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脑梗塞患者辅助治疗中药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5027阅读:1404来源:国知局
一种脑梗塞患者辅助治疗中药枕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脑梗塞患者辅助治疗中药枕。



背景技术:

目前,脑梗塞也称为脑梗死,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存的疾病,发生脑梗塞现象后,很容易产生脑梗塞后遗症,每天的服药是不可缺少的,还要配合有对于脑梗塞后遗症的康复治疗,对于有脑梗塞后遗症病人的家庭来说,肯定会造成很大的经济负担和人力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脑梗塞患者辅助治疗中药枕,主体为枕体,其创新点在于:还包括中药包、磁疗石、弹簧、软枕、凹圆弧面、气囊、气管、气压表、气压阀、手动充气泵、杀菌层、密封层、缓冲层、理疗层和隔震层;所述枕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中药包;所述中药包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磁疗石;所述磁疗石上表面的左、中、右的位置上均固定连接有数个弹簧;所述弹簧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一个软枕;所述软枕的上表面呈凹圆弧面;所述软枕腔室内部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气囊通过气管依次连通有气压表、气压阀和手动充气泵;所述软枕的腔室中自上而下依次填充有杀菌层、密封层、缓冲层、理疗层和隔震层。

作为优选,所述弹簧为碟形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软枕为羽绒软枕。

作为优选,所述杀菌层为活性炭。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层为真空棉。

作为优选,所述缓冲层为珍珠棉。

作为优选,所述理疗层为艾草。

作为优选,所述隔震层橡胶软垫。

作为优选,所述中药包中为薰衣草、茶梗、荞麦壳、野菊花、决明子、蚕砂、罗布麻、侧柏叶、金银花、桑叶、薄荷和藿香的混合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药包中多味中草药并用,可以有效治疗脑梗,有助于脑梗的恢复;艾叶,有疏通气的作用,气通则不痛,有利于脑梗的恢复;侧柏叶和荞麦壳有静心安神促进睡眠的作用,并能开七窍达到白天精神饱满的效果;薄荷和藿香有调和诸药的作用,使其它几种药相互团结的作用;以上多种中草药做成的中药包,所散发的气味,经皮肤毛孔和鼻肺细胞吸收后,在体内产生机体反应,能够帮助治疗脑梗。

(2)本实用新型的气囊通过气管与手动充气泵相连,手动充气泵手动按压吸入空气通过气管至气囊中,将气囊充气来调节枕头中部高度与人体颈椎合适曲线,从而提高头部舒适性。

(3)本实用新型的缓冲层内部填充有珍珠棉,珍珠棉的韧性强、环保性能强和抗撞力强,当人体长期使用枕头时,缓冲层内部珍珠棉可以使枕头不易变形;本实用新型的隔震层内设置有橡胶软垫,起到避震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层内部填充有真空棉,多孔真空棉的弹性好、蓬松性强和透气性好,多孔真空棉填充的支撑腔使得枕头受压力时不易变形和不易滋生细菌。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软枕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1-枕体;2-中药包;3-磁疗石;4-弹簧;5-软枕;6-凹圆弧面;7-气囊;8-气管;9-气压表;10-气压阀;11-手动充气泵;12-杀菌层;13-密封层;14-缓冲层;15-理疗层;16-隔震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脑梗塞患者辅助治疗中药枕,主体为枕体1,还包括中药包2、磁疗石3、弹簧4、软枕5、凹圆弧面6、气囊7、气管8、气压表9、气压阀10、手动充气泵11、杀菌层12、密封层13、缓冲层14、理疗层15和隔震层16;所述枕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中药包2;所述中药包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磁疗石3;所述磁疗石3上表面的左、中、右的位置上均固定连接有数个弹簧4;所述弹簧4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一个软枕5;所述软枕5的上表面呈凹圆弧面6;所述软枕5腔室内部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气囊7;所述气囊7通过气管8依次连通有气压表9、气压阀10和手动充气泵11;所述软枕5的腔室中自上而下依次填充有杀菌层12、密封层13、缓冲层14、理疗层15和隔震层16。

其中,所述弹簧4为碟形弹簧;所述软枕5为羽绒软枕;所述杀菌层12为活性炭;所述密封层13为真空棉;所述缓冲层14为珍珠棉;所述理疗层15为艾草;所述隔震层16橡胶软垫;所述中药包2中为薰衣草、茶梗、荞麦壳、野菊花、决明子、蚕砂、罗布麻、侧柏叶、金银花、桑叶、薄荷和藿香的混合物。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造型新颖独特,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在中药包2内盛放药物,对脑梗塞患者进行综合治疗,结构简单、疗效好,通过调节气囊7的大小,从而调节人的舒适度,还设置多根弹簧4,进一步提高了舒适度,还设置了磁疗石3,进一步提高了治疗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