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筒式炒饭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50630阅读:2572来源:国知局
滚筒式炒饭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烹调领域,特别是一种带滚筒式翻炒结构的炒食机。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提高烹调效率,各种自动烹调的机器正日渐受到欢迎,市场上就有一些有各种带翻炒功能结构的炒食机,这些炒食机可以有效减少人力成本,而且烹调质量也比较稳定,在饭堂、酒店等场合可大派用场。例如有设计人就设计一种采用滚筒结构的的炒食机设备,其滚筒由同轴的内筒和外筒同轴组装而成。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这种炒食机单靠内筒的旋转,不足以吧热量传递给内筒里的全部食物,而内筒靠近加热区的温度急剧升高,造成位于该处的被炒食物已经接近熟了,但其它部分的食物还不能保证炒熟,经常造成被炒料的不熟或过火,难以保证食品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翻炒效果更好的滚筒式炒饭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滚筒式炒饭机,包括机座,所述机座上设置有锅体,所述锅体内置有可旋转的滚筒,所述滚筒内的底端设置有可旋转的U字形搅动条,所述锅体还内置有用于驱动滚筒、U字形搅动条的电机,所述电机上设置有电机齿轮,其中所述滚筒外的底端设置有外轴筒,所述U字形搅动条的中心处设置有内轴杆,所述U字形搅动条的内轴杆套装在外轴筒中并从外轴筒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外轴筒上安装有滚筒齿轮,所述内轴杆伸出外轴筒的一端处安装有搅动杆齿轮,所述滚筒内侧设置外翻炒条,所述U字形搅动条的两侧分布有分支条。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滚筒齿轮与电机齿轮啮合,所述搅动杆齿轮与电机齿轮之间设置有传动齿轮。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分支条朝向外翻炒条并与外翻炒条交错排列。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外翻炒条排成直线。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机座的两侧设置有支撑架,所述锅体与支撑架之间通过转轴连接,所述锅体位于转轴的位置处设置有手柄,所述手柄与转轴之间设置有弹簧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炒食机通过合理的结构改良的,特别是滚筒的外翻炒条和U字形搅动条组成双翻炒结构,当电机启动时,可带动滚筒和U字形搅动条错开甚至反向旋转,实现双重翻炒效果,保证食物翻炒均匀,从而保证食物加热均匀,避免部分食物过热而其它食物加热不够的现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传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为透彻的理解本发明,在接下来的描述中会涉及一些特定细节。而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时,本发明则可能仍可实现,即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使用此处的这些描述和陈述向所属领域内的其他技术人员有效的介绍他们的工作本质。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侧”、“后侧”、“左侧”、“右侧”、“上侧”、“下侧”等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相关技术人员在对上述方向作简单、不需要创造性的调整不应理解为本申请保护范围以外的技术。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实际保护范围。而为避免混淆本发明的目的,由于熟知的制造方法、控制程序、部件尺寸、材料成分、电路布局等的技术已经很容易理解,因此它们并未被详细描述。

参考图1、图2,一种滚筒式炒饭机,包括机座1,所述机座1上设置有锅体2,所述锅体2内置有可旋转的滚筒3,其中所述滚筒3在工作的时候会相对于水平面倾斜,以保证食物主要在滚筒3的底端处不会洒出,也可以把锅体2设计成可上下调整角度的,方便锅体2倾倒食物。所述滚筒3内的底端设置有可旋转的U字形搅动条4,配合滚筒3工作,但U字形搅动条4和滚筒3具体不是以一个速度方向旋转。所述锅体2还内置有用于驱动滚筒3、U字形搅动条4的电机5,所述电机5上设置有电机齿轮51,其中所述滚筒3外的底端设置有外轴筒31,所述U字形搅动条4的中心处设置有内轴杆41,所述U字形搅动条4的内轴杆41套装在外轴筒31中并从外轴筒31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外轴筒31上安装有滚筒齿轮32,所述内轴杆41伸出外轴筒31的一端处安装有搅动杆齿轮42,所述滚筒3内侧设置外翻炒条7,所述U字形搅动条4的两侧分布有分支条43。

另外的实施例,参考图1、图2的一种滚筒式炒饭机,其中此处所称的“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申请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实施例包括机座1,所述机座1上设置有锅体2,所述锅体2内置有可旋转的滚筒3,所述滚筒3内的底端设置有可旋转的U字形搅动条4,所述锅体2还内置有用于驱动滚筒3、U字形搅动条4的电机5,所述电机5上设置有电机齿轮51,其中所述滚筒3外的底端设置有外轴筒31,所述U字形搅动条4的中心处设置有内轴杆41,所述滚筒3内侧设置外翻炒条7,所述U字形搅动条4的两侧分布有分支条43。所述分支条43朝向外翻炒条7并与外翻炒条7交错排列,能避免食物卡住外翻炒条7掉不下来。所述外翻炒条7排成直线。这样滚筒3旋转时,外翻炒条7就可带起部分食物,直到外翻炒条7旋转到较高处食物才会落下,这样就进一步保证食物加热更均匀。

所述U字形搅动条4的内轴杆41套装在外轴筒31中并从外轴筒31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外轴筒31上安装有滚筒齿轮32,所述内轴杆41伸出外轴筒31的一端处安装有搅动杆齿轮42,所述滚筒齿轮32与电机齿轮51啮合,所述搅动杆齿轮42与电机齿轮51之间设置有传动齿轮6。具体工作时,当电机5启动时,电机5依次通过电机齿轮51、滚筒齿轮32带动滚筒3旋转,同时电机5依次通过电机齿轮51、传动齿轮6和搅动杆齿轮42带动U字形搅动条4反向旋转,通过双旋转翻炒结构翻炒加热食物。

另外的实施例,参考图1、图2的一种滚筒式炒饭机,包括机座1,所述机座1上设置有锅体2,所述锅体2内置有可旋转的滚筒3,所述机座1的两侧设置有支撑架11,所述锅体2与支撑架11之间通过转轴连接,所述锅体2位于转轴的位置处设置有手柄12,所述手柄12与转轴之间设置有弹簧锁13。所述滚筒3内的底端设置有可旋转的U字形搅动条4,所述锅体2还内置有用于驱动滚筒3、U字形搅动条4的电机5,所述电机5上设置有电机齿轮51,其中所述滚筒3外的底端设置有外轴筒31,所述U字形搅动条4的中心处设置有内轴杆41,所述U字形搅动条4的内轴杆41套装在外轴筒31中并从外轴筒31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外轴筒31上安装有滚筒齿轮32,所述内轴杆41伸出外轴筒31的一端处安装有搅动杆齿轮42,所述滚筒3内侧设置外翻炒条7,所述U字形搅动条4的两侧分布有分支条43。由于滚筒3相对较重,这种滚筒齿轮32与电机齿轮51直接啮合的结构也更能保证滚筒3工作稳定。

根据上述原理,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经过实践证明,该炒食机通过滚筒3和U字形搅动条4组成双翻炒结构,只需要一组电机5就可以实现双重翻炒效果,保证食物翻炒均匀,从而保证食物加热均匀,避免滚筒3内部分食物过热而其它食物加热不够的现象。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