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清洁工具的垃圾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74072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清洁工具的垃圾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清洁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清洁工具的垃圾盒装置。



背景技术:

拖把和扫把是生活中常见的清洁工具,拖把可以将地面进行擦拭,并通过沾湿拖把头上的拖布将地面进行湿润和清洗。而在实际使用时,地面上集聚了灰尘或者其他垃圾,直接用沾湿的拖把进行擦拭会使得垃圾或灰尘扩散开,反而使地面更脏,所以通常在用拖把进行擦拭之前,会先用扫把将地面进行清扫,将大部分的垃圾盒灰尘清扫后,再利用拖把将地面沾湿清洗,所以至少需要两次的清洁才能将地面较好的清洗,过程较为繁琐,而如果省略了扫把清扫的过程则无法较好的清洗地面。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带扫把的拖把,[申请号:201120512365.4],在拖把杆的底部安装一个架子,在架子的中间轴上安装一个拖把头和一个扫把头。

上述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现有技术的部分问题,但是该方案还至少存在以下缺陷:在清扫时并没有暂时存放垃圾的地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暂时存放垃圾的多功能清洁工具的垃圾盒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多功能清洁工具的垃圾盒装置包括盒体组件,所述的盒体组件包括用于盛放垃圾的盒体及与盒体转动连接的盒盖,所述的盒体位于盒盖的底部,所述的盒体组件具有用于垃圾进入的垃圾入口以及释放垃圾的垃圾出口,所述的盒盖下端敞口,且所述的盒体组件上设有当盒体相对于盒盖转动时,能将敞口封闭或敞开的盒体开合结构,且盒体相对于盒盖转动时,所述的盒体顶部与盒盖底部之间形成所述的垃圾出口。本多功能清洁工具能够将清扫出的垃圾通过垃圾入口扫入盒体组件中,通过盒体组件暂时存放清扫出的垃圾,待清扫结束后,再通过盒体开合结构将盒体组件中的垃圾放入垃圾桶中,并清洗盒体组件以备下次使用。

在上述的多功能清洁工具的垃圾盒装置中,垃圾入口设置在盒盖上,垃圾出口设置在盒体上,所述的盒体开合结构包括设置在盒体上的盒体扣板,以及位于盒盖上的弹性卡扣组件,所述的弹性卡扣组件能向靠近或远离盒体扣板的方向运动从而使盒盖与盒体扣接或分离。

在上述的多功能清洁工具的垃圾盒装置中,所述的盒体远离垃圾入口的一侧向外延伸形成盒体扣板,所述的弹性卡扣组件包括端部带有卡勾的按钮,以及固定在盒盖外壁上的弹性件,所述的弹性件插入到按钮中与按钮弹性连接,按钮上且位于弹性件和卡勾之间设有一个固定在盒盖外壁上的按钮旋转轴,所述的按钮能以按钮旋转轴为支点前后摆动。

在上述的多功能清洁工具的垃圾盒装置中,所述的弹性卡扣组件还包括位于盒盖上的摆动限位板,所述的按钮的端部位于摆动限位板和盒盖外壁之间,当卡勾卡住盒体扣板后,盒盖的侧壁压设在盒体的垃圾出口边缘从而使盒盖与盒体形成密封配合。

在上述的多功能清洁工具的垃圾盒装置中,所述的盒盖与盒体铰接且铰接处与盒体开合结构相对置,所述的垃圾入口位于盒盖和盒体铰接处的上方。

在上述的多功能清洁工具的垃圾盒装置中,所述的盒体上且位于垃圾入口下方设有两个盒体铰接柱,盒体上且位于垃圾入口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盒盖铰接柱,盒体上还设有两个供盒盖铰接柱插入的让位孔,扭簧套设在垃圾盒轴销上,垃圾盒轴销插入到盒体铰接柱和盒盖铰接柱中且扭簧的两端分别与盒盖和盒体连接从而使盒盖和盒体形成铰接。

在上述的多功能清洁工具的垃圾盒装置中,所述的盒盖包括三面封闭一端敞口的盒盖本体,盒盖本体的敞口处形成垃圾入口,在盒盖本体上设有盖板,所述的盖板往垃圾入口的方向延伸从而形成位于垃圾入口上方的垃圾导向板。

在上述的多功能清洁工具的垃圾盒装置中,在垃圾导向板上还设有一个呈梳状的垃圾档条组件,所述的垃圾档条组件包括与盒盖可拆卸连接的垃圾档条,所述的垃圾档条位于垃圾入口的前方且在垃圾档条的底部并沿垃圾档条的轴向具有若干间隔均匀排列的梳齿。

在上述的多功能清洁工具的垃圾盒装置中,所述的垃圾导向板下表面上设有档条卡接条,盒盖侧壁设有档条支撑条,垃圾导向板上且在档条卡接条下方还设有档条支撑板,所述的盒盖、垃圾导向板、档条卡接条、档条支撑条和档条支撑板合围形成一个供垃圾档条插入的容置腔,当垃圾档条插入到容置腔中时,所述的垃圾档条与容置腔卡接固定。

在上述的多功能清洁工具的垃圾盒装置中,所述的盒盖上且位于盒盖的顶部还可拆卸的设有一个透明的观察窗。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多功能清洁工具的垃圾盒装置的优点在于:本多功能喷液拖能够将清扫出的垃圾通过垃圾入口扫入盒体组件中,通过盒体组件暂时存放清扫出的垃圾,待清扫结束后,再通过盒体开合结构将盒体组件中的垃圾放入垃圾桶中,并清洗盒体组件以备下次使用;盒体开合结构打开方便,且打开后在扭簧的作用下最大程度打开;本盒体组件可以利用垃圾档条组件来避免毛发缠绕与盒体组件内并造成垃圾入口的封堵;通过观察窗可以观察到盒体组件内的垃圾储存量,从而判断是否需要清空盒体内的垃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清洁工具局部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闭合状态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打开状态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闭合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8是图3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图4中B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盒体组件1、垃圾入口2、垃圾出口3、盒体开合结构4、盒体5、盒盖6、盒体扣板7、弹性卡扣组件8、卡勾9、按钮10、弹性件11、按钮旋转轴12、摆动限位板13、盒体铰接柱14、盒盖铰接柱15、让位孔16、扭簧17、垃圾盒轴销18、盒盖本体19、盖板20、垃圾导向板21、垃圾档条组件22、垃圾档条23、梳齿24、档条卡接条25、档条支撑条26、档条支撑板27、观察窗28、边扫29、卡勾斜面30、扣板斜面31、摩擦垫3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8所示,本多功能清洁工具的垃圾盒装置包括盒体组件1,在本多功能清洁工具的底部具有边扫29,边扫转动将该清洁工具所经过的地面上的垃圾向内清扫入盒体组件1中暂时存放,清扫结束后,再将垃圾取出并倾倒到垃圾收集站。所述的盒体组件1具有用于垃圾进入的垃圾入口2以及释放垃圾的垃圾出口3,顾名思义,垃圾通过垃圾入口2被扫入盒体组件1中,而又从垃圾出口3中取出垃圾放置到垃圾收集站。打开垃圾出口3时,垃圾可以通过自身重力直接从垃圾出口3离开垃圾盒。进一步地,盒盖6上且位于盒盖6的顶部还可拆卸的设有一个透明的观察窗28。通过观察窗28可以了解到垃圾盒内的垃圾承载量,从而选择是否需要将垃圾盒中的垃圾进行清理。避免因为垃圾存放量过大而导致的堵塞或装置损坏。

作为优选地,所述的盒盖6下端敞口,且所述的盒体组件1上设有当盒体5相对于盒盖6转动时,能将敞口封闭或敞开的盒体开合结构4,且盒体5相对于盒盖6转动时,所述的盒体5顶部与盒盖6底部之间形成所述的垃圾出口3。具体来说,盒体组件1包括用于盛放垃圾的盒体5及与盒体5转动连接的盒盖6,所述的盒体5位于盒盖6的底部,垃圾入口2设置在盒盖6上,垃圾出口设置在盒体5上,所述的盒体开合结构4包括设置在盒体5上的盒体扣板7,以及位于盒盖6上的弹性卡扣组件8,所述的弹性卡扣组件8能向靠近或远离盒体扣板7的方向运动从而使盒盖6与盒体5扣接或分离。人为手动控制通过扣动弹性卡扣组件8来使盒盖6和盒体5之间打开或闭合。

如图3-7所示,盒体5远离垃圾入口2的一侧向外延伸形成盒体扣板7,所述的弹性卡扣组件8包括端部带有卡勾9的按钮10,以及固定在盒盖6外壁上的弹性件11,当卡勾9勾住盒体扣板7时,盒体5和盒盖6相互闭合,相反地,卡勾9脱离盒体扣板7时,盒体5和盒盖6相互打开。所述的弹性件11插入到按钮10中与按钮10弹性连接,按钮10上且位于弹性件11和卡勾9之间设有一个固定在盒盖6外壁上的按钮旋转轴12,所述的按钮10能以按钮旋转轴12为支点前后摆动。按钮10通过按钮旋转轴12为支点形成杠杆结构,如图5所示,按压按钮10的上部时,由于杠杆原理,卡勾9脱离盒体扣板7,因此垃圾出口3张开。由图9所示,卡勾9的外侧端部具有卡勾斜面30,盒体扣板7的内侧端部具有扣板斜面31,当将盒体5进行闭合时,扣板斜面31抵扣在卡扣斜面30上并推动卡勾9向外侧移动,直到盒体扣板7移动至卡勾9内侧,此时由于弹性件11的恢复力,推动按钮10恢复原位,使得卡勾9重新卡住盒体扣板7,此时盒体5和盒盖6之间相互闭合,闭合的过程中并不需要人为的按压按钮10,而是直接将盒体5与盒盖6转动至相互闭合。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卡扣组件8还包括位于盒盖6上的摆动限位板13,盒盖6外壁位于按钮10处向内凹陷形成容纳按钮10的按钮槽体,而限位板13即为按钮槽体的内壁,所述的按钮10的端部位于摆动限位板13和盒盖6外壁之间,当卡勾9卡住盒体扣板7后,盒盖6的侧壁压设在盒体5的垃圾出口3边缘从而使盒盖6与盒体5形成密封配合。如图3所示,在盒体5的相对应位置也设置了按钮槽体的延伸槽,盒体扣板7横向设置在该延伸槽中,因此整个按钮10并没有过多的突出于整个盒盖6的外壁上,而在按钮10的挤压处设置了摩擦垫32,可以方便按压。

如图3以及图8所示,盒盖6与盒体5铰接且铰接处与盒体开合结构4相对置,所述的垃圾入口2位于盒盖6和盒体5铰接处的上方。盒体5上且位于垃圾入口2下方设有两个盒体铰接柱14,盒体5上且位于垃圾入口2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盒盖铰接柱15,盒体5上还设有两个供盒盖铰接柱15插入的让位孔16,扭簧17套设在垃圾盒轴销18上,垃圾盒轴销18插入到盒体铰接柱14和盒盖铰接柱15中且扭簧17的两端分别与盒盖6和盒体5连接从而使盒盖6和盒体5形成铰接。通过扭簧17的弹性力,使得盒体5具有打开的趋势,因此当将垃圾出口3打开时,盒体5与盒盖6通过扭簧17的弹性力自动达到最大程度的张开,且自动保持张开的状态,在实际使用时,盒盖6是保持水平,而盒体5打开,存放在盒体5中的垃圾能够自动倾倒出盒体组件1。

如图4-5所示,盒盖6包括三面封闭一端敞口的盒盖本体19,盒盖本体19的敞口处形成垃圾入口2,在盒盖本体19上设有盖板20,所述的盖板20往垃圾入口2的方向延伸从而形成位于垃圾入口2上方的垃圾导向板21,通过垃圾导向板21使得清洁工具所经过的垃圾可以通垃圾导向板21的下方进入到垃圾盒中,最大程度避免在清扫的过程中垃圾移动至垃圾盒的顶部。

作为优选地,在垃圾导向板21上还设有一个呈梳状的垃圾档条组件22。垃圾档条组件22包括与盒盖6可拆卸连接的垃圾档条23,所述的垃圾档条23位于垃圾入口2的前方且在垃圾档条23的底部并沿垃圾档条23的轴向具有若干间隔均匀排列的梳齿24。梳齿24能够梳理一些毛发类的垃圾,也可能是人的头发或宠物的毛发,这类垃圾容易打结缠绕,通过梳齿24可以将毛发理顺后进入到垃圾盒内,避免堵塞或缠绕在垃圾盒内。

进一步地,如图4-5所示,垃圾导向板21下表面上设有档条卡接条25,盒盖6侧壁设有档条支撑条26,垃圾导向板21上且在档条卡接条25下方还设有档条支撑板27,所述的盒盖6、垃圾导向板21、档条卡接条25、档条支撑条26和档条支撑板27合围形成一个供垃圾档条23插入的容置腔,当垃圾档条23插入到容置腔中时,所述的垃圾档条23与容置腔卡接固定。通过盒盖6、垃圾导向板21、档条卡接条25、档条支撑条26和档条支撑板27合围形成的容置腔可以进一步的固定住垃圾档条23,使其在使用时不易脱落或移动,从而更为稳定的进行垃圾梳理。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盒体组件1、垃圾入口2、垃圾出口3、盒体开合结构4、盒体5、盒盖6、盒体扣板7、弹性卡扣组件8、卡勾9、按钮10、弹性件11、按钮旋转轴12、摆动限位板13、盒体铰接柱14、盒盖铰接柱15、让位孔16、扭簧17、垃圾盒轴销18、盒盖本体19、盖板20、垃圾导向板21、垃圾档条组件22、垃圾档条23、梳齿24、档条卡接条25、档条支撑条26、档条支撑板27、观察窗28、边扫29、卡勾斜面30、扣板斜面31、摩擦垫32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