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具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92599阅读:18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茶具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茶文化是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之一,茶由于独特的营养价值,也是国人的主要饮品之一,因此,市场上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设计了各种不同的茶具,以满足人们日常的需求。目前,市面上茶壶主要有紫砂壶和铁壶,茶杯主要有紫砂杯、玻璃杯、陶瓷杯和塑料杯等,但是这些茶具都起到简单的泡茶的作用,有的茶具甚至会影响茶的口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现急需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茶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具,其采用含有黑砂泥、皂石砂和白善泥的混合原料制成,食用该茶具冲泡的茶水对人体没有任何害处,而且还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具的制作方法,其操作简单,制成的茶具结构坚固,外表美观,耐酸碱,产品质量好,使用寿命长。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茶具,所述茶具采用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混合原料制成:黑砂泥2-4份,皂石砂4-6份,白善泥2-4份。

在本发明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茶具采用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混合原料制成:黑砂泥3份,皂石砂5份,白善泥2份。

在本发明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白善泥中铁的质量百分比为6-7%。

在本发明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皂石砂中的矿物质元素包括钙、铁、锌、镁、钠、钾、铝、硅、磷和硫。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茶具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原料准备步骤:将黑砂泥、皂石砂和白善泥分别粉碎成粉末状,然后按重量份数配比为黑砂泥2-4份、皂石砂4-6份和白善泥2-4份并加入适量的水均匀混合得到混合原料;

成型步骤:将混合原料制成坯体;

修坯步骤:将坯体放置在旋车上进行修整,去除多余的材料,保证坯体表面光滑;

晾坯步骤:将修整好的坯体放置在阴凉通风处晾晒3-4天;

烧制步骤:将晾晒好的坯体放入土窑中烧制2-3小时得到粗器;

取釉步骤:将烧制好的粗器放入温度为600-800℃的地坑中,并在地坑中加入木屑,封闭地坑的开口端,对粗器取釉2-3小时;

打磨步骤:对取釉好的粗器进行打磨,得到成品。

在本发明可选地实施例中,原料准备步骤中,将粉末状的黑砂泥、皂石砂和白善泥使用100目的筛子筛分后,按重量份数配比为黑砂泥2份、皂石砂5份和白善泥3份均匀混合。

在本发明可选地实施例中,成型步骤中,坯体通过手工工艺制成。

在本发明可选地实施例中,烧制步骤中,土窑内的温度为1350-1400℃。

在本发明可选地实施例中,还包括装饰步骤,装饰步骤在成型步骤之后,修坯步骤之前进行操作,装饰步骤是通过手工对坯体的表面刻画花纹。

在本发明可选地实施例中,还包括检验包装步骤,打磨步骤完成后,对成品进行检验,将合格的成品包装好放置到指定位置。

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茶具,使用黑砂泥、皂石砂和白善泥等组成的混合原料制成,特别是皂石砂中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和常量元素,长期食用该茶具冲泡的水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茶具的制作方法,其工序简单,操作方便,使用该方法制成的茶具结构坚固,外表美观,耐酸碱,产品质量好,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茶具制作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茶具,该茶具采用黑砂泥、皂石砂和白善泥混合而成的原料制成。

黑砂泥、皂石砂和白善泥混合的质量份数比为黑砂泥2-4份,皂石砂4-6份,白善泥2-4份。优选黑砂泥3份,皂石砂5份,白善泥2份,这样制成的茶具强度高、耐腐蚀。

需要说明的是,黑砂泥选择荥经地区的黑砂泥;皂石砂选择西藏地区的皂石砂,皂石砂中含有人体所需的钙、铁、锌、镁、钠、钾、铝、硅、磷和硫等矿物质元素;白善泥选择荥经地区的白善泥,白善泥中铁的质量百分比为6-7%。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茶具可以是茶壶、茶杯或茶勺等用具。长期食用该茶具冲泡的水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茶具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原料准备步骤:将黑砂泥、皂石砂和白善泥分别粉碎成粉末状,然后按重量份数配比为黑砂泥2-4份、皂石砂4-6份和白善泥2-4份并加入适量的水均匀混合得到混合原料。

粉碎后的黑砂泥、皂石砂和白善泥可以使用100-150目的筛子筛分后再混合。使用筛子筛分能够过滤掉尺寸相对较大的粉末颗粒,保证了原料更均匀细腻。

成型步骤:将将混合原料制成坯体。坯体的形状、尺寸等可以根据需要确定。

本实施例中,通过手工工艺制成坯体,当然,也可以采用机械设备制成坯体。

修坯步骤:将坯体放置在旋车上进行修整,去除多余的材料,保证坯体表面光滑。

修坯时,可以使用刀具去除坯体上的多余的材料,使得坯体表面光滑圆润。

晾坯步骤:将修整好的坯体放置在阴凉通风处晾晒3-4天,晾晒过程中避免阳光直射,这样晾晒的坯体不会有裂纹。

烧制步骤:将晾晒好的坯体放入土窑中烧制2-3小时得到粗器;烧制时,土窑内的温度为1350-1400℃。

取釉步骤:将烧制好的粗器放入温度为600-800℃的地坑中,并在地坑中加入木屑,封闭地坑的开口端,对粗器取釉2-3小时,使得粗坯的表面氧化还原,耐腐蚀性更好;

打磨步骤:对取釉好的粗器进行打磨,得到成品。可以采用手工打磨,使得产品的表面更光滑。

检验包装步骤:打磨完成后,对成品进行检验,将合格的成品包装好放置到指定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成型步骤之后,修坯步骤之前,还可以对坯体进行装饰,装饰是通过手工对坯体的表面刻画花纹,可以根据需要刻画上所需要的花纹,这样使得外观更美观。

需要说明的是,坯体、粗器和成品在搬运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避免造成损坏。

使用本实施例的方法制成的茶具,结构坚固,外表美观,耐酸碱,产品质量好,使用寿命长。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茶具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原料准备步骤:将黑砂泥、皂石砂和白善泥分别粉碎成粉末状,然后使用100目的筛子筛分后,使用筛子筛分能够过滤掉尺寸相对较大的粉末颗粒,保证了原料更均匀细腻;然后再按重量份数配比为黑砂泥2份、皂石砂5份和白善泥3份并加入适量的水均匀混合得到混合原料。

成型步骤:通过手工工艺成型将将混合原料制成坯体。坯体的形状、尺寸等可以根据需要确定。

装饰步骤:通过手工对坯体的表面刻画花纹,可以根据需要刻画上所需要的花纹,这样使得外观更美观。

修坯步骤:将坯体放置在旋车上进行修整,使用刀具或者其他工具去除多余的材料,保证坯体表面光滑圆润。

晾坯步骤:将修整好的坯体放置在阴凉通风处晾晒3天左右,晾晒过程中避免阳光直射,这样晾晒的坯体不会有裂纹。

烧制步骤:将晾晒好的坯体放入土窑中烧制3小时左右得到粗器;烧制时,土窑内的温度为1400℃左右。

取釉步骤:将烧制好的粗器放入温度为600℃左右的地坑中,并在地坑中加入木屑,封闭地坑的开口端,对粗器取釉2小时左右,使得粗坯的表面氧化还原,耐腐蚀性更好。

打磨步骤:对取釉好的粗器进行手工打磨,得到成品。打磨是为了使得产品的表面更光滑。

检验包装步骤:打磨完成后,对成品进行检验,将合格的成品包装好放置到指定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坯体、粗器和成品在搬运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避免造成损坏。

使用本实施例的方法制成的茶具,结构坚固,外表美观,耐酸碱,产品质量好,使用寿命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