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拖把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03404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拖把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清洁工具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拖把桶。



背景技术:

拖把是人们常用的清洁工具,通常与拖把桶配合使用,拖地时需将拖把头放入拖把桶内清洗和挤干,拖把桶内设置有与拖把头相配合的清洗机构和脱水机构,人们在清洗地板的过程中,经常需要挪动拖把桶的位置,但是在拖把桶内灌满水的情况下,拖把桶往往比较重,不方便移动,同时市面上将清洗桶和甩干桶分开结构的拖把桶占地空间比较大,不易存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移动比较方便,并且占地空间小的拖把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拖把桶,包括桶体,桶体内部安装有甩干装置;所述桶体上端面设置有盖板,桶体和盖板之间通过铰接接头连接,与铰接接头相对的盖板一侧设置有拉手或提手;所述桶体的底部设置有轮子,所述轮子和拉手位于拖把桶的同一侧;所述盖板外翻并提起所述桶体时,所述轮子位于拖把桶的最下部。

在上述拖把桶中,所述清洗甩干接头高度切换机构包括固定在桶体底部居中位置的套筒,套筒内设置有滑体,滑体上端设置有拖把对接头;所述套筒内壁上设置有滑道,所述滑体底部外周成型有滑销,所述滑体上的滑销可沿套筒内壁上的滑道上下升降并循环地定位在滑道的上端或下端。

在上述拖把桶中,所述滑道包括若干设置在套筒内壁上的竖直凸条,相邻两凸条之间形成滑销上下滑动的第一滑道;所述凸条的上端设置有两个向一侧倾斜的斜滑条一和斜滑条二,斜滑条一和斜滑条二之间形成定位槽。

在上述拖把桶中,所述套筒上套设有套帽,套帽上端开设有中心通孔,套帽的上侧内壁位于中心通孔周沿成型有导向斜齿环。

在上述拖把桶中,所述滑销上端成型为与所述导向斜齿环相适配的斜齿面,所述滑销的下端面成型为与所述定位槽相适配的圆弧面。

在上述拖把桶中,所述桶体右侧面底部开设有排水口。

在上述拖把桶中,所述桶体上端面前后方向上对称铰接有一组提手。

在上述拖把桶中,所述盖板中心开设有卡口。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桶体上设置带有拉手的盖板以及设置在桶体底部的轮子实现了使用者对于拖把桶的移动。

2.本实用新型的拖把对接头可以通过设置在拖把桶内的清洗甩干接头高度切换机构在清洗模式和甩干模式之间自由切换。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桶体上端的提手,方便使用者对拖把桶的拿放。

4.本实用新型的盖板中心位置开设有卡口,在拖把桶不使用时,可将拖把插入到该卡口内,便于拖把的安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3为套筒结构示意图。

图4为滑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套帽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产品拖动时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含义:

1-桶体,3-拖把对接头,4-铰接接头,5-盖板,6-拉手,7-轮子,8-套筒,9-滑体,10-滑道,11-滑销,12-凸条,13-第一滑道,14-斜滑条一,15-斜滑条二,16-定位槽,17-套帽,18-中心通孔,19-导向斜齿环,20-斜齿面,21-圆弧面,22-排水口,23-提手,24-卡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拖把桶,包括桶体1,桶体1安装有甩干装置,所述桶体1上端面设置有盖板,桶体和盖板之间通过铰接接头4连接,与铰接接头相对的盖板一侧设置有拉手6或提手;所述桶体1的底部设置有轮子7,所述轮子7和拉手6位于拖把桶的同一侧;所述盖板外翻并提起所述桶体时,所述轮子位于拖把桶的最下部;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该拉手拖动拖把桶,同时通过设置在桶体1底部的轮子7减小了拖把桶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当使用者将拉手6拉起时,桶体1呈倾斜状,使用着提起接近人体一侧的桶体,此时,桶体仅依靠轮子7与地面接触,让使用者可以直接拖动桶体。当放下桶体时,轮子下缘与桶体地面齐平,此时,桶体平稳的被安置在地面上。

所述甩干装置包括清洗甩干接头高度切换机构,清洗甩干接头高度切换机构居中固定在桶体的底部,清洗甩干接头高度切换机构上方设置有拖把对接头3;

如图2-图5所示,在上述拖把桶中,所述清洗甩干接头高度切换机构包括固定在桶体1底部居中位置的套筒8,套筒8内设置有滑体9,滑体9上端设置有拖把对接头3;所述套筒8内壁上设置有滑道10,所述滑体9底部外周成型有滑销11,所述滑体9上的滑销11可沿套筒8内壁上的滑道10上下升降并循环地定位在滑道10的上端或下端。所述滑道10包括若干设置在套筒8内壁上的竖直凸条12,相邻两凸条12之间形成滑销11上下滑动的第一滑道13;所述凸条12的上端设置有两个向一侧倾斜的斜滑条一14和斜滑条二15,斜滑条一14和斜滑条二15之间形成定位槽16。所述套筒8上套设有套帽17,套帽17上端开设有中心通孔18,套帽17的上侧内壁位于中心通孔18周沿成型有导向斜齿环19。所述滑销11上端成型为与所述导向斜齿环19相适配的斜齿面20,所述滑销11的下端面成型为与所述定位槽16相适配的圆弧面21。使用人员通过将拖把对接头3提高并转动,滑体9沿着套筒8的第一滑道13,滑体9上的滑销11沿着导向斜齿环19让使用者感受到拖把对接头3转过了一个角度,再将拖把对接头3放下,滑销11卡在定位槽16中,并且滑销11上的圆弧面21和定位槽16的表面紧密贴合,完成拖把桶从清洗模式到甩干模式的转换,所述斜滑条一14和斜滑条二15均向一侧倾斜,方便清洗甩干篮2向一侧滑移。

如图2所示,在上述拖把桶中,所述桶体1右侧面底部开设有排水口22。将排水口22设置桶体1底部,方便拖把桶使用完后,对桶内的水排出。

如图1所示,在上述拖把桶中,所述桶体1上端面前后方向上对称铰接有一组提手23。当拖把桶内没有水时,使用者可以通过提手对拖把桶进行拿放。

在上述拖把桶中,所述盖板5中心开设有卡口24。拖把可以倒立插入在此卡口24,为拖把的存放提供了一个位置,同时当使用者需要拖地时,不要额外去找寻拖把。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