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腔体注胶断桥平开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96304阅读:20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腔体注胶断桥平开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双腔体注胶断桥平开窗,属于断桥铝门窗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断桥铝门窗,采用隔热断桥铝型材和第二中空玻璃,具有节能、隔音、防噪、防尘、防水等功能,断桥铝门窗的热传导系数K值为3W/m2·K 以下,比普通门窗热量散失减少一半,降低取暖费用30%左右,隔声量达29分贝以上,水密性、气密性良好,均达国家A1类窗标准。

传统的注胶产品按注胶槽口分为AA槽\BB槽\CC槽等,节能效果随着槽口的增大,性能提升,但与此同时,注胶胶水的耗用量也增大,型材的抗剪强度却在降低,从而不利于注胶断桥产品在门窗建筑型材上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国家建筑节能标准和消费者对于节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局部地区对门窗的K值系数要求在1.8W/m2·K,迫切需要一种新的设计方案,来弥补现有的设计方案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双腔体注胶断桥平开窗,以解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双腔体注胶断桥平开窗,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开启扇、铝型材外框、第二中空玻璃、中挺,所述左右开启扇为45度组角连接,通过合页或铰链与外框进行链接,所述中挺与铝型材外框通过中挺连接件或者螺丝进行90度连接,所述铝型材外框由第二中空玻璃、密封胶层和中空铝隔条、聚氨基甲酸乙酯层、铝合金型材层、铝合金强化腔体组成,所述第二中空玻璃由密封胶层和中空铝隔条组成,所述聚氨基甲酸乙酯层位于铝合金型材层内部,所述两个聚氨基甲酸乙酯层和一个铝合金强化腔体组成一个大跨度的隔热区间,所述的聚氨基甲酸乙酯层由A胶B胶混合后生成。

进一步地,所述大跨度的隔热区间之间的有效隔热间隔为31.8mm以上,改变的传统设计的不足,一是隔热间距小,隔热性能差,二是C型槽口以上的槽口成本高,隔热性能不足,性价比不高可以达到国家现行建筑门窗隔热的最高标准和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腔体注胶断桥平开窗,双腔体注胶平开窗系统,依托传统AA槽、BB槽和CC槽为主,根据型材断面和节能设计需要,灵活配置,使整窗系统性能达到最佳状态,尤其是其节能性能和抗剪强度,它不是单纯的将注胶腔体进行叠加设计,而是在中间预留一个中间腔体,一是提升型材抗剪强度,二是,大幅度降低了型材传热的K值,是整个设计理念的核心,三是解决传统产品抗剪强度和节能设计的一个冲突,通过双腔体设计方案,更好的解决这一难题,四是更好的节约AB胶水的耗用,符合国家节能减排,减低能源损耗,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大政方针。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腔体注胶断桥平开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腔体注胶断桥平开窗的内开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腔体注胶断桥平开窗的外开窗结构示意图,

图中:开启扇-1、铝型材外框-2、第一中空玻璃-3、中挺-4、第二中空玻璃-201、密封胶层和中空铝隔条-202、聚氨基甲酸乙酯层-203、铝合金型材层-204、铝合金强化腔体-20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与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腔体注胶断桥平开窗,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开启扇1、铝型材外框2、第一中空玻璃3、中挺4,所述左右开启扇1为45度组角连接,通过合页或铰链与外框2进行链接,所述中挺4与铝型材外框2通过中挺连接件或者螺丝进行90度连接,所述铝型材外框2由第二中空玻璃201、密封胶层和中空铝隔条202、聚氨基甲酸乙酯层203、铝合金型材层204、铝合金强化腔体205组成,所述第二中空玻璃201由密封胶层和中空铝隔条202组成,所述聚氨基甲酸乙酯层203位于铝合金型材层204内部,所述两个聚氨基甲酸乙酯层203 和一个铝合金强化腔体205组成一个大跨度的隔热区间,所述的聚氨基甲酸乙酯层由A胶B胶混合后生成,所述大跨度的隔热区间之间的有效隔热间隔为31.8mm以上,改变的传统设计的不足,一是隔热间距小,隔热性能差,二是C型槽口以上的槽口成本高,隔热性能不足,性价比不高可以达到国家现行建筑门窗隔热的最高标准和要求。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