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中药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91615阅读:7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日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中药枕。



背景技术:

神经性耳鸣是听觉系统的感音神经部分发生障碍。当内耳听觉感受器有病,如药物中毒、噪声外伤、美尼尔氏病等;听神经和听觉中枢遭受外伤或发生炎症、中毒、缺血、肿瘤等;以及颅内各种病变影响到听神经或听觉中枢时,都会出现耳鸣。神经性耳鸣是指人们在没有任何外界刺激条件下所产生的异常声音感觉。如感觉耳内有蝉鸣声、嗡嗡声、嘶嘶声等单调或混杂的响声,实际上周围环境中并无相应的声音,也就是说耳鸣只是一种主观感觉。耳鸣可以短暂或持续性存在严重的耳鸣可以扰得人一刻不得安宁,令人十分紧张。神经性耳鸣目前是一个世界医学界的难题之一,由于耳鸣的主观性特征,目前对其病因、病机了解较少,临床上西医对耳鸣的治疗方法繁多,包括药物治疗、病因治疗、习服疗法、助听器、手术疗法等,但疗效欠佳。而中医可根据个人体质不同,注重整体调节,从整体上对患者机体进行调节,从根本上改变体质治疗耳鸣,且效果可靠,安全,无毒副作用和耐药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中药枕,药物通过口腔、耳膜内腔、鼻咽粘膜和皮肤多处对药物的吸收,通过物理治疗,调节人体机能,效果好,无毒副作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中药枕,包括枕芯,枕芯中填充如下重量份数的中药颗粒:独活30-40,酒当归20-30,泽泻15-20,白鲜皮20-28,细辛16-22,川贝母20-26,重楼15-20,柴胡18-25,白芍20-25,陈皮18-23,樟脑10-15。

优选的,所述枕芯中填充如下重量份数的中药颗粒:

独活35,酒当归25,泽泻18,白鲜皮26,细辛20,川贝母23,重楼18,柴胡21,白芍25,陈皮22,樟脑15。

本发明中药枕的制备方法:将所述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药干燥,粉碎成米粒大小的颗粒,装入布袋置于枕芯中即可。

中医认为神经性耳鸣多为肝胆有火,肝胆湿热,肝肾虚弱,阳气不足以到达耳部所致,本发明配方中独活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酒当归酒当归行血活血,帮助阳气上行,保证脑耳部供血充足;泽泻利水,渗湿,泄热;白鲜皮祛风,燥湿,清热,解毒,治风热疮毒,疥癣,皮肤痒疹,风湿痹痛,黄疸,与泽泻同用协同增效,清体内湿热效果显著;细辛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通窍,解表,治风寒表证,头痛,牙痛,风湿痹痛,痰饮咳喘,鼻塞;川贝母清热润肺,散结消肿,化痰止咳;重楼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与川贝母同用,去肝火,疏肝解郁;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与酒当归同用,促进血液循环助阳气上行,改善脑耳部供血不足;白芍性凉、味苦、微寒,具有平肝止痛、补血柔肝、敛阴收汗等功效,陈皮理气降逆、调中开胃、燥湿化痰,樟脑能通关窍、利滞气,与陈皮合用能促进药物的透皮吸收。中药枕头中陈皮、樟脑起到理气,通关窍作用,使得药物直接作用于耳部或者通过鼻腔、口腔将药物吸收进而作用于耳部,多部位作用,使药效同时到达耳部,酒当归、柴胡、细辛通过作用于皮肤疏肝活血,促进血液循环,助阳气上行,使得耳部血液循环顺畅,独活、泽泻、白鲜皮清热解毒,疏风去湿,川贝母、重楼去肝胆火,疏肝解郁,消肿散结,改善局部微循环,使血流加快,本发明中药枕各药物协同增效,具有疏肝解郁,去肝胆湿热,疏通活血,补阳气的药效,通过鼻腔、口腔、耳腔,皮肤作用于耳部和头部各神经,使药物充分吸收,可明显治疗神经性耳鸣,调节人体机能,改善体质,且本药枕为物理治疗安全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中药枕,包括枕芯,枕芯中填充如下重量份数的中药颗粒:独活30g,酒当归30g,泽泻20g,白鲜皮28g,细辛16g,川贝母26g,重楼15g,柴胡18g,白芍25g,陈皮23g,樟脑10g。

将所述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药干燥,粉碎成米粒大小的颗粒,装入布袋置于枕芯中即可。

实施例2:

一种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中药枕,包括枕芯,枕芯中填充如下重量份数的中药颗粒:独活40g,酒当归20g,泽泻15g,白鲜皮20g,细辛22g,川贝母20g,重楼16g,柴胡25g,白芍20g,陈皮18g,樟脑12g。

将所述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药干燥,粉碎成米粒大小的颗粒,装入布袋置于枕芯中即可。

实施例3:

独活35g,酒当归25g,泽泻18g,白鲜皮26g,细辛20g,川贝母23g,重楼18g,柴胡21g,白芍25g,陈皮22g,樟脑15g。

将所述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药干燥,粉碎成米粒大小的颗粒,装入布袋置于枕芯中即可。

为了对本发明的安全性和疗效性进行验证,用实施例3的中药枕进行了临床试验:

选择神经性耳鸣患者200例,年龄分布在40-65周岁,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4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每天坚持使用本发明实施例3的中药枕,对照组给与龙胆泻肝丸治疗,治疗15天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痊愈85例,显效30例,有效1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痊愈22例,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为65%,且对照组患者37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腰膝酸软,腰困症状,治疗结果可以看出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对治疗组的患者进行后期随访两个月,没有反复,本发明的中药枕疗效稳定而持久,没有毒副作用,而且治疗方式患者容易接受,减轻了患者家属的负担及长期服药的痛苦。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中药枕,包括枕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枕芯中填充如下重量份数的中药颗粒:独活30‑40,酒当归20‑30,泽泻15‑20,白鲜皮20‑28,细辛16‑22,川贝母20‑26,重楼15‑20,柴胡18‑25,白芍20‑25,陈皮18‑23,樟脑10‑15。该药枕通过口腔、耳膜内腔、鼻咽粘膜和皮肤多处对药物的吸收,通过物理治疗,调节人体机能,效果好,无毒副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张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浩
技术研发日:2017.12.06
技术公布日:2018.03.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