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叶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7444阅读:974来源:国知局
百叶窗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特别涉及一种百叶窗。



背景技术:

百叶窗是一种常见的门窗结构,常见的百叶窗有两种结构,一种是直接将百叶帘安装在窗框上,百叶帘与外界空气接触;另一种是采用两层玻璃将百叶帘封闭在玻璃之间,形成中空结构的百叶窗。

目前,公开号为CN20327151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百叶窗,它包括安装于窗框上的百叶窗体,所述百叶窗体的底部通过转动销轴活动安装于窗框上,所述百叶窗体顶部与窗框之间设有能够控制二者连接或脱离的连接卡扣。

这种多功能百叶窗在使用过程中,将连接卡扣拆离后,仅通过转动销轴与窗框连接,此时的百叶窗体不受其他限位,只能完全打开或完全闭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百叶窗,其具有能够控制百叶窗所打开的面积大小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百叶窗,包括固连于墙体上的主框、与主框活动连接的窗框、位于窗框中的百叶帘,所述窗框与主框之间通过开闭机构相连,所述开闭机构包括位于主框上的限位手柄、位于窗框面向限位手柄一侧的锁圈,所述限位手柄包括转动连接于主框上的把手主体、固连于主框上贯穿把手主体的销轴、连接把手主体和主框的复位件所述窗框和主框之间还设有位于主框上的至少两个调节钩、位于窗框上的与调节钩相配合的调节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打开窗户时,对限位手柄施力,使其绕着销轴转动,与锁圈相互脱离,其实窗框被撤去限位,能够与主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当转动至一定角度后,采用调节钩钩住调节环,使得调节环能够与调节钩同时作用限位窗框,保持窗框与主框的角度不变。采用不同的调节钩和调节环相配合时,能够控制窗框与主框之间的夹角的大小,以便控制百叶窗所打开的面积大小。

进一步设置:所述开闭机构中的限位手柄位于主框的两条竖直边上,所述主框的两条竖直边上挖设有矩形限位孔,所述销轴贯穿于限位孔中且为水平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手柄转动时,以销轴为转动中心运动,转动过程中不易发生卡滞,提高使用舒适度。开闭机构在主框两条竖直边上设置后,主框和窗框之间所受的力在两边都有,受力均匀,不易造成局部受力不均导致的窗户形变的结果。

进一步设置:所述把手主体包括与锁圈相抵触的弯钩部、自弯钩部向背离地面一侧延伸的直杆,所述直杆背离弯钩部的一端与复位件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直杆便于手部对把手主体施力,弯钩部便于对锁圈限位。复位件位于直杆背离弯钩部的一端,相较于位于直杆靠近弯钩部的一端的设置方式,根据杠杆原理,能够使复位件的复位力起到最大作用。

进一步设置:所述复位件采用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连于直杆背离弯钩部的一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连于主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具有弹性形变力,当直杆被拉出时,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当撤去对直杆的拉力后,弹簧的复位力讲直杆拉回,以便直杆另一端的弯钩部将锁圈钩住限位。

进一步设置:所述限位手柄背离弹簧的一侧设有手持环,所述手持环设置为“D”形,所述手持环的直线状的一条边固连于直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持环的弧形部位与手部接触,在使用时,能够通过抓住手持环提高施力效果,更便于操作。

进一步设置:所述开闭机构中的锁圈位于窗框的两条竖直边上,所述锁圈在窗框与主框贴合时正好落于限位孔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主框与窗框相互贴紧时,锁圈落在限位孔中,不易将主框与窗框之间隔出缝隙。

进一步设置:所述锁圈设置为矩形环,所述锁圈与窗框相连的一条边的长度小于限位孔的水平状态的棱边长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圈能够完全没入限位孔中,不易与限位孔的侧边发生冲击或抵触。

进一步设置:所述窗框与主框之间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所述合页位于窗框面向地面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合页为主框与窗框发生相对运动的基准,窗框绕着合页转动时,窗框背离地面的一侧与主框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而合页处的主框与窗框保持相连,如此在调节窗框所打开的面积大小时,仅有一处变量,更便于调节。

进一步设置:所述开闭机构位于窗框和主框背离地面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合页位于窗框和主框靠近地面的一条棱边处,开闭机构距离合页处越远,整个窗框与主框的上下两端所受到的限位力越均匀。

作为优选,所述窗框中的百叶帘采用玻璃封闭,所述玻璃背离地面一侧设有手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开闭窗框时,通过对手柄施力,能够在窗框打开时控制窗框落下的速度,减小窗框猛然倒下发生冲击、损坏连接处结构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调整窗框的开合程度的同时,由于玻璃内还封有百叶帘,能够通过调节百叶帘的叶片倾斜程度来调节采光效果。仅需要光线不需要通风时,仅调节百叶帘;需要通风时,打开窗框使气流流动;调节窗框与主框之间的相对位置以便控制气流大小。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从室外看百叶窗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从室内看百叶窗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中图2的A部放大图用于体现开闭机构和调节钩所在位置。

图中,1、百叶帘;2、开闭机构;21、限位手柄;22、锁圈;3、把手主体;31、弯钩部;32、直杆;4、销轴;5、复位件;51、弹簧;6、限位孔;7、手持环;8、合页;9、玻璃;10、手柄;11、主框;12、窗框;13、调节钩;14、调节环;15、契合槽;16、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百叶窗,如图1所示,包括固定设置在墙体16上的主框11,在主框11内设置有窗框12。

如图1所示,主框11的厚度即为墙体16的厚度,窗框12的厚度为主框11厚度的一半,由于窗框12被安装在主框11面向室外的一侧,故主框11靠近室外一侧挖设有契合槽15,契合槽15为矩形,其中心轴线与主框11的中心轴线相契合。契合槽15的大小与窗框12的外轮廓相契合;窗框12中设置两层玻璃9,两层玻璃9种设置一片百叶帘1,主框11面向室内一侧的大小正好能够遮住部分窗框12、露出窗框12靠近玻璃9的一圈、玻璃9以及玻璃9中的百叶窗。当窗框12贴紧在主框11上后,窗框12能够正好嵌在契合槽15中,与墙体16面向室外一侧形成一个平面。

如图1所示,窗框12和主框11通过合页8连接,合页8位于主框11和窗框12靠近地面一侧的棱边处,且面向室外。当窗框12与主框11发生相对位移时,窗框12向室外倒出。

在窗框12和主框11面向室内的一侧设置开闭机构2,如图2和3所示,开闭机构2共有两处,每处开闭机构2均包括位于主框11上的限位手柄21和位于窗框12上的矩形的锁圈22。限位手柄21位于主框11的两条竖直边上,且位于竖直边背离地面一端;锁圈22位于窗框12的两条竖直边上,同样位于窗框12竖直边背离地面一端;锁圈22的矩形外轮廓分为长边和宽边,长边贴在窗框12上,并且为水平状态。

如图2和3所示,为了使限位手柄21被限位在主框11上,在主框11上开设有两个矩形的限位孔6,限位孔6贯穿主框11,限位孔6的中间部分水平设置有一根销轴4,销轴4的两端固连于限位孔6的侧壁上。在销轴4上穿设一个把手主体3。把手主体3包括与锁圈22相抵触的弯钩部31、自弯钩部31引出的直杆32。直杆32与锁圈22相连处即销轴4穿设处。为了便于将直杆32从限位孔6中拉出,在直杆32面向室内的一侧还设有手持环7,手持环7设置为“D”形,手持环7的直线形的部分与直杆32相贴,使得弧形的部分能够伸出限位孔6,便于将直杆32从限位孔6中拉出。

如图2和3所示,在直杆32背离手持环7的一侧还设有一处复位件5,复位件5采用弹簧51。弹簧51的一端固连于直杆32背离弯钩部31的一端,另一端固连于主框11上。为了便于限位弹簧51,主框11向限位孔6中延伸出一部分,覆盖到限位孔6背离地面的一侧,弹簧51即固连于该延伸出的部分,使得整个弹簧51在未受力的初始状态时处于水平面上。限位孔6未被覆盖住的地方正好能够容纳锁圈22,锁圈22的长边的长度小于限位孔6位于水平面上的棱边的长度,以便能够嵌入限位孔6中。

如图2和3所示,在主框11上还设有若干个调节钩13,在窗框12上设有与调节钩13数目相对的调节环14。本实施例中,主框11的两条竖直边上每条边处均设有两个调节钩13,在窗框12的两条竖直边上均设有两个调节环14。当两组调节钩13调节环14分别起限位作用时,能够将窗框12与主框11之间的夹角限位为不同大小。

如图2所示,为了减小调节环14抵触在主框11上的可能性,调节环14位于窗框12靠近玻璃9处,在窗框12与主框11相互贴合时,调节环14不易抵触在主框11上。

如图2所示,在玻璃9背离地面的一侧上还设有手柄10,当开闭窗框12时,通过对手柄10施力,能够控制窗框12的转动速度。

需要打开窗户时,拉动把手主体3,使得把手主体3绕销轴4转动至弯钩部31脱离锁圈22,此时窗框12失去限位,窗框12向室外倒下,此时采用调节钩13将调节环14钩住,将窗框12与主框11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制。需要关闭窗户时,先将调节钩13与调节环14相互脱离,将窗框12拉回,转动把手主体3,使弯钩部31重新钩住锁圈22,实现限位。

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