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清洁窗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34166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清洁窗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墙窗户保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自清洁窗户。



背景技术:

如今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到处高楼林立,如何有效安全的擦净高楼外墙的窗户成为一件棘手的问题。常用的做法是请“蜘蛛人”,从楼顶垂降到窗户外,手工清洗。这样一来费用高不说,高空作业还带来了很高的人生安全风险。且“蜘蛛人”清洗窗户的频率很低,无法做到时时刻刻都保持“窗明几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自清洁窗户。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自清洁窗户,包括外框和内框,所述外框嵌在墙体中,所述内框中安装有玻璃,所述内框有两个,能够沿着外框底部的轨道滑行实现窗户的开闭,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顶部设置有遮雨集水槽,所述遮雨集水槽的前端伸出墙体外用于收集雨水,所述遮雨集水槽底部与外框重叠的部位设置有漏水孔,在外框的中轴线上还安装有三根竖直设置的海绵擦洗条,两个内框恰好设置在三根海绵擦洗条中间的空隙中。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遮雨集水槽内还设置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长度与遮雨集水槽的长度一致,能够沿着遮雨集水槽的底部平面滑动封堵漏水孔。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海绵擦洗条内设置有金属质地的海绵支撑杆,所述海绵支撑杆两端固定在外框上。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遮雨集水槽的侧壁上设置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安装在所述遮雨集水槽朝向墙外的一侧侧壁上。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外框底部设置有废水槽,所述轨道设置于所述废水槽内。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废水槽前端伸出墙面外,在废水槽伸出墙面的部分底部设置有废水导流管,废水导流管出口通过软管与外墙下水管道连接。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设计遮雨集水槽,一方面能够当雨遮使用,同时收集雨水用于冲洗玻璃,结合海绵擦洗条的位置设计,在平时推拉窗户的过程中就实现了对窗户的清洁擦洗;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同时设计溢水管和废水导流管将水导入外墙下水管道,防止污染墙面还有效保证了窗户下方的行人,效果优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A-A面剖面图。

图4是B-B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一种自清洁窗户,包括外框2和内框3,所述外框2嵌在墙体1中,所述内框3中安装有玻璃4,所述内框3有两个,能够沿着外框2底部的轨道滑行实现窗户的开闭,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2顶部设置有遮雨集水槽6,所述遮雨集水槽6的前端伸出墙体1外用于收集雨水,所述遮雨集水槽6底部与外框2重叠的部位设置有漏水孔62,在外框2的中轴线上还安装有三根竖直设置的海绵擦洗条5,两个内框3恰好设置在三根海绵擦洗条5中间的空隙中。通过遮雨集水槽6伸出墙体1外的设计方案,一方面能够有效地收集雨水,同时还能够避免擦洗干净的玻璃4被雨水和风沙弄脏,收集的雨水通过漏水孔62淋洒在内框3上安装的玻璃4上,将玻璃4内外两侧均进行冲洗,通过内框3的推拉,海绵擦洗条5能够将玻璃4两面擦洗干净,并除去水珠防止出现水印。通过平时开关窗户的操作,就能够实现清洁过程,完全不用为清理窗户烦恼。

在遮雨集水槽6内还设置有挡水板63,所述挡水板63长度与遮雨集水槽6的长度一致,能够沿着遮雨集水槽6的底部平面滑动封堵漏水孔62。设置挡水板63能够关闭漏水孔62,使遮雨集水槽6内能够收集较多的雨水,当滑动挡水板63开启漏水孔62时,有足量的水能够一次性将玻璃4冲刷完毕,再通过海绵擦洗条5的擦洗,使得清洗的效果更好。

在海绵擦洗条5内设置有金属质地的海绵支撑杆51,所述海绵支撑杆51两端固定在外框2上。海绵支撑杆51一般采用铝材或钢材制作,由于在推拉内框3时,玻璃4与海绵擦洗条5之间的摩擦会导致海绵擦洗条5弯曲变形,从而造成擦洗效果不理想,通过海绵支撑杆51的设置发挥了骨架的作用,能够保证海绵擦洗条5始终与玻璃4贴合紧密。

所述遮雨集水槽6的侧壁上设置有溢流管61,所述溢流管61安装在所述遮雨集水槽6朝向墙外的一侧侧壁上。为了防止遮雨集水槽6中收集的雨水超过容量溢出弄脏窗户,我们在遮雨集水槽6的外侧壁上安装溢流管61,溢流管61位于遮雨集水槽6侧壁的中段,能够将多余的水导流出来,通过软管导入外墙下水管道中。

在所述外框2底部设置有废水槽7,所述轨道设置于所述废水槽7内。废水槽7设置于外框2底部,当遮雨集水槽6中的雨水冲洗玻璃4后,废水沿着玻璃4和内框3一直向下流淌,最终落入废水槽7,这样不会造成废水流向墙面或窗台的情况,能够保证清理窗户后整个环境的清洁。

所述废水槽7前端伸出墙面外,在废水槽7伸出墙面的部分底部设置有废水导流管71,废水导流管71出口通过软管与外墙下水管道连接。因为冲洗后的废水中含有泥沙,为防止泥沙在废水槽7中沉积,将废水导流管71设置于废水槽7底部,能够保证泥沙能够随着水流一起排出,避免进行“二次清洗”。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