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建筑开口的卷起覆盖件及相关方法、系统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2618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建筑开口的卷起覆盖件,其包括:

至少第一外部长形卷带,其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从所述第一端延伸到所述第二端的长度、垂直于其长度延伸的横向宽度、厚度以及沿其长度延伸的第一纵轴;

至少第一内部长形卷带,其与所述外部长形卷带间隔,所述第一内部长形卷带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从所述第一端延伸到所述第二端的长度、垂直于其长度延伸的横向宽度、厚度以及沿其长度延伸的第二纵轴;

多个柔性板条,其附接至所述第一外部长形卷带和所述第一内部长形卷带,所述板条各自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从所述第一端延伸到所述第二端并且限定所述板条的长度的内部纵向边缘和外部纵向边缘、沿所述内部纵向边缘且靠近所述内部纵向边缘的内缘区域和沿所述外部纵向边缘且靠近所述外部纵向边缘的外缘区域、以及从所述内部纵向边缘延伸到所述外部纵向边缘的宽度,所述板条在所述卷起覆盖件处于伸展配置时被定向为相对于所述第一内部长形卷带和第一外部长形卷带横切,其中所述板条长度沿与所述第一外部长形卷带和所述第一内部长形卷带的横向宽度相同的方向延伸;以及

多个长形补强板,每个补强板具有长度和厚度;

其中每个板条的长度比所述内部长形卷带和所述外部长形卷带中的至少一个的横向宽度长,并且每个板条包括在所述板条的内缘区域和外缘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内附接至所述板条的至少第一长形补强板,并且所述第一长形补强板被定位成其长度沿与所述板条的内部纵向边缘和外部纵向边缘中的至少一个相同的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起覆盖件,进一步包括:

第二内部长形卷带,其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从所述第一端延伸到所述第二端的长度、垂直于其长度延伸的横向宽度、厚度以及沿其长度延伸的纵轴,其中所述第二长形卷带的长度比其横向宽度长,以及

第二外部长形卷带,其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从所述第一端延伸到所述第二端的长度、垂直于其长度延伸的横向宽度、厚度以及沿其长度延伸的纵轴,其中所述第二长形卷带的长度比其横向宽度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第一内部长形卷带和所述第一外部长形卷带附接至至少一个板条,并且它们的横向宽度沿所述至少一个板条的长度对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至少一个内部长形卷带和至少一个外部长形卷带附接至至少一个板条并且沿所述至少一个板条的长度横向偏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长形补强板独立于所述板条而形成并且附接至所述板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至少一个板条由柔性织物材料形成,并且每个长形卷带由与所述至少一个板条的材料不同的材料独立地形成和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至少一个长形补强板由与所述第一内部长形卷带、所述第一外部长形卷带和所述多个板条的材料不同的材料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至少一个长形补强板由与所述板条材料不同的材料形成且被附接在至少一个柔性板条的内部纵向边缘区域和外部纵向边缘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内,并且所述至少一个长形补强板沿其所附接的板条的大致整个长度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至少一个长形补强板由塑料材料和金属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第一长形补强板被固定地附接至所述板条。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至少一个长形补强板具有垂直于其长度和厚度的宽度、小于所述宽度的厚度以及向内面和向外面,所述向内面和向外面由所述长形补强板的长度和宽度限定的表面来限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长形补强板的所述向内面和所述向外面中的一个附接至板条。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向内面和所述向外面中的至少一个是凹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第二长形补强板在所述板条的内缘区域和外缘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内附接至每个板条,并且每个所述第二长形补强板被定位成其长度沿与板条的内部纵向边缘和外部纵向边缘中的至少一个相同的方向延伸。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

所述多个板条各自具有由每个板条的长度和宽度限定的表面所限定的上面和下面;以及

每个所述第一长形补强板附接至板条的所述上面,并且第二长形补强板附接至所述板条的所述下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至少一个横向补强板附接至柔性板条并且在所述柔性板条的内部纵向边缘区域和外部纵向边缘区域之间延伸,所述长形补强板的长度沿与所述柔性板条的宽度相同的方向延伸。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起覆盖件,进一步包括辊轴,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从所述第一端延伸到所述第二端的宽度、旋转轴、直径以及曲率半径,其中所述第一外部长形卷带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内部长形卷带的第一端与所述辊轴相关联,并且所述辊轴绕其旋转轴的旋转使所述第一内部长形卷带和所述第一外部长形卷带相对于所述辊轴移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起覆盖件,进一步包括底部横栏,其附接至所述第一内部长形卷带的第二端、所述外部长形卷带的第二端以及最底部板条中的至少一个。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第一长形补强板沿其所附接的板条的大致整个长度延伸。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

所述卷带、板条和长形补强板形成附接至所述辊轴的分总成;以及

所述分总成在所述覆盖件处于伸展配置时处于伸展配置,并且所述第一内部长形卷带和第一外部长形卷带在所述分总成处于所述伸展配置时沿它们的长度大致平行。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第一内部长形卷带具有与所述第一外部长形卷带不同的宽度。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板条各自具有位于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中心,并且所述长形卷带中的至少一个在所述板条的第一端处或所述板条的第一端附近附接至至少一个板条,至少一个长形卷带在所述板条的第二端处或所述板条的第二端附近附接至所述至少一个板条,并且至少一个长形卷带在所述板条的中心处或所述板条的中心附近附接至所述至少一个板条。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板条在所述卷起覆盖件处于所述伸展配置时形成大致S形配置。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至少一个板条的内缘区域在内部附接区域处平行于所述内部长形卷带和所述外部长形卷带中的一个,并且该板条的外缘区域在外部附接区域处平行于所述内部长形卷带或所述外部长形卷带中的另一个。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内部长形卷带和外部长形卷带扭转地附接至所述柔性板条中的至少一个。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长形补强板直接附接至所述柔性板条中的至少一个。

27.一种用于建筑物开口的卷起覆盖件,包括:

至少第一外部柔性长形卷带,其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从所述第一端延伸到所述第二端的长度、垂直于其长度延伸的横向宽度、厚度以及沿其长度延伸的第一纵轴;

至少第一内部柔性长形卷带,其与所述外部长形卷带间隔,所述第一内部长形卷带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从所述第一端延伸到所述第二端的长度、垂直于其长度延伸的横向宽度、厚度以及沿其长度延伸的第二纵轴;

多个柔性板条,其附接至所述第一外部长形卷带和所述第一内部长形卷带,所述板条各自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从所述第一端延伸到所述第二端并且限定所述板条的长度的内部纵向边缘和外部纵向边缘、沿所述内部纵向边缘且靠近所述内部纵向边缘的内缘区域和沿所述外部纵向边缘且靠近所述外部纵向边缘的外缘区域、以及从所述内部纵向边缘延伸到所述外部纵向边缘的宽度,所述板条各自具有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的中心,所述板条在所述卷起覆盖件处于伸展配置时被定向为相对于所述第一内部长形卷带和第一外部长卷带横切,其中所述板条长度沿与所述第一外部长形卷带和所述第一内部长形卷带的横向宽度相同的方向延伸;以及

多个长形补强板,每个补强板具有长度、垂直于其长度的宽度、垂直于其宽度的厚度、由所述长度和所述宽度限定的第一表面、由所述长度和宽度限定的第二表面,其中所述补强板的厚度小于其宽度,

其中:

至少一个长形补强板由与所述板条材料不同的材料形成并且附接在至少一个柔性板条的内部纵向边缘区域和外部纵向边缘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内,并且所述长形补强板沿其所附接的板条的大致整个长度延伸。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长形补强板大致沿所述板条的整个长度附接至所述板条。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长形补强板被固定地且直接地附接至所述板条。

30.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至少一个板条由柔性织物材料形成并且每个长形卷带由与所述至少一个板条的材料不同的材料独立地形成和制成。

31.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至少一个长形补强板由与所述第一内部长形卷带、所述第一外部长形卷带以及所述多个板条的材料不同的材料组成。

32.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至少一个补强板由塑料材料和金属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形成。

33.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中的至少一个是垂直于所述长形补强板的长度的平面中的凹部。

34.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长形补强板的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中的一个附接至板条。

35.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第二长形补强板在所述板条的内缘区域和外缘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内附接至每个板条,并且每个所述第二长形补强板被定位成其长度沿与其所附接的板条的内部纵向边缘和外部纵向边缘中的至少一个相同的方向延伸。

36.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

所述多个板条各自具有由每个板条的长度和宽度限定的表面所限定的上面和下面;以及

至少一个长形补强板附接至每个板条的所述上面,并且至少一个长形补强板附接至该板条的所述下面。

37.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卷起覆盖件,进一步包括辊轴,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从所述第一端延伸到所述第二端的宽度、旋转轴、直径以及曲率半径,其中所述第一外部长形卷带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内部长形卷带的第一端与所述辊轴相关联,并且所述辊轴绕其旋转轴的旋转使所述第一内部长形卷带、所述第一外部长形卷带以及所述第二长形卷带相对于所述辊轴移动。

3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长形卷带中的至少一个在所述板条的第一端处或所述板条的第一端附近附接至至少一个板条,至少一个长形卷带在所述板条的第二端处或所述板条的第二端附近附接至所述至少一个板条,并且至少一个长形卷带在所述板条的中心处或所述板条的中心附近附接至所述至少一个板条。

3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至少一个板条的内缘区域在内部附接区域处平行于所述内部长形卷带和所述外部长形卷带中的一个,并且该至少一个板条的外缘区域在外部附接区域处平行于所述内部长形卷带和外部长形卷带中的另一个。

40.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内部长形卷带中的至少一个和所述外部长形卷带中的至少一个扭转地附接至所述柔性板条中的至少一个。

41.一种用于建筑物开口的卷起覆盖件,包括:

分总成,其包括:

(i)多个外部长形卷带,其各自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从所述第一端延伸到所述第二端的长度、垂直于其长度延伸的横向宽度、厚度以及沿其长度延伸的第一纵轴;

(ii)多个内部长形卷带,其与所述外部长形卷带间隔,每个内部长形卷带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从所述第一端延伸到所述第二端的长度、垂直于其长度延伸的横向宽度、厚度以及沿其长度延伸的第二纵轴;

(iii)多个柔性板条,其各自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从所述第一端延伸到所述第二端并且限定所述板条的长度的内部纵向边缘和外部纵向边缘、沿所述内部纵向边缘且靠近所述内部纵向边缘的内缘区域和沿所述外部纵向边缘且靠近所述外部纵向边缘的外缘区域、以及从所述内部纵向边缘延伸到向所述外部纵向边缘的宽度,每个板条的内部纵向边缘区域的至少一部分附接至所述内部长形卷带,每个板条的外部纵向边缘区域的至少一部分附接至所述外部长形卷带,每个板条在所述卷起覆盖件处于伸展配置时被定向为相对于所述内部长形卷带和外部长形卷带横切,其中所述板条长度沿与所述外部长形卷带和所述内部长形卷带的横向宽度相同的方向延伸;以及

(iv)多个长形柔性补强板,其由与所述板条材料不同的材料形成,每个长形补强板具有长度、垂直于其长度的宽度、垂直于其宽度的厚度、由所述长度和所述宽度限定的第一表面、以及由所述长度和宽度限定的第二表面,其中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中的至少一个是垂直于所述长形补强板的长度的平面中横截面上的凹部;

辊轴,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从所述第一端延伸到所述第二端的宽度、旋转轴、直径以及曲率半径,其中所述多个外部长形卷带的第一端和所述多个内部长形卷带的第一端与所述辊轴相关联,并且所述辊轴绕其旋转轴的旋转使所述内部长形卷带和所述外部长形卷带相对于所述辊轴移动;以及

底部横栏,其附接至内部长形卷带的第二端、外部长形卷带的第二端以及最底部板条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至少两个长形补强板附接至每个柔性板条,一个补强板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中的至少一个附接在所述板条的上面的内部纵向边缘区域内并且沿其所附接的板条的大致整个长度延伸,并且另一个补强板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中的至少一个附接至所述板条的下面的外部纵向边缘区域内并且沿其所附接的板条的大致整个长度延伸。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至少两个长形补强板大致沿所述板条的整个长度附接至所述板条。

43.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至少一个内部长形卷带和一个外部长形卷带附接至至少一个板条,并且它们的横向宽度沿所述板条的长度偏移。

44.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至少一个补强板由塑料或金属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形成。

45.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补强板的至少第一表面是凹面,并且该补强板的第二表面是凸面。

46.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补强板沿其宽度和其长度具有大致均匀的横截面。

47.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补强板的凹表面在所述分总成绕所述辊轴卷起时向内面向所述辊轴的旋转轴。

48.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分总成能够自折叠配置展开为伸展配置,在所述折叠配置中,所述板条大致平行于所述长形卷带,在所述伸展配置中,所述板条敞开并形成大致S形配置。

49.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至少一个板条的内缘区域在内附接区域处平行于所述内部长形卷带和所述外部长形卷带中的一个,并且该至少一个板条的外缘区域在外部附接区域处平行于所述内部长形卷带和所述外部长形卷带中的另一个。

50.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内部长形卷带中的至少一个和所述外部长形卷带中的至少一个扭转地附接至所述柔性板条中的至少一个。

51.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卷起覆盖件,其中所述长形补强板中的至少一个固定地且直接地附接至所述板条。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