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瓶吸水管内置式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5028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温容器,特别是涉及一种气压瓶的吸水管内置式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气压瓶由于受到注塑工艺,模具加工和装配工艺的限制,通常气压瓶的吸水管与出水管直接组装在一起,形成一个单独的吸水管组件,放置于瓶口,当需要换水或清空倒水时侧必须将吸水管取出才能正常操作,给日常使用带来不便。而且不利于卫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已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一种气压瓶吸水管内置式结构装置,包括:肩、出水管组件、吸水管组件,出水管组件由嘴托、出水管、连接管、导水管、连接管密封圈,导水管密封圈、钢珠组成,吸水管组件由吸水管、吸水管密封圈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管的底部设有吸水管密封圈,吸水管通过热配的方式装配在导水管上,导水管上设有导水管密封圈的凹槽,导水管密封圈嵌装在凹槽内,连接管的一端设有连接管密封圈,连接管密封圈套装在出水管的顶端,出水管顶端内部设有止位凹槽及钢珠,钢珠可以在止位凹槽上滚动,连接管一端设有止位筋,与出水管止位凹槽对应,连接管经过盈的方式热配在出水管的顶端之上,出水管中部两侧经螺丝与肩固定在一起,肩下端有一圈卡勾,嘴托前端及两侧均设有卡槽,嘴托通过卡勾方式固定在肩上,从而将出水管组件固定在肩内部。从而将出水管组件封在肩内部,使出水管组件不外露。

所述出水管顶端内部的止位凹槽与连接管一端的止位筋配合对应,钢珠可以在止位凹槽上滚动,钢珠会随瓶胆内气压的增大或瓶胆倾斜而前移打开出水口,静止状态下钢珠随斜坡形状的止位凹槽自然回落到出水管顶端,将导水管封堵,起到打开关闭出水口的作用。

所述出水管顶端直径大于出水管管径2~10毫米,出水管顶端的止位凹槽为斜坡形状。

所述吸水管组件通过过盈的方式装配在肩下部,出水管组件封装在肩内部,使出水管组件不外露。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出水管的顶端设的钢珠,使用时钢珠会随着气压的增大而打开,静止状态时钢珠会将出水口封堵。从而保证了瓶内的水不会溢出,提高了保温瓶的保温度。由于出水管组件为内置式,换水或清空倒水时无需象传统的气压瓶一样将出水管组件拿出再倒水。出水管与肩一体化,干净卫生,清洗方便,外形精致美观。此结构装拆方便、结构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肩、2自攻螺丝、3钢珠、4出水管、5连接管、6连接管密封圈、7肩内出水口、8导水管密封圈、9导水管、10吸水管、11卡勾、12卡槽、13嘴托、14吸水管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参见图1,本实施例由肩1、出水管组件、吸水管组件组成。出水管组件由嘴托13、出水管4、连接管5、导水管9、连接管密封圈6,导水管密封圈8、钢珠3组成。吸水管组件由吸水管10、吸水管密封圈14组成。吸水管10的底部设有吸水管密封圈14,吸水管10通过热配的方式装配在导水管9之上。导水管9上设有导水管密封圈8的凹槽,导水管密封圈8嵌装在凹槽内,连接管5的一端设有连接管密封圈6,连接管密封圈6套装在出水管4的顶端,出水管4的顶端内部设有止位凹槽及钢珠3,出水管4顶端内部的止位凹槽与连接管5一端的止位筋配合对应,出水管4顶端直径大于出水管管径2~10毫米,本实施例为大于出水管管径8毫米。出水管4顶端的止位凹槽为斜坡形状。钢珠3可以在止位凹槽上滚动,连接管5的一端设有止位筋,与出水管止位凹槽对应,钢珠3会随瓶胆内气压的增大或瓶胆倾斜而前移打开出水口,静止状态下钢珠3随斜坡形状的止位凹槽自然回落到出水管4的顶端,将导水管9封堵,起到打开关闭出水口的作用。连接管5经过盈的方式热配在出水管4的顶端之上,出水管4中部两侧经自攻螺丝2与肩1固定在一起,肩1下端有一圈卡勾11,嘴托13前端及两侧均设有卡槽12,嘴托13通过卡勾11方式固定在肩1上,从而将出水管组件固定在肩1内部。从而将出水管组件封在肩1内部,使出水管组件不外露。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