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2870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温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生活用品领域,特别是一种保温杯。



背景技术:

办公室一族常常会自己携带保温杯喝水,有时候需要饮用一些冲剂或者奶粉,但是通常人们都不会随时携带勺子,而且大部分保温瓶瓶口小,不易搅拌。因此造成了用保温瓶冲冲剂时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搅拌功能,而且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的保温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保温杯,包括杯盖、内胆、外壳和搅拌装置,所述外壳侧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内胆底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外壳和内胆之间设有空腔;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转动轴、第一搅拌叶片和兼作杯把的摇把,所述摇把包括上端横向设置的上摇把和下摇把,所述上摇把一端与所述下摇把通过铰链连接,所述上摇把另一端与所述外壳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设置于所述内胆侧部的空腔内,所述下摇把下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通孔套设有一密封圈,所述转动轴一端与所述外壳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通孔插入所述内胆,所述第二锥齿轮安装于所述转动轴上,所述第二锥齿轮设置于所述内胆下方,所述第二锥齿轮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互相啮合,所述转动轴末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搅拌叶片,所述第二通孔套设有一密封圈,所述空腔为真空腔。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方式,所述内胆侧部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内胆内设置有第二搅拌叶片,所述下摇把下端穿过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二搅拌叶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通孔套设有密封圈。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方式,所述内胆外壁涂有吸热涂层,所述外壳内部涂有热反射层。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方式,所述吸热涂层为黑铬涂层。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方式,所述热反射层为铝箔膜。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方式,所述内胆侧部的空腔下部设有蓄电池,所述内胆内设有电热棒,所述内胆开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电热棒通过所述第四通孔与蓄电池电连接,所述第四通孔套设有一密封圈,所述电热棒与蓄电池间设有开关形成回路,所述开关位于所述外壳上,所述外壳还设有充电口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方式,所述内胆含有组分和重量百分比为:铜0.16-0.4%、硒0.015-0.003%、锌0.1-0.3%、纳米银0.5-1.5%,其余为铁。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保温杯包含搅拌装置,通过装在外壳外的可拆卸杯把作为旋转把手,由其所连接的第一锥齿轮带动内胆下方的第二锥齿轮,使其带动内胆内的搅拌叶片旋转,从而使该保温杯具有搅拌功能,不用携带勺子也可对一些冲剂进行搅拌,杯把作为旋转把手,可以另该杯子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由于内胆侧部开设有第三通孔,内胆内设置有第二搅拌叶片,下摇把下端穿过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二搅拌叶片固定连接,第三通孔套设有密封圈;在内胆侧部再设第二搅拌叶片,第三通孔套设有密封圈,使其搅拌效率更高。

由于内胆外壁涂有吸热涂层,外壳内部涂有热反射层;吸热涂层和热反射涂层有利于降低内胆内水热量的损失。

由于吸热涂层为黑铬涂层,黑铬镀层结晶疏松,呈现树枝状的结构,因此可以完全吸收光波而呈现出黑色,使一种效果很好的吸热涂层。

由于热反射层为铝箔膜,铝箔化学性能稳定,使一种效果很好的热反射层。

由于密闭空腔的另一侧设有蓄电池,内胆内设有电热棒,内胆开设有第四通孔,电热棒通过第四通孔与蓄电池电连接,第四通孔套设有一密封圈,电热棒与蓄电池间设有开关形成回路,开关位于外壳上,外壳还设有充电口与蓄电池电连接;该保温杯设有加热棒和蓄电池,可以通过蓄电池对保温瓶内的水加热。

由于内胆含有组分和重量百分比为:铜0.16-0.4%、硒0.015-0.03%、锌0.1-0.3%、纳米银0.5-1.5%,其余为铁。将生铁加热到1100-1350度,熔化成铁水,加入重量比0.16-0.4%的铜,再分别加入含硒重量比为0.015-0.03%的硒矿粉和含锌重量比为0.1-0.3%的氧化锌,燃烧至5-8分钟后,将含铜、硒的、锌的铁水在预制的模具当中浇注成内胆,待其冷却后再将重量比为0.5-1.5%的纳米银在900-1000度的环境下熔成银水,涂于内胆内表面。铁、铜、硒、锌均为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而银具有杀菌功能,从而另该保温杯具有保健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保温杯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保温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的放大图;

附图中,1-杯盖、2-外壳、3-内胆、4-上摇把、5-铰链、6-下摇把、7-第二搅拌叶片、8-第一锥齿轮、9-第一搅拌叶片、10-转动轴、11-第二锥齿轮、12-蓄电池、13-电热棒、14-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发明的具体实施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保温杯,包括杯盖1、内胆3、外壳2和搅拌装置,外壳2侧部开设有第一通孔,内胆3底部开设有第二通孔,外壳2和内胆3之间设有空腔,搅拌装置包括第一锥齿轮8、第二锥齿轮11、转动轴10、第一搅拌叶片9和兼作杯把的摇把,摇把包括上端横向设置的上摇把4和下摇把6,上摇把4一端与下摇把通过铰链5连接,上摇把4另一端与外壳2为可拆卸连接,第一锥齿轮8设置于内胆侧部的空腔内,下摇把6下端穿过第一通孔与第一锥齿轮8固定连接,第一通孔套设有一密封圈14。转动轴10一端与外壳2转动连接,转动轴10另一端通过第二通孔插入内胆3,第二锥齿轮11安装于转动轴10上,第二锥齿轮11横向设置于内胆3下方,第二锥齿轮11位于空腔内,第二锥齿轮11与第一锥齿轮8互相啮合,转动轴末端固定连接第一搅拌叶片9,第二通孔套设有一密封圈14,空腔为真空腔。内胆3侧部开设有第三通孔,内胆内设置有第二搅拌叶片7,下摇把6下端穿过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二搅拌叶片7固定连接,第三通孔套设有密封圈14。该保温杯包含搅拌装置,通过装在外壳2外的可拆卸杯把作为旋转把手4,由其所连接的第一锥齿轮8带动内胆3下方的第二锥齿轮11,使其带动内胆3内的搅拌叶片旋转,从而使该保温杯具有搅拌功能,不用携带勺子也可对一些冲剂进行搅拌,杯把作为旋转摇把4,可以另该杯子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在内胆3侧部再设第二搅拌叶片7,第三通孔套设有密封圈14,使其搅拌效率更高,同时真空层可令其有保温效果。

内胆3外壁涂有吸热涂层,外壳2内部涂有热反射层。吸热涂层为黑铬涂层。热反射层为铝箔膜。吸热涂层和热反射涂层有利于降低内胆3内水热量的损失,黑铬镀层结晶疏松,呈现树枝状的结构,因此可以完全吸收光波而呈现出黑色,使一种效果很好的吸热涂层,铝箔膜化学性能稳定,使一种效果很好的热反射层。

密闭空腔的另一侧还设有蓄电池12,内胆3内设有电热棒13,内胆3开设有第四通孔,第四通孔套设有一密封圈14,电热棒13通过第四通孔与蓄电池12电连接,电热棒13与蓄电池12之间设有开关形成回路,开关位于外壳2上,外壳2还设有充电口与蓄电池12电连接。该保温杯设有加热棒和蓄电池12,可以通过蓄电池12对保温瓶内的水加热。

内胆3含有组分和重量百分比为:铜0.16-0.4%、硒0.015-0.003%、锌0.1-0.3%、纳米银0.5-1.5%,其余为铁。

将生铁加热到1200度,熔化成铁水,加入重量比0.3%的铜,再分别加入含硒重量比为0.02%的硒矿粉和含锌重量比为0.2%的氧化锌,燃烧至7分钟后,将含铜、硒的、锌的铁水在预制的模具当中浇注成内胆3,待其冷却后再,将重量比为1.1%的纳米银在995度的环境下熔成银水,涂于内胆3内表面。

铁元素在人体中具有造血功能,参与血蛋白、细胞色素及各种酶的合成,促进生长;铁还在血液中起运输氧和营养物质的作用;人的颜面泛出红润之美,离不开铁元素。铜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铜广泛分布于生物组织中,大部分以有机复合物存在,很多是金属蛋白,以酶的形式起着功能作用。硒被科学家称之为人体微量元素中的“抗癌之王”,有机硒能清除体内自由基,排除体内毒素、抗氧化、能有效的抑制过氧化脂质的产生,防止血凝块,清除胆固醇,增强人体免疫功能。锌的重要作用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人体生长发育、生殖遗传、免疫、内分泌等重要生理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白银能以银离子形式溶于水中,一遇到细菌便吸附其上使其胶体收敛,凝固,直到死亡。铁、铜、硒、锌均为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而银具有杀菌功能,从而另该保温杯具有保健功能。

工作原理:通过兼作杯把的把手4带动竖向设置的第一锥齿轮8,再传动横向设置的第二锥齿轮11,第二锥齿轮11带动内胆3的第一搅拌叶片9,从而实现搅拌功能。

本发明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具有搅拌功能、加热功能和保健功能。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发明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发明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发明所涵盖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