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一种百叶窗,尤其涉及一种叶片可旋转、可收放的百叶窗。
背景技术:
现有的建筑外遮阳类百叶窗,叶片可移动可旋转的种类单一,本发明申请人申请的200820108953.x和zl200920108807.1两种叶片可旋转可收放的遮阳百叶窗,在技术方案上,比较复杂,而且无法满足抗风性安全性以及多样性需求。另外,还有一种左右移动的百叶窗,由于其百叶垂直放置,所以遮阳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外的百叶窗,每一个叶片彼此独立,具备旋转和收放功能,从而可以提高遮阳、采光、通风,抗风和视野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百叶窗包括窗框、若干叶片。窗框由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和左右纵梁相互垂直连接构成的矩形框架,其中左右纵梁各设有纵向滑道,左右滑道内对称设有若干滑块。滑块带有横向贯通叶片轴孔,且左右滑块的叶片轴孔同轴设定。叶片为矩形横片结构,叶片长轴方向的两端各连接设有叶片轴,两端的叶片轴互为同轴设定;叶片两端的叶片轴,分别与左右滑块的叶片轴孔配合。左右纵梁纵向对称分布若干定位钩,各个叶片通过叶片轴钩挂在各个定位钩内。
优选的,百叶窗包括叶片定位机构,其由定位钩、定位轴组成;所述定位钩对称分布在左右纵梁内滑道的一侧,并且定位钩的尾部设有定位轴孔,定位轴孔内设有定位轴,定位轴与纵梁连接;定位钩开口朝向滑道的另一侧。若干叶片通过叶片轴挂置在各自对应定位钩开口内。
优选的,百叶窗包括叶片翻转机构,其包括:翻转器、传动轴、翻转电机、减速器、联轴节。翻转器由外壳、空心蜗杆、涡轮组成。空心蜗杆轴向贯通设有多边形轴孔。外壳为空心长方体外壳上下两面分别对应设有贯通的第一输入轴孔和第二输入轴孔。空心蜗杆位于外壳内部,其两端分别与第一输入轴孔和第二输入轴孔配合。外壳内部设有涡轮,涡轮与空心蜗杆轴向垂直啮合。外壳的一侧设有与涡轮同轴的输出轴孔。叶片轴通过叶片轴孔穿过滑块,并经输出轴孔插入翻转器的外壳内部,与涡轮同轴连接。传动轴截面为多边形,并与空心蜗杆的多边形轴孔对应。传动轴设置在左右纵滑道的内侧,与空心蜗杆的多边形轴孔同轴配合。翻转电机设置在第一横梁内部,翻转电机输出轴与减速器输入轴连接,减速器输出轴通过联轴节与传动轴连接。
优选的,百叶窗包括叶片收放机构,其由双出轴减速电机、主动链轮、从动链轮、链条、托架、滑板组成。双出轴减速电机的两端具有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分别连有主动链轮。主动链轮位于第一横梁内部的两端。第二横梁内部的两端分别设有与同侧主动链轮对应的从动链轮。左右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之间设有链条,所述链条为中间挠性件啮合传动。左右滑道内还各设有滑板,滑板位于所有滑块的最下侧。左右链条中相对称的一节设有托架,托架与滑道内的滑板连接。
优选的,百叶窗包括叶片锁定机构,其由纵拉杆、锁杆、锁杆轴、拉杆轴组成。锁杆的一端设有锁杆孔,另一端设有锁扣。若干锁杆设置在滑道的一侧,并与定位钩对应。锁杆通过锁杆孔内的锁杆轴与纵梁连接。纵拉杆与纵梁平行设定,并在各个锁杆的对应位置设有拉杆轴。锁杆中部设有拉杆轴孔,各锁杆中部的拉杆轴孔与纵拉杆所对应的拉杆轴配合。纵拉杆的底部设有斜向的导向槽;所述滑板底侧朝向滑道开口方向设有滑柱,滑柱探出滑道,并插入纵拉杆的导向槽内。
优选的,百叶窗包括控制系统,其主要由:角度传感器、第一触点开关、第二触点开关、控制器构成。角度传感器位于传动轴的底部,并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第一触点开关位于滑道的底端,第二触点开关位于滑道的顶端,第一触点开关和第二触点开关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控制器分别与翻转电机和双出轴减速电机电性连接。
优选的,翻转器与传动轴可分别代替滑块和滑道。
优选的,从动链轮通过调整支架与纵梁底端固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百叶窗每一个叶片彼此独立,具备旋转和收放功能,从而可以提高遮阳、采光、通风,抗风和视野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纵梁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翻转器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横梁内部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收放机构底部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锁定机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控制器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图6百叶窗包括:窗框、若干叶片、叶片定位机构、叶片翻转机构、叶片收放机构、叶片锁定机构和控制系统。窗框由第一横梁1、第二横梁2和左右纵梁3相互垂直连接构成的矩形框架,左右纵梁3各设有纵向滑道4,左右滑道4内对称设有若干滑块6。滑块6带有横向贯通叶片轴孔5,且左右滑块6的叶片轴孔5同轴设定。叶片7为矩形横片结构,叶片7长轴方向的两端各连接设有叶片轴8,两端的叶片轴8互为同轴设定。叶片两端的叶片轴8分别与左右滑块6的叶片轴孔5配合。叶片定位机构由对称分布在左右纵梁4的若干定位钩9构成。定位钩9位于滑道4的一侧,并且定位钩9的尾部设有定位轴孔10,定位轴孔10内设有定位轴11,定位轴11与纵梁3连接,定位钩开口12朝向滑道4的另一侧。叶片7通过叶片轴8挂置在各自对应定位钩开口12内。叶片翻转机构包括:翻转器13、传动轴14、翻转电机15、减速器49、联轴节25。翻转器13由外壳16、空心蜗杆17、涡轮22组成。空心蜗杆17轴向贯通设有多边形轴孔19。外壳16为空心长方体,外壳16上下两面分别对应设有贯通的第一输入轴孔20和第二输入轴孔21。空心蜗杆17位于外壳16内部,其两端分别与第一输入轴孔20和第二输入轴孔21配合。外壳16内部设有涡轮22,涡轮22与空心蜗杆17轴向垂直啮合。外壳16的一侧设有与涡轮22同轴的输出轴孔23。叶片轴8通过叶片轴孔5穿过滑块6,并经输出轴孔23插入翻转器13的外壳16内部,与涡轮22同轴连接。传动轴14截面为多边形,并与空心蜗杆17的多边形轴孔19对应。传动轴14设置在左右滑道4的内侧,与空心蜗杆17的多边形轴孔19同轴配合。翻转电机15设置在第一横梁1内部,翻转电机15输出轴52与减速器输入轴51连接,减速器输出轴50通过联轴节25与传动轴14连接。百叶窗叶片收放机构包括:双出轴减速电机26、主动链轮27、从动链轮28、链条29、托架30、滑板33。所述双出轴减速电机26的两端具有第一输出轴31和第二输出轴32,所述第一输出轴31和第二输出轴32分别连有主动链轮27。主动链轮27位于第一横梁1内部的两端。第二横梁2内部的两端分别设有与同侧主动链轮27对应的从动链轮28。左右主动链轮27与从动链轮28之间设有链条29,所述链条29为中间挠性件啮合传动。左右滑道4内还各设有滑板33,滑板33位于所有滑块6的最下侧;左右链条29中相对称的一节设有托架30,托架30与滑道4内的滑板33连接。叶片锁定机构包括:纵拉杆34、锁杆35、锁杆轴36、拉杆轴37;锁杆35的一端设有锁杆轴孔38,另一端设有锁扣39。若干锁杆35设置在滑道4的一侧,并与定位钩9对应。锁杆35通过锁杆轴孔38内的锁杆轴36与纵梁3连接。纵拉杆34与纵梁3平行设定,纵拉杆的一侧与各个锁杆35对应的位置设有拉杆轴37。锁杆35中部设有拉杆轴孔40,各锁杆35中部的拉杆轴孔40与纵拉杆34所对应的拉杆轴37配合。纵拉杆34的底部设有斜向的导向槽41。滑板33底侧朝向滑道4开口方向设有滑柱42,滑柱42探出滑道4,并插入纵拉杆34的导向槽41内。本发明中还可以用翻转器13与传动轴14可分别代替滑块6和滑道4。另外,从动链轮28可以通过调整支架24与纵梁底端固定。
请参阅图7,控制系统由:角度传感器43、第一触点开关45、第二触点开关44、控制器46构成。角度传感器43位于传动轴14的底部,并与控制器46电性连接。第一触点开关45位于滑道4的底端,第二触点开关44位于滑道4的顶端,第一触点开关45和第二触点开关44分别与控制器46电性连接。控制器46分别与翻转电机15和双出轴减速电机26电性连接。
工作原理:落窗操作:初始状态,所有叶片7呈水平姿态处与第一横梁1处,且最底侧的叶片7通过叶片轴8搭落在托架30顶部,其余叶片7通过滑块6在导轨4内向上堆叠,最顶部的滑块7触发第二触点开关44,滑板33底部的滑柱42挤压纵拉杆34,并通过拉杆轴37,将所有锁杆35向上翻转,此时百叶窗为全通透状态。通过控制器46对百叶窗进行落窗操作,使双出轴减速电机26正转启动,驱动链条29运转,连接在链条29上的托架30及滑板33通过滑道4的约束向下行进,所有滑块6在叶片7在重力作用下,跟随托架30向下行进,最顶部滑块6释放第二触点开关。当最下侧叶片7的叶片轴8滑落至最上侧定位钩9尾部时,叶片轴8将定位钩9向远离滑道4的方向挤压,使定位钩9倾斜,并让开滑道4。叶片轴8继续下滑,当滑至定位钩开口12时,定位钩9又受到另一叶片7的叶片轴8挤压而不能闭合,从而使最底侧叶片轴8顺利通过。当最顶侧的叶片轴8滑至定位钩9时,由于再没有叶片轴8对定位钩9挤压,定位钩9在重力作用下,闭合并钩挂到最后一叶片轴8,将其就位,以此类推,所有叶片轴8通过定位钩9,各就各位。此时滑板33上的滑柱42滑入纵拉杆34底部的导向槽41,并将纵拉杆34向下拉动,带动所有锁杆35向下翻转,并通过锁扣39将叶片轴8锁定在定位钩9内。此时,滑板33触发第一触点开关45,第一触点开关45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46,控制器46停止双出轴减速电机26运转,此时落窗操作完成。
叶片翻转操作:控制器46根据第一触点开关45的触发信号来响应叶片翻转命令。当第一触点开关45处于触发状态时,可以通过控制器46对叶片7进行各种角度的翻转操作,否则不响应翻转请求。当控制器46收到翻转命令时,启动翻转电机15,翻转电机15通过减速器49、联轴节25、传动轴14、以及空心蜗杆17和涡轮22将扭矩传递给叶片轴8,使叶片7发生角度变化,同时通过传动轴14底部的角度传感器43,将角度返回值反馈给控制器46,当叶片7翻转角度达到命令要求时,控制器46停止翻转电机15的运转。
叶片回收:通过操作控制器46可将叶片7回收至第一横梁1处,当进行叶片7回收操作时,控制器46先通过角度传感器43判断叶片7姿态,当叶片7为水平姿态时,直接启动双出轴减速电机26进行叶片回收操作,当叶片7为非水平姿态时,先通过叶片翻转电机15将叶片旋转至水平姿态。叶片7回收时,控制器46反向启动双出轴电机26,并通过主动链轮27带动链条29运转,链条29带动托架30及滑板33释放第一触点开关45并按滑道4方向,向上行进。同时,滑柱42通过导向槽41将纵拉杆34向远离滑道4的方向挤压,从而使锁杆35向上翻转,并解除对叶片轴8的锁定。当托架30向上行进至最底侧叶片轴8位置时,托架30顶部将叶片轴8托起,由于滑道4与定位钩9的开口12夹角小与90度,叶片轴8向上行进的过程中,通过定位钩9的开口12将定位钩9向远离滑道4的方向挤压,从而使叶片轴8脱离定位钩9继续向上行进,并通过最底侧的滑块6将滑道4内其余滑块6依次托起,从而带动剩余叶片7回收到第一横梁1处,当最顶侧的滑块6被托至第二触点开关44时,控制器收到第二触点开关44的触发信号,并停止双出轴减速电机26的运转,此时叶片7回收操作完成。
本发明通过接入市电或电池进行运转,并可通过无线遥控器48进行遥控操作,同时为保证运行的可靠性,添加了一些冗余结构,如滑道4与滑块6完全可通过传动轴14和翻转器13来代替。同时将底部的调整支架24作为链条涨紧器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