内设置有保温塞18,所述保温塞18端部设置有密封圈9,所述下杯盖8上设置有上杯盖16,所述下杯盖8和上杯盖16通过扭力弹簧17连接,所述下杯盖8和上杯盖16之间设置有吸管10,所述杯体1上设置有防滑套2以及防滑套2上设置有强力磁铁3,所述防滑套2一侧设置有温度表7,所述杯体1底部设置有吸盘5。

其中,所述杯体1与下杯盖8通过螺纹连接。

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14与温度表7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吸盘5和防滑套2的材料为橡胶。

其中,所述滤网15与杯体1活动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小学生用具有温度提示的水杯,工作时,利用杯体1底部的吸盘5将水杯吸附在桌面上,内胆11和外壳12以及真空层13可以为水杯内的液体进行保温,杯体1内液体的温度由通过蒸汽由温度传感器14在温度表7上直接显示出来,让使用者了解杯体内液体的温度,需要喝水时,打开上杯盖16通过吸管10喝水,更加便捷卫生,使用者可在电子表4上设定闹钟提醒喝水,可将药品等物品放置在储物盒6内,保证药品的卫生,避免被污染,可将勺子通过强力磁铁3吸附在水杯上。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