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力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50639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电压力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压力锅,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压力锅的锅盖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电压力锅将限压阀置于锅盖外表面的限压阀座中,在电压力锅实用一段时间后食物残渣或液体容易堆积在限压阀中。但是由于限压阀座较深且空间较小,为用户清理带来了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电压力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压力锅的限压阀座易脏难清理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压力锅,包括:锅体,用以盛放待烹饪食物;锅盖,盖设在锅体上,锅盖包括内盖和盖设在内盖外侧的面盖,内盖设置有从内盖的边缘向中心凸出的盖牙、及从内盖的上侧向上凸出的配合平台,盖牙用于与锅体的锁扣配合,配合平台上设置有排气管,面盖对应配合平台的位置处设置有限压阀座,限压阀座的下表面与配合平台的上表面贴合设置;限压阀,设置在限压阀座内并套设在排气管上。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限压阀从面盖的外侧置于限压阀座中并套设在排气管上。限压阀座的底壁与配合平台贴合,限压阀座的深度受配合平台与面盖间的间距影响,随配合平台与面盖间的间距的增大而加深,随配合平台与面盖间的间距的减小而变浅。本实施例的内盖的配合平台向上凸出,提高了限压阀座底壁的高度,缩短了配合平台与面盖间的距离,进而降低了限压阀座的深度,便于用户在清理擦拭电压力锅时清除限压阀座中的杂物。

进一步地,配合平台呈平面状。平面状的配合平台可以增大配合面的接触面积,使配合结构稳定。

进一步地,内盖包括弧形顶壁和环状侧壁,配合平台设置在弧形顶壁上,配合平台与弧形顶壁的最低处之间的高度差为8mm至12mm。这样的配合平台显著地降低了限压阀座的深度,使用户可以方便快速地清理限压阀座中的杂物。

进一步地,限压阀中设置有封堵排气管的通孔的阀芯,阀芯为圆球状。球状阀芯在任何角度都能保证与排气管的管口紧密贴合,进而实现防止漏气的功能。

进一步地,阀芯为陶瓷材质。陶瓷材质的表面粗糙度低,提高阀芯与排气管的配合度。

进一步地,面盖上设置有排气顶推结构,排气顶推结构的第一端穿过限压阀座用于顶推限压阀,排气顶推结构的第二端形成控制端。排气顶推结构使用户可以手动控制电压力锅锅体压力,操作灵活、使用安全。

进一步地,排气顶推结构包括排气杠杆,排气杠杆的第一端穿设在限压阀座中用于顶推限压阀。杠杆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对限压阀的控制。

进一步地,排气顶推结构还包括设置按钮,按钮设置在排气杠杆的第二端以形成控制端。结构简单,易于控制。

进一步地,限压阀座的侧壁与底壁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排气顶推结构的第一端穿过密封结构,密封结构至少部分夹设在配合平台的上表面与限压阀座的下表面之间。避免气体进入内盖与面盖间的空间内,保证排气顶推结构正常工作。

进一步地,密封结构为硅胶件,密封结构包括多个褶皱结构。保证限压阀座的气密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压力锅的实施例的锅盖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锅盖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以及

图3示出了图1的内盖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20、锅盖;21、内盖;211、配合平台;212、弧形顶壁;213、环状侧壁;22、面盖;221、限压阀座;222、密封结构;23、排气管;24、排气顶推结构;241、排气杠杆;242、按钮;30、限压阀;31、阀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锅盖的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电压力锅包括:锅体、锅盖20以及限压阀30。其中锅体用以盛放待烹饪食物。锅盖20盖设在锅体上,锅盖20包括内盖21和盖设在内盖21外侧的面盖22,内盖21设置有从内盖21的边缘向中心凸出的盖牙、及从内盖21的上侧向上凸出的配合平台211,盖牙用于与锅体的锅牙配合,配合平台211上设置有排气管23,面盖22对应配合平台211的位置处设置有限压阀座221,限压阀座221的下表面与配合平台211的上表面贴合设置。限压阀30设置在限压阀座221内并套设在排气管23上。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限压阀30从面盖22的外侧置于限压阀座221中并套设在排气管23上。限压阀座221的底壁与配合平台211贴合,限压阀座221的深度受配合平台211与面盖22间的间距影响,随配合平台211与面盖22间的间距的增大而加深,随配合平台211与面盖22间的间距的减小而变浅。本实施例的内盖21的配合平台211向上凸出,提高了限压阀座221底壁的高度,缩短了配合平台211与面盖22间的距离,进而降低了限压阀座221的深度,用户在清理擦拭电压力锅时清除限压阀座221中的杂物时更加方便,提高了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图3示出了图1的内盖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配合平台211呈平面状。相对应的,限压阀座221的底壁也为平面状,平面状的底壁与配合平台211的一方面便于设计生产,另一方面可以增大配合面的接触面积,使锅盖20的结构稳定。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3所示,内盖21包括弧形顶壁212和环状侧壁213,配合平台211设置在弧形顶壁212上,配合平台211与弧形顶壁212的最低处之间的高度差d为8mm至12mm。针对目前市面上常见规格的电压力锅,8mm-12mm的高度差d一方面可以显著地降低限压阀座221的深度,达到方便用户清理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不规则锅盖对锅内气压环境的影响。

配合平台211可以在内盖21上采用冲压的方式形成,也可以通过模具浇铸的方式成型。

进一步地,图2示出了图1的锅盖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限压阀30中设置有封堵排气管23的通孔的阀芯31,阀芯31为圆球状。球状阀芯31可以有效地防止电压力锅漏气。相比于传统的锥状阀芯,球状阀芯31在任何角度都能保证与排气管23的管口紧密贴合,进而实现防止漏气的功能。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阀芯31为陶瓷材质。陶瓷材质结构强度大,并且经由打磨制成的陶瓷阀芯表面相比于其他材质的阀芯表面粗糙度更低,封堵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面盖22上设置有排气顶推结构24,排气顶推结构24的第一端穿过限压阀座221用于顶推限压阀30,排气顶推结构24的第二端形成控制端。排气顶推结构24实现手动排气和气压排气双途径排气,在用户需要提前结束烹饪开盖或者限压阀30自动排气受阻时,通过排气顶推结构24手动排出锅内气体,完成泄压,使电压力锅的使用更灵活、更安全保险。另外在锅内压力小于外界环境,导致打开锅盖受阻时,还可以通过排气顶推结构24实现锅内外气压平衡,保证用户开盖安全。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排气顶推结构24包括排气杠杆241,排气杠杆241的第一端穿设在限压阀座221中用于顶推限压阀30。杠杆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限压阀30抬起动作,便于用户操作。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排气顶推结构24还包括设置按钮242,按钮242设置在排气杠杆241的第二端以形成控制端。排气杠杆241的第一端设置在限压阀30底部,排气杠杆241的第二端设置有按钮242,当用户需要手动对电压力锅放气或者平衡锅体内外气压时,按动按钮242,限压阀30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抬起一定高度,锅体内外导通,气体流动,进而实现彭亨锅体内外气压,保证用户开盖安全。

另外排气杠杆241可以通过控制两端与转轴间的距离比例进而控制排气顶推结构24的灵敏度,避免用户误触导致电压力锅泄压,进而导致锅内压力不足、影响食品烹饪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限压阀座221的侧壁与底壁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222,排气顶推结构24的第一端穿过密封结构222,密封结构222至少部分夹设在配合平台211的上表面与限压阀座221的下表面之间。密封结构222可以有效地防止限压阀30抬起时,夹杂有食物残渣的气体或液体随喷出蒸汽通过排气杠杆241的第一端与限压阀座221间的间隙流入内盖21与面盖22间的空间中,避免影响排气顶推结构24的正常工作。另外,密封结构222至少部分夹设在配合平台211的上表面与限压阀座221的下表面之间,在内盖21与面盖22装配时自动完成对密封结构222的固定并实现密封,结构简单可靠。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密封结构222为硅胶件,密封结构222包括多个褶皱结构。硅胶具有良好的弹性,可以在排气杠杆241的第一端活动时保持良好的气密性。褶皱结构进一步提高了上述效果。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限压阀从面盖的外侧置于限压阀座中并套设在排气管上。限压阀座的底壁与配合平台贴合,限压阀座的深度受配合平台与面盖间的间距影响,随配合平台与面盖间的间距的增大而加深,随配合平台与面盖间的间距的减小而变浅。本实施例的内盖的配合平台向上凸出,提高了限压阀座底壁的高度,缩短了配合平台与面盖间的距离,进而降低了限压阀座的深度,便于用户在清理擦拭电压力锅时清除限压阀座中的杂物。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