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窗纱一体外开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5615阅读:20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窗纱一体外开窗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开窗,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窗纱一体外开窗。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的外开窗,在实际安装及使用过程中,存在下述的缺点:

(1)边框与中梃通用的结构,此形式安装固定玻璃时室内外都需要安装压线容易产生雨水渗漏。

(2)玻璃扇没有安装压线,如果玻璃损坏,需将整个扇卸下拆散才能更换;玻璃槽口要通过锯切才能适配多种尺寸的玻璃,生产和维护成本高。玻璃扇的锁闭点在外侧,当生产窗扇较厚的窗型时,加工成本高,需安装方轴较长的执手导致执手使用寿命缩短。

(3)边框中没有适当的空间安装防护栏,容易发生小孩堕落与贼人入室偷窃的安全隐患。

(4)玻璃扇的锁闭点在外侧,对窗扇加工成本高,需安装方轴较长的执手,导致执手使用寿命缩短。同时,由于锁闭点在外侧,容易被撬开,存在安全隐患。

(5)边框无转向副框,固定玻璃位于室外侧的压线处易引起渗漏。

(6)窗扇一侧的边框没有设置辅助防水排水的台阶,防排水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安装方便且使用效果好的组合式窗纱一体外开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组合式窗纱一体外开窗,包括边框,在边框内设有固定玻璃和窗扇,其中所述窗扇所在的边框靠近室外的一侧内端套设有转向副框,转向副框与边框固定连接;所述窗扇套装在转向副框内,窗扇与转向副框通过摩擦铰链连接;在边框内设有纱窗;在固定玻璃内侧的边框内端面设有固定玻璃压线,固定玻璃压线与边框配合固定固定玻璃。

上述的一种组合式窗纱一体外开窗中,所述转向副框内侧的边框内套设有纱窗副框,所述纱窗铰接在纱窗副框内,所述纱窗与窗扇之间的纱窗副框上设有防护栏。

上述的一种组合式窗纱一体外开窗中,在转向副框靠室内侧的端面上设有锁座,在窗扇靠近内侧的端面上设有与锁座相配合的锁紧机构。

上述的一种组合式窗纱一体外开窗中,所述窗扇内设有玻璃,在玻璃外侧的窗扇上一体成型有定位部,在玻璃内侧的窗扇上设有定位槽,在定位槽内套设有扇压线,扇压线与定位部配合固定玻璃。

上述的一种组合式窗纱一体外开窗中,所述转向副框与窗扇相接触的端面呈阶梯式;该阶梯式端面的高点位于室内侧,低点位于室外侧;所述锁座位于阶梯式端面上。

上述的一种组合式窗纱一体外开窗中,所述转向副框由内侧部、外侧部及连接内、外侧部的隔热条组成;所述摩擦铰链设置在外侧部内端面,所述锁座设置在内侧部内端面;所述内侧部的上端面高于外侧部的上端面。

上述的一种组合式窗纱一体外开窗中,所述摩擦铰链对应的窗扇和转向副框上均设有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述的优点:

(1)边框内安装转向副框,使得固定玻璃压线和扇压线均可以在室内施工,装卸更加方便;同时,当玻璃出现损坏时,也可以方便地进行更换。

(2)转向副框和纱窗副框可做分体式,在不安装防护栏的时候可不安装纱窗副框,将纱窗安装于边框室内侧的,可以节省材料。

(3)纱窗副框采用分体式设计,在工地施工时可以先安装室外侧的窗扇后装带有防护栏功能的纱窗,避免因防护栏的阻挡而产生安装窗扇困难的问题。

(4)转向副框的阶梯式端面设计,有利于排水,提升了窗户的排水性能。

(5)转向副框的阶梯式端面设计,同时将锁座设计在转向副框靠室内侧的端面上,使锁闭点与室外侧距离增加,这种结构,可以有效起到防盗作用,使不法份子难以在室外撬开锁闭点;同时,与锁座相配合的锁紧机构中的传动盒也可实现在室内安装,解决原来因安装在室外侧的传动盒与执手带来的传热问题,使得对窗扇的加工更简单,并且缩短了窗扇执手方轴或拨叉的使用长度,增强了执手的使用寿命。

(6)扇压线的设置,使得窗扇在安装玻璃时,可更换不同的压线适配各种玻璃厚度,维修玻璃的时候只需将压线拆下后安装玻璃。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转向副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边框1、固定玻璃2、窗扇3、玻璃3a、定位部3b、定位槽3c、转向副框4、内侧部4a、外侧部4b、隔热条4c、摩擦铰链5、纱窗6、固定玻璃压线7、纱窗副框8、防护栏9、锁座10、锁紧机构11、扇压线12、加强筋13。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组合式窗纱一体外开窗,包括边框1,在边框1内设有固定玻璃2和窗扇3,所述窗扇3内设有玻璃3a,在玻璃3a外侧的窗扇3上一体成型有定位部3b,在玻璃3a内侧的窗扇3上设有定位槽3c,在定位槽3c内套设有扇压线12,扇压线12与定位部3b配合固定玻璃3a。扇压线12的设置,使得窗扇在安装玻璃时,可更换不同的压线适配各种厚度的玻璃,维修玻璃的时候只需将压线拆下后即可方便安装玻璃。

所述窗扇3所在的边框1靠近室外的一侧内端套设有转向副框4,转向副框4与边框1固定连接;所述窗扇3套装在转向副框4内,窗扇3与转向副框4通过摩擦铰链5连接;在转向副框4靠室内侧的端面上设有锁座10,在窗扇3靠近内侧的端面上设有与锁座10相配合的锁紧机构11。锁紧机构11为现有技术,其主要包括执手和与执手联动的传动盒,具体结构在此不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向副框4由内侧部4a、外侧部4b及连接内、外侧部4a,4b的隔热条4c组成;所述摩擦铰链5设置在外侧部4b内端面,所述锁座10设置在内侧部4a内端面;所述内侧部4a的上端面高于外侧部4b的上端面。所述转向副框4与窗扇3相接触的端面呈阶梯式;该阶梯式端面的高点位于室内侧,低点位于室外侧;所述锁座10位于阶梯式端面上。转向副框的阶梯式端面设计,同时将锁座设计在转向副框靠室内侧的端面上,使锁闭点与室外侧距离增加,这种结构,可以有效起到防盗作用,使不法份子难以在室外撬开锁闭点;同时,与锁座相配合的锁紧机构中的传动盒也可实现在室内安装,解决原来因安装在室外侧的传动盒与执手带来的传热问题,使得对窗扇的加工更简单,并且缩短了窗扇执手方轴或拨叉的使用长度,增强了执手的使用寿命。

同时,在边框1内设有纱窗6;优选地,在转向副框4内侧的边框1内套设有纱窗副框8,所述纱窗6铰接在纱窗副框8内,所述纱窗6与窗扇3之间的纱窗副框8上设有防护栏9。当不需要安装防护栏9时,则不需要纱窗副框8,因此将其设计为分体结构,更为合理。用户可根据需要选配。

在固定玻璃2内侧的边框1内端面设有固定玻璃压线7,固定玻璃压线7与边框1配合固定固定玻璃2。由于转向副框4的设置,使得固定玻璃压线7可以在室内安装,使得外开窗的安装变得方便快捷。

进一步地,在摩擦铰链5对应的窗扇3和转向副框4上均设有加强筋13。使摩擦铰链的安装更加方便。

安装时,首先固定边框,然后分别安装固定玻璃和窗扇。安装窗扇时,先安装转向副框,再安装窗扇,通过转向副框的安装,使得窗压线及固定玻璃压线均可以在室内安装,方便安装,且有效避免漏水、易于维护。

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