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约用电的直饮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02456发布日期:2019-01-22 21:47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约用电的直饮水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直饮水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约用电的直饮水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饮用水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直饮水机越来越普遍,带有加热功能的直饮水机,对加热罐内的水加热到一定温度后会进入保温状态,当水的温度下降到一定的温度后,加热罐内的加热棒会重新启动,对水加热,若长时间没有人饮用水时,若晚上,加热罐内的水反复加热,浪费电资源,同时将水煮成“千沸水”,严重影响直饮水机制水的质量,人们长期饮用“千沸水”,影响人们的健康,同时浪费电资源,提高用户的使用成本,不符合现代社会追求环保、节能减排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直饮水机反复加热水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约电资源、能自动控制加热系统通断电的节约用电的直饮水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节约用电的直饮水机,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过滤系统、加热系统、PLC控制器和计时器,所述壳体的正面设置有用于检测人体的红外热敏探测器;

所述加热系统、计时器、红外热敏探测器分别与PLC控制器连接;

所述红外热敏探测器检测到人体,并将信息反馈给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控制所述加热系统加热,同时启动所述计时器计时,若所述红外热敏探测器在预设的时间内没有再检测到人体,PLC控制器控制所述加热系统停止加热。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控制过滤系统通断电的继电器,所述继电器与所述PLC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的时间为0.5h-2h。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的时间为1h。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红外热敏探测器通断电的开关,若用户不需要自动关闭加热系统,可通过所述开关,关闭红外热敏探测器,加热系统一直加热。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高度为1300mm-1500mm。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热敏探测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处于1200mm-1400mm位置,方便检测到人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红外热敏探测器检测到人体,并将信息反馈给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控制所述加热系统加热,同时启动所述计时器计时,若所述红外热敏探测器在预设的时间内没有再检测到人体,PLC控制器控制所述加热系统停止加热,通过检测周边环境是否有人来控制加热系统通电与否,有效地避免了直饮水机的加热系统长时间加热,浪费电资源,提高用户使用成本,同时避免了直饮水机内的水反复烧开,成为“千沸水”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节约用电的直饮水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节约用电的直饮水机的控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节约用水的直饮水机,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1内的过滤系统、加热系统40、PLC控制器10和计时器30,所述壳体1的正面设置有用于检测人体的红外热敏探测器20;所述加热系统40、计时器30、红外热敏探测器20分别与PLC控制器10连接。所述加热系统40通过继电器41与PLC控制器10连接,所述继电器41用于控制过滤系统通断电。

所述红外热敏探测器20检测到人体,并将信息反馈给PLC控制器10,所述PLC控制器10控制所述加热系统40加热,同时启动所述计时器30计时,若所述红外热敏探测器20在预设的时间内没有再检测到人体,PLC控制器10控制所述加热系统40停止加热。所述预设的时间为0.5h-2h,本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的时间为1h。

所述壳体1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红外热敏探测器20通断电的开关3,若用户不需要自动控制加热系统通断,可通过开关3关闭红外热敏探测器20,此时,直饮水机的加热系统一直保持加热状态。

所述壳体1的高度为1300mm-1500mm。所述红外热敏探测器20设置在所述壳体处于

1400mm位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节约用电的直饮水机的工作原理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节约用电的直饮水机,通过红外热敏探测器检测到人体,然后启动加热系统加热,同时启动计时器计时,若红外热敏探测器在预设时间内没有再检测到人体时,PLC控制器控制加热系统停止加热,待红外热敏探测器检测到人体时,再次启动加热系统及计时器,从而节省了电资源,为用户节约使用成本,而且避免了水箱里的水反复烧开,导到“千沸水”,影响用户健康的问题。

本实施例所述节约用电的直饮水机的其它结构参见现有技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