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10140阅读:545来源:国知局
烤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烤箱,特别是涉及一种能用于加热、烤熟食物的烤箱。



背景技术:

烤箱可用于加热、烤熟食物,使用上相当便利、快速,因此是许多家庭中不可缺少的电器设备。已知烤箱包含一个用于容置食物的外壳,以及一设置于该外壳内的加热灯管,使用时是通过该加热灯管通电后产生的热能来加热、烤熟食物。虽然该烤箱可达到加热、烤食物的目的,但实务上发现,该加热灯管所在处为热能集中的部位,未设置加热灯管处的热能则较少,导致食物在对应于加热灯管的部位受热较多,其他部位受热较少,使食物受热不均,容易有局部过热,甚至于焦黑的情况。另一方面,若为了避免食物局部过热、焦黑,而调降烤箱加热食物的时间或温度,则又会导致食物未对应于该加热灯管处的部位较不易受热,而有不够热或无法烤熟的问题,所以上述烤箱加热不均匀的缺失,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均匀加热的烤箱。

本实用新型的烤箱,用于加热食物,包含一个界定出一个能供食物放置的容置空间的外壳,以及一个位于该容置空间的加热件。该加热件包括数个长向延伸的加热段,以及至少一个弯折地连接于所述加热段间的衔接段。该烤箱还包含一个设置于该加热件与食物间的均热板,该均热板包括一个对应于该加热件的位置的区隔板部、一个连接该区隔板部并对应于该加热件以外的位置的散热板部、一个由该散热板部与该区隔板部共同形成且朝向该加热件的第一面、一个相反于该第一面的第二面,以及数个形成于该散热板部且贯穿该第一面与该第二面的通孔,所述通孔能供该加热件的热能通过。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烤箱,所述每一个通孔为长向延伸,且所述通孔的其中至少几个的长度方向不同于该加热件的所述加热段的长度方向。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烤箱,所述每一个通孔为长向延伸,且所述通孔的其中至少几个的长度方向相同于该加热件的所述加热段的长度方向。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烤箱,该均热板还包括数个形成于该散热板部且贯穿该第一面与该第二面的辅助通孔,所述辅助通孔的尺寸小于所述通孔的尺寸。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烤箱,该散热板部相对于该区隔板部朝远离该加热件的方向凹陷。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烤箱,该外壳包括上下间隔的一个顶壁与一个底壁,该加热件与该均热板邻近该顶壁,且该均热板位于该加热件下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烤箱,该外壳包括上下间隔的一个顶壁与一个底壁,该加热件与该均热板邻近该底壁,且该均热板位于该加热件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该加热件与食物之间增设该均热板,且该均热板的区隔板部与通孔的位置适当,可将该加热件的局部热能隔绝,并将热能分散引导至食物各部位,达到均匀加热、避免食物局部焦黑,增添食物美味口感的效果。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图式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图1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烤箱的一第一实施例;

图2是一俯视图,说明该第一实施例的一均热板与一加热件;

图3是沿图2中的线3-3的一剖视图;

图4是一俯视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烤箱的一第二实施例的该均热板与该加热件;

图5是一俯视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烤箱的一第三实施例的该均热板与该加热件;

图6是一俯视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烤箱的一第四实施例的该均热板与该加热件;

图7是一前视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烤箱的一第五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被详细描述前,应当注意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参阅图1、2、3,本实用新型烤箱的一第一实施例,用于加热或烤熟食物,并包含一外壳1、一加热件2,以及一均热板3。

该外壳1包括一个本体11,以及一个可开启地枢接于该本体11前侧的门板12。该本体11包括上下间隔的一个顶壁111与一个底壁112,以及一个连接于该顶壁111与底壁112间的周壁113,该周壁113与该顶壁111、该底壁112共同界定出一个开口朝前且能供食物放置的容置空间110。该门板12可开启或闭合,以露出或关闭该容置空间110。

该加热件2位于该容置空间110,并且邻近该外壳1的该顶壁111。该加热件2例如一个能通电而产生热的灯管。该加热件2包括数个长向延伸的加热段21,以及数个分别弯折地连接于所述加热段21间的衔接段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段21的数量为四个,并且彼此平行且前后间隔,所述衔接段22的数量为三个,分别连接于任两相邻的加热段21相邻近的一端之间。

该均热板3位于该加热件2下方,并且设置于该加热件2与食物间。该均热板3包括一个对应于该加热件2位置的区隔板部31、一个连接该区隔板部31并对应于该加热件2以外的位置的散热板部32、一朝向该加热件2的第一面33、一相反于该第一面33并朝下的第二面34,以及形成于该散热板部32且贯穿该第一面33与该第二面34的数个通孔35与数个辅助通孔36。

其中,该区隔板部31形状大致与该加热件2的延伸形态相同,因此包括数个分别对应所述加热段21的第一区块311,以及数个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区块311间且对应所述衔接段22的第二区块312。该散热板部32相对于该区隔板部31朝远离该加热件2的方向凹陷,也就是朝下凹陷,借此使该均热板3并非呈整体水平的板片,而是形成有高低起伏的结构,可强化结构强度。该第一面33与该第二面34都是由该散热板部32与该区隔板部31共同形成。

本实施例的每一个通孔35为长向延伸且类似于长椭圆孔,且所述通孔35的长度方向(前后向)不同于该加热件2的所述加热段21的长度方向(左右向)。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孔35为数个一组地呈左右间隔排列为一排,其中三排通孔35对应地位于任两相邻的加热段21间,另外两排通孔35则分别位于最前面与最后面的所述加热段21一侧。所述通孔35的形状、尺寸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所述辅助通孔36的尺寸小于所述通孔35的尺寸,本实施例的辅助通孔36呈圆形,并且大致沿着该加热件2的延伸形态而对应地排列于加热件2一旁。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该加热件2通电而产生热,进而能加热、烤熟食物。由于该均热板3的区隔板部31对应地设置于该加热件2下方,因此可以阻隔该加热件2的热能直接往下流动,防止热能过于集中,以避免食物对应于该加热件2的部位过度受热。另一方面,该均热板3配置有所述通孔35与辅助通孔36,且通孔35与辅助通孔36的位置对应于该加热件2以外的部位,使该加热件2的热能可经由所述通孔35、辅助通孔36向下对流至食物处,如此可以补强该加热件2正下方以外的部位的热能,使热能可以均匀分散于整个食物上,有助于提升食物整体的加热均匀度。

补充说明的是,在对应于该加热件2的衔接段22部位的热能,相对于所述加热段21处的热能稍微低,因此邻近所述衔接段22部位的通孔35与辅助通孔36的数量可增加、孔洞配置密度可较高,或是尺寸可设计较大,而邻近所述加热段21的通孔35与辅助通孔36的数量可减少、孔洞配置密度可较低,或尺寸可较小。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可依据烤箱内不同部位的热量分布高低,而适当改变该均热板3上的孔洞数量、位置、尺寸,借此让烤箱内的各点加热温度较接近,以均匀加热。

综上所述,通过在该加热件2与食物之间增设该均热板3,且该均热板3的区隔板部31与通孔35的位置适当,可将该加热件2的局部热能隔绝,并将热能分散引导至食物各部位,达到均匀加热、避免食物局部焦黑,增添食物美味口感的效果。

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烤箱的一第二实施例,与该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处在于,本实施例省略图2的所述辅助通孔36,而且本实施例的通孔35的排列密度不同于该第一实施例的排列密度。所述通孔35中的至少几个的长度方向不同于该加热件2的所述加热段21的长度方向。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有些通孔35的长度方向为前后向,另外有些通孔35的长度方向为左右向。本实施例设置所述通孔35,同样能用于控制热能分散流动,使食物均匀加热。

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烤箱的一第三实施例,与该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处在于,本实施例的每一通孔35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加热段21的长度方向相同。而且本实施例的均热板3还包括一个连接于该散热板部32周缘且大致呈四方体环形的外周板部37,而该散热板部32与该区隔板部31的水平高度相同,而且都相对于该外周板部37朝下凹陷。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时,也可以仅设计所述通孔35的其中至少几个的长度方向相同于该加热件2的所述加热段21的长度方向,而不需要全部的通孔35都与全部的加热段21的长度方向相同。

参阅图6,本实用新型烤箱的一第四实施例,与该第三实施例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处在于,本实施例的每一通孔35的长度方向非左右向也非前后向,为斜向设计,而且不同于所述加热段21的长度方向。

参阅图7,本实用新型烤箱的一第五实施例,与该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处在于,本实施例除了包含邻近该外壳1的顶壁111的该加热件2与该均热板3以外,还包含另外一组邻近该外壳1的底壁112的该加热件2与该均热板3,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烤箱包含两个所述加热件2与两个所述均热板3。其中,下方的该均热板3是位于下方的该加热件2上方,因此下方的该均热板3同样位于该加热件2与食物间,达到均匀导流、加热目的。通过设置两组均热板3与加热件2,使食物的上下表面都能同时受热,加热更均匀,并可提升加热、烹烤食物的速度。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