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天候式户外公共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64971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天候式户外公共座椅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共座椅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全天候式户外公共座椅。



背景技术:

公共座椅可以让人们拥有一些较私密空间进行一些特殊活动,如休息、小吃、阅读、打盹、编织、下棋、晒太阳、看人、交谈等等。

但是,户外的公共座椅一般不具有防雨功能,遇到雨雪天气,座椅上就会有很多积水或积雪,不能被使用,而且积水或积雪长时间浸泡座椅表面,对座椅也会造成损伤,减少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雨雪天气后公共座椅上存在积水或积雪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天候式户外公共座椅,它可以实现椅面转动交替使用和多个椅面增加座椅使用寿命。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全天候式户外公共座椅,包括机体外壳,所述机体外壳的两侧均设有椅板,所述椅板与机体外壳通过转动装置连接,所述机体外壳上设有椅面,所述椅面的两侧均设有排水机构,所述排水机构包括排水孔、连接杆和连接块,所述连接杆通过连接块与椅面固定连接,所述排水孔位于连接杆与椅面之间,通过机体外壳的转动,进行椅面的更换,操作方便,简单。

优选地,所述转动装置包括两个卡块和两个转轴,所述两个卡块分别位于机体外壳两端,所述转轴贯穿卡块和机体外壳,且转轴的两端均向外延伸,转动装置使机体外壳和椅板之间能发生转动。

优选地,所述两个椅板上均设有与卡块相匹配的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下端设有卡槽,所述转动槽的底部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设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下端通过压缩弹簧与收纳槽的侧面连接,所述滑块上设有通孔,使用者坐上座椅后停止继续转动,使用舒适、安全。

优选地,所述椅面的内部为中空结构,节约材料,减轻座椅重量。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通过转动装置使机体外壳和椅板之间能发生转动,方便更换合适的椅面使用。

(2)设置转动装置使机体外壳和椅板之间能发生转动。

(3)使用者坐上座椅后椅面停止继续转动,使用舒适、安全。

(4)椅面采用中空结构,节约材料,减轻座椅重量,方便力气较小儿童和老人转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转动装置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椅板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椅板、2机体外壳、3椅面、4排水孔、5卡块、6转轴、7转动槽、8通孔、9滑块、10收纳槽、11卡槽、12连接杆、13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4,一种全天候式户外公共座椅,包括机体外壳2,机体外壳2的两侧均设有椅板1。

椅板1与机体外壳2通过转动装置连接,转动装置包括两个三角柱体形状的卡块5和两个转轴6,两个卡块5分别位于机体外壳2两端,转轴6贯穿卡块5和机体外壳2,且转轴6的两端均向外延伸。

两个椅板1上均设有与卡块5相匹配的转动槽7,卡块5能在转动槽7内自由转动,转动槽7的下端设有卡槽11,且转动槽7与卡槽11相互连通,卡槽11用于卡住卡块5,转动槽7的底部设有收纳槽10,收纳槽10内设有滑块9,滑块9的下端通过压缩弹簧与收纳槽10的侧面连接,滑块9上设有通孔8,转轴6通过通孔8与滑块9转动连接,使用者坐上座椅后,利用自身重力将卡块5卡进卡槽11内,防止椅面3再次转动,离开座椅后又能继续转动椅面3,十分方便。

机体外壳2上设有三角柱体形状的椅面3,且三角柱体形状的椅面3三个面均可以使用,且椅面3的每个面均与卡块5上的每个面平行,只有当椅面3的使用面水平时,才能够下压卡块5到卡槽11中,椅面3的内部为中空结构,中空结构节约材料,减轻座椅重量,椅面3每个面的两侧均设有排水机构,排水机构包括排水孔4、连接杆12和连接块13,排水机构防止椅面3上积水过多,不易干燥,连接杆12通过连接块13与椅面3固定连接,排水孔4位于连接杆12与椅面3之间。

通过椅板1将座椅固定安装后,雨雪天气后,椅面3上的积水通过排水孔4排出,需要使用时,通过转动机体外壳2更换到合适的椅面3使用,使用者坐下后通过重力下压压缩弹簧,使卡块5卡进卡槽11内,固定住椅面3,离开座椅后,卡块5在压缩弹簧弹力作用下退出卡槽11,椅面3可再次进行转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