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30723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力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烹饪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力锅。



背景技术:

压力锅是在高温高压环境下烹饪,一般的压力锅都包括锅体和锅盖,锅体内设有内胆,锅盖包括内盖,内盖与内胆密封形成烹饪腔体,烹饪腔体内形成高温高压环境。压力锅内盖上一般设有浮子,浮子可以上下浮动,烹饪刚开始时,浮子是下浮的,浮子并未与内盖密封,此时烹饪腔体并非密封环境,当烹饪一段时间后,烹饪腔体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烹饪腔体产生蒸汽,使得浮子上浮,浮子与内盖密封,烹饪腔体形成密封环境,此后烹饪腔体压力上升,形成高压环境。

由于浮子需要上下浮动,所以浮子一般比较轻,现有技术的浮子一般为铝制浮子,比如使用铝合金制成。但是使用铝制浮子至少存在以下三个缺陷:

1、制作工艺复杂。在制作浮子时,一般是选取棒状材质的铝合金原材料,对其进行车削、钻孔等操作形成铝制浮子。具体制造流程可以参考图1,从棒状材质的铝合金原材料,经过S1车削、S2钻直孔、S3钻侧孔、S4成型等过程,才能成为成品的铝制浮子。此种制作工艺不仅复杂,而且原材料的利用率太低。从一个棒状材质的铝合金原材料经过车削、钻孔等步骤最后成型为铝制浮子,约有一半的铝合金材质被车削、钻孔等工艺变成粉末状的废弃物,原材料利用率低还污染环境,而且会产生较大的噪音。

2、铝制浮子的化学性质太活泼,容易与食材发生化学反应。一般来说,烹饪的食材种类是不可控的,比如烹饪酸性食物时,由于浮子下部是与烹饪腔体接触的,使得铝制浮子可能与酸性食物发生化学反应,使得铝离子进入到烹饪食材中,进而被人体吸收,不利于人体健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发展,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铝制浮子由于存在上述隐患,逐渐不能达到人们的卫生安全标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力锅,其浮子制作简单,使用安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压力锅,包括内盖,内盖上设有可上下浮动的浮子,浮子包括浮子本体和不锈钢制成的浮子壳,浮子壳套装在浮子本体下部。

由于浮子本体下部套设有浮子壳,因此浮子本体可以为现有铝制材质,还可以避免浮子本体与烹饪腔体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此结构简单,只需在现有浮子结构上做简单改动即可,或者浮子本体也可以是不锈钢制成,更加的安全可靠,而且制造简单。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浮子壳的壁厚为0.1-1mm。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浮子壳为不锈钢拉伸而成。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浮子壳与浮子本体通过过盈铆接配合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浮子壳至少部分位于浮子安装孔内壁和浮子本体之间。浮子壳可以起到隔绝浮子本体和安装孔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浮子本体为铝合金材质。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浮子壳上设有外翻的翻边,所述翻边用于限制浮子在浮子安装孔浮动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浮子还包括不锈钢制成的浮子座,所述浮子座与浮子壳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浮子座与浮子壳配合形成安装槽,安装槽内设有密封圈。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浮子壳侧壁下方设有台阶部,所述浮子座下部设有阻挡部,台阶部与阻挡部形成所述安装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压力锅,其浮子包括浮子壳,浮子壳为不锈钢制成,相对于现有技术对棒状材质的铝合金进行车削钻孔而制成,工艺简单。由于浮子壳为不锈钢制成,浮子壳与烹饪腔体接触,不会像现有技术的铝制浮子那样发生化学反应,可以确保使用安全。而且使用不锈钢制成浮子壳,需要耗费的不锈钢材料少,制成的浮子壳重量不会增加太多,仍然可以保证浮子的正常上下浮动。

2、本实用新型是在浮子本体下部套设有浮子壳,使得浮子本体可以沿用现有铝制浮子,浮子结构改动小,当然,浮子本体也可以改为不锈钢制成,使用安全,制造简单。

3、本实用新型在浮子壳上设置外翻边,外翻边用于限制浮子在浮子安装孔浮动的位置。相对现有技术车削出限位台阶来限制浮子上下浮动,本实用新型通过外翻边来限制浮子浮动,外翻边的制作工艺简单,结构可靠。

4、本实用新型的浮子壳上还设有浮子本体,使得浮子壳不需要做太长,可以克服拉伸工艺的局限性,满足浮子结构的尺寸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铝制浮子制作工艺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浮子装配到内盖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浮子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浮子制作工艺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浮子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浮子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浮子示意图。

附图标记:

内盖100,浮子200,止开杆300;

浮子本体1,上柱体11,下柱体12,浮子壳2,安装槽21,外翻边22,密封圈3,浮子座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压力锅,可参考图2和图3,包括内盖100,内盖100上设有浮子安装孔,浮子200可浮动地设于所述浮子安装孔,浮子包括浮子本体1和不锈钢制成的浮子壳2,浮子壳2套装在浮子本体1下部。浮子安装孔略大于浮子200,使得浮子200与浮子安装孔内壁之间具有排气间隙,当浮子下浮时,浮子200未对内盖100形成密封,浮子下方设有密封圈3,当浮子 200上浮时,密封圈3密封排气间隙,使得浮子200对内盖100形成密封。本实用新型的浮子壳2为不锈钢制成,更进一步的,为不锈钢片材制成,相对于现有技术对棒状材质的铝合金进行车削钻孔而制成,工艺简单。而且使用不锈钢制成浮子体,需要耗费的不锈钢材料少,制成的浮子体重量不会增加太多,仍然可以保证浮子的正常上下浮动。浮子在下浮时,烹饪腔体可以从排气间隙将气体排出,该排气间隙为0.2-2毫米,可以确保排气量适当,当该间隙小于 0.2毫米时,不足以将气体及时排出,使得烹饪腔体压力可能会上升,当该间隙大于2毫米时,排气量太大,热量散失太多,不利于提高烹饪效率,而且由于产生蒸汽大量都从该间隙溢出,会造成浮子难以上浮。浮子在上浮时,浮子下方的密封圈可以密封排气间隙,当排气间隙大于2毫米时,密封圈的密封效果还可能会变差,影响烹饪腔体的上压。实际使用时,排气间隙可以为0.2毫米、 0.5毫米、0.8毫米、1毫米、1.2毫米、1.5毫米、1.8毫米、2毫米等。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排气间隙指的是浮子安装孔的内径与浮子外径的差值,实际应用时,有可能还会在浮子安装孔的内圈上设置若干缺口,使得实际排气通道为一圈排气间隙加上若干排气缺口。由于是在浮子本体下部套设有浮子壳,使得浮子本体可以沿用现有铝制浮子,浮子结构改动小,当然,浮子本体也可以改为不锈钢制成,使用安全,制造简单。

在本实施例中,可继续参考图3,浮子壳2上还设有安装槽21,安装槽21 上设有密封圈3。安装槽21的内壁为平滑曲面。因此可以方便密封圈3的安装,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密封圈3的自身形变而卡装在安装槽21内,由于安装槽21 的内壁为平滑曲面,可以方便密封圈3的拆卸与安装。由于浮子壳2为金属片制成,在制成浮子壳2的桶状雏形之后,可以对浮子壳2进行滚压而形成安装槽21,而通过滚压之后形成的安装槽21,其内表面为平滑曲面。现有技术中铝制浮子的安装槽一般为对铝制原材料进行车削而形成的,其安装槽内壁一般为直面,这种结构会造成安装与拆卸密封圈不方便,密封圈很难卡入安装槽内,而且可能对密封圈造成划伤,本实用新型的浮子体为不锈钢片材拉伸而成。通过对不锈钢片材拉伸形成浮子,比现有技术中车削制成浮子工艺简单,而且不存在现有技术中原材料利用率低、污染环境、产生噪音等问题。在对不锈钢片材拉伸形成桶状雏形之后,对其进行滚压而形成平滑曲面内壁的安装槽,加工简单,成型方便,而且方便对密封圈的安装。

较佳的,不锈钢片材材质为SUS430或者SUS304等,这样既可以方便拉伸成型,而且化学性质稳定,可以确保使用安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浮子壳2的壁厚为0.1-1mm。当其壁厚小于0.1毫米时,强度不够,容易损坏,当其壁厚大于1毫米时,强度太大,成型困难,而且会造成浮子壳重量太大,不易于浮子的上浮。较佳的,浮子壳的壁厚为0.3毫米、 0.5毫米、0.7毫米等。

在本实施例中,浮子壳2的上端部向外折弯形成外翻边22。通过外翻边22 可以限制浮子200在浮子安装孔中上下浮动的高度。而且是直接对浮子壳2的上端部进行弯折形成外翻边22来限制浮子在浮子安装孔的上下浮动,相对现有技术铝制浮子中需要车削出限位台阶来限制浮子的上下浮动,加工成型简单。

在本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2和图3,浮子200包括浮子本体1和浮子壳 2,浮子壳2套设在浮子本体1下部,在将浮子200安装到浮子安装孔后有,浮子壳2至少部分位于浮子安装孔内壁和浮子本体1之间。即浮子壳2可以隔绝浮子本体1和烹饪腔体,而浮子壳2为不锈钢制成,可以确保使用安全。浮子壳2与浮子本体1可以通过过盈铆接配合固定,也可以通过焊接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浮子本体1也为不锈钢片材制成,所述浮子本体1包括上柱体11和下柱体12,上柱体11的直径小于下柱体12。在制造时,先选取不锈钢片材,将其周边固定,通过第一工装冲压形成上柱体11,被固定的周边因此形成上翻边15,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工装的外径与上柱体11的内径匹配,然后将上柱体11的底壁的周边固定,通过第二工装冲压来形成下柱体12,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工装的外径与下柱体12的内径匹配,通过两次拉伸之后形成本实施例的浮子本体1。

由于本实施例的浮子本体1形成有不同直径的上柱体11和下柱体12,所以其外表面形成有一个台阶,可以配合止开杆,使得浮子具有止开的作用,具体可以参考图2,压力锅还包括配合浮子的止开杆300,止开杆300上设有供浮子本体1穿过的通孔,当浮子200下浮时,上柱体11位于通孔,止开杆300可以移动,当浮子200上浮时,下柱体12位于通孔,止开杆300不能移动。止开杆 300上的通孔包括穿孔和锁孔,穿孔大小与下柱体12直径匹配,锁孔大小与上柱体11直径匹配,当浮子下浮时,上柱体11位于通孔内,止开杆300可以移动,止开杆300在水平移动过程中,上柱体11位于穿孔或锁孔内,即锅盖可以转动开盖;当浮子上浮时,如图2所示状态,此时下柱体12位于通孔内,止开杆300不能移动,具体来说,此时下柱体12位于穿孔中,当止开杆300试图水平移动时,下柱体12会试图移动到锁孔中,但是由于下柱体12的直径大于锁孔的直径,所以止开杆300不能移动,来达到锅盖不能转动开盖的目的,而且当浮子上浮时,烹饪腔体压力较大,此时开盖不安全,本实施例通过浮子配合止开杆来达到压力过大时不能开盖的目的。

由于拉伸工艺具有局限性,使得浮子在外径固定,材料固定的前提下,其长度受到局限,一次冲压不可能太长,或者需要经过多次冲压,而浮子结构的外径和长度一般来说已经比较固定,所以本实施例在浮子壳上方还设有浮子本体,二者通过焊接或者铆接固定,来满足浮子结构的尺寸要求。

本实施例浮子壳的制作工艺可参考图4,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不锈钢片材A。

2、经过S1拉伸形成桶状B,桶状B其上端部具有外翻的翻边。具体拉伸时,将金属片片材A的周边固定,通过工装对其金属片片材A的中部冲压,形成桶状B,而被固定的周边形成翻边。

3、经过S2滚压形成安装槽,即成型的C具有安装槽。具体滚压时,在B 内部设置靠模,外部设置滚轮,通过滚轮和靠模的配合来形成安装槽。

在本实施例中,在对金属片片材拉伸之后,上部形成的外翻边作为浮子上下浮动的限制,下部滚压出安装槽,安装密封圈后作为浮子上下浮动的另外一个限制。相较于现有技术的铝制浮子,加工简单,成型方便。而且通过滚压形成的安装槽,相对现有技术车削形成安装槽加工成型简单,而且其安装槽的内壁可以为平滑的曲面,方便密封圈的安装。通过上述制作工艺也可以看出,本实施例对不锈钢片材的利用率极高,而且不存在车削的工艺,不会发生污染环境,产生噪音等问题。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浮子本体的具体结构不同,实施例一中的浮子本体为不锈钢制成,而本实施例的浮子本体1如图5所示,为铝制材质制成,即本实施例的浮子本体1为现有技术中的浮子结构,浮子壳2套装在浮子本体1下部。由于沿用现有铝制浮子,浮子结构改动小,制造简单,成本低廉,而且由于下方设有不锈钢制成的浮子壳,可以断绝浮子本体与烹饪腔体的接触,确保使用安全。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浮子壳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可参见图6 和图7,浮子200还包括不锈钢制成的浮子座4,浮子座4与浮子壳2固定,二者可以是通过铆接或者焊接方式固定。浮子座4与浮子壳2配合形成安装槽21,安装槽21内设有密封圈。具体的,所述浮子壳2侧壁下方设有台阶部,所述浮子座4下部设有阻挡部,台阶部与阻挡部形成所述安装槽21。浮子壳2下方具有通孔,浮子座4上方设有定位部,通过定位部穿过浮子壳2的通孔使得二者位置固定。本实施例通过增设浮子座来配合浮子壳形成安装槽,所以可以不需要经过滚压工序来制造安装槽。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结合来获得更多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