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沉式洗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71243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沉式洗碗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下沉式洗碗机。



背景技术:

厨房餐具清洗是时下家庭较为关注的问题,用餐后的餐具沾满油脂,人工清洗困难,家用洗碗机的出现解决了大量带有油污的餐具无需沾手就能轻松清洗的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

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284355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洗碗机盖门上开式结构,包括机体和设于机体上方并与机体活动连接的盖门,所述机体与盖门之间设有一开关门机构,经该开关门机构实现盖门的开关,所述开关门机构设于机体内的安装槽内,该开关门机构包括固定于安装槽内的安装轴、安装轴上套设的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第一弹簧与第二弹簧之间夹设的第二连接器、第二连接器下方设有的、一端固定于安装槽内的弹簧片、固定于盖门上的第一连接器、分别于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活动连接的门拉杆。

处于打开状态时,盖门竖立,盖门很容易在外力作用下倒下并且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重重地盖上,发出较大响声而且盖门容易损坏,甚至对操作的人员造成危险。

公开号为CN105534459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水槽式清洁设备的门板系统,包括:面板,面板安装有门体轴套,门体轴套内安装有固定轴和阻尼组件,阻尼组件连接至面板且面板绕阻尼组件转动;清洁剂投放装置,清洁剂投放装置包括储存盒、封盖和驱动装置,储存盒内开设有储液腔,储存盒上安装有连接销,连接销上安装有扭簧,封盖铰接安装在连接销上且扭簧抵紧封盖,驱动装置安装在面板内且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上安装有转轴开关,封盖密封扣设在储存盒上,转轴开关转动控制封盖的自动打开。并具体公开了:所述门体轴套中空且在两端安装有门轴封盖,所述门体轴套上开设有长槽,所述固定轴位于长槽内,所述阻尼组件包括连接轴、滑设在连接轴上的固定片、套设在连接轴上的连接片和转片,连接轴的一端安装在固定轴上,连接轴的另一端固连有紧固件,所述转片限定在门体轴套内,在固定片与紧固件之间安装有若干个蝶形弹簧,所述固定片抵紧在连接片上,所述连接片抵紧在转片上,所述转片抵靠在连接轴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阻尼组件结构较为复杂,阻尼机构产生双向阻尼,虽然可以保证盖板不会自由落下闭合,但也导致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翻转门具有阻尼组件的下沉式洗碗机,解决了传统洗碗机盖门阻尼机构结构复杂,且操作不便的问题。

一种下沉式洗碗机,包括清洗槽和安装在清洗槽上的翻转门,所述清洗槽上设有与翻转门枢接的固定座,所述翻转门和固定座之间设有延阻翻转门向下翻转的扭簧,所述翻转门在0-90度的翻转范围内具有平衡位。

本实用新型扭簧始终是阻延翻转门盖合翻转设置,两端分别与翻转门和固定座连接,在翻转门翻转过程中,扭力发生变化。

所述平衡位是指扭簧的扭矩等于翻转门重力分量力矩的临界点,当翻转角度小于平衡位的角度时,重力分量力矩大于扭矩,翻转门可以自动盖合,但扭簧具有阻尼作用,避免盖合过快过重。当翻转角度大于平衡位的角度时,重力分量力矩小于扭矩,翻转门自动翻开,由于重力提供阻尼,可以阻止翻开速度过快。

所述翻转门两侧设有枢接孔,所述固定座包括基部和与枢接孔相配合的枢接部,所述枢接孔内设有连接座,所述扭簧设于枢接孔内,两端分别卡在枢接部和连接座上。由于扭簧设置在枢接孔内,避免其它部件对其运动造成干涉。枢接部插入到枢接孔内,实现固定座和翻转门无缝配合,结构更加紧凑。

两侧的枢接孔可以相互独立,也可以相互打通为一体。可以仅在其中一侧设置扭簧,也可以两侧各设置一个,使得翻转门受力平衡。

所述翻转门枢接固定座的位置设有与所述基部配合的缺口,所述翻转门的侧面与固定座的侧面齐平。由于固定座设置在清洗槽的口部,当翻转门与固定座侧面齐平时,可以让翻转门盖合的面积更大,另外也更加美观。

所述枢接孔的内壁设有限制翻转门翻转角度的限位槽,所述枢接部具有与限位槽相配合的限位凸筋。因为扭簧一直会有扭力,特别当翻转门打开90度后,重力分量与扭力叠加,而不产生阻尼作用,会加速翻转门打开,因此需要用限位槽限制翻转门打开的角度,限位槽的弧度一般为使翻转门最大打开角度为95°,让翻转门完全打开,且不会因外力而自动落下。

所述连接座上设有与限位槽配合限制其相对枢接孔转动的限位块。连接座为了保持与翻转门固定配合,通过限位块与限位槽的配合来进行限位,巧妙地对限位槽进行了利用。

所述扭簧套设在一导杆上,所述导杆两端分别连接固定座和连接座。导杆用于支撑扭簧,避免扭簧弯曲,不能提供稳定的扭力。导杆与固定座或连接座固定连接,因为固定座与清洗槽固定,而连接座需要随着翻转门发生翻转。

所述连接座和枢接部上设有与扭簧两个端部配合的卡槽。卡槽可以位于连接座和固定座枢接部的外周面上,扭簧的一端卡入连接座外周面上的卡槽中,翻转门的枢接孔侧壁配合连接座上的卡槽将扭簧的一端在连接座转动方向上固定,使得扭簧的这一端跟随连接座一起转动;扭簧的另一端卡入固定座枢接部的外周面上,枢接部插入枢接孔内,枢接孔侧壁配合枢接部上的卡槽将扭簧的一端在枢接孔转动方向上固定,使得扭簧的这一端在翻转门翻转过程中保持静止不转动,从而,在翻转门翻转过程中,扭簧与连接座连接的一端发生扭转,与固定座连接的一端保持静止,进而产生相应的扭力。

所述枢接孔内壁设有与连接座相配合阻止其轴向移动的限位台阶。连接座一端顶着扭簧,另一端由限位台阶进行限位,使得连接座在轴向上不能移动,避免扭簧卡在连接座上的一端与连接座发生脱离。

所述清洗槽上设有安装固定座的安装孔,所述固定座的底部设有与安装孔配合的限位凸块,所述固定座下方设有通过螺钉与限位凸块连接的压块。限位凸块卡入安装孔内,通过与压块配合将固定座与清洗槽固定,使得从表面看起来固定座的固定连接较为隐蔽,较为美观,同时也不影响翻转门与清洗槽配合的密封性。

所述限位凸块突出于安装孔,所述压块设有容纳所述限位凸块的凹槽。限位凸块突出于安装孔,并且压块设有容纳所述限位凸块的凹槽,使得压块与固定座相配合卡住安装孔的边缘,保证固定座与清洗槽连接的牢固性。

本实用新型下沉式洗碗机在翻转门和固定座之间设有阻延翻转门向下翻转的扭簧,并且翻转门在0-90度翻转范围内具有平衡位,盖合翻转门过程中,越过平衡位,翻转门可以自动盖合,并且由于扭簧的阻尼作用,避免了盖合速度过快,而在翻转门打开过程中,越过平衡位后,翻转门克服自身重力可以自动打开,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下沉式洗碗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用新型下沉式洗碗机结构的爆炸图;

图3为翻转门与固定座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翻转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清洗槽与翻转门枢接部分结构的爆炸图;

图6为清洗槽与翻转门枢接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固定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连接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8所示,一种下沉式洗碗机,包括清洗槽1和安装在清洗槽1上的翻转门2。翻转门2两侧设有枢接孔21;清洗槽1上设有与翻转门2两侧枢接的固定座3,固定座3包括基部31和与枢接孔21相配合的枢接部32,翻转门2枢接固定座3的位置设有与基部31配合的缺口22,翻转门2的侧面与固定座3的侧面齐平。翻转门2上缺口22的设置,使得固定座3的枢接部32在插入枢接孔21内后,基部31正好与缺口22配合,使得翻转门2的侧面与固定座3的侧面齐平,由于固定座3设置在清洗槽1的口部,当翻转门2与固定座3侧面齐平时,可以让翻转门2盖合的面积更大,另外也更加美观。翻转门2位于两侧枢接孔21的中间位置设有穿线孔23。

枢接孔21内设有连接座5,扭簧4设于枢接孔21内,连接座5上设有卡槽52,固定座3上设有卡槽33,扭簧4的两端分别卡入卡槽52和卡槽33。翻转门2的枢接孔21侧壁配合连接座5上的卡槽52将扭簧4的一端在连接座5转动方向上固定,使得扭簧4的这一端跟随连接座5一起转动;扭簧4的另一端卡入连接座5上的卡槽52中,枢接部32插入枢接孔21内,枢接孔21侧壁配合枢接部32上的卡槽52将扭簧4的一端在枢接孔21转动方向上固定,使得扭簧4的这一端在翻转门2翻转过程中保持静止不转动,从而,在翻转门2翻转过程中,扭簧4与连接座5连接的一端发生扭转,与固定座3连接的一端保持静止,进而产生相应的扭力。扭簧4产生延阻翻转门3向下翻转的扭力,翻转门2在0-90度的翻转范围内具有平衡位。当翻转角度小于平衡位的角度时,重力分量力矩大于扭簧4产生的扭矩,翻转门可以自动盖合,但扭簧4具有阻尼作用,避免盖合过快过重。当翻转角度大于平衡位的角度时,重力分量力矩小于扭矩,翻转门2自动翻开,由于重力提供阻尼,可以阻止翻开速度过快。一般平衡位时翻转门2打开的角度为70度。

扭簧4套设在一导杆6上,导杆6用于支撑扭簧4,避免扭簧4弯曲,不能提供稳定的扭力。固定座3的枢接部32具有连接孔322,导杆6的一端与连接孔322过盈配合,使得导杆6与固定座3固定连接;连接座5上具有通孔53,导杆6的另一端插入通孔53内,与连接座5保持转动连接。

枢接孔21内设有限制翻转门2翻转角度的限位槽211,枢接部32具有与限位槽211相配合的限位凸筋321。连接座5上设有限制其相对枢接孔21转动的与限位槽211配合的限位块51。因为扭簧4一直会有扭力,特别当翻转门2打开90度后,重力分量与扭力叠加,而不产生阻尼作用,会加速翻转门2打开,因此需要用限位槽211限制翻转门2打开的角度,限位槽211的弧度一般为使翻转门2最大打开角度为95°,让翻转门2完全打开,且不会因外力而自动落下。

枢接孔21内壁设有与连接座5相配合阻止其轴向移动的限位台阶212。连接座5一端顶着扭簧4,另一端由限位台阶212进行限位,使得连接座5在轴向上不能移动,避免扭簧4卡在连接座5上的一端与连接座5发生脱离。

清洗槽1上设有安装固定座3的安装孔7,固定座3的底部设有与安装孔7配合的限位凸块34,固定座3下方设有通过螺钉与限位凸块34连接的压块8。限位凸块34突出于安装孔7,压块8设有容纳所述限位凸块34的凹槽81。

限位凸块34卡入安装孔7内并突出于安装孔通7,压块8设有容纳限位凸块34的凹槽81,使得压块8与固定座3相配合卡住安装孔7的边缘,保证固定座3与清洗槽1连接的牢固性,使得从表面看起来固定座3的固定连接较为隐蔽,较为美观,同时也不影响翻转门2与清洗槽1配合的密封性。

使用过程中,扭簧一直会有扭力,打开翻转门2时,由于翻转门2重力分量力矩比扭簧4的扭矩大,需要外力(一般为人手提供的力)提供足够克服两者差值的力矩才能打开翻转门2,随着翻转门2的打开,翻转门2重力分量力矩和扭簧4的扭矩均逐渐减小,当翻转门2打开角度到平衡位时,一般为70度,此时扭簧4的扭矩等于翻转门2重力分量力矩的临界点,再向上打开时,重力分量力矩小于扭矩,翻转门2能够自动翻开,由于重力提供阻尼,可以阻止翻开速度过快,最大打开角度为95°,此时翻转门2完全打开,且不会因外力而自动落下;关闭翻转门2时,由于翻转门2大于90度后,重力分量与扭力叠加,而不产生阻尼作用,90度到70度之间时,扭矩大于重力分量力矩,所以这个过程中均需要施加外力来关闭翻转门2,当翻转门2关闭到70度的平衡位时,此时扭簧4的扭矩等于翻转门2重力分量力矩的临界点,再向下关闭,翻转门2重力分量力矩和扭簧4的扭矩均逐渐增大且重力分量力矩增加比扭簧4快,此时不需再提供外力,翻转门2可以自动盖合,但扭簧4具有阻尼作用,避免盖合过快过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