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式炒菜锅铲盖三件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70455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无菌式炒菜锅铲盖三件套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炒菜时可以彻底杀灭粘附在锅铲的铲部上食材中一些隐藏的危险微生物寄生虫和卵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无菌式炒菜锅铲盖三件套。



背景技术:

目前炒菜常规的锅铲盖三件套,锅为平底、锥底或圆底锅,锅盖的边缘都是为圆形,锅铲的柄部有冲压加固半圆型、木柄型或高强度扁形钢铲柄3种,锅铲的作用是间歇或连续地翻炒、搅动锅里的食材,这样的锅铲盖三件套锅铲设计、制造与炒菜过程中都没有考虑到、也无法对锅铲所粘附食材的充分加热并“消毒”:人们在炒菜过程中起到翻炒食材的作用锅铲铲部不能与食材同步加热并高温焖熟、只是间歇性受热,这样锅铲上难免会粘附着一些半生不熟的食材,而这些附着在锅铲上“半熟菜”里可能夹带的沙门氏菌(炒蛋时)、肉毒杆菌、志贺菌、李斯特菌(热保鲜熟食时)、乙肝病毒、寄生虫活体或卵(煮鱼和螃蟹)等致命的危险性消化道传播疾病与生物,未见人们对此给以关注和防范,在食材炒熟装盘前,人们都不会依照严格的食品卫生与疾控要求对锅铲的铲部进行清洗并高温消毒后再用来装盘,而那些粘在铲部的“半熟菜”们就会因铲菜装盘时,锅铲对锅里熟菜的冲击、摩擦动作而混入到锅里的熟菜里——造成“二次污染”,到达餐桌后就会“病从口入”,对进食的人们造成潜在或直接的危害,这是当前讲究饭前卫生和注意餐具彻底消毒的人们、疾控技术专家以及餐具生产行业都忽略的饮食卫生的漏洞和薄弱环节,也是影响到人民餐桌饮食卫生、制约人们健康和理念的最后一公里,在当前空气、水源和食物污染程度较重的形势下,推广“无菌操作”式的厨房炒菜器具与操作流程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常规锅铲盖三件套设计、制造、使用过程与习惯理念方面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炒菜过程中能使锅铲与食材通过同步加热并高温焖熟,彻底杀灭隐藏在锅铲所粘附食材里有害微小生物的锅铲盖三件套,杜绝了常规锅铲铲部所粘附的“半熟菜”成为一些危险微生物的“避热港”,防止锅铲成为这些有害生物感染健康人群的媒介、桥梁和“接种铲”。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无菌式炒菜锅铲盖三件套,包括锅铲手柄、锅铲柄、置铲口、锅铲铲部、锅盖、锅、锅手柄和锅铲柄基部凸块;其特征在于:锅铲柄后部设有锅铲手柄,锅铲柄前部设有锅铲铲部,在位于锅铲铲部后面的锅铲柄上设有锅铲柄基部凸块,所述锅铲柄基部凸块设于锅铲柄两侧,圆形的锅盖的边缘设有置铲口,该置铲口在锅铲铲部置于锅中炒菜焖锅时能刚好卡置住锅铲柄基部凸块使锅铲铲部定位在锅中,此时位于置铲口两侧的锅盖边缘能与锅的内侧贴合形成密封,使锅铲铲部固定在锅盖下的锅里与食材同步受热并高温焖煮,杀灭在锅铲铲部炒菜中难免会附着半生不熟食材所夹带的危险性微小生物。

在高强度扁形钢的锅铲柄基部的靠近锅铲铲部处的每侧设置有一个锅铲柄基部凸块,需要对锅铲铲部进行高温焖锅消杀有害微小生物时,锅铲柄基部凸块卡在置铲口之上固定住锅铲。

当置铲口设立在锅盖边缘上时、锅的边缘为圆形。

所述的锅铲柄采用高强度钢的扁形铲柄,所述的置铲口的断口面较小且形状大小与锅铲柄形状大小相匹配,既可以卡置住锅铲柄基部凸块而使锅铲铲部置于锅盖与锅之间的空间焖煮,也可以兼作为锅盖上的排汽口并对锅铲柄基部可能接触熟食的区域也利用该蒸汽高温消杀,无需在锅盖上另行挖排汽孔。

所述的锅盖的直径小于或等于锅的直径,当锅盖的直径小于锅的直径时,锅铲铲部与锅铲柄之间的倾斜度能使得锅铲柄基部能紧贴在锅的内侧上,确保锅盖与锅铲和锅三者之间的密封配合而不会漏掉热气。

所述的锅为平底锅、锥底锅或圆底锅。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无菌式炒菜锅铲盖三件套,包括锅铲手柄、锅铲柄、置铲口、锅铲铲部、锅盖、锅、锅手柄和锅铲柄基部凸块;其特征在于:锅铲柄后部设有锅铲手柄,锅铲柄前部设有锅铲铲部,在位于锅铲铲部后面的锅铲柄上设有锅铲柄基部凸块,所述锅铲柄基部凸块设于锅铲柄两侧,在锅的边缘设立有下凹式的置铲口,锅盖的边缘为圆形,该置铲口在锅铲铲部置于锅中炒菜焖锅时能刚好卡置住锅铲柄基部凸块使锅铲铲部定位在锅中,此时位于置铲口两侧的锅边缘能与锅盖贴合形成密封,使锅铲铲部固定在锅里与食材同步受热并高温焖煮,杀灭在锅铲铲部炒菜中难免会附着半生不熟食材所夹带的危险性微小生物。

所述的锅铲柄采用高强度钢的扁形铲柄,所述的置铲口的断口面较小且形状大小与在锅铲柄基部凸块以下的锅铲柄的形状大小相匹配,既可卡置住锅铲柄基部凸块而使锅铲铲部置于锅盖与锅之间的空间焖煮,也可兼作为锅上的排汽口并对锅铲柄基部可能接触熟食的区域也利用该蒸汽高温消杀,无需在锅盖上另行挖排汽孔。

所述的锅盖的直径小于或等于锅的直径,当锅盖的直径小于锅的直径时,锅铲铲部与锅铲柄之间的倾斜度能使得锅铲柄基部能紧贴在锅的内侧上,确保锅盖与锅铲和锅三者之间的密封配合而不会漏掉热气。

所述的锅为平底锅、锥底锅或圆底锅。

本发明的特点和优点是:本发明所研发的无菌式炒菜锅铲盖三件套在我们常规的锅、锅盖、锅铲的基础上,使用高强度扁形钢铲柄并在近铲处设置2个凸块,在锅盖或锅的边缘加工有置铲孔,炒菜焖锅时锅铲柄基部可卡入置铲口,而置铲口则卡住锅铲柄基部的2个凸块、使锅铲铲部被固定在锅盖下的热锅里,让锅铲铲部所粘附的食材密闭在锅盖与锅贴合组成高温环境里的食材同步高温加热焖熟,使得附着在锅铲铲部上的食材里所夹带的沙门氏菌、志贺菌、李斯特菌、乙肝、寄生虫活体或卵等危险性生物,在这样特殊的锅铲盖装置里被高温彻底消杀,确保在起锅盛菜时锅铲部的正反面所有粘附的食材均为“熟菜”,把炒熟的熟菜从锅里用锅铲装到碗里也就不会被常规锅铲粘附“半熟菜”里的危险微生物“二次污染”了,杜绝了常规炒菜器具与流程中粘附在锅铲铲部的“半熟菜”里面所隐藏的危险性生物混入熟菜里对人们造成潜在或直接的危害,实现全新的“无菌操作”式炒菜技术规范与习惯卫生理念,使得做好现有饭前卫生、碗筷消毒和分餐制等饮食卫生规范的人们,不再对锅铲铲部粘附食材所隐藏的危险微小生物而一日三餐地“职业暴露”了,堵住人类几千年来炒菜做饭时锅铲粘附食材隐藏微小生物的消杀与卫生漏洞,革新国人饮食卫生习惯并提升卫生与健康理念及水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图2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锅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1为图3中的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置铲口位于锅边缘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锅铲手柄1,锅铲柄2,置铲口3,锅铲铲部4,锅盖5,锅6,锅手柄7,锅铲柄基部凸块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本实施例(以置铲孔设在锅盖上为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如附图所示,本发明的无菌式炒菜锅铲盖三件套,包括锅铲手柄1、锅铲柄2、置铲口3、锅铲铲部4、锅盖5、锅6、锅手柄7、锅铲柄基部凸块8等部件或部位名称。与常规的锅盖不同,本发明的锅盖5的边缘设有置铲口3,该部位可以在炒菜焖锅时卡置住锅铲柄基部凸块8且锅盖5的边缘与锅6的内侧贴合形成密封,使锅铲铲部4固定在锅盖下的锅里与食材同样受热焖熟,杀灭炒菜时难免会附着在锅铲铲部中的“半熟菜”所夹带的危险性生物:鸡蛋里的沙门氏菌、冰箱冷藏食物里面的志贺菌、李斯特菌、肉毒杆菌、大肠杆菌、洗锅铲时可能沾染上的乙肝病毒以及水产海鲜里所夹带的病菌和寄生虫、卵等微生物经过适当的高温给以杀灭,提倡一种全新的炒菜与餐桌食品安全新理念。所述的置铲口3,可以设在锅盖5或者锅6的边缘,当置铲口设立在锅盖5边缘上时、锅6的边缘为圆形见图1;当在锅6的边缘设立下凹式的置铲口3时、锅盖5的边缘为圆形见图4;所述的扁形铲柄采用高强度钢所以需要的置铲口3的断口面较小,这样既可以卡置住锅铲柄基部凸块8而使锅铲铲部4置于锅盖5与锅6之间的高温空间焖煮,也可以兼作锅盖5上的排汽口而无需再另行挖孔,焖锅时置铲口3与锅铲柄基部凸块8到锅铲基部之间的间隙成为焖锅时锅内多余热蒸汽的排汽口,充分利用锅里从置铲口溢冲出多余的热蒸汽对锅铲柄2的基部会形成“环绕型”、“开放性”蒸汽消杀,保证与熟菜接触的锅铲部位利用炒菜的时机一并消毒灭菌。所述的锅盖5的直径可以小于或等于锅6的直径,当锅盖5的直径可以小于锅6的直径时,锅铲铲部4与锅铲柄2之间的倾斜度要使得锅铲柄基部能紧贴在锅6的内侧上,确保锅盖6、锅铲和锅6三者之间的密封配合,不会漏掉热汽影响焖锅消杀有害微小生物的效果。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改进锅铲在炒菜过程中起到翻炒食材的作用、间歇性受热锅盖铲三件套不能对锅铲的铲部和食材一样进行彻底加热的传统方式,对难免粘附在本发明的锅铲铲部上的食材,利用热蒸汽或与食材间的热传导的高温对生物体内蛋白质有变性与凝固作用而根据需要彻底加热煮熟,避免了粘附有半生不熟食材及其隐藏的危险微小生物的锅铲铲部对熟菜的铲装入盘时的污染,革除了传统锅盖铲三件套所产生的食品卫生与安全方面隐患。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