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薄升降机及集成发言独立升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58250发布日期:2018-06-22 22:58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超薄升降机及集成发言独立升降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超薄升降机及集成发言独立升降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电脑使用越来越频繁,人们对其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传统的台式电脑及笔记本已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例如对于各大讨论会或培训,需要参与人员准备台式电脑或笔记本,这给参与人员带来了很多不便;或者是,会议或培训场地准备有台式电脑,不仅占用桌子的有效使用空间,而且还易沾染灰尘,清理不方便。在上述现有电脑的基础上,并应智能化办公及家居的需求,多媒体一体机应运而生。多媒体一体机将计算机、声音、文字、图像、视频、投影等各类功能集成一体化,充分满足人们在使用过程中的需求。

一般地,在使用时通常将上述设备安装于桌子内,呈现于桌面上的部分为电容屏,其他机体部分隐藏于桌面以下,故需在桌面开孔进行安装。由于现有设备的体积较大、占用空间也较大,因而在安装该设备时,需要在桌面开孔的面积就较大,现有同尺寸升降器在桌面的开孔尺寸为487×153mm,大幅占用了桌面的可使用面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薄升降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相关类型产品在桌面的开孔尺寸较大,占用桌面较大部分的可使用面积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超薄升降机,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宽度为D1,所述D1的尺寸范围为40mm≤D1≤47mm。

进一步地,所述机箱上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窗口,所述机箱内设有用于升降显示屏的第一升降装置,所述显示屏通过所述窗口伸出到所述机箱外。

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包括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以及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蜗轮蜗杆组件。

所述第一电机的转子绕线的线径尺寸范围为0.7~0.9mm,所述蜗杆的出力轴的轴径尺寸范围为8~12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升降装置还包括固定板、第一齿轮和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机箱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并带动所述固定板上下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升降装置还包括相平行设置的两根第一滑动轴,所述第一滑动轴固定设置在所述机箱外壳上。

所述固定板通过轴承连接在两根所述第一滑动轴之间,且能沿着所述第一滑动轴的轴向往复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屏的下方由下至上依次枢接有推板、中间过渡件和屏幕转轴,所述屏幕转轴的两侧端分别与屏轴固定件枢接,所述显示屏通过所述屏轴固定件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板上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传动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推板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条,所述推板上还设置有微型导轨副,所述微型导轨副包括滑杆以及与其滑动配合的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驱动第二齿轮转动,带动第二齿条上下移动,并带动所述推板前后摆动。

进一步地,所述机箱内还设置有能够打开或盖合所述窗口的翻板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翻板组件包括用于盖合在所述窗口处的翻板以及连接在所述翻板两侧端的压杆,所述压杆包括上压杆和下压杆,所述上压杆和所述下压杆通过压缩弹簧相连接。

所述显示屏上升或下降至所述翻板处,能够使所述翻板绕所述压杆转动,并使所述翻板打开或盖合所述窗口。

本发明提供的超薄升降机的有益效果:

在该超薄升降机中,由于重新设计了机箱的内部结构,机箱的内部结构更加紧凑,使得该超薄升降机的整体宽度仅为40~47mm,大大减小了机箱的整体宽度,因此,该超薄升降机看起来更加精致、高档、上档次;同时,在安装该超薄升降机时,需要在桌面开孔的面积就较小,极大的降低了桌面的开孔面积,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桌面的可使用面积。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发言独立升降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相关类型产品在桌面的开孔尺寸较大以及麦克风大多独立设置,一定程度上占用了桌面的有效使用面积,同时独立的麦克风使得桌面比较凌乱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集成发言独立升降机,包括麦克风和上述的超薄升降机。

所述麦克风设置在所述机箱内,所述盖板上设有通孔,所述机箱内还设有用于升降所述麦克风的第二升降装置,所述麦克风通过所述通孔伸出到所述机箱外。

进一步地,所述麦克风的下方连接有用于调节其与竖直平面之间夹角的波纹管。

进一步地,还包括识别模块,所述识别模块用于通过指纹识别、脸部识别或IC/ID刷卡识别对用户进行身份辨识,得到辨识结果。

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识别模块相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辨识结果控制所述麦克风的电源开关。

本发明提供的集成发言独立升降机的有益效果:

在该集成发言独立升降机中设置上述的超薄升降机,其中,超薄升降机的结构、连接关系、有益效果等已在上述文字中进行了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除此之外,该集成发言独立升降机中设有麦克风,且麦克风能够实现升降,当使用时,通过位于机箱内的第二升降装置使麦克风伸出通孔,并置于机箱外;当不使用时,通过第二升降装置使麦克风置于机箱内。例如:在会议场合使用时,当要开会时,将麦克风上升到桌面上,方便用户使用,当结束会议时,将麦克风下降到机箱内;由于麦克风隐藏在机箱内,因而不会占用桌面的使用面积,从而使桌面干净、平整且不凌乱。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超薄升降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集成发言独立升降机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部分机箱壳体未示出;

图4为图3所示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3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3所示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3所示集成发言独立升降机中的翻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3所示C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标:100-机箱;200-显示屏;300-俯仰调节结构;400-角度调节装置;500-微型导轨副;600-翻板组件;700-麦克风;800-第二升降装置;900-限位结构;110-盖板;120-第一升降装置;130-加强结构;310-推板;320-中间过渡件;330-屏幕转轴;340-屏轴固定件;410-第二电机;420-第二齿轮;430-第二齿条;510-滑杆;520-滑块;610-翻板;620-压杆;630-压缩弹簧;640-拉簧;650-侧翻转连接件;660-短压杆;670-防噪尼龙片;710-波纹管;810-第二滑动轴;820-升降台;830-第二驱动装置;910-第一微动开关;920-第二微动开关;111-窗口;112-通孔;121-第一电机;122-固定板;123-第一齿轮;124-第一齿条;125-第一滑动轴;126-薄壁型轴承;127-双轴套短型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机构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一是一种超薄升降机,包括机箱100,机箱100的宽度为D1,D1的尺寸范围为40mm≤D1≤47mm。

在该超薄升降机中,由于重新设计了机箱100的内部结构,机箱100的内部结构更加紧凑,使得该超薄升降机的整体宽度仅为40~47mm,大大减小了机箱100的整体宽度,因此,该超薄升降机看起来更加精致、高档、上档次;同时,在安装该超薄升降机时,需要在桌面开孔的面积就较小,极大的降低了桌面的开孔面积,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桌面的可使用面积。

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机箱100上设有盖板110,盖板110上设有窗口111,机箱100内设有用于升降显示屏200的第一升降装置120,显示屏200通过窗口111伸出到机箱100外;如图3至图4所示,第一升降装置120包括第一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121以及与第一电机12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蜗轮蜗杆组件;第一电机121的转子绕线的线径尺寸范围为0.7~0.9mm,蜗杆的出力轴的轴径尺寸范围为8~12mm。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机121的转子绕线的线径尺寸为0.8mm,蜗杆的出力轴的轴径尺寸为10mm。由于将第一电机121的转子绕线的线径改大至0.8mm,蜗杆的出力轴缩小至10mm,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出力轴的扭矩,提高了第一驱动装置的转速,在此设置的基础上,显示屏200上升至所需位置,即显示屏200全部升至机箱100外,所需的时间只有4秒,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同类设备上升时间约为40秒来说,该超薄升降机大大提高了升降速度,减少了等待时间,提高了效率。

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机121不仅仅限于为直流电机,采用直流电源供电,能够彻底消除触电、漏电的安全隐患。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采用12V直流电源供电。

请继续参照图4至图5,第一升降装置120还包括固定板122、第一齿轮123和第一齿条124,第一驱动装置设置在固定板122上,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一齿轮123,第一齿条124与机箱100外壳固定连接,第一齿轮123与第一齿条124啮合并带动固定板122上下运动。

如图5和图6所示,为了保证显示屏200在升降过程中更加平稳,第一升降装置120还包括相平行设置的两根第一滑动轴125,第一滑动轴125固定设置在机箱100外壳上;固定板122通过轴承连接在两根第一滑动轴125之间,且能沿着第一滑动轴125的轴向往复移动。其中,一根第一滑动轴125上套设的轴承为薄壁型轴承126(如:MISUMI薄壁型轴承),另一根第一滑动轴125上套设的轴承为自制双轴套短型轴承127。

显示屏200在实现上述升降的基础上,还能实现摆动,通过摆动实现角度的调节,为用户使用提供方便。具体地,如图6和图7所示,显示屏200的下方设置有俯仰调节结构300,俯仰调节结构300由下至上依次枢接有推板310、中间过渡件320和屏幕转轴330,屏幕转轴330的两侧端分别与屏轴固定件340枢接,显示屏200通过屏轴固定件340与固定板122固定连接;固定板122上固定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400,角度调节装置400包括第二电机410,第二电机410传动连接有第二齿轮420,推板310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二齿轮420相啮合的第二齿条430,推板310上还设置有微型导轨副500,微型导轨副500包括滑杆510以及与其滑动配合的滑块520,滑块520与固定板122固定连接,第二电机410驱动第二齿轮420转动,带动第二齿条430上下移动,并带动推板310前后摆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中间过渡件320和屏幕转轴330之间还连接有固定屏幕件,其中,固定屏幕件插接在屏幕转轴330上,固定屏幕件通过销轴与中间过渡件320枢接,中间过渡件320通过销轴与推板310枢接。屏幕转轴330的两端分别设有装饰铝盖,各装饰铝盖的一侧通过L型的屏轴固定件340与固定板122固定连接。其中,第二电机410啮合第二齿条430(第二齿条430可选用为定制齿条),定制齿条推动推板310上下移动,带动屏幕转轴330绕装饰铝盖作前后摆动,从而将推板310的线位移转换为显示屏200俯仰的角度摆动。采用上述的俯仰结构,显示屏200的后仰角度可达到145度(见图2)。

其中,在显示屏200的俯仰角度调整结构上,固定板122上还设置有传感器检测铁片和油压缓冲器,以实现推板310线位移的控制,从而精确地控制显示屏200的俯仰角度。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尽可能地减小机箱100的宽度,整个机箱100的内部结构尽可能地采用扁平化设计。例如:在显示屏200上下升降上面,上述自制双轴套短型轴承127以及推板310上的第二齿条430等均设置在机箱100内部的侧边位置;在显示屏200俯仰角度调整结构上,在不影响受力的情况下,推板310上设置为微型导轨副500,即尽可能地减小导轨副的长度、厚度;并且,上述的推板310设置为中空型结构,将微型导轨副500设置在该中空型结构处,以尽可能地减小推板310以及微型导轨副500整体的厚度;在推板310上设置在第二齿条430,其中,第二齿条430(第二齿条430采用定制齿条)与第二电机410的出力轴侧啮合受力结构上,避免用料太厚,为保证受力的情况下,机箱100内部多改用加强结构130,如:加强筋、成型筋、支撑件等,机箱100的壳体结构更加稳固,从而也减少了维修成本;另外,与电机厂商进行合作,最终设计出较为扁平的第二电机410,减小了其厚度,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机箱100的整体宽度。

其中,较为扁平的第二电机410,不仅限于为以下具体结构,原第二电机410的出力轴为轴芯部分,其为凸起螺纹连接,该实施例中把螺纹部分改成E型卡簧连接,尽可能地降低轴芯部分的高度、且出力轴部分的长度进行缩短,第二齿轮420定做成锥齿轮,进一步压缩第二电机410出力轴的轴向空间,从而减小第二电机410的厚度。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该超薄升降机的机箱100宽度可缩小至46mm。由于重新设计了机箱100的内部结构,使机箱100内部结构更紧凑,机箱100的整体宽度仅为46mm,看起来更精致、高档、上档次;在安装时,桌面的开孔宽度仅为47mm,只占原来桌面9.5%,极大地降低了桌面的开孔面积,大幅增加了桌面的使用面积。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的各齿轮齿条结构均采用大模数齿轮齿条结构,更牢固、耐用;并且,采用非标准齿轮、齿条,啮合度更好,更平稳。在安装机箱100内部结构时,采用从上往下装的方式,方便、快捷,减少了施工时间,提高了工程进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机箱100内还设置有能够打开或盖合窗口111的翻板组件600。

其中,翻板组件600的结构形式不仅限于为以下具体结构。如图8所示,翻板组件600包括用于盖合在窗口111处的翻板610以及连接在翻板610两侧端的压杆620,压杆620包括上压杆和下压杆,上压杆和下压杆通过压缩弹簧630相连接;显示屏200上升或下降至翻板610处,能够使翻板610绕压杆620转动,并使翻板610打开或盖合窗口111。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8,拉簧640一端固定在侧翻转连接件650上,另一端固定在翻板610上,侧翻转连接件650固定在机箱100的壳体上;上压杆的顶端与翻板610铰接,且共有两个铰接点,其中第一铰接点固定,第二铰接点处设有弧形槽,第二铰接点能够沿该弧形槽滑动,下压杆的底端与导向件滑动配合,其中,导向件固定设置在机箱100的壳体上,导向件上设有导向槽(导向槽为长条形,且竖向设置),导向槽内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短压杆660,短压杆660固定设置在下压杆上;其中,短压杆660处设有防噪尼龙片670。

其中,图8所示为翻板组件600的两种状态,P是使用状态,M是不使用时的闭合状态。

其中,翻板610为显示屏200升起时自动打开,下降后自动盖合在窗口111处的小面板。整个压杆620分为上压杆和下压杆,上压杆和下压杆之间设置压缩弹簧630,力矩递减关系为:翻板拉簧力<压缩弹簧力<第一电机扭矩力。当显示屏200下降到最低,翻板610慢慢合上时,手误入窗口111中时,因为弹簧的可变形特性,不会对设备、手指造成伤害,翻板610采用防夹手设计,更加安全,更人性化。此外,由于压杆620增加了弹性(压缩弹簧630)设计,在实现翻盖的同时,又避免了意外事件的发生。

实施例二

如图1、图3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二是一种集成发言独立升降机,包括麦克风700和上述的超薄升降机;麦克风700设置在机箱100内,盖板110上设有通孔112,机箱100内还设有用于升降麦克风700的第二升降装置800,麦克风700通过通孔112伸出到机箱100外。

在该集成发言独立升降机中设置上述的超薄升降机,其中,超薄升降机的结构、连接关系、有益效果等已在上述文字中进行了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除此之外,该集成发言独立升降机中设有麦克风700,且麦克风700能够实现升降,当使用时,通过位于机箱100内的第二升降装置800使麦克风700伸出通孔112,并置于机箱100外;当不使用时,通过第二升降装置800使麦克风700置于机箱100内。例如:在会议场合使用时,当要开会时,将麦克风700上升到桌面上,方便用户使用,当结束会议时,将麦克风700下降到机箱100内;由于麦克风700隐藏在机箱100内,因而不会占用桌面的使用面积,从而使桌面干净、平整且不凌乱。

如图9所示,麦克风700的下方连接有用于调节其与竖直平面之间夹角的波纹管710。与会者能够根据自己身高自由对麦克风700进行角度调节,保证使用过程中消费体验良好。其中,麦克风700通过底部的波纹管710,以竖直状态0°为参考,可实现±155°、360调节。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该集成发言独立升降机具有以下工功能:

其一、麦克风700的电源开关,可根据自己是否需要发言,自由控制;

其二、可以对其他人进行闭麦,以保证自己发言的进行;

其三、某一人发言,主席位可以插麦,有优先发言权利,绝对掌控会议现场。

其中,该集成发言独立升降机还包括识别模块,识别模块用于通过指纹识别、脸部识别或IC/ID刷卡识别对用户进行身份辨识,得到辨识结果;还包括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和识别模块相连接;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辨识结果控制麦克风700的电源开关。

上述识别模块包括读取单元和处理单元;读取单元用于读取指纹信息、虹膜信息或语音信息;处理单元用于将读取的信息与预设的信息进行比对,并将得到的比对结果,传输至控制模块。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二升降装置800形式可以有多种,为了保证麦克风700利伸出或缩进通孔112,如图9所示,第二升降装置800定设置在机箱100上的第二滑动轴810,第二滑动轴810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升降台820,升降台820连接有用于驱动其沿第二滑动轴810的轴线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830;其中,麦克风700固定设置在升降台820上,第二驱动装置830带动麦克风700移动,使麦克风700伸出或缩进通孔112。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驱动装置830包括第三电机以及与第三电机传动连接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主动链轮、从动链轮以及带动两者同步联动的链条;其中,第三电机固定设置在机箱100的壳体上,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均枢接在机箱100的壳体上,升降台820固定设置在链条上;第三电机驱动链条转动,带动升降台820移动,使麦克风700伸出或缩进通孔112。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集成发言独立升降机还包括用于限制升降台820向上或向下移动距离的限位结构900。

请继续参照图9,限位结构900包括均设在升降台820上的开关朝上的第一微动开关910和开关朝下的第二微动开关920,机箱100的顶端部固定设置有向下凸出的顶杆,机箱100内固定设置有固定座。当麦克风700上升时,第一微动开关910触碰到顶杆,第三电机停止工作;当麦克风700下降时,第二微动开关920触碰到固定座,第三电机停止工作。

当然,限位结构900的结构形式不仅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只要当升降台820向上或向下的移动距离达到最大限度时,能够实现第三电机停止工作即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