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63770发布日期:2018-07-31 22:19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装置,该安装装置用于将物体以可调节的方式安装在墙壁上,特别是将画安装在墙壁上。



背景技术:

当将物体——特别是诸如画或电视机或类似物之类的物体——安装在墙壁上时,定位和安置是非常重要的,而定位和安置通常又非常难以取得完美的结果。为了将画安装在建筑物中的墙壁上,定位和安置的主观质量通常依赖于围绕画的其他物体。这些其他物体可以是诸如在要被安装的画的附近的其他画和/或架子之类的东西。还常见的是,将一系列画以均匀布置的方式安置,在该均匀布置中,一幅画的小移位通常会使整个图像在观察者的眼中是不令人满意的。

用于将画安装在墙壁上的最常见且众所周知的方法是:简单地将螺钉或钉子插入所述墙壁中,将绳或线附接在画的框架的背面上,并且将所述绳或线挂在所述螺钉或钉子上。这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方法,但是该方法具有下述缺点:当若干幅画以一定布置的方式被安装时,结果可能会变化非常大。如果结果不令人满意,则画需要被取下来以允许进行调节,比如移动螺钉或钉子、调节绳或线的长度、或者改变用于画的框架中所装的绳或线的附接位置。

us6003825示出了技术领域中的改进并且公开了一种安装装置,该安装装置包括水平杆、竖向杆和布置成用于所述杆的滑动布置的连接件。该装置通过下述方式而被使用:将水平杆固定地安装在墙壁上,然后使连接件在所述杆上水平地滑动,并且使竖向杆在连接件内竖向地滑动。当获得了期望位置时,连接件中的弹簧加载销用于将两个杆相对于连接件固定在所述杆中的预先布置的孔中。竖向杆提供钩,附接至画的线可以被安置在该钩中。该装置提供了用于画的更好的调节器件,这是因为该装置本身可以在无需将装置从墙壁中移除的情况下而被调节。

然而,us6003825中的装置的确具有一些缺点。首先,所进行的调节因其依赖于两个杆中的预先布置的孔而仅可以在特定步骤中执行。如果将若干幅画以同一线的方式安装在墙壁上不能保证预先布置的孔完全对准,则这可能会导致多幅画相对于彼此的不完美安置。此外,该装置要求在可以进行调节之前将画移除,这是因为弹簧加载销在画的后面定位在该装置的中间。这可能会导致在调节期间将画移除以及将画重新悬挂的繁重过程,这是因为最终结果直到画被重新附接至该装置才能被看到。

因此,需要一种用于将物体以可调节的方式安装在墙壁上的改进装置,该改进装置消除了现有技术中的以上所提到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将物体以可调节的方式安装在墙壁上的安装装置,该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点。更具体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装置,该安装装置实现了在执行对要被安装的物体的安置进行调节时无需将物体从装置中移除即可进行所述调节。

该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的特征而实现。本发明的另外的优点将参照从属权利要求进行描述。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将物体以可调节的方式安装在墙壁上的安装装置。该装置包括:壳体,该壳体包括本体和盖子,其中,本体适于安装在墙壁上;大致竖向延伸的调节元件,该调节元件延伸通过壳体;以及接纳元件,该接纳元件连接至调节元件的第一端部,该接纳元件适于接纳要被安装在墙壁上的物体。该装置的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锁定元件,该锁定元件布置在所述壳体内,该锁定元件布置成能够选择性地在运动限制状态与运动允许状态之间移动。此外,在壳体中布置有释放机构,用于使锁定元件选择性地在运动限制状态与运动允许状态之间移动。锁定元件相对于释放机构的相对运动可以通过在物体连接至接纳元件时使所述物体相对于墙壁移动而被控制。

所提供的装置具有下述优点:该装置可以用于借助于所述装置将物体安装在墙壁上,同时对该物体的定位/安置进行调节可以在无需将物体从安装装置中移除的情况下通过使该物体移动而被控制。这是有益的,原因在于在墙壁上对物体——特别是画——进行调节的过程将耗时更少并且在墙壁上对物体——特别是画——进行调节的过程因关于对物体相对于该物体在墙壁上的位置进行安置的最终结果可以在所述调节过程期间被直接看到而变得更精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对物体的调节是连续调节。

这具有下述优点:物体的安置是非常精确的且具有高的精度。这还具有下述优点:用以安装两个单独的物体的并排使用的两个安装装置保证能够实现所述两个物体相对于彼此的均匀安置,这是因为所述装置不受由该装置的设计所规定的有限数量的设置的限制。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锁定元件的运动限制状态限制接纳元件在沿着调节元件的延伸方向的方向上朝向壳体运动,但是允许接纳元件远离壳体运动,并且锁定元件的运动允许状态允许接纳元件沿着调节元件的延伸方向朝向壳体以及远离壳体自由运动。

这具有下述优点:物体相对于墙壁的定位可以通过相对于壳体沿着调节元件的长度而实现,这特别涉及物体在墙壁上的高度。这缓解了在将壳体安装在墙壁上时所需的精度,这是因为不需要将壳体以恰好正确的高度进行安置。如果期望的定位相对于壳体在接纳元件的方向上在调节元件的延伸范围内,则物体的最终正确的高度安置总是可能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使要被安装的物体在连接至接纳元件时移动远离墙壁将使锁定元件移动到运动允许状态。

这具有下述优点:通过使物体相对于墙壁移动所执行的非常简单的动作可以用于对物体的定位进行调节。另一优点在于,对物体的定位可以通过由手所完成的动作的稍微变化而在若干方向上实现。这对于人们而言产生了非常流畅的动作,由此将对物体的高度进行调节与使锁定元件在运动限制状态与运动允许状态之间移动相结合。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接纳元件为大致水平延伸的杆,从而允许在所述杆的整个延伸部分上的接纳元件与物体之间的连接。

这具有下述优点:物体的定位可以被竖向地和水平地调节,这是因为物体可以被支撑在大致水平的杆的整体之上。这是有利的,这是因为物体可以在调节期间在无需将物体从安装装置中移除的情况下以简单易行的方式在二维空间中以高精度定位。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该装置还包括连接元件,该连接元件布置成用于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连接至物体,并且该连接元件包括布置成用于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连接至接纳元件的连接器件。

这具有下述优点:提供了一种用于以高精度将物体以可调节的方式安装在墙壁上的精确装置。由于中间连接元件被设计成以高精度配合接纳元件并且中间连接元件可以设计成以各种方式来配合不同类型的物体,比如用于画的不同模型的框架,因此易于在无需对整个装置进行重新改造的情况下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定制该安装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锁定元件为布置有孔的延伸杆,其中,调节元件穿过所述孔,并且其中,延伸杆在所述杆的一侧上被支撑在壳体中。

这具有下述优点:锁定元件可以利用重力作为锁定诱导机构,这是因为杆将在其缺发支撑的一侧上向下落下。这又将使孔在竖向方向上变窄,这将引起锁定作用并且限制沿向下方向的运动。这是有益的,这是因为锁定元件可以以非常简单且廉价的方式被制造同时仍然提供该装置的极好的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释放机构包括成角度表面,该成角度表面在接合锁定元件时使锁定元件从运动限制状态移动到运动允许状态。

这具有下述优点:简单的几何形状可以用于控制锁定机构的状态。由于释放机构是基于简单的几何形状的,因此存在机构失效的风险较小,这是因为可能导致装置的潜在故障的部件较少。通过以简单的方式设计释放机构,制造成本也被降低,这从经济角度来看是另一优点。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锁定元件通过本体的部段而被偏置成不接合释放机构,直到锁定元件受到预定值的力为止。

这具有下述优点:锁定元件将被牢固地保持处于运动限制状态,并且因此,调节元件保持处于固定位置,直到由人来施加足够的力为止,该力超过预定值并且引起锁定元件相对于释放机构的相对运动。该相对运动随后将锁定元件转换到运动允许状态,以实现对物体的调节。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壳体还包括水平仪。

这具有下述优点:可以容易地实现壳体的完全水平的定位,这又提供了调节元件的完全竖向对准。这是有益的,这是因为执行竖向方向上的调节的人可以确保所述调节仅在所述竖向方向上被执行。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地描述,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安装装置的示例的立体图;

图2a示出了具有未覆盖的壳体的安装装置的示例的正视图;

图2b示出了被从图2a的安装装置的壳体移除的盖子的正视图;

图3a示出了图2a的安装装置的沿着截面a-a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3b示出了图3a的接纳元件和连接元件的放大图;

图4示出了连接元件的示例的立体图;

图5示出了附接至画的框架的连接元件的示例的正视图;

图6a至图6d示出了替代性连接元件的示例;

图7a至图7c示出了调节元件、锁定元件和释放机构的布置的示例,其中,锁定元件处于运动限制状态;

图8a至图8c示出了调节元件、锁定元件和释放机构的布置的示例,其中,锁定元件处于运动允许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结合所附附图对本发明的不同实施方式进行描述。附图标记不应视为对由本专利的权利要求所给出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而仅视为帮助理解本发明的附图和各种技术特征。

如将实现的,在不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以各种方式进行修改,并且不同的实施方式的各方面可以被组合,以获得各种组合的技术特征及实施方式。因此,附图和描述应当被视为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安装装置1的示例的立体图,该安装装置1更具体地为用于将物体以可调节的方式安装在墙壁上的安装装置1。安装装置1包括壳体3,该壳体3包括本体5和盖子7,该本体5适于安装在墙壁上。装置1还包括:大致竖向延伸的调节元件9,该大致竖向延伸的调节元件9延伸通过壳体3;以及接纳元件11,该接纳元件11连接至调节元件9的第一端部12。接纳元件11适于接纳要被安装在墙壁上的物体。安装装置1还包括:锁定元件13(参见图2a),该锁定元件13布置在所述壳体3内并且布置成能够选择性地在运动限制状态与运动允许状态之间移动;以及释放机构15(参见图2a),该释放机构15布置在壳体3中,用于使锁定元件13选择性地在运动限制状态与运动允许状态之间移动。使锁定元件13在运动限制状态与运动允许状态之间转换是借助于锁定元件13相对于释放机构15的相对运动而完成的。所述相对运动可以在所述物体连接至接纳元件11时通过使物体相对于墙壁移动而被控制。该示例中的安装装置1还包括连接元件17,该连接元件17以可移除的方式附接至装置1的接纳元件11。该示例中的接纳元件11在形状和设计上适于配合所述连接元件17。接纳元件11与连接元件17之间的配合被设计成卡扣在一起,使得将连接元件17从接纳元件11移除仅在需要时通过由使用者选择性地执行的动作而是可能的。然而,这仅是一示例并且其他设计也是可能的,其中,接纳元件11被定形状和设计为接纳关于借助于装置1而要被安装在墙壁上的物体而言的其他附接器件。

图1中所描绘的示例中的接纳元件11为大致水平延伸的杆,该杆允许在所述杆的整个延伸部分上与连接元件17连接。这也适用于除了该示例中所描述的连接元件之外的连接元件的器件。如果例如常规的螺钉或钉子被用作用于与要被安装的物体连接的连接元件,则接纳元件11被设计成始终沿着水平杆的延伸方向而接纳所述螺钉或钉子。因此,接纳元件11的水平延伸提供了要被安装的物体在由该杆的延伸方向所指示的水平方向上的调节。

该示例中的大致竖向延伸的调节元件9延伸通过壳体3,从而提供了被连接至接纳元件11的物体的竖向调节。布置在壳体3内的锁定元件13和释放机构15提供了对所述调节进行控制的器件。通过借助于接纳元件11和调节元件9相对于墙壁的运动来对锁定元件13的状态进行控制,可以执行物体的调节。通过将该示例中的锁定元件13预设为处于运动限制状态,这限制了调节元件9的运动,如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的那样。此外,在该示例中,如果调节元件9的第一端部12相对于在壳体3后面的墙壁向外倾斜,则锁定元件13移动到运动允许状态。调节元件9还通过壳体3的本体5的部段19(参见图2a)而被支撑在壳体3中,该部段19可以相对于本体5的其余部分而移动。壳体3优选地由稍微柔性的金属或塑性材料制成。这意味着壳体3的部段19可以相对于本体5的其余部分暂时灵活地移位,并且因此调节元件9以上述倾斜的方式暂时地移位。具有该柔性材料的本体5随后将在被释放时弯折回,从而使调节元件9移动回到直立位置。这形成了用于调节元件9的弹簧加载式机构。当然,实现该类型机构的其他方式也是可能的,所述其他方式比如为针对壳体3使用更刚性的材料,并且结合有诸如铰链和弹簧之类的元件用以将本体5的部段19偏置进而以与上面所描述的方式相同的方式表现。

锁定元件13的运动限制状态限制接纳元件11在沿着调节元件9的延伸方向的方向上朝向壳体3运动,但是允许接纳元件11远离壳体3运动。对于图1中所描绘的示例而言,这意味着接纳元件11可以借助于使调节元件9滑动通过壳体3而沿着调节元件9的延伸方向的方向被向上移动。接纳元件11的整个可能移位并且因此还有连接至接纳元件11的物体的整个可能移位由调节元件9的长度来决定。锁定元件13的运动允许状态允许接纳元件借助于使调节元件9滑动通过壳体3而沿着调节元件9的延伸方向的方向朝向壳体3以及远离壳体3自由运动。对于图1中所描绘的示例而言,这意味着在锁定元件13处于运动允许状态时物体可以被向上和向下自由地移动。

这提供了下述安装装置1:该安装装置1可以用于对连接至装置1的物体在水平方向和竖向方向两者上的定位/安置进行容易地调节。此外,装置1可以在两个状态之间容易地转换,这控制了对物体进行调节的可能性。可以在无需将物体从安装装置1移除的情况下执行物体相对于墙壁的水平调节和竖向调节两者。对于物体为画的示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安置所述画以及对所述画的安置进行调节的非常精确且易于使用的装置1。

图2a示出了具有未覆盖的壳体的安装装置的示例的正视图。在该示例中,锁定元件13被详细地看到。该示例中的锁定元件13为布置有孔21的延伸杆,其中,调节元件9穿过所述孔21,并且其中,该延伸杆在所述杆的一侧上被支撑在壳体中。锁定元件13借助于从壳体3的本体5向外垂直延伸的两个大致圆形的支撑突出部23而被松弛地支撑。这实现了锁定元件13绕定位在两个支撑突出部23之间且平行于所述突出部23延伸的轴线的枢转运动。锁定元件13的孔21在尺寸上接近于调节元件9的横截面面积,但是略微大于调节元件9的横截面面积。由于锁定元件13仅被松弛地支撑并且仅在一侧上被支撑,因此锁定元件13倾向于以角度α向下倾斜。这形成了下述布置:在该布置中,孔21的在水平方向上的宽度将在锁定元件13被倾斜时被减小。这又意味着孔的边缘将接合调节元件9的侧部,这将会将调节元件9关于向下运动而锁定就位。如果调节元件9被向上移动,则锁定元件13的未被支撑的侧部可以跟随向上运动,这将对锁定接合进行释放。如明显的是,这描述了锁定元件13的运动限制状态,该运动限制状态允许调节元件9的向上定向调节。只要向上定向调节完成并且执行调节的人释放物体和装置1,则重力将使锁定元件13再次接合调节元件9并将调节元件9夹紧在固定位置中。壳体3还可以包括弹性元件24,该弹性元件24布置成抵接至锁定元件13。所述弹性元件24布置成向锁定元件13提供向下定向力,以便将锁定元件13向下推向运动限制状态。因此,弹性元件24可以有助于所述向下运动,这可能是有益的,这是因为减小了锁定元件13被卡在运动允许状态中的风险并且弹性元件24还可以提供调节元件9在锁定元件13内的更平滑的运动。弹性元件24优选地由聚合物材料制成,该聚合物材料因所述材料的材料特性而是自然有弹性的。然而,其他弹性元件24——比如呈弹簧或类似物形式的元件——也是可能的。

图2a的示例还示出了位于安装装置1的壳体3中的两个孔25。这些孔25布置成用于将装置1安装在墙壁上。孔25的数量可以根据装置1的尺寸以及根据借助于装置1待安装的物体的重量来改变。在该示例中,两个孔25安置在壳体3的本体5的下述外部:该外部在盖子7附接至本体5时不被盖子7覆盖。然而,孔25也可以安置在被覆盖的本体5内,该被覆盖的本体5由盖子7覆盖。该示例中的孔25在形状上呈略微椭圆形,以在定位装置1时实现一定程度的自由度从而使得调节元件9被完全竖向对准。然而,实现此的其他方式也是可能的,比如在壳体3中设置内置水平仪。

倾斜的锁定元件13为调节元件9提供锁定机构进一步意味着所执行的调节是完全连续的。由于在调节元件9上未布置有确定的和固定的间隔,因此所有调节都是借助于调节元件9而提供了物体的流畅且精确的定位的滑动调节。这进一步意味着壳体3不一定需要被完美地定位在墙壁上,这是因为在竖向方向和水平方向两者上的调节为滑动调节。这进一步意味着正被安置的物体可以被安置在由滑动布置所限定的调节范围内的恰好每一个位置处,这可以抵消接纳元件11的稍微未对准的角度。

对于运动限制状态和运动允许状态的更深入的描述以及如何使锁定元件13在所述两个状态之间转换的更深入的描述,参见参照图7a至图7c以及图8a至图8c的描述。

图2b示出了被从图2a的安装装置1的壳体3移除的盖子7的正视图。在该示例中,释放机构15布置在盖子7的内侧上。在该示例中,释放机构15为设置于一定形状的盖子7中的成角度表面15’。当倾斜的锁定元件13接合释放机构15的成角度表面15’时,这些表面的滑动接合导致锁定元件13绕其枢转轴线而枢转并且达到更加水平的定位。锁定元件13的更加水平的定位又意味着锁定元件13从运动限制状态移动到运动允许状态。锁定元件13布置成朝向成角度表面15’移动,使得表面的相交点抵消锁定元件13的倾斜。在这种情况下,这是通过被固定在壳体3的盖子7内的成角度表面15’而实现的,其中,锁定元件13被朝向成角度表面15’移动。两个表面的相交发生在锁定元件13的外纵向侧部上。然而,朝向彼此移动的两个表面可以以其他替代性方式布置,比如说例如成角度表面15’沿在如图2a中所描绘的锁定元件13处看到的从右至左的方向朝向锁定元件13的底部右表面移动。另一示例是使成角度表面15’借助于相反的调节动作而朝向锁定元件13移动。

在图2a和图2b中所描绘的示例中,呈成角度表面15’的形式的释放机构15布置在壳体的盖子7中。然而,这不是实现装置1的两个相互作用的部件13和15的机制的唯一可能的解决方案。成角度表面15’相反可以安置在壳体3的本体5中并且从锁定元件13的另一侧与锁定元件13相互作用。在该示例中,如果定位在调节元件9的顶部处的接纳元件11相对于壳体3后面的墙壁向外倾斜,则锁定元件13移动到运动允许状态。调节元件9还通过壳体的本体的部段19而被支撑,该部段19可以相对于本体5的其余部分而移动。如参照图1所描述的那样,壳体3优选地由稍微柔性的金属或塑性材料制成。这意味着壳体3的部段19可以相对于本体5的其余部分暂时灵活地移位,并且因此调节元件9以所描述的倾斜方式暂时地移位。具有该柔性材料的本体5随后将在被释放时弯折回,从而使调节元件9移动回到直立位置。这形成了用于调节元件的弹簧加载式机构。

图3a示出了图2a的安装装置的沿着截面a-a截取的横截面图。图3b进一步示出了图3a中的接纳元件11和连接元件17的放大图。连接元件17包括上部夹紧件27,该上部夹紧件27布置成用于与接纳元件11上接合。与接纳元件11的上接合使连接元件17能够牢固地定位到接纳元件11上。连接元件11还包括下部夹紧件29,该下部夹紧件29布置成用于与接纳元件11下接合。与接纳元件11的下接合被设计成将连接元件17的向上运动转变为与接纳元件11连接的调节元件9的对应的向上运动。如果在连接元件17上未布置有下部夹紧件29,则连接元件17在向上移动的情况下将从接纳元件11被简单地向上提升。此外,连接元件17包括附接器件31,该附接器件31布置成用于与借助于安装装置1而待安装在墙壁上的物体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

该示例中的接纳元件11的横截面图包括上部接纳夹紧件33,该上部接纳夹紧件33位于接纳元件11的上部部分35上并且布置成接纳连接元件17的上部夹紧件27。接纳元件11还包括下部接纳夹紧件37,下部接纳夹紧件37位于上部接纳夹紧件35的下面并且布置成接纳连接元件11的下部夹紧件29。

设置上面所描述的夹紧件27、夹紧件29、夹紧件35以及夹紧件37用于将连接元件17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连接至接纳元件11,使得连接元件17的竖向运动不会从接纳元件11脱离。然而,连接元件17的脱离因两个相互作用的元件的形状和设计而是可能的。如果图3b中所描绘的连接元件17逆时针旋转,在该示例中这将转变为上部夹紧件27朝向其上安装有安装装置1的墙壁倾斜,则下部夹紧件29将与接纳元件11的下部接纳夹紧件37断开接合。通过使连接元件17的下部夹紧件29与接纳元件11的下部接纳夹紧件37断开接合,连接元件17可以被向上提升并且因此物体可以被向上提升,以从接纳元件11和装置1移除。如果未执行连接元件17的所描述的旋转运动/倾斜运动,则所有向上定向运动和向下定向运动将转变为调节元件9的对应的向上运动和向下运动。外加锁定元件13的状态被选择性地改变,因此提供了一种用于将物体定位在墙壁上的易于使用且精确的装置1。

图4示出了连接元件17的示例的立体图。这一示例可以被视为与图3b中所描绘的连接元件17相同类型的连接元件17,该示例仅以立体图示出并且与接纳元件11断开联接。图4中看到的连接元件17的示例包括附接器件31,该附接器件31布置成用于与借助于安装装置1而待安装在墙壁上的物体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附接器件31还包括上部突出部39和下部突出部41,突出部39和突出部41两者分别从附接器件31的半圆形盘状成型件43向上和向下延伸。半圆形盘状成型件43与上部突出部39以及下部突出部41一起布置成配装到物体中的对应的相对孔或凹部中、或者配装到物体的部件(未示出)中,其中,该物体通过装置1而被安装。当然,附接器件31的形状和设计可以以不同的方式改变,以与通过本专利申请的装置1安装的物体或物体上的部件的不同形状和设计相配合。附接器件31相反例如可以为布置在连接元件17中的至少一个孔,该孔适于借助于用于以紧固的方式固定附接的螺钉或钉子而将连接元件17附接至物体。然而,图4中所描绘的示例的优点在于,对于将连接元件17插入到具有对应的相对形状的物体——例如画的框架——中而言是快速且简便的设计。如果将所描绘的示例的设计和形状与专门用于该设计的框架一起使用,则提供了一种用于画的安装的非常精确且易于使用的系统。

图5示出了附接至画的框架45的连接元件17的示例的正视图。该示例描绘了正被附接至画的框架45的连接元件17,其中,框架45被专门设计成接纳根据本发明的示例的安装装置1的连接元件17。由于考虑到该功能而对框架45进行了设计,因此画的框架45中的接纳孔或凹部被安置在框架45上的适当位置中并且展示出用于与连接元件17连接的正确形状。与根据本发明的安装装置1联接的框架45的这种设计提供了一种用于将画安装在墙壁上且具有良好可重复性的非常灵活精确且易于使用的系统。这在对以均匀布置的方式安装的多幅画进行安装时是特别有用的。

图6a至图6d示出了替代性连接元件17的示例。图6a至图6c例示了连接元件17可以被改变成与若干不同类型的物体比如框架45连接,而无需对整个安装装置1进行重新设计。连接元件17的上部夹紧件27和下部夹紧件29可以被视为与参照图4所描绘的示例中的上部夹紧件27和下部夹紧件29相同的夹紧件,从而在连接至安装装置1的接纳元件11时提供相同的功能。

图6a的连接元件17被设计成连接至线47。在连接元件17被设计成接纳线47的情况下,在安装画时安装装置1的功能可以实现,而不需要特定类型的框架45。由于线为用于框架45的附接的常用方式,因此连接元件17的这一变型对于装置1的常规家庭使用而言非常有用。连接元件17可以被设计成以各种方式附接至线47。例如,在连接元件17中可以布置有简单的孔,线47穿过该孔。线47随后可以通过已知技术的紧固件中的任何器件而紧固地附接至画的框架45。

图6b的连接元件17包括多个孔49,所述多个孔49布置成用于借助于螺钉或钉子而将连接元件17附接至框架45。这是连接元件17用以与由木头制成的框架45结合使用的有用的变型。

图6c的连接元件17包括楔形凹部51,该楔形凹部51布置在连接元件17中,用于附接至由铝制成的常规类型的框架45。图6c的连接元件17被简单地推到所述铝制框架45的边缘上。

图6d的连接元件17为多功能连接元件17,该多功能连接元件17包括有用以连接至框架45或类似物的多种方式。图6d的连接元件17包括平坦后表面52、两个通孔54以及两个延伸突出部56,每个延伸突出部56均包括锁定元件58。延伸突出部56布置成沿折叠线60折叠,其中,两个锁定元件58接合在两个相应的通孔54中并且与两个相应的通孔54互锁。这可以用于将线47布置至连接元件17,线47在折叠线60的前面并且在上部夹紧件17的后面延伸,其中,延伸突出部56折叠在线47上,以便将线47相对于连接元件17保持就位。连接元件17还可以借助于将附加紧固元件比如螺钉直接插入穿过通孔54并且插入到所述框架45或类似物中而连接至框架45。对于这些情况而言,如果两个延伸突出部56将具有向上延伸在框架45或类似物的顶部边缘之上的风险,则两个延伸突出部56可以从连接元件17移除。此外,连接元件17的平坦后表面52还可以设置有适当的粘合紧固件,比如双面胶带、胶粘剂或其他,该粘合紧固件随后可以布置在框架45或类似物上。因此,提供了可以用于各种类型的框架45或类似物的通用的多功能连接元件17。

如明显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其他设计当然也是可能的,并且参照图6a至图6d所描述的设计仅被视为示例。

图7a至图7c以及图8a至图8c示出了布置的示例的不同视图,该布置包括调节元件9、锁定元件13和释放机构15。图7a至图7c中的锁定元件13处于运动限制状态,并且图8a至图8c中的锁定元件处于运动允许状态。图7a和图8a示出了所述布置的俯视图。图7b和图8b示出了所述布置的侧视图。图7c和图8c示出了所述布置的正视图。

该示例中的锁定元件13的孔21包括第一侧部53和第二侧部55,其中,第一侧部53包括上部边缘57,并且第二侧部55包括下部边缘59。锁定元件13还包括下部外边缘61。调节元件9包括第一侧部63和第二侧部65。此外,在该示例中锁定元件13被视为在锁定元件的第一端部67上被松弛地支撑。

图7a至图7c中所描绘的释放机构15被定位成非常接近于锁定元件13的下部外边缘61,但是与锁定元件13的下部外边缘61不接合。该示例中的释放机构15包括成角度表面15’。释放机构15的成角度表面15’成角度成大致遵循锁定元件13的下部外边缘61的轮廓。当不存在锁定元件13与成角度表面15’的接合时,重力将调节元件9向下拉。由于锁定元件13仅在第一端部67上被松弛地支撑,因此锁定元件13的第二端部69也被重力向下拉。由于调节元件9仅可以沿着附图中所示出的y轴移动,因此调节元件9的第一侧部53将接合孔的上部边缘57,并且调节元件9的第二侧部55将接合锁定元件13的孔21的下部边缘59。这将防止调节元件9的进一步向下运动并且防止锁定元件13的进一步向下倾斜。所述第一侧部53与上部边缘57的接合以及所述第二侧部55与下部边缘59的接合在图7a和图7c这两个附图中被看到。

与图7a至图7c中所描绘的释放机构15相比,在图8a至图8c中释放机构15已经沿着z轴移动。然而,应当注意的是,该运动应当被视为锁定元件13与释放机构15之间的相对运动,该相对运动可以相反地通过使锁定元件13朝向释放机构15移动而实现。

当释放机构15与锁定元件13的相对运动被执行时,释放机构15的成角度表面15’接合锁定元件13的下部外边缘61。随着下部外边缘61从成角度表面15’的下侧部71朝向成角度表面15’的上侧部73滑动,下部外边缘61朝向成角度表面15’的接合将向上推动锁定元件13的第二端部69。锁定元件13的该滑动移位导致锁定元件13的角度的变化。锁定元件13的角度的变化进一步导致锁定元件13中的孔21相对于调节元件9的对准移位。当该对准移位发生时,调节元件9的第一侧部63将不再与锁定元件13的孔的上部边缘57接合,并且调节元件9的第二侧部65将不再与锁定元件13的孔的下部边缘59接合。在锁定元件13与调节元件9之间的接合被缓解的情况下,在调节元件9的每侧上在两个元件之间设置有间隙75。因此,锁定元件13被移动到运动允许状态,从而使调节元件9能够沿着附图中所示出的y轴在两个方向上运动。

如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明显的是,在不脱离发明构思或者不脱离由本专利的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本文中所描述的安装装置及其各个部件的不同示例可以以各种方式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