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氨酯窗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3325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一种聚氨酯窗体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氨酯窗体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单筋聚氨酯材料窗结构,属于门窗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国家对节能的标准越来越严,门窗的保温节能、外表美观等问题也引起了广大设计师与用户的关注。为了解决节能保温问题,许多型材设计师简单参照国外早期的门窗结构,如图1所示,外框1与窗扇3的上侧通过密封条2相配合,密封条2上方的凸起部分设于外框1的凹槽内,密封条2的下方为平面结构,外框1、密封条2、窗扇3三者过紧配合;外框1、窗扇3均由两种型材通过连接部件连接,且各型材在截面方向上均为双层结构,即为提高保温性能,将型材加厚,导致成本上升,框玻比进一步增大,使透光率下降。

现有传统门窗型材一般采用金属(如铝合金、铜合金等)或pvc塑料制作,这些材质不可能用单层结构制作门窗用型材,理由一:热传导性,金属材料热传导性差,铝合金(160w/m2k);理由二:型材抗弯强度,pvc塑料型材有较好的热传导性(0.35w/m2k),但抗弯强度差,pvc弯曲强度为30mpa,必须通过内衬钢材才能提高弯曲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是现有窗体结构为提高保温性能,型材过厚,成本增加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聚氨酯窗体结构强度高、保温性好、成本低。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聚氨酯窗体结构,包括外框窗扇,外框与窗扇的上侧通过密封条相配合,外框、密封条、窗扇三者过紧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窗扇为一体成型的聚氨酯材料,两者在截面方向上为单层结构。

优选地,所述外框与窗扇的下侧同样通过一根密封条相配合。

更优选地,所述密封条的结构为一侧凸起,位于上侧的密封条上方的凸起部分设于外框的凹槽内,位于下侧的密封条下方的凸起部分设于窗扇内。

更优选地,所述密封条相对于凸起结构的另一侧为一边向另一边延伸的圆弧结构。

更优选地,两根所述密封条对称布置,凸起结构位于相对外侧。

聚氨酯门窗型材因有高弯曲强度(1594mpa)、优异的热传导性能(0.25w/m2k),故能实现窗体的单层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保证门窗的密封性、防渗漏性、保温性的前提下,框玻比下降了8%左右,通透性更好,且门窗材料节省20%左右,有效降低了门窗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窗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聚氨酯窗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聚氨酯窗体结构,其包括外框1窗扇3,所述外框1、窗扇3为一体成型的聚氨酯材料,两者在截面方向上为单层结构。外框1与窗扇3的上下两侧通过密封条2相配合,外框1、密封条2、窗扇3三者过紧配合。所述密封条2的结构为一侧凸起,另一侧为一边向另一边延伸的圆弧结构。两根密封条2对称布置,凸起结构位于相对外侧,位于上侧的密封条2上方的凸起部分设于外框1的凹槽内,下方的圆弧结构设于窗扇3的凹槽内;位于下侧的密封条2下方的凸起部分设于窗扇3内,上方的圆弧结构设于外框1的凹槽内。

聚氨酯材料轻质高强,不易变形,保证了强度及稳定性,同时保温性佳,密封条2则有效隔绝了雨水、空气从接触面进行渗漏的可能,另外外框和窗扇截面设计轻巧,框玻比小,通透性好,且门窗成本更低。因聚氨酯材料本身具有优良的热传导性能,故用聚氨酯材料制作的门窗相比金属材料制作的门窗更具有优良的保温性能。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氨酯窗体结构,包括外框窗扇,外框与窗扇的上侧通过密封条相配合,外框、密封条、窗扇三者过紧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窗扇为一体成型的聚氨酯材料,两者在截面方向上为单层结构。本发明在保证门窗的密封性、防渗漏性、保温性的前提下,框玻比下降了8%左右,通透性更好,且门窗材料节省20%左右,有效降低了门窗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肖桂权;孙生根;夏东彬;封裕强;吴英英;於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克络蒂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克络蒂材料科技发展(宿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3.09
技术公布日:2017.08.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