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槽式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82253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水槽式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自动清洗餐具的机器,尤其涉及一种水槽式清洗机的冷凝机构。



背景技术:

现今的洗碗机中已经开始使用蒸汽来清洗碗碟,与使用加热的水相比,利用蒸汽也更加减少了洗涤的时间,以及提高了洗涤的效果。

为了节约空间,现已出现了不少水槽式的清洗机设计,即将现有的水槽改装为清洗机,直接以水槽作为洗涤空间,一般都在水槽底部设置一旋转喷臂,该旋转喷臂通常连接一由电机驱动的泵体。如本申请人的申请号为201320889945.4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水槽式清洗机,包括形成洗涤空间的箱体,箱体包括水槽本体和转动连接在水槽本体上的盖板,水槽本体的底部至少在中央部位具有下凹的沥水区域,沥水区域内设置有将沥水区域内的水泵出到沥水区域上方洗涤空间的水泵,沥水区域覆盖有带沥水孔的沥水板,沥水板上方设有用于水泵出水的旋转喷臂,沥水区域内还设有加热器,可参照本申请人的申请号为201320888659.6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水槽式清洗机的箱体结构》(公告号为cn203693528u),由于在清洗结束后,水槽本体内仍有高温蒸汽,若此时用户打开盖板,蒸汽则可能因扑面而来而伤到用户,造成安全事故。

由于水槽本体上的盖板需要密闭,以防止喷淋的水溅出,而水槽本体内部加热会产生热气,若不加以疏导,必然会使水槽本体内形成一个高压状态,影响安全。因此,需要将水槽本体内的气体引导到水槽本体外。为此,本申请人的申请号为201410849377.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水槽式清洗机的透气装置,设置在水槽本体的侧壁上,包括管道主体,管道主体上形成有气流管道,气流管道的末端开口形成透气口。但这种透气装置,会使得热湿气体排到橱柜内,造成橱柜的潮湿、发霉、损坏。对此,本申请人的申请号为201610625850.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水槽式清洗机的透气装置,包括第一水槽、内设清洗机构的第二水槽以及透气结构,透气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二水槽侧壁上的排气组件、设置在第一水槽侧壁上的进气组件、以及连接在排气组件和进气组件之间的透气管,排气组件与第二水槽内流体连通,进气组件与第一水槽内流体连通,它能保持内外气压平衡以保护橱柜的水槽式清洗装置,但由于进气组件仍不能达到快速冷凝蒸汽的作用,蒸汽容易积压,以增加第二水槽槽体内部的压力对水泵效率造成影响,同时,水蒸汽还会容易在进气组件边缘凝结形成水滴而流到清洗机外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水蒸汽在进气组件边缘凝结形成的水滴能流到第一水槽的水槽式清洗装置。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水蒸汽能更快速地流到第一水槽的水槽式清洗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水槽式清洗装置,包括第一水槽、内设清洗机构的第二水槽、以及透气结构,所述透气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水槽侧壁上的排气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水槽侧壁上的进气组件、以及连接在所述排气组件和进气组件之间的透气管,所述排气组件与所述第二水槽内流体连通,所述进气组件与所述第一水槽内流体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组件上设置有用于冷凝流体的冷凝组件,冷凝组件能使流经的流体中至少部分水汽被冷凝并最终流入第一水槽。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组件包括有管道主体,所述管道主体的侧面上开设有开口,所述管道主体内与所述开口对应的位置形成用于溢水、进气的腔体,所述腔体与所述第一水槽内连通,所述冷凝组件设在所述腔体内且限定出蒸汽通道,所述蒸汽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腔体且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水槽的盛水部分以延长所述进气组件内蒸汽的排出路径。只要冷凝组件能达到冷凝流体中的水汽并引导冷凝后的水汽流入第一水槽的内腔即可,可以有多种方式如蒸汽挡板或是蒸汽过滤器。

其中作为蒸汽挡板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冷凝组件包括有冷凝件、内盖和外盖,所述内盖设置在所述第一水槽侧壁的内侧,所述外盖的面积小于所述内盖并设置在所述内盖朝向所述第一水槽的内侧,而所述冷凝件则设置在所述内盖和所述外盖之间,所述冷凝件包括有呈倒u型的本体,所述本体的水平段向下延伸有至少两条竖向设置的冷却筋条,所述本体朝向所述外盖的一面具有挡壁。由于冷凝件的冷却筋条竖向设置可使冷凝水向下排出,顶部设置的水平段能使蒸汽遇到阻隔后顺着冷却筋条向下方排出,同时本体朝向外盖的一面具有挡壁,可使得冷凝水经由冷却筋条引导流入内盖,又因外盖的面积小于内盖,则通过冷凝件冷凝后的水可以从外盖和内盖之间的间隙向第一水槽的流出。

进一步地起引导冷凝水流入内盖,所述冷凝件倾斜设置在所述内盖中,所述冷凝件与所述内盖的顶端形成有夹角β,并且3°≤β≤5°。若β角过大,冷凝件作为流体中水汽的阻碍作用则会相应减弱,蒸汽容易过快地从内盖和外盖之间有间隙排出,达不到冷凝效果,若β角过小,则冷凝件作为流体中水汽的引导作用则会相应减弱。

为方便冷凝件的固定,所述内盖的顶端具有向外翻的凸边,所述内盖中部具有与所述腔体相通连的通孔,所述外盖内侧面上具有相对设置的上、下钩部,所述上、下钩部之间形成供所述冷凝件卡设的插槽,所述上、下钩部的两侧还设置有插脚,相应地,所述内盖在相应的位置设置有供所述插脚插设的插槽。通过上、下钩部将冷凝件卡设同时外盖利用插脚与内盖的插槽相适配,以实现外盖连同冷凝件一起定位在内盖上。

优选地,所述凸边为自上而下逐渐向外倾斜的弧形边,所述弧形边与所述内盖的顶端形成有夹角α,并且3°≤α≤15°。弧形边的设计能够引导冷凝水顺着弧形边向第一水槽流出。该角度的设置不仅有引导冷凝水较缓地流入水槽中的作用,同时还能残留一部分的冷凝水,以作为下一次清洗产生蒸汽的冷凝剂,有效提高了整体清洗机的冷凝率。

进一步地,所述插脚包括有能伸入所述插槽的窄条体和卡设在插槽外的宽条体,所述窄条体向上凸设有凸点。在插设的过程中,插脚的窄条体能伸入插槽后利用宽条体和凸点的共同作用将窄条体限位在插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组件的设置高度低于所述进气组件的设置高度,从而使透气管自排气组件至进气组件由低到高逐渐倾斜。利用排气组件和进气组件之间的高低落差使得透气管自排气组件至进气组件由低到高逐渐倾斜、以及第二水槽腔体内部的蒸汽压使蒸汽加速逃逸抵达冷凝组件,蒸汽冷凝后能有效减少蒸汽的冒出,冷凝率更高。

进一步地,所述透气管的最高处与最低处的高度差为50~80mm。若是最高处与最低处的高度差低于50mm,则容易造成蒸汽排出速度平缓、到达冷凝组件的速度慢;若是最高处与最低处的高度差高于80mm,则容易造成蒸汽遇透气管冷凝,冷凝后的冷凝水重新回流至第二水槽内的溢水保护装置阻碍蒸汽进入冷凝组件冷凝。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水槽的底部设置有加热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蒸汽冷凝在冷凝件上,水滴会沿着冷凝件流到进气组件外部,最终流入第一水槽,避免了冷凝水流到进气组件的进气口,使得清洗机外表面可以保持整洁美观,满足了洗碗机性能标准的要求,避免直接透气到橱柜内,造成橱柜的潮湿、发霉和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进气组件一个角度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进气组件另一个角度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进气组件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4所示,本水槽式清洗装置包括第一水槽1和第二水槽2,其中,第二水槽2内设置有清洗机构,该清洗机构可采用现有技术,如背景技术中所述的本申请人的申请号为201320889945.4的中国专利。第一水槽1则为普通的家用水槽。

第一水槽1和第二水槽2的侧壁之间设置有透气结构,透气结构将第二水槽2和第一水槽1连通。透气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二水槽2侧壁上的排气组件3、设置在第一水槽1侧壁上的进气组件4,以及连接在排气组件3和进气组件4之间的透气管5,透气管5优选的为波纹管。排气组件3与第二水槽2内流体(蒸汽和液体)连通,进气组件4与第一水槽1内流体(蒸汽和液体)连通。

参见图2和图3,排气组件3包括有溢水保护装置,具体结构可以参见本申请人的申请号为201410851060.4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水槽式清洗机的透气、溢水保护和清洗剂添加装置,不仅具有透气的功能,同时还可以兼具溢水保护、进水、清洗剂添加的功能。进气组件4包括有管道主体41,管道主体41的侧面上开设有开口411,管道主体41内与开口411对应的位置形成用于溢水、进气的腔体412,腔体412与第一水槽1内连通,而第一水槽1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孔,管道主体41的开口411与第一水槽1的侧壁上的安装孔对应,并且在管道主体41与第一水槽1的侧壁上安装孔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以避免水流从连接处流出。具体的进气组件4可以参见本申请人的申请号为201610625850.x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水槽式清洗装置。

本发明的重点在于在之前的水槽式清洗装置的进气组件4中设置有用于冷凝流体的冷凝组件6且以将通过进气组件4排出的流体中的至少部分水汽进行冷凝。本实施例中,冷凝组件6包括有冷凝件61、内盖62和外盖63,内盖62设置在第一水槽1侧壁的内侧,外盖63的面积小于内盖62并设置在内盖62朝向第一水槽1的内侧,而冷凝件61则设置在内盖62和外盖63之间。冷凝件61包括有呈倒u型的本体611,本体611的水平段612向下延伸有多条平行竖向设置的冷却筋条613,本体611朝向外盖63的一面具有挡壁614;内盖62大致呈碗型,碗体的顶端具有外翻的凸边621,碗体的凹陷部卡入到管道主体41开口411的周边内,并且其上开设有两个定位孔,分别与两个定位管的位置对应,从而可通过螺钉将两个定位孔分别和两个定位管固定。而外盖63内侧面上具有相对设置的上钩部631和下钩部630,上钩部631和下钩部630之间形成供冷凝件61卡设的插槽632,上钩部631和下钩部630的两侧还设置有四个插脚7,插脚7包括有能伸入插槽632的窄条体71和卡设在插槽632外的宽条体72,窄条体71向上凸设有凸点73,相应地,内盖62在相应的定位孔上下两侧设置有供插脚7插设的插槽632。在插设的过程中,插脚7的窄条体71能伸入插槽632后利用宽条体72和凸点73的共同作用将窄条体71限位在插槽632中从而外盖63连同冷凝件61能一起定位在内盖62中。内盖62的凸边621为自上而下逐渐向外倾斜的弧形边,弧形边与内盖62的顶端形成有夹角为15°的α角,弧形边的设计能够引导进入内盖62的冷凝水顺着弧形边向第一水槽1流出,该角度的设置不仅有引导冷凝水较缓地流入水槽中的作用,同时还能残留一部分的冷凝水,以作为下一次清洗产生蒸汽的冷凝剂,有效提高了整体清洗机的冷凝率。

为进一步地起引导冷凝水流入内盖62,冷凝件61倾斜设置在内盖62中,冷凝件61与内盖62的顶端形成有夹角为5°的β角,同时,内盖62中部具有与腔体412相通连的通孔622,由此,未冷凝的蒸汽可以通过腔体412进入到通孔622内。

最后,为了使水蒸汽能更快速地流到第一水槽1,排气组件3的设置高度低于进气组件4的设置高度,从而使透气管5自排气组件3至进气组件4由低到高逐渐倾斜,透气管5的最高处与最低处的高度差为50~80mm,优选为70mm,使蒸汽加速逃逸至冷凝组件达到冷凝效果,若最高处与最低处的高度差高于80mm则容易造成蒸汽遇透气管冷凝,冷凝后的冷凝水重新回流至第二水槽内的溢水保护装置阻碍下一次的蒸汽冷凝,若是最高处与最低处的高度差低于50mm,则容易造成蒸汽排出速度平缓地到达冷凝组件、冷凝效率低。

当第二水槽2内的清洗机构工作时,一定温度的热蒸汽从第二水槽2通过排气组件3的透气装置进入到透气管5,到达进气组件4后,未冷凝的气体经过开口411进入腔体412后,通过内盖62的通孔622遇冷凝件61,由于冷凝件61的水平段612和竖向设置的冷却筋条613使冷凝水向下排出,同时内盖62弧形边的设计以及外盖63的面积小于内盖62,冷凝件61冷凝后的水可以顺着弧形边从外盖63和内盖62之间的间隙向第一水槽1流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