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富硒铁锅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04292阅读:5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炊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富硒铁锅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食品用锅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历史悠久而品种众多是众所周知的,但铁锅、铝锅和不锈钢锅仍然是主导产品,其中铝锅和铁锅的制造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一直是中低收入人群的首选产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开始逐步意识到使用益于健康、实用美观、安全可靠的炊具是必要的,所以这类新产品的开发是目前行业的又一焦点,本发明的富硒铁锅就是看好了这一市场的广阔前景。

铝锅用于制作菜汤、酸白菜、蘑菇、腌咸鱼等含酸或含碱的食物时,容易使铝溶解于食物中,对人体有害。以在人们的心目中有一种尽量少使用铝制炊具的心态,但是,铝锅具有轻便、美观、导热快、传热均匀、不生锈、生产成本低等特点。铁锅虽然分量重,传热不均匀,易生锈,不宜长时间盛放食物,但具化学反应稳定,不产生有害身体的物质,更重要的是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烹饪的食品能有效地吸收盐分而有益健康,使用寿命长,生产成本低等特点,所以仍然是人们愿意使用的产品。根据人体对微量元素硒的需要,富硒锅有助于人体健康从一定程度上达到防癌抗癌的目的所以富硒铁锅成为研究的一个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目前市场上的富硒锅导热差、质量重、食物粘锅、硒释放含量不佳等问题。

本发明所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富硒铁锅及其制造方法,该锅导热快并且受热均匀不仅能补充硒,铁等有益元素外还能达到不粘锅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富硒铁锅,包括锅体,所述锅体的迎火面一侧为铝层,所述锅体内侧为铁层,所述铝层表面复合有suus430钢层,所述铁层锅体内表面复合有硒锡合金层。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所述锅体铁层的上表面固定设有上锥体,所述锅体铁层的下表面设有若干下锥体,所述上椎体和所述下锥体呈阵列排列,所述铁层厚度为3毫米,所述上锥体高度为1毫米,所述下锥体的高度为0.8毫米。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所述硒锡合金层和所述铝层厚度均为0.8毫米。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所述suus430钢层厚度为30至60微米。

为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富硒铁锅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用模具冲压形成上表面具有上椎体、下表面具有下锥体铁锅胚;

s2、对铁层迎火面进行渗铝处理形成铝表层;

s3、对所形成的铝铁合金锅体迎火面与suus430进行复合形成整体的锅体迎火下表面;

s4、硒锡合金与铁层朝向锅体内部一侧的铁层进行复合复,合厚度为0.6毫米。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步骤s4中,对所制得的锅体进行切边处理。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步骤s4后,对所得锅体进行打磨抛光,把锅体内表面突出的锥体磨平。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对经过抛光打磨后所得锅体进行清洗晾干,放置在550摄氏度高温环境进行热扩散10分钟。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锅体经过高温扩散后对该锅体进行内外表面压花纹,然后装锅柄包装。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铁锅胚是采用上下表面锥形阵列排序的结构,迎火面的锥体结构与铝层复合,导热快,受热均匀,使锅内的食物一定程度上不粘锅,铁锅的内表面的阵列排列的铁面积小点和含硒的硒锡合金相对独立排序均匀,克服了传统的硒铁合金锅导热差的问题。

2.本发明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尤其是铁和硒的含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减少有害元素的摄入,长期使用增强人体的免疫能力,达到抗癌防癌的目的。

3.本发明本发明锅体边缘和底面设有花纹,增强美感的同时,能够减缓热流散出并增加热接触面积,借以加强锅体的聚热效果,耗能少。

4.本发明结合了冶金学、医学、化学等多门学科知识,工艺简单设计合理,成本降低利于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图。

1-铝层,2-硒锡合金层,3-铁层,4-suus430钢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硒铁锅,包括锅体,该锅体有多层结构,包括铁层3和铝层1,复合在铁层3迎火面一侧。suus430钢层3复合在铝层1迎火面一侧,硒锡合金层4复合在铁层2朝向锅体内部的一侧。

锅体铁层2上下表面是由阵列排序的铁锥体组成,铁基体厚度为3毫米,上锥体高度为1毫米,下锥体的高度为0.8毫米。可以理解该铁层2是经过特定的模具用铁水进行浇铸冷却后形成的锅胚层。该层是整个锅体加工成型的核心层。

硒锡合金层4和所述铝层1厚度均为0.8毫米。可以理解硒锡合金层4在锅体内表面复合的厚度为0.8毫米,因此这个时候所制得的锅体内表面仍然是有铁锥体露出来的,后面经过抛光打磨后形成锅体内表面。该内表面是由硒锡合金层4、铁层2一起组成的。铁层2主要是由于铁锥子被磨平后形成的圆形斑点面积组成。

suus430厚度为30至60微米复合在锅体迎火面的最外侧。

锅制造步奏如下包括以下:

s1用模具冲压形成所述上下表面的锥体铁锅胚;

s2对铁层2迎火面进行渗铝处理形成铝表层;

s3对所形成的铝铁合金锅体迎火面与suus430进行复合形成整体的锅体迎火下表面;

s4硒锡合金与朝向锅体内部一侧的铁层2进行复合复合厚度为0.6毫米。

对所制得的锅体进行切边处理。对所得锅体进行打磨抛光,把锅体内表面突出的锥体磨平。打磨抛光后锅体内表面形成一个个阵列排列的铁的圆形点。

对所得锅体进行清洗晾干,放置在550摄氏度高温环境进行热扩散10分钟。

在热扩散结束后对锅体内外表面压花纹,这样子内表面能一定程度的起到不粘锅的目的,外表面有花纹聚热并且迎火面与火的接触面积有了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也提高了,最后装柄包装。

以下结合附图对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该图为锅体的结构图,图中标注2为锅体内表面层该层由硒锡合金层4复合在锅胚铁层2内表面锥体上并且硒锡合金层4的高度为0.8毫米,可以理解此刻锅体内表面还是有锥体露出表面的。经过这步后经过打磨抛光即得到具有铁和硒锡表层的锅体内表面。

如图1所示,铁层2上下表面都是有铁锥子整列排布的,上锥体高度为1毫米下锥体高度为0.8毫米,连接上下锥体的铁层2厚度为3毫米。

铝层1是纯铝熔融后浇铸在铁层2下表面的锥体间的,浇铸的高度稍微高于锥体形成锅体迎火面的铝合金层。suus430钢层3其厚度为30-60微米,该层提高了锅体下表面的硬度和耐腐蚀耐高温程度。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发明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发明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发明所涵盖专利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硒铁锅,包括锅体,所述锅体的迎火面一侧为铝层,所述锅体内侧为铁层,所述铝层表面复合有SUUS430钢层,所述铁层锅体内表面复合有硒锡合金层4。该富硒铁锅解决目前市场上的富硒锅导热差、质量重、食物粘锅、硒释放含量不佳等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罗仕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陆川县南发厨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1.23
技术公布日:2017.07.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