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槽式洗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68434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洗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水槽式洗碗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槽式洗碗机中,软水器结构不够紧凑,洗碗机管路连接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水槽式洗碗机,软水器结构不够紧凑,管路连接成本低。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水槽式洗碗机,包括:洗涤槽体,所述洗涤槽体限定出顶部敞开的洗涤空间,所述洗涤槽体的底壁上设有安装口;软水器,所述软水器位于所述洗涤槽体的外部且与所述洗涤槽体的底壁相连,所述软水器包括:本体、再生控制件和缺盐检测装置,所述本体内限定出相互连通的软水腔和软化再生腔,所述再生控制件用于控制所述软水腔与所述软化再生腔之间的连通和截断,所述缺盐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软化再生腔内是否缺盐,所述本体上形成有分别连通所述软水腔两侧的软水入口和软水出口,所述本体上还形成有连通所述软化再生腔的再生水入口和加盐口,所述加盐口位于所述本体的顶部且正对所述安装口设置,所述软水入口和所述再生水入口用于通入清洁水,所述软水出口与所述洗涤槽体相连通。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水槽式洗碗机,软水器上控制件、检测件设置紧凑,软水器内部各通道铺设合理,从而使洗碗机上管路连接合理、成本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软水出口位于所述洗涤槽体的底壁下方,所述洗涤槽体的底壁上设有连通所述软水出口的槽体进水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软水腔和所述软化再生腔水平并排设置,所述软水入口和所述再生水入口并排设在所述软水腔的上方,所述软水出口位于所述本体的上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上位于所述软水腔的外侧设有入水通道,所述入水通道包括:弧形段和竖直段,所述弧形段的一端构成所述软水入口,所述弧形段沿所述软水腔的周壁朝向远离所述再生水入口的方向延伸,所述竖直段从所述弧形段的端部竖直向下延伸,所述竖直段位于所述软水腔和所述软化再生腔之间,所述竖直段的底端连通所述软水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内限定出再生水入道,所述再生水入道包括竖向段、环绕段和通入段,所述竖向段位于所述软水腔的外侧且竖向延伸,所述竖向段的顶部为所述再生水入口,所述环绕段从所述竖向段的底端沿所述软水腔的周壁朝向远离所述软水入口的方向延伸,所述通入段与所述环绕段相连且连通所述软化再生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入段包括沿所述软化再生腔的底部边沿延伸的主支,所述通入段还包括与所述主支相连且延伸到所述软化再生腔的底部中心区域的分支,所述通入段的朝向所述软化再生腔的侧壁上设有多个通水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内限定出再生水出道,所述再生水出道竖向设置且位于所述软水腔和所述软化再生腔之间,所述再生水出道的顶端与所述软化再生腔连通,所述再生水出道的底端与所述软水腔连通,所述再生控制件为控制阀,且所述控制阀的阀芯的至少一部分用于堵截所述再生水出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内还限定出与所述软化再生腔连通的浮子腔,所述缺盐检测装置包括:浮子,所述浮子设在所述浮子腔内;磁吸件,所述磁吸件设在所述浮子上;检测电路板,所述检测电路板设在所述本体上;干簧管,所述干簧管位于所述浮子腔的外侧,所述干簧管上设有第一贴片和第二贴片,所述第一贴片为极性贴片,在所述磁吸件的吸力不足时所述第一贴片与所述第二贴片断开,在所述磁吸件的吸力足够时所述第一贴片与所述第二贴片相贴合,所述第一贴片和所述第二贴片分别与所述检测电路板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浮子腔的部分周壁朝向所述浮子腔的内部凹入以形成装配腔,所述检测电路板设在所述装配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水槽式洗碗机还包括:呼吸器,所述呼吸器位于所述洗涤槽体的外侧且设在所述洗涤槽体的周壁上,所述呼吸器的壳体内限定出进水腔,所述进水腔包括进水通道和回水通道,所述回水通道包括相连通的主回路和储水腔,所述进水通道的一端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通道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回水通道,所述主回路具有主水路口,所述储水腔具有再生水路口,所述软水入口与所述主水路口相连,所述再生水入口与所述再生水路口相连。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水槽式洗碗机的洗涤槽体、呼吸器和软水器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水槽式洗碗机的洗涤槽体和软水器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水槽式洗碗机的洗涤槽体和软水器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软水器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软水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软水器的一个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软水器的另一个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软水器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软水器的又一个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软水器的再一个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水槽式洗碗机的洗涤槽体和呼吸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呼吸器的剖视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呼吸器、软水器在软水过程中的水流流向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呼吸器、软水器在再生水过程中的水流流向示意图。

附图标记:

水槽式洗碗机1000、

呼吸器100、盒体101;盖体102;

排水通道1;污水进口11;污水出口12;排水通气口13;单向阀14;

进水腔2;进水口21;出水口22;主水路口221;再生水路口222;进水通气口24;

进水通道25;上升通道段251;弯折通道段252;回转通道段253;流量计254;

回水通道26;主回路261;储水腔262;分隔筋263;间隙264;

空气腔3;呼吸口31;冷凝板311;连通口32;

第一导引段301;第二导引段302;弧状筋板303;连接筋304;冷凝槽305;第三导引段306;第四导引段307;冷凝挡板309;

软水器400、

本体410、上盖401、下盖402、结构体403、接管404、软水入口411、软水出口412、再生水入口413、加盐口414、

软水腔420、过水通道421、出水缓冲腔422、出水缓冲板423、上凸部424、入水缓冲腔425、入水缓冲板426、下凸部427、

软化再生腔430、

再生水入道440、竖向段441、环绕段442、通入段443、主支4431、分支4432、通水孔444、第二直孔段4441、第二锥段4442、

再生水出道450、滤水孔451、第一直孔段4511、第一锥段4512、通断口452、凹槽453、通道管454、固定管455、缺口4551、

入水通道460、弧形段461、竖直段462、

再生控制件470、阀芯471、阀体472、阀密封件473、

缺盐检测装置480、浮子481、磁吸件482、检测电路板483、干簧管484、第一贴片4841、第二贴片4842、

浮子腔491、装配腔492、装配槽493、导向筋494、

洗涤槽体600、水槽通气口602、安装口603、

密封安装结构700、安装螺母710、加盐盖720、密封垫730、凸筋73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竖向”、“长度”、“厚度”、“高度”、“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14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水槽式洗碗机1000的具体结构。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水槽式洗碗机1000,如图1所示,包括洗涤槽体600、呼吸器100和软水器400,洗涤槽体600内限定出顶部敞开的洗涤空间,待清洁的用具放置于洗涤空间内进行清洗。

如图4-图6所示,软水器400包括本体410和再生控制件470,本体410内限定出相互连通的软水腔420和软化再生腔430,再生控制件470用于控制软水腔420与软化再生腔430之间的连通和截断,本体410上形成有分别连通软水腔420两侧的软水入口411和软水出口412,本体410上还形成有连通软化再生腔430的再生水入口413和加盐口414,软水入口411和再生水入口413用于通入水,软水出口412与洗涤槽体600相连通,加盐口414用于向软化再生腔430内加入再生盐。

软水器400中水流流向具有两条路线:一条路线为,水可从软水入口411流入软水腔420,在软水腔420内软化,软化后的水再从软水出口412排出;另一条路线为,水可从再生水入口413流入软化再生腔430,在软化再生腔430内吸收盐形成盐水,盐水再流入到软水腔420中,最终盐水从软水出口412排出。当软化再生腔430内盐消耗一定程度后,则从加盐口414处补充再生盐。

需要说明的时,人们日常用水通常来源于自来水,而自来水中的cl、ca、mg等离子的含量较高,用自来水洗涤日常用具,日常用具上残留的cl、ca、mg等离子较多,容易被使用者直接摄入。

本发明实施例中,软水腔420内可以填充树脂或者其他能吸收cl、ca、mg等离子的软水物,软化再生腔430内可以填充再生盐,这里为购买方便再生盐优选食用盐(主要包含nacl)。当然,再生盐也可以是其他能洗去软水物上cl、ca、mg等离子的物质,这里不作限制。

具体地,当洗涤槽体600需要用水时,自来水通过软水入口411进入软水腔420,软水腔420内的软水物吸收水中cl、ca、mg等离子,吸收后的软化水由软水出口412流入洗涤槽体600,即软水腔420内软水物的作用在于将自来水中的cl、ca、mg等离子剔除。

当软水物吸附的cl、ca、mg等离子趋于饱和时,软水物的吸附作用会降低,此时需要对软水物进行还原。自来水通过软水器400的再生水入口413进入软化再生腔430内以形成盐水,当软水物吸附能力降低时,可控制再生控制件470打开,使软水腔420与软化再生腔430连通,软化再生腔430内盐水进入软水腔420中,盐水流入软水腔420内进行还原处理,恢复树脂的软化能力,还原处理过的盐水再从软水出口412处排出。当不需要进行还原时,再生控制件470关闭,使软水腔420与软化再生腔430之间截断,软水腔420能够进行软水操作。

在有的实施例中,软水入口411和再生水入口413为同一入口,软水器400在软水入口411处设置三通阀,以控制流入的水朝向软水腔420和软化再生腔430中的一个流动。而有的实施例中,软水入口411和再生水入口413为软水器400上分别独立的两个入口,这样节省了三通阀,有利于降低成本及简化结构。另外,软水器400上只有再生控制件470这一个控制件,整体控制非常简单。而下文的说明中,均以软水入口411和再生水入口413为软水器400上分别独立的两个入口为例进行说明。

具体地,如图6和图4所示,软水腔420和软化再生腔430水平并排设置,软水入口411和再生水入口413并排设在软水腔420的上方,软水出口412位于本体410的上部。这样排布,相比于软水腔420和软化再生腔430上下分布,结构更加合理。

具体而言,如果软水腔420和软化再生腔430上下分布,当软水腔420位于软化再生腔430上方,在再生控制件470打开时,软化再生腔430内盐水自动流入软水腔420中消耗阻力过大;当软化再生腔430位于软水腔420上方,软化水时水流需要流经路线过长,耗时过长。

在图4-图6中,软水腔420形成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圆柱形腔,软化再生腔430大体形成为上宽下窄的长条形腔。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软水器400,通过在软水器400内腔设置相互连通的软水腔420和软化再生腔430,使软化处理过程和还原处理过程可以分别在软水腔420和软化再生腔430内进行,保证软水器400的正常工作。该软水器400的结构简单、紧凑,布局合理,有利于实现不同功能区域的划分,使用可靠性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本体410包括上盖401、下盖402和结构体403,上盖401和下盖402分别设在结构体403的上端和下端,这样可便于加工形成本体410的各个内部通道。其中,上盖401的外边缘形成有向下延伸且与结构体403上端对接的上翻边,下盖402的外边缘形成有向上延伸且与结构体403下端对接的下翻边。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本体410内在软水腔420的上方设置出水缓冲腔422,在软水腔420的下方设置入水缓冲腔425,软水出口412与出水缓冲腔422连通,软水入口411和软化再生腔430均与入水缓冲腔425连通,其中,软水腔420与入水缓冲腔425之间间隔有入水缓冲板426,软水腔420与出水缓冲腔422之间间隔有出水缓冲板423,入水缓冲板426和出水缓冲板423上均设有过水通道421。

如图5和图7所示,入水缓冲板426和出水缓冲板423的至少一个上设有多条细缝以构成格栅,每条细缝均是过水通道421的一部分,细缝的宽度小于树脂颗粒的直径。可选地,细缝宽度达0.1-1.5mm,这样设置的格栅结构,容易过水且防止树脂颗粒漏出。

具体地,出水缓冲板423和入水缓冲板426均为圆形板,多条细缝沿周向环绕软水腔420的轴线排布,可以使液体均匀地进入软水腔420,从而保证了自来水可以均匀地被软化,盐水可以均匀地洗涤树脂颗粒。当然细缝的排布方式并不限于周向环绕软水腔420的轴线排布,还可以是其他不规则的排列方式。

具体地,入水缓冲板426上设有细缝时,如图6所示,细缝朝向入水缓冲腔425一侧的宽度大于细缝朝向软水腔420一侧的宽度。由此,既可以保证液体较快地进入软水腔420内,又可以防止树脂颗粒漏出。更具体地,在图6中,入水缓冲腔425到软水腔420的方向上,细缝的宽度先逐渐减小,后保持不变。

具体地,当出水缓冲板423上设有细缝时,如图6所示,细缝朝向出水缓冲腔422一侧的宽度大于细缝朝向软水腔420一侧的宽度。由此,既可以保证液体较快地离开软水腔420,又可以防止树脂颗粒漏出。更具体地,在图6中,出水缓冲腔422到软水腔420的方向上,细缝的宽度先逐渐减小,后保持不变。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入水缓冲板426的中间部分向下形成下凸部427,入水缓冲板426上的过水通道421设在下凸部427上。软水入口411及软化再生腔430均连通在入水缓冲腔425的外周位置,当从软水入口411或者软化再生腔430入水时,水流在下凸部427的导向引流下环绕一圈,水流从外周沿径向向下凸部427下方流动,然后水流穿过入水缓冲板426上的过水通道421向上流动。下凸部427的设置有利于进水软水腔420的水流能够在周向上均布。

如图6所示,出水缓冲板423的中间部分向上形成上凸部424,出水缓冲板423上的过水通道421设在上凸部424上。软水出口412连通在出水缓冲腔422的外周位置,当水流从软水腔420流出时,水流触顶后沿径向朝向外周方向流动,然后汇集于软水出口412处排出。上凸部424的设置有利于出水时均匀地向出水缓冲腔422的整圈外周方向流动,有利于平稳水流。

具体地,如图7所示,每条细缝均沿软水腔420的径向方向延伸设置。这样细缝的延伸方向与水流流动方向一致,从而有利于减少流动阻力,可以增加由细缝进出软水腔420的液体量,从而提高了自来水的软化速度或者盐水对树脂颗粒的洗涤速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本体410内还限定出再生水入道440,再生水入道440位于软水腔420的外侧,再生水入道440从再生水入口413延伸至软化再生腔430,且连通至软化再生腔430的底部,这样再生水入水时,水流从上向下流动,可保证流动顺畅,避免逆流。而由于软化再生腔430内盛放的是再生盐或者盐水,未溶解的盐因密度较大容易沉底,因此流入软化再生腔430内的水由下向上流动,则利于充分溶解再生盐。

具体地,如图4所示,再生水入道440先沿竖向延伸至本体410的底壁,然后沿本体410的底壁绕过软水腔420后,再延伸至软化再生腔430。这样设置再生水入道440,在本体410加工时再生水入道440容易成型。

具体地,如图4、图5和图7所示,再生水入道440包括竖向段441、环绕段442和通入段443,竖向段441位于软水腔420的外侧且竖向延伸,竖向段441的顶部为再生水入口413,环绕段442从竖向段441的底端沿软水腔420的周壁朝向远离软水入口411的方向延伸,通入段443与环绕段442相连且连通软化再生腔430。

其中,竖向段441在同一竖向面上延伸,环绕段442和通入段443在同一水平面上延伸,这样的设置便于简化壳体结构,方便加工。

进一步地,如图7和图8所示,再生水入道440的朝向软化再生腔430的侧壁上设有多个通水孔444,通水孔444设在通入段443的周壁上。再生水入道440仅通过多个通水孔444与软化再生腔430连通,这样可避免软化再生腔430内再生盐流入再生水入道440。也就是说,通水孔444的设置可以过水但是能够防漏盐。

具体地,如图5所示,通水孔444形成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细缝。

具体地,如图8所示,通水孔444在朝向再生水入道440的一端的过流面积大于朝向软化再生腔430的一端的过流面积。这样,则对流入的水具有一定导向作用,但是对再生盐则能够良好拦截。

具体地,如图8所示,通水孔444包括:第二直孔段4441和第二锥段4442,第二直孔段4441邻近软化再生腔430设置,第二锥段4442朝向再生水入道440设置,在水流流通方向上,第二锥段4442的过流面积逐渐减小。其中,第二直孔段4441的过流面积在水流方向上不变,而第二锥段4442形成漏斗的形状。第二直孔段4441的设置,保证通水孔444较窄的部分具有一定厚度,在水流冲击下不易变形变宽。而第二锥段4442设置成漏斗的形状则利于加工成形,且在流入过程中水流加快,使流入软化再生腔430的水流具有一定冲击力,利于冲散沉底的再生盐。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通入段443包括沿软化再生腔430的底部边沿延伸的主支4431,通入段443还包括与主支4431相连且延伸到软化再生腔430的底部中心区域的分支4432。

其中,将主支4431沿软化再生腔430的底部边沿延伸,可使主支4431与软化再生腔430共用侧壁,有利于简化结构及加工难度。而分支4432的设置,则可以使水流能够流入到软化再生腔430的中间区域。利用主支4431和分支4432的设置,将流入的水在软化再生腔430的底部均匀分布,有利于使软化再生腔430内盐水浓度均衡。

具体地,如图4所示,通入段443的朝向软化再生腔430的侧壁上设有多个通水孔444,且主支4431和分支4432的侧壁上均设有通水孔444。

具体地,如图4和图9所示,主支4431和分支4432的底部与软化再生腔430的底部平齐,主支4431与分支4432的顶部均与软化再生腔430隔断,也就是说,通水孔444设在主支4431和分支4432的侧壁上,水流沿水平方向冲入软化再生腔430内,有利于水流在软化再生腔430的底部均布后再向上流动。而且沿水平方向冲入的再生水,能够冲击到沉底的再生盐,有利于再生盐充分溶解。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9所示,本体410内限定出再生水出道450,再生水出道450的一端与软水腔420连通,再生水出道450的另一端与软化再生腔430连通。

具体地,如图5所示,再生水出道450竖向设置且位于软水腔420和软化再生腔430之间,再生水出道450的顶端与软化再生腔430连通,再生水出道450的底端与软水腔420连通。这样在再生控制件470打开时,利用重力作用可使软化再生腔430内的盐水自动流向软水腔420。

具体地,如图9所示,再生水出道450的朝向软化再生腔430的侧壁上设有连通的滤水孔451,可以理解为,再生水出道450和软化再生腔430之间通过侧壁隔开,该侧壁上设有滤水孔451,盐水仅能从滤水孔451朝向软水腔420流动。这样可避免软化再生腔430内再生盐流入软水腔420,滤水孔451的设置可以过盐水但是能够防漏盐。

具体地,如图9所示,滤水孔451在朝向再生水出道450的一端的过流面积大于朝向软化再生腔430的一端的过流面积。这样在防漏盐的前提下,保证盐水的出水更加顺畅。由于滤水孔451在朝向再生水出道450的一端的过流面积大,水流流速变缓,可避免水流过激冲走再生盐。

更具体地,如图9所示,滤水孔451包括:第一直孔段4511和第一锥段4512,第一直孔段4511邻近软化再生腔430设置,第一锥段4512朝向再生水出道450设置,在水流流通方向上,第一锥段4512的过流面积逐渐增大,第一锥段4512形成为漏斗的形状。第一直孔段4511的设置,保证滤水孔451较窄的部分具有一定厚度,在水流冲击下不易变形变宽。而第一锥段4512设置成漏斗的形状则利于加工成形,且在流入过程中水流变慢,水势变缓。

在图9中,滤水孔451设置在再生水出道450的顶端,滤水孔451为多个竖向延伸的长孔,从而保证过流流量。将滤水孔451设置在再生水出道450的顶端,可避免未溶解的再生盐从滤水孔451处流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本体410上位于软水腔420的外侧设有入水通道460,软水入口411通过入水通道460连通软水腔420的底部。

具体地,如图5所示,入水通道460包括:弧形段461和竖直段462,弧形段461的一端构成软水入口411,弧形段461沿软水腔420的周壁朝向远离再生水入口413的方向延伸,竖直段462从弧形段461的端部竖直向下延伸,竖直段462位于软水腔420和软化再生腔430之间,竖直段462的底端连通软水腔420。其中,弧形段461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竖直段462在同一竖向面上延伸,这样设置便于简化壳体结构,方便加工。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入水通道460的竖直段462与再生水出道450相邻且并排设置,再生水出道450通过入水通道460与软水腔420连通。这样可以减小再生水出道450的长度,简化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再生控制件470为控制阀,再生控制件470用于控制入水通道460与软化再生腔430之间的连通或者截断,具体为,控制阀用于控制再生水出道450与入水通道460的连通与截断。在图9中,控制阀的阀芯471的至少一部分可堵截再生水出道450。

具体地,控制阀位于软水腔420和软化再生腔430之间,控制阀安装在入水通道460的外侧壁上。这样设置,将软化再生腔430和软水腔420之间连通的控制部分集中在二者之间,通道壁面共用,可简化结构。

具体地,如图9所示,再生水出道450的底端设有连通入水通道460的通断口452,控制阀的阀芯471可活动地设在通断口452处。

进一步地,通断口452的一部分位于再生水出道450的底壁的下方,再生水出道450的底壁向下凹入形成凹槽453,凹槽453对应通断口452的位于再生水出道450的底壁下方的部分设置,凹槽453的截面形成半圆形,凹槽453的远离通断口452的一端端面形成半球面。这样的设置,有利于再生水出道450从最下端流通,避免积液。

可选地,通断口452及凹槽453均由钻刀切削而一体成型,由此,加工非常容易。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再生水出道450和入水通道460之间的侧壁上设有通断管454,通断管454的管口构成上述通断口452。通断管454朝向远离软化再生腔430的方向延伸,再生控制件470的阀芯471与通道管454相配合。通断管454的设置,可使再生控制件470的阀芯471无需设置得过长,减小再生控制件470整体尺寸。另外,通断管454设置后,管体轴向尺寸能够长,当再生水截断时,保证管体与阀芯471能够充分接触密封。

可选地,如图9所示,再生水出道450和入水通道460之间的管壁上设有固定管455,固定管455环绕通道管454设置,通道管454的管壁上设有缺口4551以连通入水通道460。这样,当再生控制件470打开时,阀芯471打开通道管454。再生水出道450内的盐水向下流向凹槽453,流向通断口452。流入通断口452的盐水从通道管454进入固定管455,然后从缺口4551流入入水通道460,最后从入水通道460的底部流向入水缓冲腔425,再流向软水腔420。

具体地,如图9所示,再生控制件470还包括阀体472,阀芯471可移动地设在阀体472,阀芯471的端部从阀体472内伸出。

有利地,如图9所示,固定管455穿过入水通道460,并从入水通道460的外侧壁伸出到软水器400的外部,再生控制件470卡扣固定在固定管455上。可选地,阀体472与固定管455之间设有阀密封件473,从而提高密封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软水器400还包括缺盐检测装置480,缺盐检测装置480用于检测软化再生腔430内是否缺盐。

具体而言,缺盐检测装置480与软化再生腔430相连并能够检测软化再生腔430中再生盐的余量,判断加盐口414是否需要添加再生盐,缺盐检测装置480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根据缺盐检测装置480的反馈信息控制提醒装置,向用户发出提醒信息,提醒用户通过加盐口414向软化再生腔430内加盐。控制器还与再生控制件470电连接,再生控制件470控制再生水流的流通。

由此,通过在软水器400上设置缺盐检测装置480和再生控制件470,并通过控制器控制,提高了软水器400再生盐添加和再生水流还原工作的自动化程度,不仅保证了软水器400的正常运行,防止因软化再生腔430缺少再生盐而影响软水器400正常工作,还简化了软水器400的控制操作,减少了用户操作。

具体地,如图9所示,缺盐检测装置480包括:浮子481、磁吸件482、检测电路板483和干簧管484,浮子481漂浮在盐溶液中,磁吸件482设在浮子481上。检测电路板483设在本体410上,干簧管484位于浮子腔491的外侧,干簧管484上设有第一贴片4841和第二贴片4842,第一贴片4841为极性贴片,在磁吸件482的吸力不足时第一贴片4841与第二贴片4842断开,在磁吸件482的吸力足够时第一贴片4841与第二贴片4842相贴合,第一贴片4841和第二贴片4842分别与检测电路板483电连接。

当盐充足时,浮子481密度小于盐溶液,浮子481浮在溶液表面。浮起来的浮子481上磁吸件482与干簧管484距离较近,磁吸件482吸引第一贴片4841,第一贴片4841朝向第二贴片4842靠近贴合,干簧管484处于闭合状态。第一贴片4841和第二贴片4842贴合后,检测电路板483上电路导通,发出盐量足够的信息。

当缺盐时,浮子481密度大于盐溶液,浮子481沉于底部。沉底的浮子481上磁吸件482与干簧管484距离较远,磁吸件482不足以吸引第一贴片4841,第一贴片4841脱离第二贴片4842,即干簧管484处于分离状态,检测电路板483上电路断开,发出盐量不足的信息。

水槽式洗碗机1000具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用于显示控制器发出的信息。当检测电路板483朝向控制器发出缺盐信息后,控制器将信息传递至控制面板上,控制面板上缺盐灯闪烁,表示缺盐。当检测电路板483朝向控制器发出缺盐信息后,控制器将信息传递至控制面板上,控制面板上缺盐灯闪烁,表示缺盐。

具体地,如图9所示,本体410内还限定出与软化再生腔430连通的浮子腔491,浮子481设在浮子腔491内,浮子腔491位于软化再生腔430的外边缘处。具体地,浮子腔491的底壁高于软化再生腔430的底壁,这样检测出的盐的浓度更接近于上层浓度,避免软化再生腔430底部盐未溶解影响检测精度。

可选地,干簧管484设在检测电路板483上,这样设置有利于缩短检测电路板483与干簧管484之间的路线长度,而且干簧管484与检测电路板483同步活动,避免干簧管484与检测电路板483之间断开导致检测失效。

进一步地,如图9和图4所示,浮子腔491的部分周壁朝向浮子腔491的内部凹入以形成装配腔492,电路板设在装配腔492内,这样由装配腔492保护检测电路板483和干簧管484,使软水器400在拆装时不易磕碰检测电路板483导致损坏。

具体地,如图9所示,装配腔492的相对侧壁上设有装配槽493,检测电路板483的相对两端分别卡在装配槽493内。这样设置使检测电路板483的安装非常容易,且检测电路板483不易晃动。

更具体地,如图4所示,装配腔492的至少一侧敞开,即装配腔492从敞开一侧连通外部,装配槽493在朝向装配腔492从敞开一侧贯通。这样从外部就能直接将检测电路板483插装入装配槽493,非常方便,而且也有利于散热。

可选地,检测电路板483和干簧管484通过塑封包装密封。

可选地,如图10所示,浮子481为竖向设置的柱形件,占用体积小。

可选地,如图5所示,浮子腔491的内壁上设有导向筋494,这样使浮子481升降时浮子481不会粘滞在浮子腔491的内壁上,由此可提高浮子481检测的灵敏度。在图5中,浮子腔491形成为矩形腔,在浮子腔491的四个侧壁上分别设有导向筋494,每个导向筋494沿上下方向延伸。

有利地,磁性件为包覆在浮子481内的磁铁,这样磁吸件482的成本较低。当然,磁吸件482还可以是其他部件,这里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浮子腔491邻近软水腔420和软化再生腔430的连通处设置,这样缺盐检测装置480基本上都安装在软水腔420和软化再生腔430之间,这样能充分利用软水腔420和软化再生腔430之间的设置的通道空间,提高整体紧凑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呼吸器100的壳体上限定出空气腔3和进水腔2,空气腔3设有与大气连通的呼吸口31,空气腔3设有与洗涤槽体600连通的连通口32,进水腔2包括彼此连通的进水通道25和回水通道26。

如图12所示,进水通道25包括:上升通道段251、弯折通道段252和回转通道段253。上升通道段251的下端设有进水口21,进水口21用于连接洗碗机的外部水源,例如进水口21直接连接自来水。

弯折通道段252形成为向上凸出的弯曲形状,弯折通道段252的一端与上升通道段251的上端连通,回转通道段253并排设置在弯折通道段252的下方,回转通道段253的一端与弯折通道段252的另一端连通,回转通道段253的另一端与回水通道26连通,回转通道段253上设有与空气腔3连通的进水通气口24。

具体而言,洗涤槽体600上设有水槽通气口602,呼吸器100上空气腔3具有连通口32,连通口32正对水槽通气口602设置固定,从而可以平衡洗涤槽体600和大气之间的压差,由此可以避免当洗涤槽体600内的温度发生变化或进行烘干过程等造成洗涤槽体600内的压力过大,保证洗涤槽体600洗碗机的安全可靠运行。

该实施例中,洗涤槽体600洗碗机的进水过程为:水通过进水口21进入进水腔2内后,通过软水入口411进入软水腔420内,在软水腔420内软化后排入洗涤槽体600内以用于对洗涤槽体600内的餐具进行洗涤,当软水腔420内的软化树脂的软化性能降低时,进水腔2内的水通过出水口22进入软化再生腔430内以为软化再生腔430提供再生水,通入软化再生腔430内的再生水形成再生盐溶液后进入软水腔420,将软水树脂还原再生。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回水通道26内设有分隔筋263以将回水通道26分隔成主回路261和储水腔262,主回路261上设有主水路口221,储水腔262上设有再生水路口222。

如图1和图13所示,软水入口411与主水路口221相连,如图1和图14所示,再生水入口413与再生水路口222相连。即水通过进水口21进入进水通道25内后,分流至主回路261和储水腔262内,进入主回路261内的水通过主水路口221进入软水器400的软水腔420内进行软化,进入储水腔262内的水通过再生水路口222进入软水器400的软化再生腔430内。

可选地,主回路261和储水腔262彼此连通,由此使得进水通道25内的水可以更好地分配。如图12所示,分隔筋263由回水通道26的底壁向上延伸,分隔筋263的上端和回水通道26的顶壁之间形成有间隙264,主回路261和储水腔262通过该间隙264彼此连通,即主回路261内的水可以通过该间隙264进入储水腔262内,同样地,储水腔262的水也可以通过该间隙264进入主回路261内,呼吸器100结构简单,方便加工。

另外,如图12所示,进水通道25内可以设有流量计254,以用于检测进水通道25内的进水流量,从而可以实时测量通过进水口21进入进水腔2内的水量。

具体地,在水流流通方向上,进水通气口24上游处的回转通道段253逐渐变窄,进水通气口24下游处的回转通道段253逐渐变宽,这样水流在流经进水通气口24处时,水流具有较大的流速而能够容易地跨过进水通气口24。

具体地,如图12和图1所示,空气腔3的侧壁包括由下至上倾斜延伸的第一导引段301和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二导引段302,第一导引段301的上端与第二导引段302的下端相连,第二导引段302的上端延伸至进水通气口24,空气腔3内的空气可以在第一导引段301和第二导引段302的导引下顺利流向进水通气口24,并通过进水通气口24进入进水腔2内,由此可以更好地平衡进水腔2内的压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中所示,空气腔3内设有冷凝筋,由此洗涤槽体600内的水蒸气通过连通口32进入空气腔3内,并与空气腔3内的冷凝筋接触而被冷凝筋冷凝成水滴,水滴在重力作用下汇集到空气腔3的底部,当空气腔3内的水位达到连通口32所在高度时,空气腔3内的水将会通过连通口32流回至洗涤槽体600内。

优选地,如图12中所示,冷凝筋包括弧状筋板303,弧状筋板303围绕连通口32周向的一部分设置,由此使得洗涤槽体600内的水蒸气流至连通口32时,直接与弧状筋板303接触而被冷凝成水滴,由此使得进入空气腔3内的水蒸气可以更好地被冷凝。

进一步地,如图12中所示,弧状筋板303包括多个,相邻两个弧状筋板303的至少一部分在连通口32的径向上并排设置,相邻两个弧状筋板303通过连接筋304相连,以在两个弧状筋板303和连接筋304之间形成冷凝槽305,由此可以增大冷凝筋的冷凝面积,提高空气腔3内水蒸气的冷凝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中所示,连通口32邻近空气腔3的底壁设置,由此便于汇集在空气腔3底部的水通过连通口32流回至洗涤槽体600内。优选地,如图12中所示,空气腔3的底壁包括第三导引段306和第四导引段307,其中第三导引段306由后向前向下倾斜延伸,第四导引段307由前向后向下倾斜延伸,第三导引段306的下端和第四导引段307的下端相连,且第三导引段306和第四导引段307的连接交点位于连通口32的竖直中心线上,由此使得空气腔3内的水在第三导引段306和第四导引段307的导引下汇集至空气腔3的底部,空气腔3内的水被更好地聚集,便于空气腔3内的水及时排出。

进一步地,如图12中所示,空气腔3的侧壁上设有朝向连通口32延伸的冷凝挡板309,由此使得进入空气腔3内的水蒸汽可以被更好地冷凝。优选地,空气腔3的侧壁上可以设有多个彼此间隔开的冷凝挡板309,由此使得水蒸气的冷凝效率进一步提高。

优选地,如图12中所示,呼吸口31邻近空气腔3的顶壁设置,连通口32邻近空气腔3的底壁设置,由此可以延长水蒸汽在空气腔3内的流动路径,水蒸汽在空气腔3内可以被更好地冷凝。进一步地,如图12中所示,呼吸口31的下方设有冷凝板311,由此使得在空气腔3内未被冷凝的水蒸汽在排至呼吸口31位置时与冷凝板311碰撞,水蒸汽被进一步冷凝,由此可以进一步避免空气腔3内的水蒸汽由呼吸口31排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排水通道1设有污水进口11、污水出口12和排水通气口13,其中污水进口11与洗涤槽体600连通,污水出口12适于与下水道连通,排水通气口13和大气连通。洗涤槽体600洗碗机的排水过程为:洗涤槽体600内产生的洗涤污水通过污水进口11进入排水通道1内,然后通过污水出口12排至下水道内,从而实现洗涤槽体600洗碗机的排水过程。

当停止排水过程时,排水通道1的上游段内将会形成负压,使得与下水道连通的排水通道1的下游段内滞留的水具有因虹吸而回流的趋势,由于排水通气口13和大气连通,大气中的空气可以通过排水通气口13进入排水通道1内,以平衡排水通道1内的压差,防止排水通道1出现虹吸现象,由此可以防止排水后排水通道1内的水流回至洗涤槽体600洗碗机的洗涤槽体600内,保证排水通道1内滞留的水顺利排出。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中所示,排水通气口13和空气腔3之间设有由空气腔3朝向排水通气口13方向单向通气的单向阀14。在洗涤槽体600洗碗机的排水过程中,洗涤槽体600内的污水将会通过污水进口11进入排水通道1内,此时排水通道1内的压力较大,单向阀14在水压作用下处于关闭状态,排水通道1内的污水不会通过排水通气口13进入空气腔3内;当排水过程停止后,排水通道1内出现负压,即此时空气腔3内的压力大于排水通道1内的压力,单向阀14在压差作用下自动打开,此时空气腔3内的空气可以通过排水通气口13进入排水通道1内,以平衡排水通道1内的压差,从而防止排水通道1内产生虹吸现象。可选地,如图12所示,排水通道1形成为倒“u”型的弯管,由此可以更好地避免排水通道1内产生虹吸现象。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呼吸器100的壳体包括:盒体101和盖设于盒体101上的盖体102,盒体101和盖体102之间限定出排水通道1、进水腔2和空气腔3。

可选地,盒体101和盖体102之间可以为焊接连接,由此使得盒体101和盖体102之间连接的密封性好。优选地,壳体可以通过吹塑工艺一体成型,生产工艺简单且生产效率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呼吸器100和软水器400均位于洗涤槽体600的外部,呼吸器100位于软水器400的上方,主水路口221和再生水路口222位于呼吸器100的底部,软水入口411和再生水入口413位于软水器400的顶部。这样能利用呼吸器100进水、储水,连接线路短。由于安装线路短,线路不会成为呼吸器100和软水器400的额外负担,避免因过重导致从洗涤槽体600上掉落,可靠性加强。另外,呼吸器100和软水器400之间的连接可互为支撑。

具体地,如图1-图2、图12-图14所示,主回路261和储水腔262并排设置,软水入口411和再生水入口413并排设置,软水入口411与主水路口221对插连接,再生水入口413与再生水路口222对插连接。这样设置,能够最大限度减短管路长度。

具体地,呼吸器100设在洗涤槽体600的周壁上,软水器400设在洗涤槽体600的底壁上。这样安装对水槽式洗碗机1000整体占用体积非常小。

在图1和图2中,洗涤槽体600为方形槽体,呼吸器100设在洗涤槽体600的右侧壁上。软水器400设在洗涤槽体600的底壁上且邻近右侧设置,软水器400的软水入口411和再生水入口413向上设置,且恰好从洗涤槽体600的底壁右侧伸出,并与呼吸器100底部的主水路口221和再生水路口222对接。这样的安装方式,洗碗机整体面积较小,管路短,连接方便。

具体地,如图3所示,洗涤槽体600的底壁上设有安装口603,加盐口414位于本体410的顶部且正对安装口603设置。

具体地,洗涤槽体600的底壁上设有连通软水出口412的槽体进水口(图未示出)。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软水器400包括设在本体410上的接管404,接管404的管口构成加盐口414,接管404从安装口603伸入到洗涤槽体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水槽式洗碗机1000还包括密封安装结构700,密封安装结构700包括:安装螺母710和加盐盖720,安装螺母710位于洗涤槽体600内且外套在接管404上,安装螺母710与接管404之间螺纹配合以将软水器400固定在洗涤槽体600的底部。加盐盖720盖合在接管404的管口上,用于封住加盐口414。

密封安装结构700还包括:密封垫730,密封垫730夹设在本体410和洗涤槽体600的底壁之间。洗涤槽体600和软水器400之间设置密封垫730,进一步保证了洗涤槽体600与软水器400连接处的密封性,防止洗涤水从安装口603与接管404之间缝隙漏出。

具体地,密封垫730为圆环形且外套在接管404上。这样安装方便,而且密封垫730不易从软水器400上脱落。

具体地,密封垫730的表面设有凸筋731,可选地,凸筋731设在密封垫730的朝向本体410的表面上,或者凸筋731设在密封垫730的朝向洗涤槽体600的底壁的表面上,或者密封垫730在朝向本体410和洗涤槽体600的底壁的表面上均设有凸筋731。

可以理解的是,将密封垫730安装在软水器400和洗涤槽体600的底壁之间,当旋紧安装螺母710,密封垫730可以被压紧在软水器400和洗涤槽体600的底壁之间,增强了密封垫730的密封性。

综上,在图1-图14的实施例中,软水器400软化水路结构:正常洗涤时,呼吸器100的储水腔262溢满时,再生控制件470控制再生水路关闭,主水路进水。呼吸器100中,回水通道26的主回路261的水从主水路口221进入软水器400的软水入口411,水从软水腔420底部进入,穿过软水腔420软化,软化水再从软水腔420顶部流出进入洗涤槽体600。进水过程中,会有一部分水存留在呼吸器100的储水腔262中,作为再生水备用。

软水器400再生水路结构:当软水器400的软水腔420需要再生时,从呼吸器100的储水腔262中的水经过再生水路口222进入软水器400的再生水入口413,再生控制件470打开,再生水路连通,再生水进入软水器400溶解盐后,再进入软水腔420,使得树脂恢复软化水的能力。此过程通常会打开进水阀,进入1l水。此部分水用于冲走还原置换后的钙镁离子,进入洗涤槽体600后,直接排出。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