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49191发布日期:2018-07-17 22:09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厨具,尤其涉及了一种炒锅。



背景技术:

锅可谓是人类文明进化的产物,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不同的锅具有不同的功能,蒸、煎、炒等满足人们不同口味的需求,铁锅还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微量铁元素,能有效缓解缺铁性贫血。

现有的锅体在不使用时一般通过在锅柄上设置挂钩或挂钩孔的方式将锅体挂在墙上,或是将锅体倒扣在厨具台面上,当将锅体倒扣在厨具台面上或将锅体正面朝墙挂在墙上,会使得锅体的边沿与墙体或台面接触,难以保证锅体的洁净度;如果是将锅体正向放置在厨具台面上会使得锅体内残留的水不能及时沥出;如果是将锅体正向放置在厨具台面上或反面朝墙挂在墙上,会使得灰尘易落入锅体内部,锅体难以保证干净卫生。

同时现有的锅体由于运输成本的控制,其把手一般不易设置过长,而过短的把手又会使得在端起锅体时,锅内汤汁、油汁易溅出烫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炒锅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炒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炒锅,包括锅体和固定连接在锅体外侧壁上的锅柄,锅体上与锅柄相对的边缘上固定有把手,把手包括两根导杆,导杆一端固定在锅体侧壁上,另一端固定有挡块,挡块为两个且分布于导杆的上下两侧;把手还包括呈U形的弹性导套,弹性导套两端均开设有导槽,导杆带有挡块的端部伸入导槽内且可在导槽内滑动,导槽内壁上且位于导槽的开口处设有环形卡槽,环形卡槽内设有防止导杆脱出导槽的卡环;通过对把手长度的调节,有效减小端起锅体时,锅内蒸汽排出或锅内汤汁溅出烫伤手。

锅柄外壁上且与锅体背面相对的一侧设有一长条形的凹槽和一能够折叠入凹槽内的且为长条形的支撑板,支撑板的一端转动连接在长条形凹槽上远离锅体的端部,凹槽与支撑板之间设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在凹槽的侧壁以及支撑板的侧壁上,支撑杆为两根,分别设置于支撑板的两侧。通过将支撑板拉出,使得当煎锅倒扣时,锅柄部分被支撑起,使得锅体只有弧形挡板的一部分与厨具台面接触,保证了锅体的干净卫生程度。

作为优选,锅体由外至内依次为不锈钢层、铝层以及钛层。锅体成为三层复合锅体,其充分保证了锅体的结构强度,能够有效提高锅体耐火性,同时有效提高锅体的耐腐蚀性能以及抗氧化性能,继而提高锅体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弹性导套内壁上设有与挡块配合的导向槽,挡块可在导向槽内滑动。通过导向槽与挡块的配合,能够实现对弹性导套的限位,使其拉出或推入更加顺畅。

作为优选,两根导杆设置于同一水平面内且两者相互平行布置。使得锅体上的把手水平布置,实现把手的水平伸缩。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板的设置能够有效减小灰尘落入锅体,避免锅体边沿与台面全面接触,保证锅体的干净卫生,同时通过对把手才有拉伸式设计,能够有效减小锅内蒸汽排出或锅内汤汁溅出烫伤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弹性导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锅体、2—锅柄、3—把手、21—凹槽、22—支撑板、23—支撑杆、31—导杆、32—挡块、33—弹性导套、34—导槽、35—环形卡槽、36—卡环、37—导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炒锅,如图1-图3所示,包括锅体1和固定连接在锅体1外侧壁上的锅柄2,锅体1由外至内依次为不锈钢层、铝层以及钛层,锅体1通过热轧复合法对铝、不锈钢进行复合,使得该锅体1成为三层复合锅体1,其充分保证了锅体1的结构强度,能够有效提高锅体1耐火性,同时有效提高锅体1的耐腐蚀性能以及抗氧化性能,继而提高锅体1使用寿命。

锅体1上与锅柄2相对的边缘上固定有把手3,把手3包括两根导杆31,导杆31一端固定在锅体1侧壁上,另一端固定有挡块32,挡块32为两个且分布于导杆31的上下两侧;把手3还包括呈U形的弹性导套33,弹性导套33两端均开设有导槽34,导杆31带有挡块32的端部伸入导槽34内且可在导槽34内滑动,导槽34内壁上且位于导槽34的开口处设有环形卡槽35,环形卡槽35内设有防止导杆31脱出导槽34的卡环36;通过导杆31、弹性导套33的设置,可实现对把手3长度的调节,当需要加长把手3时,将弹性导套33往外拉,直到挡块32被卡环36限位,当需要缩短把手3时,将弹性导套33往里推即可,通过该种结构来调节把手3,可在能够减小整体体积,减小运输成本的前提下,有效减小端起锅体1时,锅内蒸汽排出或锅内汤汁溅出烫伤手。装配时,先将导杆31伸入导槽34内,然后卡入卡环36即可完成把手3的安装,同时该弹性导套33也可以在长期使用后拆卸、更换。

两根导杆31设置于同一水平面内且两者相互平行布置,从而使得锅体1上的把手3水平布置,即可实现水平伸缩。同时本实施例中的弹性导套33采用的是橡胶导套,即可以方便卡环36卡入,又能起到一定的防烫作用。弹性导套33内壁上设有与挡块32配合的导向槽37,挡块32可在导向槽37内滑动。通过导向槽37与挡块32的配合,能够实现对弹性导套33的限位,使其拉出或推入更加顺畅。

本实施例中锅柄2外壁上且与锅体1背面相对的一侧设有一长条形的凹槽21和一能够折叠入凹槽21内的且为长条形的支撑板22,支撑板22的一端转动连接在长条形凹槽21上远离锅体1的端部,凹槽21与支撑板22之间设有支撑杆23,支撑杆23的两端分别铰接在凹槽21的侧壁以及支撑板22的侧壁上,支撑杆23为两根,分别设置于支撑板22的两侧。锅体1在使用时,支撑板22以及支撑杆23均被折叠入凹槽21内,能够保证锅柄2的正常使用;当不需要使用煎锅时,通过拉起支撑板22,使得支撑杆23支撑住支撑板22,此时当锅体1倒扣在厨具台面上时,即可通过支撑板22将锅柄2部分支撑起来,锅体1的前端部只有其与锅柄2相对的一小部分边沿与厨具台面接触,而本实施例中锅体1的前端部则通过弧形挡沿部分与厨具台面接触,能够有效避免锅体1边沿与台面全面接触,同时还能够使得灰尘不易落入锅体1内,保证锅体1的干净卫生。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