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桶蹲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80805阅读:657来源:国知局
马桶蹲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上马桶时用于垫脚的凳子,尤其涉及一种马桶蹲凳。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有一种马桶垫脚凳,在排便时能使人的双腿与上身形成35度的夹角,直肠就会摆脱体内组织的纠缠,更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更接近原始蹲姿更便于排便,特别对便秘相对较多的中老年人特别有效;但一般情况下小便的频率比大便高的多,而小便时是不需要垫脚凳的,但是由于那种垫脚凳有点偏大用完后如果放在马桶前面就会很碍脚会影响安全又很难看,如果放在马桶两侧由于一般家庭的卫生间都不是很大就可能会有点挤或者放不下;

由于市场上的马桶造形各有不同高度也稍有差异并且使用者的身高腿长也各不同,所以每个人对垫脚凳的高度要求实际上也是不一样的,目前市场上有这种马桶垫脚凳的高度是固定的,不能很好的满足消费者的要求;

由于这种马桶垫脚凳的两侧是基本平行的,而在实际上马桶时一般人的双脚基本上是呈倒“八”字型放置的,如果想呈倒“八”字型放置双脚这种垫脚凳又不够大,所以双脚也只能平行放置就会感觉很不舒服;

并且这种垫脚凳功能单一,除了上马桶大便时用一下就没什么用了,平时不能作为一个普通的凳子来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由调节凳子高度,打开时呈倒“八”字型使双脚舒服放置,收拢时体积小又能作为普通凳子使用的马桶蹲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马桶蹲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主体(1)、第二主体(6),所述第一主体(1)与所述第二主体(6)可以相对打开又可以相对合拢,相对合拢时形成一个整体;

还包括第一铰合板(8)、第二铰合板(10)、铰合座(11)、铰合轴(14);所述第一主体 (1)上有第一铰合板腔(2),所述第二主体(6)上有第二铰合板腔(7);所述第一铰合板 (8)、所述第二铰合板(10)、所述铰合座(11)上都有铰合轴孔(9);

在所述第一主体(1)与所述第二主体(6)上固定有所述铰合座(11),所述第一主体 (1)与所述第二主体(6)通过所述铰合座(11)、所述第一铰合板(8)、所述第二铰合板 (10)、所述铰合轴(14)相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铰合板腔(2)与所述第二铰合板腔(7)相对,所述第一主体(1)与所述第二主体(6)相对合拢时形成一个整体时,所述第一铰合板(8)在所述第一铰合板腔(2) 中,所述第二铰合板(10)在所述第二铰合板腔(7)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马桶蹲凳的改进,其进一步的特征是:所述第一主体(1)与所述第二主体(6)上都有插槽(4),所述铰合座(11)上有插脚(12),所述插脚(12)插在所述插槽(4)中;所述第一铰合板(8)、所述第二铰合板(10)各有二个,所述铰合座(11)有四个,所述铰合轴(14)有六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马桶蹲凳的改进,其进一步的特征是:所述铰合座(11)上有限位部 (13),当所述第一主体(1)与所述第二主体(6)相对打开到最大位置时呈倒“八”字型,且所述第一铰合板(8)与所述第二铰合板(10)碰到所述限位部(1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马桶蹲凳的改进,其进一步的特征是:所述第一铰合板(8)上有第一定位凸(19),所述第二铰合板(10)上有第二定位凸(20),当所述第一主体(1)与所述第二主体(6)相对打开到最大位置时,所述第二定位凸(20)抵住所述第一定位凸(19);当所述第一主体(1)与所述第二主体(6)相对打开到最大位置时,所述第一铰合板(8)与所述第二铰合板(10)的夹角接近170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马桶蹲凳的改进,其进一步的特征是:还包括绞合座(21)、绞合杆 (24)、连接丁(28);所述绞合座(21)上有第一滑槽(22)与第二滑槽(23),所述绞合杆 (24)上有第一连接孔(25)、第二连接孔(26)、第三连接孔(27);所述第一滑槽(22)、所述第二滑槽(23)、所述第一连接孔(25)、所述第二连接孔(26)、所述第三连接孔(27) 中有所述连接丁(28),所述连接丁(28)把所述绞合杆(24)所述绞合座(21)活动连接在一起,在所述第一主体(1)与所述第二主体(6)上固定有所述绞合座(21);所述第一主体 (1)与所述第二主体(6)通过所述绞合座(21)、所述连接丁(28)、所述绞合杆(24)活动连接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马桶蹲凳的改进,其进一步的特征是:所述第一主体(1)与所述第二主体(6)上都有插槽(4),所述绞合座(21)在所述插槽(4)中,所述第一滑槽(22) 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滑槽(23)的长度,所述第一连接孔(25)与所述第二连接孔(26)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三连接孔(27)与所述第二连接孔(26)的距离,当所述第一主体(1)与所述第二主体(6)相对打开到最大位置时呈倒“八”字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马桶蹲凳的改进,其进一步的特征是:还包括固定板(29)、滑板(31),所述固定板(29)上有第一滑槽(30),所述滑板(31)上有滑丁(32),所述第一主体(1) 与所述第二主体(6)上都有插槽(4),在所述第一主体(1)与所述第二主体(6)上的所述插槽(4)中有所述固定板(29),所述滑丁(32)在所述第一滑槽(30)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马桶蹲凳的改进,其进一步的特征是:还包括蹲凳脚(15),所述蹲凳脚(15)上有调节凸(16),下部有防滑丁(17)、防滑吸盘(18),所述第一主体(1)与所述第二主体(6)上有蹲凳脚腔(3),所述蹲凳脚腔(3)中有调节槽(5),所述调节凸(16) 在所述调节槽(5)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马桶蹲凳的改进,其进一步的特征是:所述第一主体(1)与所述第二主体(6)上有磁性体,所述第一主体(1)与所述第二主体(6)合拢形成一个整体时能互相吸住;所述第一主体(1)与所述第二主体(6)上有拉手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体积小,使用功能多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的第一主体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的第二主体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的第一铰合板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的第二铰合板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的铰合座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的铰合轴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蹲凳脚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的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打开时呈倒“八”字型的俯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的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打开时呈倒“八”字型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的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合拢时形成一个整体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二的第一铰合板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二的第二铰合板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二的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相对打开到最大位置时第一铰合板与第二铰合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三的第一主体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三的第二主体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三的绞合座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三的绞合杆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三的连接丁的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三的绞合座、绞合杆、连接丁组合在一起后的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三的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打开时的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四的第一主体的示意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四的第二主体的示意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四的固定板的示意图。

图24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四的滑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

参阅图1,第一主体1上有第一铰合板腔2、蹲凳脚腔3、插槽4、调节槽5;

参阅图2,第二主体6上有第二铰合板腔7、蹲凳脚腔3、插槽4、调节槽5;

参阅图3,第一铰合板8上有铰合轴孔9;

参阅图4,第二铰合板10上有铰合轴孔9;

参阅图5,铰合座11上有铰合轴孔9、插脚12、限位部13;

参阅图7,蹲凳脚15用胶体做成,两侧有调节凸16、下部有防滑丁17、防滑吸盘18。

参阅图1至图10,在第一主体1与第二主体6上各安装二个铰合座11,使插脚12插入插槽4中;

在第一主体1与第二主体6上各安装二个蹲凳脚15,使调节凸16插入调节槽5中,其中,调节凸16插入不同的调节槽5中就可以自由调节蹲凳脚15的高度;

二个第一铰合板8与第一主体1上的二个铰合座11通过二条铰合轴14插入铰合轴孔9 中使它们相连接;

二个第二铰合板10与第二主体6上的二个铰合座11通过二条铰合轴14插入铰合轴孔9 中使它们相连接;

二对第一铰合板8与第二铰合板10也通过二条铰合轴14插入铰合轴孔9中使它们相连接;

第一铰合板腔2与二铰合板腔7相对,第一主体1与第二主体6可以相对打开又可以相对合拢;

当第一主体1与第二主体6相对打开到最大位置时呈倒“八”字型,且第一铰合板8与第二铰合板10碰到限位部13;

当第一主体1与第二主体6合拢时形成一个整体,且第一铰合板8在第一铰合板腔2中,第二铰合板10在第二铰合板腔7中。

具体实施方式二

本具体实施方式二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一的基础上的稍作改进,参阅图11,第一铰合板8上有第一定位凸19;参阅图12,第二铰合板10上有第二定位凸20,其中第二定位凸 20有弹性能向左右弯曲变形;当第一主体1与第二主体6相对打开到一定位置时,第一定位凸19使第二定位凸20弯曲变形后通过第二定位凸20,使第一主体1与第二主体6相对打开到最大位置,此时第一铰合板8与第二铰合板10的夹角接近170度,第二定位凸20抵住第一定位凸19,如图13所示;当第一主体1与第二主体6合拢时,第一定位凸19会使第二定位凸20向反方向弯曲变形后通过第二定位凸20。

具体实施方式三

参阅图14,第一主体1上有蹲凳脚腔3、插槽4、调节槽5;

参阅图15,第二主体6上有蹲凳脚腔3、插槽4、调节槽5;

参阅图16,绞合座21上有第一滑槽22与第二滑槽23;其中,第一滑槽22的长度大于第二滑槽23的长度;

参阅图17,绞合杆24上有第一连接孔25、第二连接孔26、第三连接孔27;其中,第一连接孔25与第二连接孔26的距离大于第三连接孔27与第二连接孔26的距离;

参阅图7、图14至图20,在第一滑槽22、第二滑槽23、第一连接孔25、第二连接孔26、第三连接孔27中有连接丁28,连接丁28把绞合杆24绞合座21活动连接在一起,在第一主体1与第二主体6上的插槽4中固定有绞合座21;第一主体1与第二主体6通过绞合座21、连接丁28、绞合杆24活动连接在一起,当第一主体1与第二主体6相对打开到最大位置时呈倒“八”字型。其中,二对蹲凳脚15在蹲凳脚腔3中,使调节凸16插入调节槽5中,调节凸16插入不同的调节槽5中就可以自由调节蹲凳脚15的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四

参阅图21,第一主体1上有蹲凳脚腔3、插槽4、调节槽5;

参阅图22,第二主体6上有蹲凳脚腔3、插槽4、调节槽5;

参阅图23,固定板29上有第一滑槽30;

参阅图24,滑板31上有滑丁32、第二滑槽33;

参阅图7、图21至图24,二块固定板29各自固定在第一主体1与第二主体6上的插槽4中,滑丁32在第一滑槽30中,当第一主体1与第二主体6相对打开到最大位置时呈倒“八”字型。其中,二对蹲凳脚15在蹲凳脚腔3中,使调节凸16插入调节槽5中,调节凸16插入不同的调节槽5中就可以自由调节蹲凳脚15的高度。其中,可以根据第一主体1与第二主体 6展开时的宽度具体确定滑板31的数量,当有多块滑板31时,第一块滑板31上的滑丁32 在第二块滑板31上的第二滑槽33中。

具体实施方式五

本具体实施方式五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一、具体实施方式二、具体实施方式三及具体实施方式四的基础上的稍作改进,在第一主体1与第二主体6的相对位置上固定有磁性体,磁性体的N极与S极相对,当第一主体1与第二主体6合拢时,磁性体的N极与S极互相吸住,从而使第一主体1与第二主体6不易分开形成一个牢固的整体;在第一主体1与第二主体6上有拉手位,拉手位在第一主体1与第二主体6的上背部,有利于在使第一主体1与第二主体6相对打开时方便拉手,也有利于第一主体1与第二主体6合拢形成一个整体时方便拿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