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调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63782发布日期:2018-07-31 22:19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可搅拌被加热物的加热调理器。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加热调理器,有具备加热调理器本体、与在该加热调理器本体上部可开闭地安装的盖体者(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8–278924号公报(专利文献1))。在该盖体的加热调理器本体侧的部分,可旋转地安装搅拌体。所述内锅内的被加热物的搅拌,通过使搅拌体旋转而进行。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78924号公报。

顺带一提,在所述现有的加热调理器中,用以制作马铃薯炖肉、筑前煮等的食材、水、与调味料的混合物作为被加热物的一例放入内锅内而加热调理的情况,即使以搅拌体搅拌内锅内的混合物,搅拌体也只能通过内锅内的固定区域。因此,因为当所述搅拌体在内锅食材多的时候难以搅拌,无法充分进行混合物的搅拌。其结果,会产生以下问题:所述混合物内的调味料少的时候,无法调味料无法遍及内锅内的全体。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加热调理器,所述加热调理器是即使调味料少,也能在调味料无法遍及内锅内的全体。

为了解决所述客提,本发明的加热调理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内锅,收容被加热物;加热调理器本体,收纳所述内锅;加热部,配置在所述加热调理器本体内,且用以加热所述被加热物;盖体,可开闭地安装在所述加热调理器本体的上部;旋转体,可正逆旋转地配置在所述内锅与所述盖体之间;搅拌体,可改变姿势地安装在所述旋转体,且搅拌所述内锅内的所述被加热物;驱动部,用以旋转驱动所述旋转体;相对于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轴的所述搅拌体的姿势,在所述旋转体的正旋转时与所述旋转体的逆旋转时互相不同;以所述搅拌体搅拌所述内锅内的所述被加热物时,以所述旋转体的正旋转时的旋转角,大于所述旋转体的逆旋转时的旋转角的方式,使所述旋转体正逆旋转。

一实施方式的加热调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体,在所述旋转体正旋转时,成为沿着与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轴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姿势,另一方面,在所述旋转体逆旋转时,成为沿着与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轴非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姿势。

一实施方式的加热调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加热物具有肉、鱼、蔬菜中的至少一个的块状食材与液体汤汁。

在此,「块状食材」是指,不限于将肉、鱼、蔬菜切开成容易入口的尺寸的块状食材,也包含洋葱、牛蒡等的切片。

一实施方式的加热调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体的正旋转时的旋转角到达360°之前所述旋转体逆旋转。

一实施方式的加热调理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转体的正旋转时及逆旋转时中至少所述旋转体的正旋转时,所述搅拌体使所述内锅内的所述被加热物在周方向移动;所述旋转体的旋转方向切换时,使所述内锅内的所述被加热物在与径方向平行的方向移动。

本发明的加热调理器,通过以搅拌体搅拌所述内锅内的被加热物,即使调味料少,调味料也能遍及内锅内的全体,进而能防止食材严重粉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加热调理器的盖体闭锁时的概略立体图。

图2是所述加热调理器的盖体打开时的概略立体图。

图3是所述加热调理器的搅拌单元的概略下面图。

图4是用以说明所述加热调理器的搅拌单元的搅拌状态的概略立体图。

图5是所述加热调理器的控制框图。

图6是所述加热调理器的搅拌单元的正旋转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表示驱动马达的正逆旋转方向的力矩与加热时间的关系的图表。

图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加热调理器的控制框图。

图9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加热调理器的控制框图。

图10是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加热调理器的控制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图示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加热调理器。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从斜上方观看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炊饭器的盖体闭锁时的状态的概略立体图。

所述加热调理器,具备:加热调理器本体1、与可开闭地安装在该加热调理器本体1上部的盖体2。

所述盖体2,在上表面具有:操作按钮群11及液晶显示部12。使用者通过操作按钮群11进行操作,可从多个调理菜单选择期望的调理菜单。另外,关于所述调理菜单的资讯也被显示在液晶显示部5。

另外,在所述盖体2的上表面的操作按钮群11更接近后侧设置有蒸气排出口13,在内锅3(在图2表示)内产生的蒸气通过蒸气通路25(在图6表示)被从蒸气排出口13向外部排出。另一方面,在盖体2的上表面的操作按钮群11更接近前侧设有开盖按钮14。按下该开盖按钮14时,如图2所示,通过弹簧(未图示)的弹力打开盖体2。

图2是从斜上方观看所述炊饭器的盖体打开时的状态的概略立体图。

所述加热调理器,具备:内锅3,收纳在加热调理器本体1内,且以覆盖此内锅3的方式关闭盖体2。

所述内锅3,具有:收容被加热物的锅本体31、与耐热树脂制的把手32a、32b。

所述锅本体31,具有用以使被加热物出入的上端开口,且为有底圆筒形状。更详细而言,锅本体31例如以铝等的高热传导部件形成,一方面使该高热传导部件的外面加热效率提升例如粘贴不锈钢等的磁性体,在内面涂布用以防止被加热物的附着的氟树脂。

所述把手32a、32b,安装在内锅10的上侧开口缘部,且在径方向互相对向。另外,通过将把手32a、32b嵌合在炊饭器本体1的上面的凹部1a、1b,相对于炊饭器本体1使内锅10决定位置。

所述盖体2,具备:外盖21,可旋动地支持加热调理器本体1、内盖22,可拆装地安装在该外盖21的下面。该内盖22的外周缘部,可拆装地安装有环状的耐热橡胶制的衬垫23。盖体2关闭时,通过衬垫23密合于内锅10的上侧的开口缘部,内锅3与内盖22之间被密封。

另外,在所述加热调理器本体1的上面前部安装卡止部15。该卡止部15插通在外盖21的下面前部设置的开口21a。此时,卡止部15的前端部在开口21a的周缘部可解除地卡止。另外,卡止部8的前端部的卡止,通过按下开盖按钮14可解除。

另外,在所述内盖22的内面,可旋转地安装耐热树脂制的搅拌单元4。该搅拌单元4,具有:旋转体41、以及两根第一、第二搅拌臂42a、42b,配置在该旋转体41的两侧。此外,第一、第二搅拌臂42a、42b为搅拌体的一例。

所述旋转体41通过关闭盖体2,在盖体2与内锅3之间被可正逆旋转地配置。另外,盖体2关闭时,旋转体41的内锅3侧的部分,两端部的宽度宽于中央部的宽度。即,在旋转体41中盖体2闭锁时成为下侧的部分,水平方向的中央部为窄缩形状。

所述第一、第二搅拌臂42a、42b可改变姿势地安装在旋转体41。更详细而言,第一搅拌臂42a的基端部是上下方向可旋动地安装在旋转体41的一端部,另一方面,第二搅拌臂42b的基端部是上下方向可旋动地安装在旋转体41的另一端部。由此,不以第一、第二搅拌臂42a、42b搅拌被加热物时,第一搅拌臂42a的基端部与第二搅拌臂42b的前端部位于旋转体41的另一端部,且第一搅拌臂42a的前端部与第二搅拌臂42b的基端部,位于旋转体41的一端部侧。

图3是从下面侧观看旋转体41的概略图。在此,所述下面是指盖体2关闭时位于内锅3的底部侧的表面。

所述旋转体41,具有:盖体侧部件43、以及可拆装地安装在该盖侧部件43的内锅3侧的表面的内锅侧部件44。该盖体侧部件43与内锅侧部件44之间,配置有:第一、第二搅拌臂兼用伞齿轮90、第一搅拌臂用伞齿轮91a、92a、93a、第二搅拌臂用伞齿轮91b、92b、93b。旋转轴10的旋转力,经由第一、第二搅拌臂兼用伞齿轮30及第一搅拌臂用伞齿轮91a、92a、93a传达给第一搅拌臂用旋动轴34a,且经由第一、第二搅拌臂兼用伞30及第二搅拌臂用伞齿轮91b、92b、93b传达给第二搅拌臂用旋动轴34b。

使所述旋转轴10正旋转时(从下方观看逆时钟方向旋转),第一、第二搅拌臂12a、12b,以第一、第二搅拌臂用旋动轴34a、34b为中心旋动,从图2的非搅拌状态(倒伏状态)切换成图4的搅拌状态(倒立状态)。其后,若旋转轴10的正旋转持续,则旋转体41与所述搅拌状态的第一、第二搅拌臂12a、12b成为一体后以旋转轴10为中心正旋转。此时,内锅3的被加热物在周方向移动。在此,第一、第二搅拌臂12a、12b,已成为搅拌状态时,成为沿着与旋转体41的旋转轴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姿势。

另一方面,所述旋转轴10为逆旋转时,所述搅拌状态的第一、第二搅拌臂12a、12b切换成所述非搅拌状态。此时,内锅3的被加热物在与径方向平行的方向移动。其后,若持续旋转轴10的逆旋转,旋转体41与所述非搅拌状态的第一、第二搅拌臂12a、12b成为一体后以旋转轴10为中心逆旋转。在此,第一、第二搅拌臂12a、12b成为非搅拌状态时,成为沿着与旋转体41的旋转轴非平行也就是垂直方向延伸的姿势。

另外,所述旋转轴10,被可拆装地连结于设置在外盖21的中央部的连结部20(于图6表示)。

此外,在图4,以可辨识第一、第二搅拌臂12a、12b的方式,省略加热调理器本体1、盖体2、与内锅3的一部分的图示。

图5是所述炊饭器的控制框图。在该图5,只图示主要的构成部,省略其他的构成部的图示。

所述加热调理器,具备:由微型计算机与输出入电路等构成的控制装置51。该控制装置51,基于操作按钮群11、锁固机构61、以及来自温度传感器62的信号,控制液晶显示部5、驱动马达24、感应加热线圈用变流器电路63等。此外,驱动马达24为驱动部的一例。

所述驱动马达24为用以旋转驱动旋转体41者。更详细而言,驱动马达24设置在外盖21内,用以使旋转体41正逆旋转的驱动力产生。该驱动力,经由例如滑轮(未图示)或带体(未图示)被传达到连结部20。由此,连结部20与旋转轴10一体地正逆旋转。

所述锁固机构61,在加热调理中锁固盖体2。即,被加热物加热中,即使按下盖开按钮14,也不会打开盖体2。

所述温度传感器62,设置在加热调理器本体1可接触内锅3的底部,将表示内锅7的温度的信号,送出到控制装置51。

所述感应加热线圈用变流器电路63,是在加热调理器本体1内被设定的感应加热线圈64(于图6表示)产生交变磁场者。此外,感应加热线圈64为加热部的一例。

另外,所述控制装置51,具有由软件构成的搅拌控制部51a。该搅拌控制部51a,在以第一、第二搅拌臂12a、12b搅拌内锅3内的被加热物时,控制驱动马达24,以旋转体41的正旋转时的旋转角,大于旋转体41的逆旋转时的旋转角的方式,使旋转体41正逆旋转。由此,例如在旋转体41的正旋转时到达360°之前,旋转体41逆旋转。此时,例如成为以使旋转体41的正旋转时的旋转角落在359°~180°(半周以上且未满一周)的范围内,另一方面,以使旋转体41的逆旋转时的旋转角落在1°~179°的范围内。作为一例,设定成:旋转体41的正旋转时的旋转角为180°,旋转体41的逆旋转时的旋转角为5°。

图6是表示所述加热调理器的搅拌单元4的旋转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以所述加热调理器例如制作咖哩的情况,将肉类或蔬菜切开成容易入口的尺寸的块状的块状食材100、与以调味料调味的液体汤汁101的混合物,作为被加热物的一例放入内锅10内,以第一、第二搅拌臂12a、12b搅拌。

在所述构成的加热调理器中,将块状食材100与液体汤汁101的混合物放入内锅10内后加热调理的情况,通过搅拌控制部51a控制驱动马达24,旋转体41交互进行正旋转与逆旋转。此时,相对于旋转体41的旋转轴的第一、第二搅拌臂12a、12b的姿势,旋转体41的正旋转时与旋转体41的逆旋转时互相不同。由此,旋转体41的逆旋转时,第一、第二搅拌臂12a、12b从在旋转体41前一刻的正旋转时碰撞的块状食材100分离。因此,所述旋转体41的下次的正旋转时,第一、第二搅拌臂12a、12b碰撞与在旋转体41的前一刻的正旋转时碰撞上的块状食材100不同的块状食材100。重复如此的动作的情况,因为第一、第二搅拌臂12a、12b碰撞很多的块状食材100,所以即使第一、第二搅拌臂12a、12b的旋转速度不提升,也能使很多的块状食材100在内锅3内进行大的移动。因此,液体汤汁101中的调味料即使较少,调味料也能遍及在内锅3内的全体。

另外,因为所述旋转体41的正旋转时的旋转角,大于旋转体41的逆旋转时的旋转角,在旋转体41前次的正旋转时生成的混合物的流动完全停止之前,旋转体41可以开始下次的正旋转。因此,旋转体41下次的正旋转时,驱动马达24的旋转驱动力较小即可。其结果,可降低驱动马达24的消耗电力。

另外,因为即使提升所述第一、第二搅拌臂12a、12b的旋转速度,也能使很多的块状食材100在内锅3内进行大的移动,所以降低第一、第二搅拌臂12a、12b的旋转速度,可以防止块状食材100的粉碎。

另外,会有所述第一、第二搅拌臂12a、12b持续碰撞特定的块状食材100的情况,该特定的块状食材100的一部分未浸泡于液体汤汁101,直接加热调理结束的情形。

相对于此,因为所述第一、第二搅拌臂12a、12b碰撞各种块状食材100,所以可以使一部分未浸泡于液体汤汁101的块状食材100消失。因此,可以涵盖各块状食材100全体而使调味料浸入。

另外,所述旋转体41逆旋转时,因为成为第一、第二搅拌臂12a、12b沿着与旋转体41的旋转轴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姿势,所以第一、第二搅拌臂12a、12b可从旋转体41前一刻的正旋转时碰撞的块状食材100确实的分离。

另外,所述旋转体41的正旋转时,因为成为第一、第二搅拌臂12a、12b沿着与旋转体41的旋转轴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姿势,所以可确实地搅拌内锅3的底部侧的块状食材100等。

另外,因为调味料可以遍及在所述内锅3内的全体,所以可遍及在块状食材100的全体。

另外,因为所述旋转体41的正旋转时的旋转角到达360°之前旋转体41逆旋转,所以所述混合物可以适度的速度移动。即,所述混合物的移动速度不过度地提升。因此,可提高防止块状食材100粉碎的效果。

另外,使所述旋转体41正逆旋转时,块状食材100及液体汤汁101,可在周方向移动,且也可在与径方向平行的方向移动。因此,第一、第二搅拌臂12a、12b的搅拌能力变高。

所述第一实施方式,将块状食材100与液体汤汁101的混合物放入内锅10内后加热调理时,虽然使旋转体41正逆旋转,但是也可以是只有块状食材100放入内锅10内加热调理时,使旋转体41正逆旋转。即,旋转体41的正逆旋转,也可以是以马铃薯炖肉、筑前煮、咖哩等的各种调理菜单进行。

在所述第一实施方式,旋转体41逆旋转时,虽然第一、第二搅拌臂12a、12b成为沿着与旋转体41的旋转轴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姿势,但是也可以是第一、第二搅拌臂12a、12b成为沿着相对于旋转体41的旋转轴倾斜的方向延伸的姿势。例如,旋转体41与在第一、第二搅拌臂12a、12b设置磁铁,且使第一、第二搅拌臂12a、12b沿着与旋转体41的旋转轴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姿势时,以所述磁铁的磁力保持此姿势,或是使第一、第二搅拌臂12a、12b沿着与旋转体41的旋转轴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姿势时,遮断所述磁铁的磁力,是通过使旋转体41旋转之际产生的力量,而改变第一、第二搅拌臂12a、12b的姿势。如此的情况,旋转体41的正旋转时第一、第二搅拌臂12a、12b成为沿着与旋转体41的旋转轴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姿势,根据旋转体41的逆旋转时内锅3内的被加热物的状态而成为第一、第二搅拌臂12a、12b沿着相对于旋转体41的旋转轴倾斜的方向延伸。

在所述第一实施方式,旋转体41正旋转时,虽然第一、第二搅拌臂12a、12b成为沿着与旋转体41的旋转轴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姿势,但是也可以是第一、第二搅拌臂12a、12b成为沿着相对于旋转体41的旋转轴倾斜的方向延伸的姿势。此时,第一、第二搅拌臂12a、12b的姿势,优选为相较于逆旋转时,正旋转时的相对于旋转体41的旋转轴倾斜的角度小者。

在所述第一实施方式,被加热物的搅拌,虽然以两根的第一、第二搅拌臂12a、12b进行,但是也可以是以一根或三根以上的搅拌臂进行。

在所述第一实施方式,搅拌控制部51a,虽然由软件构成,但是也可以是由硬件构成。

在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旋转体41的正旋转时,对驱动马达24施加回馈控制,另一方面,旋转体41的逆旋转时,也可以不对驱动马达24施加回馈控制。如此的情况,也可以是旋转体41只在已定时间逆旋转。

所述第一实施方式,虽然旋转体41的正旋转进行一次之后,旋转体41的逆旋转进行一次的周期,在加热调理中多次重复,但是也可以是例如旋转体41的正旋转间歇性进行五次之后,旋转体41的逆旋转进行一次的周期,在加热调理中多次重复。如此的情况,也可以是旋转体41的正旋转时的旋转角度例如设定成180°。此情况,也可以是例如驱动马达24的正旋转方向的驱动马达24的正旋转方向的力矩、与驱动马达24的逆旋转方向的力矩,成为如图7所示的关系。在此,驱动马达24产生正旋转方向的力矩的时间,成为驱动马达24产生逆旋转方向的力矩的时间的大约三倍。

顺带一提,在所述现有的加热调理器中,不将汤汁等的液体放入内锅内,例如进行将蔬菜与调味料放入内锅内后加热的无水加热调理的情况,清洗时的水附着到蔬菜上时,可以利用使接触内锅的蔬菜表面的水蒸发而加热。

然而,因为无法使所述未接触内锅的蔬菜表面的水蒸发,内锅内的蒸气量不足,会有蔬菜烧焦的情形。

因此,后述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加热调理器,是进行无水加热调理时,可以抑制被加热物烧焦者。

[第二实施方式]

图8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加热调理器的控制框图。在该图8,关于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加热调理器的构成部相同的构成部,附加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加热调理器的构成部的参照符号相同的参照符号。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构成部相同的构成部,附加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构成部的参照符号相同的参照符号。

所述第二实施方式的加热调理器,具备具有无水加热调理控制部251a的控制装置251的方面,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

所述无水加热调理控制部251a,由软件构成,且进行无水加热调理时,控制驱动马达24及感应加热线圈64。更详细而言,无水加热调理控制部251a,是使用者操作操作按钮群11后选择无水加热调理时,内锅3的感应加热已进行已定时间后,一边继续进行内锅3的感应加热,一边使旋转体41与第一、第二搅拌臂12a、12b一起正旋转。此时,例如旋转体41及第一、第二搅拌臂12a、12b的正旋转只进行已定时间。

若是根据所述的构成,将作为被加热物的一例的肉进行无水加热调理时,无水加热调理控制部251a控制驱动马达24,由此,倒立状态的第一、第二搅拌臂12a、12b以旋转轴10为中心旋转。其结果,因为未接触内锅3的肉表面接触内锅3,所以可以使该肉表面的水蒸发。因此,可以使内锅3内的蒸气量增加、且抑制肉烧焦。

另外,假设即使所述内锅3不预热就开始无水加热调理,若适切地设定使第一、第二搅拌臂12a、12b及旋转体41正旋转的时点,也可以在内锅3内使蒸气产生。因此,因为使内锅3的预热时间消失,所以无水加热调理所需时间可以变短。

另外,因为所述无水加热调理并非加压调理,所以使用者也可以不用遵循用以加压调理的顺序,可以容易地享受无水加热调理。

在所述第二实施方式,虽然无水加热调理控制部251a是由软件构成,但是也可以是由硬件构成。

[第三实施方式]

图9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加热调理器的控制框图。在该图9,关于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加热调理器的构成部相同的构成部,附加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加热调理器的构成部的参照符号相同的参照符号。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构成部相同的构成部,附加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构成部的参照符号相同的参照符号。

所述第三实施方式的加热调理器,具备具有食材投入时点通知部351a的控制装置351的方面,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另外,在控制装置351连接有在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省略说明的扬声器65。

所述食材投入时点通知部351a,由软件构成,以在成为应向内锅3内投入食材的时点之前通知音鸣响的方式,控制扬声器65。更详细而言,例如内锅3内的液体沸腾后,选择向内锅3内投入食材的调理菜单的情况,以温度传感器62检测在该调理菜单预先从有对应关系的食材投入温度减去10℃的温度时,通过食材投入时点通知部351a的控制,扬声器65输出通知音。另外,选择从加热开始在已定时间后应投入食材的自动调理菜单的情况,到达所述已定时间例如10分钟前时,通过食材投入时点通知部351a的控制,扬声器65输出通知音。

在所述构成的加热调理器,通过食材投入时点通知部351a的控制,在成为应向内锅3内投入食材的时点之前,因为扬声器65输出通知音,所以使用者可以准备向内锅3的食材的投入。因此,因为使用者可以向内锅3在良好的时点投入食材,所以使用者的满足度可以提升。

在所述第三实施方式,所述通知音,可以是只鸣响已定时间后自动地停止,或也可以是只要使用者未进行已定操作就不会停止。

在所述第三实施方式,虽然在成为应向内锅3内投入食材的时点之前,通知音鸣响,但是也可以是在液晶显示部12显示文字、或使液晶显示部12等闪烁。如此的情况,也可以是例如成为所述通知音鸣响的时点时,在液晶显示部12交互地显示调理剩余时间与到达食材投入时间。再者,也可以是持续所述通知音的输出、或是使液晶显示部12的背光颜色变化。

另外,也可以是成为应向内锅3内投入食材的时点的同时,向使用者进行通知音等的通知。

在所述第三实施方式,食材投入时点通知部351a,虽然由软件构成,但也可以是由硬件构成。

[第四实施方式]

图10是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加热调理器的控制框图。在该图10,关于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加热调理器的构成部相同的构成部,附加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加热调理器的构成部的参照符号相同的参照符号。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构成部相同的构成部,附加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构成部的参照符号相同的参照符号。

所述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加热调理器,具备具有搅拌控制部451a及剩余时间显示控制部451b的控制装置451的方面,与所述实施方式一不同。

所述搅拌控制部451a,由软件构成,且以基于来自温度传感器62的信号,内锅3的液体至沸腾为止,通过第一、第二搅拌臂12a、12b搅拌内锅3内的被加热物的方式,控制驱动马达24。

所述剩余时间控制部451b,由软件构成,且以基于来自温度传感器62的信号,检测出内锅3内的液体的沸腾时,在液晶显示部12显示至加热调理结束的剩余时间的方式,控制液晶显示部12。此外,内锅3内的液体的沸腾被检测出时,维持该液体的沸腾状态。

在所述构成的加热调理器,通过搅拌控制部451a的控制,内锅3内的液体沸腾前,因为以第一、第二搅拌臂12a、12b搅拌内锅3内的被加热物,所以从加热调理开始至沸腾为止花费的时间可以变短。

顺带一提,进行煮物、烫蔬菜、蒸、煮面等的加热调理的情况,虽然从加热调理开始至沸腾为止所需时间根据食材的量而有大的变化,但是从沸腾开始至加热调理结束为止的时间所需的时间,食材的量的影响小。

因此,通过所述剩余时间显示控制部451b的控制,至加热调理结束为止的剩余时间,至检测内锅3内的液体的沸腾为止不显示在液晶显示部12,检测出从内锅3内的液体的沸腾后在显示液晶显示部12。其结果,因为使用者可以知道至加热调理结束为止的正确的剩余时间,所以可以使实用性提升。

此外,进行发酵、点心等的加热调理的情况,因为从加热调理开始至沸腾为止所需的时间根据食材的量不会有大的改变,所以不进行如所述的显示控制。即,从所述加热调理的开始、至加热调理结束为止的剩余时间,显示在液晶显示部12。

在所述第四实施方式,搅拌控制部451a及剩余时间显示控制部451b,虽然由软件构成,但是也可以是至少一方由硬件构成。

虽然说明关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所述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者,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种种进行改变而实施。例如,适宜组合记载于所述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的内容者,也可以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另外,本发明不限于将内锅以感应加热进行加热者,也可以是将内锅以热传导加热者。

总结以上说明,本发明的加热调理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内锅3,收容被加热物100、101;加热调理器本体1,收纳所述内锅3;加热部64,配置在所述加热调理器本体1内,且用以加热所述被加热物100、101;盖体2,可开闭地安装在所述加热调理器本体1的上部;旋转体41,可正逆旋转地配置在所述内锅3与所述盖体2之间;搅拌体12a、12b,可改变姿势地安装在所述旋转体41,且搅拌所述内锅3内的所述被加热物100、101;驱动部24,用以旋转驱动所述旋转体41;相对于所述旋转体41的旋转轴的所述搅拌体12a、12b的姿势,所述旋转体41的正旋转时与所述旋转体41的逆旋转时互相不同;以所述搅拌体12a、12b搅拌所述内锅3内的所述被加热物100、101时,以所述旋转体41的正旋转时的旋转角,大于所述旋转体41的逆旋转时的旋转角的方式,使所述旋转体41正逆旋转。

若是根据所述构成,以搅拌体12a、12b搅拌所述内锅3内的被加热物100、101时,旋转体41正逆旋转。此时,因未通过所述旋转体41逆旋转,搅拌体12a、12b相对于旋转体41的旋转轴的姿势进行变化,搅拌体12a、12b从旋转体41前一刻的正旋转时碰撞的被加热物100、101分离。其后,所述旋转轴41正旋转时,搅拌体12a、12b碰撞到与所述被加热物100、101不同的被加热物100、101。重复如此的动作的情况,搅拌体12a、12b碰撞被加热物100、101的大部分,在内锅3内被加热物100、101的大部分在内锅3内大移动。因此,即使所述被加热物100、101中的调味料减少,调味料也可以遍及在内锅3内的全体。

一实施方式的加热调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体,在所述旋转体正旋转时,成为沿着与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轴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姿势,另一方面,在所述旋转体逆旋转时,成为沿着与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轴非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姿势。

若是根据所述实施方式,使所述旋转体41逆旋转时,搅拌体12a、12b可以确实地从旋转体41前一刻的正旋转时碰撞的被加热物100、101分离。

一实施方式的加热调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加热物100、101具有肉、鱼、蔬菜中的至少一个的块状食材100与液体汤汁101。

在此,「块状食材」是指,不限于将肉、鱼、蔬菜切开成容易入口的尺寸的块状食材,也包含洋葱、牛蒡等的切片。

若是根据所述实施方式,通过使所述旋转体41正逆旋转,可以将液体汤汁101中的调味料遍及在块状食材100的全体。

一实施方式的加热调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体41的正旋转时的旋转角到达360°之前所述旋转体41逆旋转。

若是根据所述实施方式,因为所述旋转体41的正旋转时的旋转角到达360°之前,旋转体41进行逆旋转,所以可以使被加热物100、101以适度的速度移动。因此,可提高防止所述被加热物100、101粉碎的效果。

一实施方式的加热调理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转体41的正旋转时及逆旋转时中,至少在所述旋转体41的正旋转时,所述搅拌体12a、12b使所述内锅3内的所述被加热物100、101在周方向移动;所述旋转体41的旋转方向切换时,使所述内锅3内的所述被加热物100、101在与径方向平行的方向移动。

若是根据所述实施方式,使所述旋转体41正逆旋转时,因为可以使被加热物100、101在多个方向移动,所以可以提升搅拌体12a、12b的搅拌性能。

附图标记的说明

1加热调理器本体

2盖体

3内锅

4搅拌单元

12a第一搅拌臂

12b第二搅拌臂

24驱动马达

41旋转体

51、251、351、451控制装置51

51a、451a搅拌控制部

64感应加热线圈

100块状食材

101液体汤汁

251a无水加热调理控制部

351a食材投入时点通知部

451b剩余时间显示控制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