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饮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24998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直饮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饮水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直饮水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工业污染物及生活污染物严重影响了我们赖以生存的水源,为了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要,瓶装矿泉水营运而生,但瓶装水的水温有时无法满足人体的需要,但消费者为了能够尽快喝到不同温度的水,即热式直饮机已有大量的适用。

目前的即热式直饮机结构较为复杂,且空间占用较大,无法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要,另外水气分离也是一个较为难以解决的难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即热式直饮机的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以上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占用空间小的直饮水设备。

一种直饮水设备包括设备本体、进水装置、水箱、加热装置、电源组件、加压装置及水气分离器,所述设备本体包括上本体和下本体,所述水气分离器设置在上本体顶端,所述加热装置、加压装置和电源组件设置在所述下本体上,所述进水装置设置于水箱端面,水箱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下本体内,所述加压装置一端与水箱连接,所述加压装置另一端与加热装置连接,所述加热装置与水气分离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本体为环形箱体,所述下本体为箱体状,所述下本体两侧面分别设置有若干散热通孔,所述电源组件位于所述加压装置上端,所述加热装置位于电源组件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本体上开设有收容腔,所述收容腔的两侧壁上设置有旋转槽,所述水箱底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旋转凸起,所述旋转凸起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旋转槽内,所述水箱可以旋转槽为中心进行旋转并活动地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本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led灯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滴水盘装置,所述滴水盘装置设置在上本体的下端,所述滴水盘装置包括滴水盘及用于封闭滴水盘顶部的封盖,所述滴水盘为顶部开口的凹槽,所述滴水盘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支撑筋,所述封盖架设在所述支撑筋上,所述封盖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允许水滴通过的通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水装置包括本体、设置于本体上端的连接部、设置于本体下端的插接部和设置于本体内的阀门组件,所述本体为中空柱体,所述连接部为凹形槽,该凹形槽底端开设有一个收容槽,所述阀门组件包括顶针、套设在顶针上的弹性体和设置在顶针顶端的密封圈,该密封圈设置在所述收容槽内,所述密封圈与所述连接部形成一个上端开口的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箱包括水箱本体、设置于水箱本体内的储水腔及进水结构,所述进水结构设于储水腔一侧并与储水腔连接,所述储水腔内设置有缺水保护装置,所述缺水保护装置包括一探头及感应结构,所述感应结构可以感应到探头的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组件包括电源及装设所述电源的电源盒,所述电源盒由底座、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和端盖组成,所述底座、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界定出一个上端开口的收纳空间,所述电源设置在该收纳空间内,所述端盖与后侧板活动连接,所述收纳空间至少一侧壁开设有散热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气分离器包括基体、进水口、出水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水口、出水口和出气口均与基体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内设置有水气分离腔,所述进水口设置在基体一侧,该进水口与水气分离腔连通,所述出水口和出气口设置在基体的底端,所述出水口和出气口与水气分离腔连通,所述水气分离腔内上端向下凸设有挡水板,所述基体的底端沿着出气口的竖直方向向上延伸形成一个水汽通道,该水汽通道与出气口连通,所述挡水板设于水汽通道和进水口之间,所述水汽通道的顶端在竖直方向上高于挡水板的底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基体、进水口、出水口、供电插座和控制器插座,所述进水口设置在基体的下端,所述出水口设置在基体的上端,所述供电插座和控制器插座设在在基体的侧壁处,所述供电插座于控制器插座间隔设置。

本发明直饮水设备包括设备本体、进水装置、水箱、加热装置、电源组件、加压装置及水气分离器,所述设备本体包括上本体和下本体,所述水气分离器设置在上本体顶端,所述加热装置、加压装置和电源组件设置在所述下本体上,所述进水装置设置于水箱端面,水箱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下本体内,所述加压装置一端与水箱连接,所述加压装置另一端与加热装置连接,所述加热装置与水气分离器连接;本发明设置了水汽分离器,通过水汽通道和挡水板的配合实现水气分离,将水箱可活动地收容于设备本体内,减少了空间的占用,通过将进水装置将瓶装水与水箱对接,还可以重复利用,节省了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直饮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本发明直饮水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本发明直饮水设备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图1本发明直饮水设备的部分分解状态示意图;

图5为图1本发明直饮水设备的进水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本发明直饮水设备的进水结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7为图2本发明直饮水设备的进水结构及使用的剖视图;

图8为图2本发明直饮水设备的水箱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2本发明直饮水设备的加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2本发明直饮水设备的电源组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2本发明直饮水设备的电源组件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2本发明直饮水设备的水气分离器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本发明直饮水设备的水气分离器分解示意图;

图14为图12本发明直饮水设备的水气分离器剖视图;

图15为图2本发明直饮水设备的滴水盘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和图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直饮水设备包括设备本体100、进水装置200、水箱300、加热装置400、电源组件500、加压装置600及水气分离器700,所述设备本体100包括上本体101和下本体102,所述水气分离器700设置在上本体101顶端,所述加热装置400、加压装置600和电源组件500设置在所述下本体102上,所述进水装置200设置于水箱300端面,水箱300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下本体102内,所述加压装置600一端与水箱300连接,所述加压装置600另一端与加热装置400连接,所述加热装置400与水气分离器700连接。

其中,所述上本体101为环形箱体,所述下本体102为箱体状,所述下本体102两侧面分别设置有若干散热通孔103,所述电源组件500位于所述加压装置600上端,所述加热装置400位于电源组件500一侧。

其中,所述上本体10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led灯管106。

其中,所述下本体101上开设有收容腔104,所述收容腔104的两侧壁上设置有旋转槽105,所述水箱300底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旋转凸起304,所述旋转凸起304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旋转槽105内,所述水箱300可以旋转槽105为中心进行旋转并活动地收容于所述收容腔104内。

请参阅图5至图7,所述进水装置200包括本体201、设置于本体201上端的连接部202、设置于本体201下端的插接部203和设置于本体201内的阀门组件204,所述本体201为中空柱体,所述连接部202为凹形槽,该凹形槽底端开设有一个收容槽205,所述阀门组件204包括顶针241、套设在顶针241上的弹性体242和设置在顶针241顶端的密封圈243,该密封圈243设置在所述收容槽205内,所述密封圈243与所述连接部202形成一个上端开口的空间。

其中,所述密封圈243为u形状,该密封圈243中心底面向上延伸形成一卡持柱2431,所述密封圈243底部中心处开设有插孔2432,所述插孔2432贯穿该卡持柱2431,所述顶针241的顶部设置有圆锥状,顶部下方沿圆周向内凹设有一卡持槽2411,所述顶针241的顶部穿过密封圈243中心的插孔2432,所述卡持柱2431套设于所述卡持槽2411内。

其中,所述密封圈243为的材质优选为硅胶,所述弹性体242为弹簧。

其中,所述本体201下端设置有一定位部206,所述定位部206的两端与本体201的内侧壁连接,所述定位部206的中心处开设有一定位孔261,所述顶针241穿过该定位孔261。所述定位孔261可以将顶针241保持在垂直方向上,使得顶针241在被顶出的时候能够保证瓶装水出水的连贯。

其中,所述定位孔261为一圆形孔,该定位孔261的直径略大于顶针241的直径。

其中,所述顶针241的底部设置有顶出部2412,所述顶出部2412位于定位孔261的下端,所述顶出部2412的直径大于顶针241的直径,所述弹性体242一端抵顶于定位部206下端面,弹性体242另一端抵顶于所述顶出部2412的上端面。

其中,所述连接部202内侧壁设置有螺旋纹221。

其中,所述连接部202的外壁设置有防滑纹222,所述防滑纹222的作用在于连接部2与瓶装水固定时防止打滑。

其中,插接部203底端设置有若干插杆231,所述插杆231之间设有间隙。

请参阅图5至图8,所述水箱300包括水箱本体301、设置于水箱本体301内的储水腔302及进水结构303,所述进水结构303设于储水腔302一侧并与储水腔302连接,所述储水腔302内设置有缺水保护装置304,所述缺水保护装置304包括一探头341及感应结构342,所述感应结构342可以感应到探头341的位置。

其中,所述探头341为一磁性浮球,所述感应结构342为一磁控管,所述储水腔302底部设有一个定位槽321,所述磁性浮球放置在该定位槽321内,所述磁控管位于所述定位槽321的正上方。

其中,所述定位槽321的侧壁设置有若干通孔322,该通孔322的作用在于将水引入到定位槽321内,从而使得探头341可以随着水位的升高而升高。

其中,所述水箱本体301包括水箱底座311和水箱上盖312,所述储水腔302设置在水箱底座311上,所述水箱上盖312盖设在所述水箱底座上311。

其中,所述进水结构303包括基体331,所述基体331中心处设置有凹槽332及顶针柱333,所述顶针柱333设在基体331底端并位于凹槽332中心。

进水装置200通过连接部202与瓶装水固定,密封圈243与连接部202围成的空间将瓶装水密封,然后将插接部203插入水箱300,顶针241被水箱内的顶针柱333顶起,然后将密封圈243与本体201分离,从而使得瓶装水顺利进入水箱内;当完成供水之后将本进水装置200与瓶装水分离,由于顶针241上设置有弹簧,通过弹簧的弹力将顶针241退回到初始位置,密封圈243收容于收容槽205内,进水装置200结构简单并可以重复利用,节省了制作成本。

水箱300底部设置磁性浮球,在水箱内壁上端设置磁控管,磁性浮球在超过磁控管的磁力吸引范围时,即水箱300内已经缺水,磁控管会向直饮水设备的控制系统发出信号,切断加热设备,从而使得直饮水设备不因缺水而出现干烧的危险。

请参阅图9,所述加热装置400包括基体401、进水口402、出水口403、供电插座404和控制器插座405,所述进水口402设置在基体401的下端,所述出水口403设置在基体401的上端,所述供电插座404和控制器插座405设在在基体401的侧壁处,所述供电插座404与控制器插座405间隔设置。

其中,还包括至少一个恒温器406,所述恒温器406设置在供电插座404与控制器插座405之间。

其中,还包括至少一根保险丝407,所述保险丝407设置在恒温器406下方。

其中,所述基体401包括中空管状的加热体411、端盖412和底座413,所述供电插座404、控制器插座405、恒温器406及保险丝407设置在加热体411外侧壁上并沿着加热体411竖直排列设置。

请参阅图10至图11,所述电源组件500包括电源501及装设所述电源501的电源盒502,所述电源盒502由底座521、前侧板522、后侧板523、左侧板524、右侧板525和端盖526组成,所述底座521、前侧板522、后侧板523、左侧板524和右侧板525界定出一个上端开口的收纳空间,所述电源501设置在该收纳空间内,所述端盖526与后侧板523活动连接,所述收纳空间至少一侧壁开设有散热孔503。

其中,所述端盖526一端和后侧板523铰链连接,所述端盖526另一端设置有卡扣504,所述前侧板522端部设置有凸起505,所述卡扣504扣合在所述凸起505内。在放置电源501时,将卡扣504从凸起505内揭开,让后拉起端盖526,端盖526以铰链为中心相对于后侧板523旋转大约90°,将电源501放置入电源盒502内。

请参阅图12至图14,所述水气分离器700包括基体701、进水口702、出水口703和出气口704,所述进水口702、出水口703和出气口704均与基体701连通,所述基体701内设置有水气分离腔705,所述进水口702设置在基体701一侧,该进水口702与水气分离腔705连通,所述出水口703和出气口704设置在基体701的底端,所述出水口703和出气口704与水气分离腔705连通,所述水气分离腔705内上端向下凸设有挡水板706,所述基体701的底端沿着出气口704的竖直方向向上延伸形成一个水汽通道707,该水汽通道707与出气口704连通,所述挡水板706设于水汽通道707和进水口702之间,所述水汽通道707的顶端在竖直方向上高于挡水板706的底部。

其中,所述基体701包括上基体711和下基体712,所述挡水板706设于所述上基体上711,所述水汽通道707设置在下基体712上,所述下基体712上端设有开口,所述上基体711盖设在所述下基体712上形成所述水气分离腔705。

其中,所述进水口702和挡水板706之间设置有分流柱708,所述分流柱708设于下基体712上。

其中,所述分流柱708的形状为方柱状,该分流柱708可以将进水口702的进水流一分为二,可以大大减少从进水口702流入沸水的冲力,防止沸水冲入水汽通道。

其中,所述上基体711于挡水板706一侧凸设有一限位柱709,该限位柱709在于检测水量的大小,如果水量太小或者水量太大,都会影响使用者的使用。

其中,所述水气分离腔705内壁上设置有若干限流凸块751,该限流凸块751可以防止沸水在水气分离腔705内高速旋转,防止沸水从出水口703出水时发生倾斜。

水汽分离器700设置了水汽通道707和挡水板706,挡水板706可以防止沸水从进水口702进入的时候冲入水汽通道707内,当沸水从进水口702进入后流到水气分离腔705的底部时,根据水蒸汽向上流动的特性,沸水中的水蒸汽向上流动水气分离腔705顶部,由于沸水的压力作用,水蒸汽从水汽通道707内向下流动到出气口704,从而实现水气分离。

请参阅图15,本发明直饮水设备还包括滴水盘装置800,所述滴水盘装置800设置在上本体101的下端,所述滴水盘装置800包括滴水盘801及用于封闭滴水盘801顶部的封盖802,所述滴水盘801为顶部开口的凹槽,所述滴水盘801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两条支撑筋803,所述封盖802架设在所述支撑筋803上,所述封盖802上设置有一个允许水滴通过的通孔804。

其中,所述滴水盘801底部向上延伸形成至少一个支撑台805,所述支撑台805用于辅助支撑筋803将封盖架设在所述滴水盘801上。

其中,所述封盖802上设置有若干长条孔806,所述通孔804由所述若干长条孔806围绕,所述长条孔806之间连接有加强筋807。所述长条孔806的作用在于如果有水滴非垂直落下时,将飞溅的水滴从长条孔806收入滴水盘801中。

本发明直饮水设备包括设备本体、进水装置、水箱、加热装置、电源组件、加压装置及水气分离器,所述设备本体包括上本体和下本体,所述水气分离器设置在上本体顶端,所述加热装置、加压装置和电源组件设置在所述下本体上,所述进水装置设置于水箱端面,水箱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下本体内,所述加压装置一端与水箱连接,所述加压装置另一端与加热装置连接,所述加热装置与水气分离器连接;本发明设置了水汽分离器,通过水汽通道和挡水板的配合实现水气分离,将水箱可活动地收容于设备本体内,减少了空间的占用,通过将进水装置将瓶装水与水箱对接,还可以重复利用,节省了制作成本。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