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动调温功能的玻璃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92980阅读:5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自动调温功能的玻璃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制品,具体是一种具有自动调温功能的玻璃杯。



背景技术:

玻璃杯是原材料是玻璃的杯子,通常原材料是高硼硅玻璃,经过600多度的高温烧制而成,它是新型的环保型茶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面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种类的玻璃杯,由于玻璃的化学性质较为稳定,人们在使用玻璃杯喝水的时候,无需担心无机离子的过多摄入,但是玻璃杯也有易碎的特点,由于玻璃比较滑,人们在握住玻璃杯的时候,杯子很容易掉在地上碎掉,同时杯子有的时候会装入开水,人们就不能即时饮用,还需要等杯子内水的温度降下才行,而且现代的玻璃杯清洗不是非常方便。

为此,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可调温玻璃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动调温功能的玻璃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自动调温功能的玻璃杯,包括杯体、杯盖和杯套,所述杯盖设置在杯体的上端,杯体的上端外侧设置有外螺纹,杯盖的下端内侧设置有与外螺纹相互配合的内螺纹,杯盖与杯体螺纹连接,杯盖上端设置有硅胶环,硅胶环与杯盖的内侧卡接;所述杯盖上端中部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转动设置有转轴,转轴上端穿过杯盖连接有把手,转轴下端延伸至杯体内部;所述转轴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底板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刷毛,转轴在杯体内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侧板,侧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侧板刷毛;所述杯体的底端固定设置有第一磁铁块;所述杯套套接在杯体的外侧,杯套的外侧设置有防滑纹,杯套的底端设置有第二磁铁块,第二磁铁块与第一磁铁块磁性相反,杯套的内侧壁与杯体的外侧壁紧密贴合;所述杯套由金属导热层和调温层组成,金属导热层包裹在调温层的外部,金属导热层为铜材质,调温层由60%的定形相变材料、35%的碳酸钙粉体和5%的金属粉符合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与转轴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侧板刷毛与杯体的侧壁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内配合设置有带有拉环的塞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杯套起到一个保护杯体的作用,同时杯套外侧的防滑纹能够防止在拿杯子的时候,杯子从手中脱落,当向杯体内加入热水的时候,由于杯套内含有相当数量的相变材料,能够伴随温度变化,完成自身液相和固相的转变,具有较好的调温作用,能够将开水迅速降到50℃左右,便人的饮用,如果杯体内部较脏还可以将塞子取下,将转轴插入到其中,上端连接上把手,通过把手旋转转轴从而带动转轴上的底板刷毛和侧板刷毛对杯体内壁和底壁进行清洗,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具有自动调温功能的玻璃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具有自动调温功能的玻璃杯中杯盖盖上塞子后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2,一种具有自动调温功能的玻璃杯,包括杯体13、杯盖2和杯套7,所述杯盖2设置在杯体13的上端,杯体13的上端外侧设置有外螺纹6,杯盖2的下端内侧设置有与外螺纹6相互配合的内螺纹5,杯盖2与杯体13螺纹连接,杯盖2上端设置有硅胶环3,硅胶环3与杯盖2的内侧卡接,硅胶环3能够防止杯体13与杯盖2盖合后漏水;所述杯盖2上端中部开设有通孔4,通孔4内转动设置有转轴16,转轴16上端穿过杯盖2连接有把手1,把手1与转轴16可拆卸连接,转轴16下端延伸至杯体13内部;所述转轴16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15,底板15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刷毛14,转轴16在杯体13内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7,连接杆17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侧板18,侧板18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侧板刷毛10,侧板刷毛10与杯体13的内侧壁贴合;所述通孔4内配合设置有带有拉环的塞子19;所述杯体13的底端固定设置有第一磁铁块12;所述杯套7套接在杯体13的外侧,杯套7的外侧设置有防滑纹,杯套7的底端设置有第二磁铁块11,第二磁铁块11与第一磁铁块12磁性相反,杯套7的内侧壁与杯体13的外侧壁紧密贴合;所述杯套7由金属导热层8和调温层9组成,金属导热层8包裹在调温层9的外部,金属导热层8为铜材质,调温层9由60%的定形相变材料、35%的碳酸钙粉体和5%的金属粉符合组成,本具有自动调温功能的玻璃杯在使用的时候,塞子19是塞在通孔4内的,杯套7起到一个保护杯体13的作用,同时杯套7外侧的防滑纹能够防止在拿杯子的时候,杯子从手中脱落,当向杯体13内加入热水的时候,由于杯套7内含有相当数量的相变材料,能够伴随温度变化,完成自身液相和固相的转变,具有较好的调温作用,能够将开水迅速降到50℃左右,方便人的饮用,同时杯体13和杯套7是通过第一磁铁块12和第二磁铁块11吸住的,方便拆卸,如果杯体13内部较脏还可以将塞子19取下,将转轴16插入到其中,上端连接上把手1,通过把手1旋转转轴16从而带动转轴16上的底板刷毛14和侧板刷毛10对杯体13内壁和底壁进行清洗,非常方便,清洗完之后将把手1拆下,在将转轴16从通孔4内抽出,重新盖上塞子19即可。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