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95701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健康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生活用枕头,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健康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人们开始重视健康及生活质量,而充足良好的睡眠是健康及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睡眠时间约占一天的三分之一,良好的睡眠将使得人们有足够的体力去应付另外三分之二的活动时间,并且对于人体体内的排毒和代谢都有很大的帮助。

按,有越来越多人因为生活形态过于忙碌或是压力等因素,导致睡眠状况出现低落的现象,近年来开始流行的记忆枕,其主要要求便是强调枕头的形状十分贴近人体头部、颈部以至肩膀的线条变化,因此可以改善睡姿不良进而提升睡眠质量。然而,不同的使用者之间存在身材和体型的差异,例如不同的用户其颈部位置的高低也有所不同,目前市面上常见的记忆枕的设计通常无法满足每一个人的需求,以致在不适合的颈部姿势下,长期下来对颈椎及背部骨路肌肉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另,由于人们在睡眠时头部是直接贴靠于枕头的表面,因此人体头部所散发的热量无法有效散出,导致使用者越睡越热,尤其在夏天更是热到令人难受。此外,一般常用的枕头用于侧睡时,人体头部的重量容易集中于耳朵上而造成闷热等不适感,且长期下来也有可能造成耳道压力不均而导制耳鸣、头昏等现象。

综上所述,有鉴于如何改善睡眠及提高睡眠质量困扰着大多数人的生活,因此,开发出一种满足人们各种要求的枕头,以提高睡眠的舒适度并提高睡眠质量,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件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健康枕,其不仅能达到养生保健的功效,还能避免因散热问题所造成的枕头使用上的麻烦与困扰。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健康枕,其包括一仰躺部以及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仰躺部的相对两侧的侧躺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躺部各具有一前表面,所述仰躺部具有一突伸出两个所述前表面的支撑凸台,且所述支撑凸台的顶部具有从靠近两个所述前表面往远离两个所述前表面的方向延伸的一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凸台的相对两侧分别具有一缓坡结构,且两个所述缓坡结构分别连接两个所述前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凸台远离两个所述前表面的一端形成有一尖端结构,且所述尖端结构具有从远离两个所述前表面往靠近两个所述前表面的方向倾斜的一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仰躺部具有一第一空穴,两个所述侧躺部各具有一第二空穴。

进一步地,所述仰躺部具有一头部接收槽,且所述第一空穴位于所述头部接收槽的下方。

进一步地,每一个所述第二空穴位于相对应的所述侧躺部用于承受头部重量的主要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头部接收槽的深度介于1公分至3公分之间,所述第一空穴的高度介于1公分至3公分之间,每一个所述第二空穴的高度介于1 公分至3公分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仰躺部具有至少一第一透气通道,至少一所述第一透气通道沿所述仰躺部的长度方向延伸,至少一所述第一透气通道一端与所述第一空穴相连通,且另一端开设于所述仰躺部的一后表面。

进一步地,每一个所述侧躺部具有至少一第二透气通道,至少一所述第二透气通道沿相对应的所述侧躺部的长度方向延伸,至少一所述第二透气通道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二空穴相连通,且另一端开设于相对应的所述侧躺部的一后表面。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侧躺部的高度高于或等于所述仰躺部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仰躺部的高度介于3公分至22公分之间,每一个所述侧躺部的高度介于3公分至24公分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凸台的长度介于4公分至200公分之间,且宽度介于3公分至28公分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健康枕,其可通过“仰躺部具有一突伸出位于其相对两侧的两个侧躺部的前表面的支撑凸台,且支撑凸台的顶部具有从靠近侧躺部的前表面往远离侧躺部的前表面的方向延伸的一平面”的设计,能满足不同身材和体型的使用者的需求,且能提高睡眠的舒适度同时也提高睡眠质量。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提供的附图仅用于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健康枕的立体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健康枕的立体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健康枕的局部立体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健康枕的局部立体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健康枕的局部立体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有关“健康枕”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了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效果。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仅为简单示意说明,并非依实际尺寸的描绘,予以声明。以下的实施方式将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相关技术内容,但所公开的内容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

应理解,虽然本文中可能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组件或信号等,但此等组件或信号不应受此等术语限制。此等术语乃用以区分一组件与另一组件,或者一信号与另一信号。另外,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或」视实际情况可能包括相关联的列出项目中的任一者或多者的所有组合。

请参阅图1及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不同视角的立体图。如上述图式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健康枕Z,其包括一仰躺部1以及两个分别设置于仰躺部1的相对两侧的侧躺部2,使用者在仰睡时可将其头部贴靠于仰躺部1上,在侧睡时则可将其头部贴靠于侧躺部2上。

本实施例中,仰躺部1及侧躺部2可具有规则的形状,其中侧躺部2 的高度可高于或等于仰躺部1的高度,若侧躺部2的高度高于仰躺部1的高度,在侧睡时将肩膀紧贴于枕头较高的一边,可避免颈部悬空,使头部与颈部得到有效承托;较佳的设计是,仰躺部1的高度可介于3公分至22 公分之间,较佳介于6公分至15公分之间,侧躺部2的高度可介于3公分至24公分之间,介于8公分至18公分之间,但不限于此;另,健康枕Z 可采用具有缓冲和减压效果的材料所制成,例如泡棉、记忆泡棉、乳胶、蚕丝、棉织、塑料粒等,但不限于此;于实际应用中,健康枕Z也可由一个或多个气囊枕芯组成,当气囊枕芯充气时,能使健康枕Z保持一定形状。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现有的健康枕的设计,本实用新型的健康枕Z的仰躺部1具有一突伸出侧躺部2的前表面21的支撑凸台11,且支撑凸台11的顶部具有从内向外延伸(即从靠近前表面21往远离前表面21的方向延伸)的一平面111。依实际使用需求,支撑凸台11的长度可介于4公分至200公分之间,较佳介于6公分至20公分之间,且宽度可介于3公分至28公分之间,但不限于此。

进一步地说,虽然支撑凸台11是用于支撑使用者的颈部,但支撑凸台 11并不具有符合人体颈部曲线的缓坡或凹陷结构,取而代之的是,支撑凸台11的前端(即远离侧躺部2的前表面21的一端)形成有一尖端结构112,其中尖端结构112具有从外向内倾斜(即从远离前表面21往靠近前表面21 的方向倾斜)的一斜面1121。借此,由于尖端结构112可以对仰躺的使用者的颈部提供形变缓冲空间,因此当使用者的颈部贴靠于支撑凸台11时,可以得到舒适的包覆支撑和良好的释压效果。

另值得注意的是,支撑凸台11的相对两侧可分别具有一缓坡结构113,缓坡结构113的高度是略低于支撑凸台11的高度,且缓坡结构113的高度是从内向外渐减(即从靠近前表面21往远离前表面21的方向渐减),因此,当使用者的睡姿由仰躺转为侧躺时,其颈部的活动能不受限制,换句话说,使用者能较为顺畅地改变睡姿,以减少颈部疲劳,进而提高睡眠的舒适度。再者,支撑凸台11通过两个缓坡结构113分别连接两个侧躺部2的前表面 21的设计,更增强了整体结构的稳固性。

为进一步增加枕头的舒适度和提升睡眠质量,仰躺部1具有一头部接收槽12,而通过头部接收槽12的设计,睡眠中的使用者的头部能一直处于头部接收槽12,不容易移位和发生落枕;较佳的设计是,头部接收槽12的形状与人体头部的接触部分大致相匹配,且头部接收槽12的深度可介于1 公分至3公分之间,但不限于此。

请配合参阅图3至图5,仰躺部1中可设有一第一空穴13,且每一个侧躺部2中可设有一第二空穴22,其中第一空穴13位于头部接收槽12的下方,第二空穴22位于侧躺部2用于承受头部重量的主要位置;较佳的设计是,第一和第二空穴13、22的形状与人体头部的接触部分大致相匹配,且第一和第二空穴13、22的高度可介于1公分至3公分之间,但不限于此。借此,使用者仰躺或侧躺时,头部均能得到合宜的抵靠支持同时不会压迫到耳部,且能减少枕头下陷时由物料造成的回弹力以避免血液循环受到影响。

再者,仰躺部1中可进一步设有一至多个第一透气通道14,第一透气通道14沿仰躺部1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透气通道14一端与第一空穴13 相连通,且另一端开设于仰躺部1的后表面15;每一个侧躺部2中可进一步设有一至多个第二透气通道23,第二透气通道23沿侧躺部2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透气通道23一端与第二空穴22相连通,且另一端开设于侧躺部2的后表面24。借此,由于第一和第二透气通道14、23具有透气排热的效果,因此睡眠中的使用者的头部所散发的热量能及时由第一透气通道14 或第二透气通道23排出。

须说明的是,虽然在图1所示的健康枕Z中,第一和第二透气通道14、 23的数量各有三个,但是对于本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态样,健康枕Z所包括的第一和第二透气通道14、23的数量可以有三个以上,也可以只有一个或两个。所以,图1所示的第一和第二透气通道14、23的数量仅供举例说明,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的效果

首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健康枕,其可通过“仰躺部具有一突伸出位于其相对两侧的两个侧躺部的前表面的支撑凸台,且支撑凸台的顶部具有从靠近侧躺部的前表面往远离侧躺部的前表面的方向延伸的一平面”的设计,能满足不同身材和体型的使用者的需求,且能提高睡眠的舒适度和提升睡眠质量。

承上所述,支撑凸台的前端形成有一尖端结构,而尖端结构可以对仰躺的使用者的颈部提供形变缓冲空间,借此,当使用者的颈部贴靠于支撑凸台时,可以得到舒适的包覆支撑和良好的释压效果。

再者,支撑凸台的相对两侧分别具有一缓坡结构,借此,用户的睡姿由仰躺转为侧躺时,能较为顺畅地改变睡姿。

此外,仰躺部的头部接收槽下方设有第一空穴,且每一个侧躺部用于承受头部重量的主要位置设有第二空穴,当使用者的头部枕卧于第一或第二空穴上方的枕面时,陷入的程度会因个人体型重量的不同而有差异,借此,使用者不论是仰睡或侧睡,其头部均能得到合宜的抵靠支撑同时不会压迫到耳部,并且能减少下压时由物料造成的回弹力以避免血液循环受到影响。

承上所述,仰躺部中进一步设有一至多个与第一空穴相连通的第一透气通道,且每一个侧躺部中进一步设有一至多个与第二空穴相连通的第二透气通道,借此,睡眠中的使用者的头部所散发的热量能通过第一透气信道或第二透气信道及时排出。

以上所公开的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可行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故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