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油容器手压盖式出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62609阅读:741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用油容器手压盖式出油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调容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用油容器手压盖式出油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食用油瓶或油桶在倒油时易外泄,多少不易控制,并造成容器外部附着油类。多次长期使用后,外泄油渍使瓶外部黏糊糊,放置处也油渍多,污染环境并浪费食用油。乳液泵是一种通过压差将容器内乳液泵送至出口的装置。然而,现有乳液泵多采用刚性盖体与容器进行非密封式的螺纹连接,以便于外界空气进入瓶体中。对于烹调用品,例如食用油类,容易因现有螺纹盖体密封性差,受到外界中氧气和细菌的影响而加速变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食用油容器手压盖式出油器,不仅能够手压定量出油,操作简单,控制出油量,并节油防外泄,避免油氧化变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食用油容器手压盖式出油器,包括压头、连接管、活塞、橡胶瓶塞、储油桶和导管;所述压头底部设置有第一上单向阀,所述连接管一端与所述压头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橡胶瓶塞中央与所述活塞连接,使所述压头与所述活塞下方的所述储油桶连通;所述储油桶底部设置有第二上单向阀,所述储油桶下端与所述导管连接;

其中,所述橡胶瓶塞包括塞盖、翻皮和塞环,所述塞盖外沿与所述翻皮固定连接,所述塞盖底部与所述储油桶顶部密封连接,所储油桶顶部外围的所述塞盖底部固定连接有塞环;所述塞环与所述储油桶顶部间的所述塞盖设置有通气孔。

一种典型的本新型使用方法是:使用前,将本新型装置储油桶-导管段置入食用油容器,将所述橡胶瓶塞的塞环塞入容器口内,将橡胶的翻皮翻下箍紧容器口外缘,按压压头使活塞往复运动。本新型采用乳液泵原理,在活塞往复运动下,利用第一上单向阀、活塞和第二上单向阀产生的正负压差,将容器内食用油泵送至储油桶,进而上升至压头出油。本新型利用橡胶瓶塞可以密封并固定多种口径的食用油容器,使出油不易外泄。

优选的,所述塞环由上至下厚度逐渐降低,使横截面呈锥形。优选的,塞环由上至下逐渐向储油桶侧倾斜。所述塞环塞入食用油容器后,下端与储油桶外壁相贴,进而与上方塞盖的通气孔共同形成下单向阀。所述在泵送过程中,食用油容器内产生一定负压。当负压超过下单向阀阈值,部分外界空气吸入食用油容器,继续泵送出油。

优选的,所述第二上单向阀包括弹簧和玻珠,所述弹簧上端支持于所述活塞底部,所述玻珠与所述弹簧下端相连,所述玻珠外径大于所述储油桶底部内径。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橡胶瓶塞中央设置有单通孔,所述连接管穿过所述单通孔与所述活塞连接;由上而下地,所述单通孔内径逐渐减小,并且与所述连接管由间隙配合逐渐过渡为过盈配合。

优选的,所述储油桶内的所述连接管底端设置有侧单向阀,导通阀向为由活塞上方的储油桶内至连接管内。

本实用新型除各类食用油外,也可适用于酱油、醋、蚝油和料酒等调味品的容器泵送操作。

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综合效果包括:

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高效,泵送出油方便可控。其能够使容器内维持一定负压,降低含氧量,延长容器内油保质期。并能对压头和连接管的溢出油汇入储油桶,使溢油先出,避免污染容器内食用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出油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出油器A局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一种食用油容器手压盖式出油器,如图1.和2所示,包括压头1、连接管2、活塞3、橡胶瓶塞4、储油桶5和导管6;所述压头底部设置有第一上单向阀7,所述连接管2一端与所述压头1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橡胶瓶塞4中央与所述活塞连接,使所述压头1与所述活塞3下方的所述储油桶5连通;所述储油桶5底部设置有第二上单向阀7,所述储油桶5下端与所述导管6连接;

其中,所述橡胶瓶塞4包括塞盖41、翻皮42和塞环43,所述塞盖41外沿与所述翻皮42固定连接,所述塞盖43底部与所述储油桶5顶部密封连接,所储油桶5顶部外围的所述塞盖43底部固定连接有塞环43;所述塞环43与所述储油桶5顶部间的所述塞盖41设置有通气孔44。

本实施例使用方法是:使用前,将本新型装置储油桶—导管段置入食用油容器,将所述橡胶瓶塞4的塞环43塞入容器口内,将橡胶的翻皮42翻下箍紧容器口外缘,按压压头1使活塞3往复运动。本新型采用乳液泵原理,在活塞3往复运动下,利用第一上单向阀7、活塞3和第二上单向阀7产生的正负压差,将容器内食用油泵送至储油桶5,进而上升至压头1出油。本实施例利用橡胶瓶塞4可以密封并固定多种口径的食用油容器,使出油不易外泄。

所述塞环43由上至下厚度逐渐降低,使横截面呈锥形。塞环43由上至下逐渐向储油桶5侧倾斜。所述塞环43塞入食用油容器后,下端与储油桶5外壁相贴,进而与上方塞盖4的通气孔44共同形成下单向阀。所述在泵送过程中,食用油容器内产生一定负压。当负压超过下单向阀阈值,部分外界空气吸入食用油容器,继续泵送出油。

所述第二上单向阀7包括弹簧71和玻珠72,所述弹簧71上端支持于所述活塞3底部,所述玻珠72与所述弹簧71下端相连,所述玻珠72外径大于所述储油桶5底部内径。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橡胶瓶塞4中央设置有单通孔45,所述连接管2穿过所述单通孔45与所述活塞4连接;由上而下地,所述单通孔45内径逐渐减小,并且与所述连接管2由间隙配合逐渐过渡为过盈配合。

所述储油桶5内的所述连接管2底端设置有侧单向阀21,导通阀向为由活塞3上方的储油桶5内至连接管2内。

本实施例除各类食用油外,也可适用于酱油、醋、耗油和料酒等调味品的容器泵送操作。

以上参考了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制于此,任何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