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户外转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70970阅读:8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户外转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张转椅,尤其是指一种户外转椅。



背景技术:

转椅是一种常见的坐具,适合用在各种场合。有时候人们需要开展一些户外活动,户外活动中经常会用到转椅,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椅子往往功能单一,难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特别是夏天,太阳光直接照射到人身上,会使人皮肤变黑,此时人们不得不撑着遮阳伞,随着太阳角度的变化,人撑伞的角度也随着变化,一天下来撑着伞会感到十分疲惫,若是直接将遮阳伞固定在转椅上,则无法调节遮阳伞的角度,存在不便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户外转椅,其具有遮阳功能,且能调整遮阳的角度,以便适应太阳照射角度的变化。

为达到上述目的,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户外转椅,包括椅背、座板、气杆、底架和滑轮,所述椅背固定在所述座板上,所述座板通过所述气杆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底架上,所述滑轮设置在所述底架的下端,所述椅背的后端设置有一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可转动设置有蜗轮,所述容纳腔的两个侧壁之间可转动设置有蜗杆,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相互啮合,所述蜗杆的一端还设置有驱动所述蜗杆转动的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位于所述椅背的外侧,所述蜗轮上固定有转向支架,所述转向支架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可上下活动设置有遮阳伞。

优选地,所述容纳腔上覆盖有封板,所述封板上设置有供所述转向支架滑动的弧形凹槽。封板设置的目的在于保护容纳腔里的零部件,延长使用寿命,弧形凹槽的设置使得转向支架在弧形凹槽内滑动,一方面限定了遮阳伞运动的角度,另一方面防止遮阳伞偏转过大,受力不稳。

优选地,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旋钮,所述旋钮与所述蜗杆的一端固定,所述旋钮上均匀圆周设置有多个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孔内活动设置有锁定杆,所述椅背的侧壁上均匀圆周设置有多个第二限位孔,所述锁定杆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限位孔内。当需要调整遮阳伞的角度时候,旋转旋钮,旋钮带动蜗杆转动,从而蜗轮发生转动,设置在蜗轮上的转向支架发生倾斜,从而遮阳伞的角度也发生倾斜,以便更好的适应太阳的照射,调整完毕后,将锁定杆插入到第二限位孔内,使旋钮的位置得到锁定,防止蜗杆发生转动。

优选地,所述锁定杆的两端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限位孔的直径且小于所述第二限位孔的直径。凸块的直径大于第一限位孔的直径是为了防止锁定杆从第一限位孔内脱落,凸块的直径小于第二限位孔的直径是为了锁定杆方便插入到第二限位孔内,将旋钮锁定。

优选地,所述户外转椅还包括锁紧螺栓,所述转向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通孔贯通的锁紧孔,所述锁紧螺栓螺接在所述锁紧孔内。其好处在于方便调整遮阳伞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椅背的后端竖直设置有用于存放所述遮阳伞的储物筒,所述储物筒的底端设置有排水孔。储物筒的设置方便收纳遮阳伞,储物筒的底端设置有排水孔,一旦下雨,方便受湿的遮阳伞排水,避免聚积在储物筒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转椅上设置遮阳伞,避免了在户外时受到太阳照射和雨水淋湿,且遮阳伞的角度可进行调整,转动转动机构,使蜗杆发生转动,从而蜗轮进行转动,固定在蜗轮上的转向支架发生倾斜,从而连接在转向支架上的遮阳伞也发生倾斜。本实用新型调整遮阳伞角度的操作十分简单,结构可靠,以便适应太阳照射角度的变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将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调整遮阳伞角度的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调整遮阳伞角度的另一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蜗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旋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使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如图所示,一种户外转椅,包括椅背1、座板2、气杆3、底架4和滑轮5,椅背1固定在座板2上,座板2通过气杆3可转动设置在底架4上,滑轮5设置在底架4的下端,椅背1的后端设置有一容纳腔11,容纳腔11内可转动设置有蜗轮6,容纳腔11的两个侧壁之间可转动设置有蜗杆7,蜗杆7与蜗轮6相互啮合,蜗杆7的一端还设置有驱动蜗杆7转动的转动机构8,转动机构8位于椅背1的外侧,蜗轮6上固定有转向支架9,转向支架9上设置有通孔91,通孔91内可上下活动设置有遮阳伞92。

实施例二:如图所示,一种户外转椅,包括椅背1、座板2、气杆3、底架4和滑轮5,椅背1固定在座板2上,座板2通过气杆3可转动设置在底架4上,滑轮5设置在底架4的下端,椅背1的后端设置有一容纳腔11,容纳腔11内可转动设置有蜗轮6,容纳腔11的两个侧壁之间可转动设置有蜗杆7,蜗杆7与蜗轮6相互啮合,蜗杆7的一端还设置有驱动蜗杆7转动的转动机构8,转动机构8位于椅背1的外侧,蜗轮6上固定有转向支架9,转向支架9上设置有通孔91,通孔91内可上下活动设置有遮阳伞92。

本实施例中,容纳腔11上覆盖有封板12,封板12上设置有供转向支架9滑动的弧形凹槽121。

本实施例中,转动机构8包括旋钮81,旋钮81与蜗杆7的一端固定,旋钮81上均匀圆周设置有多个第一限位孔82,第一限位孔82内活动设置有锁定杆83,椅背1的侧壁上均匀圆周设置有多个第二限位孔13,锁定杆83的一端位于第二限位孔13内。

本实施例中,锁定杆83的两端设置有凸块831,凸块831的直径大于第一限位孔82的直径且小于第二限位孔13的直径。

实施例三:如图所示,一种户外转椅,包括椅背1、座板2、气杆3、底架4和滑轮5,椅背1固定在座板2上,座板2通过气杆3可转动设置在底架4上,滑轮5设置在底架4的下端,椅背1的后端设置有一容纳腔11,容纳腔11内可转动设置有蜗轮6,容纳腔11的两个侧壁之间可转动设置有蜗杆7,蜗杆7与蜗轮6相互啮合,蜗杆7的一端还设置有驱动蜗杆7转动的转动机构8,转动机构8位于椅背1的外侧,蜗轮6上固定有转向支架9,转向支架9上设置有通孔91,通孔91内可上下活动设置有遮阳伞92。

本实施例中,容纳腔11上覆盖有封板12,封板12上设置有供转向支架9滑动的弧形凹槽121。

本实施例中,转动机构8包括旋钮81,旋钮81与蜗杆7的一端固定,旋钮81上均匀圆周设置有多个第一限位孔82,第一限位孔82内活动设置有锁定杆83,椅背1的侧壁上均匀圆周设置有多个第二限位孔13,锁定杆83的一端位于第二限位孔13内。

本实施例中,锁定杆83的两端设置有凸块831,凸块831的直径大于第一限位孔82的直径且小于第二限位孔13的直径。

本实施例中,户外转椅还包括锁紧螺栓93,转向支架9上设置有与通孔91贯通的锁紧孔94,锁紧螺栓93螺接在锁紧孔94内。

本实施例中,椅背1的后端竖直设置有用于存放遮阳伞92的储物筒14,储物筒14的底端设置有排水孔。

以上所述仅为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实用新型,凡在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