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景式玻璃幕墙外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96302阅读:4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景式玻璃幕墙外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幕墙领域,尤其涉及玻璃幕墙外窗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全景式玻璃幕墙外窗。



背景技术:

玻璃幕墙是当代的一种新型墙体,它赋予建筑的最大特点是将建筑美学、建筑功能、建筑节能和建筑结构等因素有机地统一起来,建筑物从不同角度呈现出不同的色调,随阳光、月色、灯光的变化给人以动态的美,玻璃幕墙在因其良好的装饰效果和透光性能而广泛地应用于建筑领域。为便于安装了玻璃幕墙的建筑内部通风,除了需要在建筑内部设置中央空调、新风系统等弱电系统,还需要在玻璃幕墙上开设窗户,以便于通风、节能。由于受玻璃幕墙结构限制,无法设置平开窗或者推拉窗等开启面积较大的窗户形式,现有的玻璃幕墙外窗多为上悬窗或下悬窗,这种采用上部悬挂或者下部悬挂的窗户可开启的面积较小,不能起到很好的通风效果,且开启时,窗户向外倾斜,一旦窗户连接件失效或损坏,存在窗户坠落的安全隐患,对公共安全存在极大的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景式玻璃幕墙外窗,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玻璃幕墙外窗开启面积小、通风不良,且存在向外坠落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全景式玻璃幕墙外窗,包括幕墙和幕墙龙骨,所述幕墙上设有外窗,所述外窗与所述幕墙整体分离,所述龙骨对应所述外窗的上、下边缘位置固定安装有内部带滑槽的上滑轨、下滑轨,所述滑槽两边侧壁开设通长的开口,所述下滑轨临空侧一体成型有等长且高于所述外窗下边沿的承重台,所述上滑轨和下滑轨的长度为所述外窗宽度的两倍且均设置有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中部开设有通孔的滑块和环状固定件,所述环状固定件穿过所述通孔和所述开口,所述环状固定件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和限位块,所述固定杆与所述外窗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高度大于所述开口高度。

通常情况下,所述外窗关闭,在所述限位块的作用下,所述环状固定件无法向外转动,在重力作用和所述环状固定件限制下,所述外窗四周与所述幕墙接触并构成平整的幕墙整体。当需要通风时,向内转动所述环状固定件,所述环状固定件上的固定杆跟随转动,所述固定杆给予所述外窗一个斜向上的力,所述外窗被向内提起,并放置在所述承重台上,实现开启通风的效果;若需进一步增强通风效果、扩大通风面积,可以拉动所述环状固定件,带动所述外窗沿所述上滑轨、所述下滑轨侧向移动,所述外窗置于所述幕墙后方,所述外窗移开后形成无遮挡的全景式窗洞,便于通风换气。通过这种与所述幕墙分离设计的全景式玻璃幕墙外窗,玻璃幕墙的最大通风面积与窗洞面积相等,且所述外窗向内部开启、设置,不会存在向外部坠落的风险,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玻璃幕墙外窗开启面积小、通风不良的问题,及向外坠落的安全隐患。

优选的,所述环状固定件包括上部固定环和下部固定环,对应的,所述限位块包括上部限位块和下部限位块,所述上部固定环上固定连接的上部限位块位于所述上滑轨临室内侧,所述下部固定环上固定连接的下部限位块位于所述下滑轨临空侧,所述下部固定环上还固定连接有手柄。

优选的,所述龙骨与所述上滑轨通过上悬挑杆固定连接,所述龙骨与所述下滑轨通过下悬挑杆固定连接。通过在所述龙骨与所述上滑轨和所述下滑轨之间设置所述上悬挑杆和所述下悬挑杆,当所述龙骨间距较窄时,所述上滑轨和所述下滑轨可以固定于多个所述龙骨上,所述上滑轨和所述下滑轨的长度不受所述龙骨的间距限制。

优选的,所述上悬挑杆和所述下悬挑杆下部均设置有斜向支撑,所述斜向支撑一端连接悬挑杆件的自由端、另一端连接所述龙骨。通过设置斜向支撑,将所述悬挑杆件受到的竖向集中力转化为所述斜向支撑上的轴向力,增强所述悬挑杆件的承载能力。

优选的,所述外窗的上边沿粘接有上部缓冲条、下边沿粘接有下部缓冲条,所述幕墙与所述外窗的上边沿接触部位粘接有防水条,所述幕墙与所述外窗的下边沿接触部位粘接有密封条,所述防水条和所述下部缓冲条的临空面自上向下往外倾斜,所述密封条表面一体成型有多根棱条,所述下部缓冲条上一体成型有多个凹槽与所述棱条配合。所述上部缓冲条、下部缓冲条、防水条、密封条均采用化学性质稳定、力学性能优良的聚四氟乙烯制成,可以避免所述外窗在开关时与所述幕墙直接接触,起到缓冲的效果,减少玻璃件损坏的可能,并将所述防水条和所述下部缓冲条的临空面设置为自上向下往外倾斜的构造,便于雨水下行、起到防止雨水进入的效果,另外所述密封条表面设置一体成型的多根棱条,所述下部缓冲条上设置凹槽与所述棱条配合,进一步避免所述外窗向外滑出,增强稳定性,并增强密封性能。

优选的,所述防水条临室内面呈弧形且设置有沟槽,所述上部缓冲条临室内面一体成型有凸条,所述凸条设置有与所述防水条相适应的弧形凹部,所述凸条上端一体成型有倒钩与所述沟槽配合。通过所述防水条与所述上部缓冲条的弧形面设置,便于所述外窗的开启与关闭,同时所述沟槽和所述凸条的配合进一步起到限位和密封的作用,增强所述外窗的温度性能和密封性能。

优选的,所述滑块为矩形体,所述矩形体中部开设有可容所述环状固定件通过的圆形通孔,所述通孔由中部向外部直径逐渐增大呈双曲线型,所述滑块两端设置有球面槽,所述球面槽内容纳有滚珠。通过将所述通孔设置为截面呈双曲线型,所述通孔边缘为弧形,减少所述环状固定件与所述滑块的摩擦,所述滚珠的设置将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之间的滑动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使得所述外窗的开启和关闭更为省力,也减少结构部件的磨损。

优选的,所述承重台上表面粘接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一体成型为前段弧形面、后段平面,且所述防滑垫的平面段与水平面呈%~%的倾角向内倾斜。通过所述弧形面设置,所述防滑垫与所述承重台的临空面边缘平滑过渡,便于所述外窗开启或关闭时向所述承重台滑上或滑下,另外,所述平面段与水平面呈一定夹角向内轻微倾斜,所述外窗在向内开启后不容易向外滑脱,使得开启更为轻松、省力。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这种与所述幕墙分离的全景式玻璃幕墙外窗,玻璃幕墙的最大通风面积与窗洞面积相等,且所述外窗向内部开启设置,不会存在向外部坠落的风险,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玻璃幕墙外窗开启面积小、通风不良的问题,消除了向外坠落的安全隐患。

(2)通过在所述龙骨与所述上滑轨和所述下滑轨之间设置所述上悬挑杆和所述下悬挑杆,当所述龙骨间距较窄时,所述上滑轨和所述下滑轨可以固定于多个所述龙骨上,所述上滑轨和所述下滑轨的长度不受所述龙骨的间距限制。

(3)通过设置斜向支撑,将所述悬挑杆件受到的竖向集中力转化为所述斜向支撑上的轴向力,增强所述悬挑杆件的承载能力。

(4)通过设置所述上部缓冲条、下部缓冲条、防水条、密封条,避免所述外窗在开关时与所述幕墙直接接触,起到缓冲的效果,减少玻璃件损坏的可能,并将所述防水条和所述下部缓冲条的临空面设置为自上向下往外倾斜的构造,便于雨水下行、起到防止雨水进入的效果,另外所述密封条表面设置一体成型的多根棱条,所述下部缓冲条上设置凹槽与所述棱条配合,进一步避免所述外窗向外滑出,增强稳定性,并增强密封性能。

(5)通过将所述通孔设置为截面呈双曲线型,所述通孔边缘为弧形,减少所述环状固定件与所述滑块的摩擦,所述滚珠的设置将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之间的滑动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使得所述外窗的开启和关闭更为省力,也减少结构部件的磨损。

(6)通过所述弧形面设置,所述防滑垫与所述承重台的临空面边缘平滑过渡,便于所述外窗开启或关闭时向所述承重台滑上或滑下,另外,所述平面段与水平面呈一定夹角向内轻微倾斜,所述外窗在向内开启后不容易向外滑脱,使得开启更为轻松、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临空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临室内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剖面图;

图4为图2中B-B剖面图;

图5为图4中C部分放大图;

图6为图4中D部分放大图;

图7为上部固定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下部固定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E-E剖面图;

其中0-外窗;1-龙骨;2-上悬挑杆;3-下悬挑杆;4-上滑轨;5-下滑轨;6-上部固定环;7-下部固定环;8-滑块;9-幕墙;01-上部缓冲条;02-下部缓冲条;51-放置垫;61-上部限位块;71-下部限位块;72-手柄;81-通孔;82-滚珠;91-防水条;92-密封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结合附图1-4所示,一种全景式玻璃幕墙外窗,包括幕墙9和幕墙龙骨1,所述幕墙9上设有外窗0,所述外窗0与所述幕墙9整体分离,所述龙骨1对应所述外窗0的上、下边缘位置固定安装有内部带滑槽的上滑轨4、下滑轨5,所述滑槽两边侧壁开设通长的开口,所述下滑轨5临空侧一体成型有等长且高于所述外窗0下边沿的承重台,所述上滑轨4和下滑轨5的长度为所述外窗0宽度的两倍且均设置有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中部开设有通孔81的滑块8和环状固定件,所述环状固定件穿过所述通孔81和所述开口,所述环状固定件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和限位块,所述固定杆与所述外窗0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高度大于所述开口高度。

在此对本实施例的原理进一步阐述:

所述外窗0与所述幕墙9为分离式设置,所述外窗0不悬挂在所述幕墙9上,而是悬挂在所述幕墙9的龙骨1上,所述龙骨1与所述上滑轨4、所述下滑轨5固定连接,所述上滑轨4和所述下滑轨5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为设置在所述上滑轨4和所述下滑轨5中部的矩形空腔,所述矩形空腔的侧壁开设有通长的开口,所述滑槽内容纳有所述滑块8,所述环状固定件穿过所述滑块8上开设的通孔81和所述滑槽上的开口,所述环状固定件可转动、所述滑块8可沿所述滑槽滑动,所述环状固定件上固定设置有限位块,在所述外窗0关闭时,所述限位块紧贴所述上滑轨4和所述下滑轨5,所述环状固定件不能继续转动,所述环状固定件通过固定杆与所述外窗0固定连接。值得说明的是,所述外窗0与所述固定杆的固定连接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例如可以通过在所述外窗0上预先钻取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做相适应的金属包边,将所述固定杆端头穿过所述安装孔,并在端头设置限位件用于固定所述外窗0,再使用硅酮结构密封胶封闭缝隙并加强固定。

通常情况下,所述外窗0关闭,在所述限位块的作用下,所述环状固定件无法向外转动,在重力作用和所述环状固定件限制下,所述外窗0四周与所述幕墙9接触并构成平整的幕墙整体。

当需要通风时,向内转动所述环状固定件,所述环状固定件上的固定杆跟随转动,所述固定杆给予所述外窗0一个斜向上的力,所述外窗0被向内提起,并放置在所述承重台上,实现开启通风的效果;若需进一步增强通风效果、扩大通风面积,可以拉动所述环状固定件,带动所述外窗0沿所述上滑轨4、所述下滑轨5侧向移动,所述外窗0置于所述幕墙9后方,所述外窗0移开后形成无遮挡的全景式窗洞,便于通风换气。通过这种与所述幕墙9分离设计的全景式玻璃幕墙外窗,玻璃幕墙的最大通风面积与窗洞面积相等,且所述外窗0向内部开启设置,不会存在向外部坠落的风险,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玻璃幕墙外窗开启面积小、通风不良的问题,及向外坠落的安全隐患。

进一步的,如附图3和4所示,所述环状固定件包括上部固定环6和下部固定环7,对应的,所述限位块包括上部限位块61和下部限位块71,如附图7所示,所述上部固定环6上固定连接的上部限位块61位于所述上滑轨4临室内侧,如附图8所示,所述下部固定环7上固定连接的下部限位块71位于所述下滑轨5临空侧,所述下部固定环7上还固定连接有手柄72。所述上部限位块61和所述下部限位块71的设置使得所述外窗0在关闭时,所述上部固定环6和下部固定环7均无法转动。如图4、图8所示,设置所述手柄72,在需要开启所述外窗0时,下压所述手柄72,即可转动所述下部固定环7,并在杠杆原理作用下撬起所述外窗0,使其顺利向内打开并放置于所述承重台上。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结合附图3和4所示,进一步的,所述龙骨1与所述上滑轨4通过上悬挑杆2固定连接,所述龙骨1与所述下滑轨5通过下悬挑杆3固定连接。

通过在所述龙骨1与所述上滑轨4和所述下滑轨5之间设置所述上悬挑杆2和所述下悬挑杆3,当所述龙骨1间距较窄时,所述上滑轨4和所述下滑轨5可以固定于多个所述龙骨1上,所述上滑轨4和所述下滑轨5的长度不受所述龙骨1的间距限制。

进一步的,所述上悬挑杆2和所述下悬挑杆3下部均设置有斜向支撑,所述斜向支撑一端连接悬挑杆件的自由端、另一端连接所述龙骨1。通过设置斜向支撑,将所述悬挑杆件受到的竖向集中力转化为所述斜向支撑上的轴向力,增强所述悬挑杆件的极限荷载,所述悬挑杆件抵抗变形的能力增强,构件安全性能进一步增强。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结合附图5和6所示,进一步的,所述外窗0的上边沿粘接有上部缓冲条01、下边沿粘接有下部缓冲条02,所述幕墙9与所述外窗0的上边沿接触部位粘接有防水条91,所述幕墙9与所述外窗0的下边沿接触部位粘接有密封条92,所述防水条91和所述下部缓冲条02的临空面自上向下往外倾斜,所述密封条92表面一体成型有多根棱条,所述下部缓冲条02上一体成型有多个凹槽与所述棱条配合。所述上部缓冲条01、下部缓冲条02、防水条91、密封条92均采用化学性质稳定、力学性能优良的聚四氟乙烯制成,可以避免所述外窗0在开关时与所述幕墙9直接接触,起到缓冲的效果,减少玻璃件损坏的可能,并将所述防水条91和所述下部缓冲条02的临空面设置为自上向下往外倾斜的构造,便于雨水下行、起到防止雨水进入的效果,另外所述密封条92表面设置一体成型的多根棱条,所述下部缓冲条02上设置凹槽与所述棱条配合,进一步避免所述外窗0向外滑出,增强稳定性,并增强密封性能。

进一步的,如附图5所示,所述防水条91临室内面呈弧形且设置有沟槽,所述上部缓冲条01临室内面一体成型有凸条,所述凸条设置有与所述防水条91相适应的弧形凹部,所述凸条上端一体成型有倒钩与所述沟槽配合。通过所述防水条91与所述上部缓冲条01的弧形面设置,便于所述外窗0的开启与关闭,同时所述沟槽和所述凸条的配合进一步起到限位和密封的作用,增强所述外窗0的温度性能和密封性能。

进一步的,如附图9和10所示,所述滑块8为矩形体,所述矩形体中部开设有可容所述环状固定件通过的圆形通孔81,所述通孔81由中部向外部直径逐渐增大呈双曲线型,所述滑块8两端设置有球面槽,所述球面槽内容纳有滚珠82。通过将所述通孔设置为截面呈双曲线型,所述通孔边缘为弧形,减少所述环状固定件与所述滑块8的摩擦,所述滚珠82的设置将所述滑块8与所述滑槽之间的滑动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使得所述外窗的开启和关闭更为省力,也减少结构部件的磨损。

进一步的,如附图6所示,所述承重台上表面粘接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一体成型为前段弧形面、后段平面,且所述防滑垫的平面段与水平面呈1%~5%的倾角向内倾斜。通过所述弧形面设置,所述防滑垫与所述承重台的临空面边缘平滑过渡,便于所述外窗0开启或关闭时向所述承重台滑上或滑下。另外,所述平面段与水平面呈一定夹角向内轻微倾斜,当所述倾角大于5%时,试验证明,所述外窗0的上部容易向外倾斜,当所述倾角在1%~5%之间时,所述外窗0在向内开启后上部不会向外倾斜且下部不容易向外滑脱,使得开启更为轻松、省力。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