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墙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95693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植物墙单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墙产品,尤其涉及一种可以拼接成植物墙的植物墙单元。



背景技术:

植物墙,也叫植物种植墙,是用绿色植物编植成的墙体。植物墙产品通常是支撑系统(比如钢架龙骨)、灌溉系统(水泵、程序控制器、施肥器、过滤器、UV灭菌器、电子阀、抗阻塞微灌溉滴管等)和植物的统称。植物墙既有分隔内外空间的功能,又有葱茏的色彩,给人以舒适与美感;它不仅能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还能调节室内空气温度、湿度,其给人带来的好处是其他艺术品所不能替代的。

现在市场上的植物墙产品受结构的限制,在使用时必须先把植物种植在小的花盆(或营养钵)里培育,再将花盆里培育好的植物从新拿出来移植到植物墙产品上。植物脱离原来的种植环境被移植到其它环境后需要一个缓苗期,缓苗可能成功,那么植物就能在新环境成活;但缓苗也有可能不成功,那么植物就会枯死。而且缓苗过程中,植物的生长基本是停滞的。因此使用现有的植物墙产品,最大的缺点就是需要对植物进行移植、换包装,这个过程就是对植物最大的一次伤害。

植物墙产品种植植物后,需要对植物进行灌溉,目前灌溉方式主要分两种:一种是喷淋灌溉,一种是潮汐式灌溉。顾名思义,喷淋式灌溉是使用喷头向植物喷洒水达到灌溉的目的;潮汐式灌溉是在花盆下设置蓄水池,定时向蓄水池中注水,由于花盆下有孔,蓄水池中注水后,水能够从花盆下的孔渗入花盆的土壤,达到灌溉的目的。一般地,喷淋灌溉适用于公园、大棚等较大面积的植物墙;潮汐式灌溉可以适用于小面积的植物墙,但目前的潮汐式灌溉大多需要人工定时灌水、人工掌握灌水量,费时费力;或是使用多台定时水泵,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墙单元,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必须移植植物、灌溉不便等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植物墙单元,包括:水箱,若干花盆托架和水泵;所述花盆托架按层排列,所述水箱位于最下层的所述花盆托架下方;每个所述花盆托架具有一定的容积;每个所述花盆托架的内部设计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上部开口位于所述花盆托架的内部,且高出所述花盆托架内最低处;所述溢流管的下部开口朝向下层花盆托架,最下层的花盆托架中的溢流管的下部开口朝向水箱;所述水泵通过水管,一端连接所述水箱,另外一端连接最上层的所述花盆托架。

优选地,上述植物墙单元中,所述花盆托架与地面成30-60度角。

优选地,上述植物墙单元中,所述水泵连接于定时开关。

优选地,上述植物墙单元中,所述植物墙单元的横截面积为扇环形或矩形。

优选地,上述植物墙单元中,所述水管集成在所述植物墙单元上,所述水管与所述最上层花盆托架连通,或者与所述最上层花盆托架以及其它层花盆托架中的一层或几层连通;所述水管的下端开口靠近所述水箱。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另外一种植物墙单元,包括:水箱,若干花盆托架;所述花盆托架按层排列,所述水箱位于最上层的所述花盆托架上方;每个所述花盆托架具有一定的容积;每个所述花盆托架的内部设计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上部开口位于所述花盆托架的内部,且高出所述花盆托架内最低处;所述溢流管的下部开口朝向下层花盆托架,最下层的花盆托架中的溢流管的下部开口朝向水箱;所述水箱通过引流管连接至所述最上层的花盆托架,所述引流管上设置有开关。

优选地,上述植物墙单元中,所述花盆托架与地面成30-60度角。

优选地,上述植物墙单元中,所述开关是定时开关。

优选地,上述植物墙单元中,所述植物墙单元的横截面积为扇环形或矩形。

优选地,上述植物墙单元中,所述引流管与所述最上层花盆托架以及其它层花盆托架中的一层或几层均连通。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植物墙产品,不需要将植物从营养钵移植到植物墙产品上,而可以直接把营养钵连植物一起放到种植墙上,既减少了换盆的人工费用又不影响植物的再次生长。并且本实用新型的植物墙单元拼成的植物墙产品,可以实现自动灌溉,节省了人工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植物墙单元实施例的一个立体图;

图2是图1中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3是图1实施例的一个剖面图;

图4是图1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5是若干图1实施例拼接成的植物墙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请参阅附图。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下面先参考图1-图4。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植物墙单元实施例的一个立体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植物墙单元实施例的另一个立体图;图3是图1实施例的一个剖面图,图4是图1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1中植物墙单元实施例本例中,植物墙单元被设计具有一定的弧度(如图4所示)包括:位于底部的水箱1,若干个花盆托架2,花盆托架2按层排列。每个花盆托架2被设计成具有一定的容积,且其内侧21设计成与花盆(或营养钵)3的外部轮廓相同,从而使营养钵3能够较稳固地放置在花盆托架上。并且优选地,花盆托架2可以设计成相对于地面(图3中的x-y平面)成一角度α,使得当花盆3放置于花盆托架2上时,营养钵4也与地面成角度α,这样营养钵3中的植物可以朝向观赏者,增强观赏性。一般地,α角设置为30到60度,本例中为30度。花盆托架2内设计有溢流管22,该溢流管22的上部开口位于花盆托架2内并且比花盆托架2内的最低处高出一个高度H。溢流管22的下部开口朝向下层花盆托架,最下层的花盆托架中,溢流管的下部开口朝向水箱1。水箱1中设置有泵水口11。这样,将水泵(图中未示出)连接至泵水口11和水管3后,水泵、水箱1、花盆托架2、溢流口22就形成了一个潮汐式灌溉系统。

图1中植物墙单面实施例的灌溉系统工作方式为:水泵将水从水箱1中抽出,抽至最上层的花盆托架2,由于花盆托架2具有一定的容积,因此可以盛放一定量的水,但当最上层的花盆托架2内的水位高出溢流管22上部开口时,水就会从溢流管22的上部开口流入、从溢流管22的下部开口流出,从而流向下一层的花盆托架,这样最上层花盆托架内的水位始终被保持在溢流管22上部开口的水平(也即水位高度能维持在H)。水泵继续向最上层花盆注水,水流不断由溢流管22的上部开口注入下一层花盆托架,直到下一层花盆托架内的水位也达到下一层花盆托架内的溢流管上部开口,继续注水会使水通过下一层花盆托架内的溢流管再流入更下一层的花盆托架,以此类推。直到最下一层的花盆托架内水位也达到了溢流管上部开口的高度,则整个灌溉过程完成,关闭水泵即可,即使此时未关闭水泵导致水泵继续注水,那么多注入的水只会从最下层花盆托架中的溢流管流回水箱,并不会造成水的浪费或其它负面影响。

优选地,可以将水泵与定时开关连接(这里的连接可以是将定时开关内置于水泵),将定时开关设置为在每隔ΔT时间后,就打开一段时间T,从而水泵每隔ΔT的时间,就泵水一段时间T。由于定时水泵的额定功率不变,因此只要根据植物生长所需适当设置ΔT、T的值,就能够实现定时地为植物灌溉,而无需人工介入。

如图4所示,本例中,植物墙单元从俯视角度看,其横截面被设计成近似一个扇环,这样的设计可以方便地拼接为更美观的花瓣形(如图5所示),当然也可以按需要拼接成圆形、略有起伏地平面形等等其它形状。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植物墙单元拼接成植物墙,可以将培育有植物的营养钵直接放置在植物墙上,避免了将植物从营养钵或小花盆中移植到植物墙上,从而避免了缓苗期;另外还可以避免人工介入,实现自动灌溉,节省了成本。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例如:植物墙单元的横截面可以设置成矩形;水箱1可以设置在植物墙单元的上方,通过引流管与最上层花盆托架,或者与最上层花盆托架以下的一层或几层均连通,以便增加注水效率,引流管上设置定时开关,这样也可以实现自动灌溉,并且可以省去水泵。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