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体组件及食物处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62462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杯体组件及食物处理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杯体组件及食物处理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大口径原汁机,由于其进料口径较大,因而在榨取食物汁时即不需要用户将食材切成小碎块,也不需要用户使用推料棒来将食材向榨汁杯内推送,因而其受到越来越多的用户的青睐,但是该种大口径原汁机,由于其进料口比较大,因此,投料杯能够在进料口内随意转动,而若投料杯转动过度,则投料杯无法将食物投放到榨汁杯体内,从而会造成食材的浪费。同时,该种原汁机,在原汁机工作时儿童也极易从进料口处将手伸入到原汁机内,从而极易威胁到儿童的安全,因而降低了用户体验。

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能够合理限制投料杯的转动角度的大口径原汁机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杯体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杯体组件的食物处理机。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杯体组件,用于食物处理机,所述杯体组件包括:榨汁杯体;榨汁杯盖,能够拆卸地盖装在所述榨汁杯体上,所述榨汁杯盖上设置有进料口;投料杯,所述投料杯的第一端上设置有第一投料口,所述投料杯能够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进料口的内,以使所述投料杯能够在所述进料口内转动;榨汁螺杆,所述榨汁螺杆安装在所述榨汁杯体内;所述投料杯在所述进料口内能够转动的角度为α,其中,0°≤α≤180°。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杯体组件,可用于大口径原汁机等食物处理机中,具体地,杯体组件包括榨汁杯体和盖装在榨汁杯体上的榨汁杯盖及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榨汁杯盖的进料口内的投料杯和用于对食材进行粉碎的榨汁螺杆,其中,投料杯用于投料,即用户可先将水果等食材放置在投料杯内,然后可通过转动投料杯来将水果等食材顺着榨汁杯盖投入到榨汁杯体内。而本申请通过将投料杯在所述进料口内能够转动的角度α限定在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180°的范围内,使得投料杯最大只能够转动180°,即能够刚好使投料杯上下翻转180°,以便能够将第一投料口内的食材投入到榨汁杯体内,该种设置,由于投料杯最大只能够转动到180°,因此,投料杯转动到180°后便可自动停止转动,从而可防止投料杯转动过度,而不能将食材完全投入到榨汁杯体内的情况发生。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杯体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投料杯的第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凸缘(即设置在投料杯的第一投料口的边缘上的凸起),所述凸缘沿所述投料杯的轴向方向向远离所述投料杯的第二端的方向延伸,所述进料口的侧壁上对应所述凸缘设置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从所述进料口的内侧壁向所述榨汁杯盖外延伸,且所述投料杯转动时,所述避让槽能够避让开所述凸缘,所述投料杯的所述第一投料口朝向所述进料口的侧壁时,所述进料口的开口宽度为L,其中,30mm≤L≤60mm,或30mm≤L≤45mm。

在该技术方案中,投料杯位于竖直位置时,投料杯几乎紧贴进料口的内壁,因此,投料杯与进料口之间的间隙非常小,但当现有的投料杯在进料口内转动至横向放置时,投料杯的第一端的端面,即上端面与进料口的内壁之间会出现较大的空隙,从而一方面使得儿童的手能够通过该空隙伸入到榨汁杯体内,从而增大了产品的安全隐患,同时也使得产品无法满足相关行业的规定,而本申请通过在投料口的第一端即上端上设置凸缘,因而当投料杯在进料口内转动至横置时,便能够利用凸缘来遮挡部分进料口,从而能够相对减小投料杯的外壁与进料口的内壁之间的最大间隙,即能够相对减小进料口的最大开口大小,以使儿童无法将手伸进到榨汁杯内,因而便能够提高产品的安全系数,降低产品的安全隐患。同时,投料杯的第一投料口朝向进料口的侧壁时,即投料杯从竖直方向向榨汁杯盖内转动90°后,投料口的开口宽度达到最大,而通过将进料口的最大开口宽度L限制在大于等于30mm小于等于60mm的范围内或进一步限制在大于等于30mm小于等于45mm的范围内,使得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进料口的最大开口比较适中,因而能够减少因进料口的开口过大而导致的安全隐患,进而能够确保儿童的安全。且优选地可通过合理设置凸缘的尺寸,以使投料杯的外壁与进料口的内壁之间的最大间隙,即进料口的最大开口宽度能够大于等于30mm小于等于45mm,以便产品能够满足相关行业的要求。

其中,凸缘沿投料杯的径向设置的两侧与投料杯的第一端的端面之间通过弧形结构连接,该种设置使得投料口的结构更加合理美观。

其中,优选地,凸缘与投料口的轴向相互平行,即凸缘垂直的竖直向上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投料杯在所述进料口内的转动半径大于所述进料口的半径。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凸缘能够增大投料杯转动时的转动半径R,因而可通过合理设置凸缘沿投料杯的轴向上的高度,以使投料杯的实际转动半径大于进料口的半径,即使得投料杯在转动时,其凸缘只能够通过在榨汁杯盖上设置的避让槽实现凸缘的转动,以便能够真正起到减小投料杯与进料口的内壁之间的最大间隙的目的,以便能够真正减小进料口的实际开口大小,从而达到提高产品的安全系数,降低产品的安全隐患的目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进料口的直径为D1,其中45mm≤D1≤100mm。

在该技术方案中,进料口的直径在大于等于45mm小于等于100mm的范围内,使得进料口的开口较大,因而能够将水果等食材直接投入到投料杯内,因而在实际榨汁过程中,便不需要用户对水果等进行预处理,比如不需要用户将苹果等预先切成小碎块,因而便能够降低用户的工作量,从而便能够提高用户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投料杯的第二端上设置有第二投料口,所述第二投料口的直径为D2,其中,0mm<D2≤45mm。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投料杯的第二端,即投料杯的下端设置第二投料口,从而也能够利用第二投料口来进行投料,具体地,可将第二投料口的直径设计的较小,从而能够将颗粒比较小的食材通过较小的第二投料口投入到榨汁杯体中,从而投料杯便能够对多种颗粒大小的食材进行投放,进而使得用户能够根据食材的具体颗粒大小选择不同的投料口来进行食材的投放,即若食材颗粒较大,则通过转动投料杯,以利用第二投料口来进行食材投放,若食材颗粒较小,则不需要转动投料杯,而使食材直接通过下端的第二投料口投入到榨汁杯体内,从而对于颗粒较小的食材便不用转动投料杯即可完成食材的投放,从而使得用户的操作更加简单、方便。其中,优选地,第二投料口的直径为D2优选在大于0mm小于等于45mm的范围内,具体地,比如D2在大于10mm小于等于45mm的范围内,进一步,优选地,D2等于20mm或D2等于30mm或D2等于45mm。

在上述多个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凸缘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凸缘在所述投料杯上对称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在投料杯的第一端,即投料杯的上端对称设置两个凸缘,从而能够同时利用两个对称设置的凸缘实现减小进料口的开口大小的目的。

在上述多个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凸缘与所述投料杯为一体式结构。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凸缘与投料杯优选为一体式结构,因为一体式结构的力学性能好,因而能够提高凸缘与投料杯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可将凸缘与投料杯一体制成,批量成产,以提高产品的生产加工效率,降低产品的生产加工成本,另外,凸缘与投料杯一体制成,可实现凸缘与投料杯之间的无缝连接,因而更利于产品的清洗。

在上述多个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凸缘与所述投料杯的转动中心线相互垂直。

在该技术方案中,投料杯的两侧转动地安装在进料口的内侧壁上,而凸缘与投料杯的转动中心线相互垂直,即凸缘和投料杯与进料口转动连接的位置之间相互呈90°设置,而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凸缘设置在投料杯的转动中心线上,因此才能够利用凸缘来增大投料杯的转动半径,以使投料杯的转动半径大于进料口的半径。

在上述多个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投料杯的两侧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所述进料口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转动轴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第二转动轴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以使所述投料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进料口内,所述第一转动轴和所述第二转动轴共线;其中,所述第一安装孔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一转动轴上,所述弹簧用于在所述投料杯转动后使所述投料杯复位。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可在投料杯相对设置的两侧上分别设置一个转动轴,并在进料口的内侧壁上设置对应的安装孔,从而便可将转动轴,即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对应地安装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内,以使投料杯能够转动地安装在进料口内。而通过在第一安装孔内设置弹簧,具体地,比如扭簧,从而投料杯在转动时便会使弹簧发生弹性变形,进而在外力消失后,投料杯便能够在弹簧的惯性力的作用下带动投料杯复位,从而便能够实现投料杯在转动后的自动复位。同时,通过设置弹簧,也能够对投料杯起到一定的预紧作用,从而可防止投料杯来回晃动的情况发生。

在上述多个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杯体组件还包括:旋钮,所述旋钮安装在所述榨汁杯盖上,并与所述投料杯连接;其中,转动所述旋钮能够驱动所述投料杯转动。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可在渣汁杯盖上设置一旋钮,从而能够通过转动旋钮来驱使投料杯转动,从而便不用用户向现有技术中那样用手直接推动投料杯,而用手直接推动投料杯,非常的不健康卫生,因而通过设置旋钮,能够提高产品的干净卫生。

在上述多个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二转动轴为多边形轴,所述旋钮上设置多边形孔,所述多边形轴的一端能够插入到所述多边形孔内,以使旋钮与投料杯连接。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第二转动轴为多边形轴,比如正六边形轴,正八边形轴等,同时,可在旋钮上设置一个对应的多边形孔,从而旋钮便能够通过多边形轴和多边形孔之间的配合,实现旋钮与投料杯之间的驱动连接。而通过将第二转动轴设置呈多边形轴,能够增大旋钮与第二转动轴之间的配合面积,因而能够更加省力的实现投料杯的转动。

在上述多个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旋钮为圆形旋钮,旋钮的直径为其中,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将旋钮设置成圆形,因而利于用户操作,同时,可优选将旋钮的直径设置在大于等于25mm小于等于45mm的范围内,该种尺寸非常利于用户进行手动操作,因而能够提高用户体验。

在上述多个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凸缘上设置有止挡结构,所述止挡结构用于在所述投料杯转动时与所述进料口的内侧壁配合,以限定所述投料杯能够转动的角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在凸缘的外壁面上设置一个止挡结构,比如凸起,以便能够利用该止挡结构来对投料杯的转动角度进行限位,以便能够精确地限定出投料杯能够转动的最大角度。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食物处理机,包括:主机组件;和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杯体组件,所述杯体组件能够安装在所述主机组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食物处理机,包括第一方面任一项实施例提供的杯体组件,从而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食物处理机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杯体组件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食物处理机包括原汁机和榨汁机,原汁机而具体可为大口径原汁机,当然,食物处理机也还可以原汁机和榨汁机之外的其它产品。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杯体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杯体组件的另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杯体组件的再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杯体组件的又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杯体组件的投料杯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6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榨汁杯盖,12进料口,122避让槽,2投料杯,22凸缘,222止挡结构,24第一投料口,26第二投料口,282第一转动轴,284第二转动轴,3旋钮,32多边形孔,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杯体组件及食物处理机。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杯体组件,用于食物处理机,杯体组件包括:榨汁杯体;榨汁杯盖1,能够拆卸地盖装在榨汁杯体上,榨汁杯盖1上设置有进料口12;投料杯2,投料杯2的第一端上设置有第一投料口24,投料杯2能够转动地安装在进料口12内,以使投料杯2能够在进料口12内转动;榨汁螺杆,榨汁螺杆安装在榨汁杯体内;投料杯2在进料口12内能够转动的角度为α,其中,0°≤α≤180°。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杯体组件,可用于大口径原汁机等食物处理机中,具体地,杯体组件包括榨汁杯体和盖装在榨汁杯体上的榨汁杯盖1及转动地安装在榨汁杯盖1的进料口12内的投料杯2和用于对食材进行粉碎的榨汁螺杆,其中,投料杯2用于投料,即用户可先将水果等食材放置在投料杯2内,然后可通过转动投料杯2来将水果等食材顺着榨汁杯盖1投入到榨汁杯体内。而本申请通过将投料杯2在进料口12内能够转动的角度α限定在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180°的范围内,使得投料杯2最大只能够转动180°,即能够刚好使投料杯上下翻转180°,以便能够将第一投料口24内的食材投入到榨汁杯体内,该种设置,由于投料杯2最大只能够转动到180°,因此,投料杯2转动到180°后便可自动停止转动,从而可防止投料杯2转动过度,而不能将食材完全投入到榨汁杯体内的情况发生。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投料杯2的第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凸缘22,凸缘22沿投料杯2的轴向方向向远离投料杯2的第二端的方向延伸,进料口12的侧壁上对应凸缘22设置有避让槽122,避让槽122从进料口12的内侧壁向榨汁杯盖1外延伸,且投料杯2转动时,避让槽122能够避让开凸缘22,投料杯2的第一投料口24朝向进料口12的侧壁时,进料口的开口宽度为L,30mm≤L≤60mm,或30mm≤L≤45mm。

在该实施例中,投料杯2位于竖直位置时,投料杯2几乎紧贴进料口12的内壁,因此,投料杯2与进料口12之间的间隙非常小,但当现有的投料杯2在进料口12内转动至横向放置时,投料杯2的第一端的端面,即上端面与进料口12的内壁之间会出现较大的空隙,从而一方面使得儿童的手能够通过该空隙伸入到榨汁杯体内,从而增大了产品的安全隐患,同时也使得产品无法满足相关行业的规定,而本申请通过在投料口的第一端即上端上设置凸缘22,因而当投料杯2在进料口12内转动至横置时,便能够利用凸缘22来遮挡部分进料口12,从而能够相对减小投料杯2的外壁与进料口12的内壁之间的最大间隙,即能够相对减小进料口12的实际开口大小,以使儿童无法将手伸进到榨汁杯内,因而便能够提高产品的安全系数,降低产品的安全隐患。同时,投料杯2的第一投料口24朝向所述进料口12的侧壁时,即投料杯从竖直方向向榨汁杯盖内转动90°后,投料口的开口宽度达到最大,而通过将进料口12的最大开口宽度L限制在大于等于30mm小于等于60mm的范围内或进一步限制在大于等于30mm小于等于45mm的范围内,使得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进料口12的最大开口比较适中,因而能够减少因进料口12的开口过大而导致的安全隐患,进而能够确保儿童的安全。且优选地可通过合理设置凸缘22的尺寸,以使投料杯2的外壁与进料口12的内壁之间的最大间隙,即进料口12的最大开口宽度能够大于等于30mm小于等于45mm,以便产品能够满足相关行业的要求。

其中,凸缘22沿投料杯2的径向设置的两侧与投料杯2的第一端的端面之间通过弧形结构连接,该种设置使得投料口的结构更加合理美观。

其中,优选地,凸缘22与投料口的轴向相互平行,即凸缘22垂直的竖直向上设置。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优选地,投料杯2在进料口12内的转动半径大于进料口12的半径。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凸缘22能够增大投料杯2转动时的转动半径R,因而可通过合理设置凸缘22沿投料杯2的轴向上的高度,以使投料杯2的实际转动半径大于进料口12的半径,即使得投料杯2在转动时,其凸缘22只能够通过在榨汁杯盖1上设置的避让槽122实现凸缘22的转动,以便能够真正起到减小投料杯2与进料口12的内壁之间的最大间隙的目的,以便能够真正减小进料口12的实际开口大小,从而达到提高产品的安全系数,降低产品的安全隐患的目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3所示,进料口12的直径为D1,其中45mm≤D1≤100mm。

在该实施例中,进料口12的直径在大于等于45mm小于等于100mm的范围内,使得进料口12的开口较大,因而能够将水果等食材直接投入到投料杯2内,因而在实际榨汁过程中,便不需要用户对水果等进行预处理,比如不需要用户将苹果等预先切成小碎块,因而便能够降低用户的工作量,从而便能够提高用户体验。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3所示,投料杯2的第二端上设置有第二投料口26,第二投料口26的直径为D2,其中,0mm<D2≤45mm。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投料杯2的第二端,即投料杯2的下端设置第二投料口26,从而也能够利用第二投料口26来进行投料,具体地,可将第二投料口26的直径设计的较小,从而能够将颗粒比较小的食材通过较小的第二投料口26投入到榨汁杯体中,从而投料杯2便能够对多种颗粒大小的食材进行投放,进而使得用户能够根据食材的具体颗粒大小选择不同的投料口来进行食材的投放,即若食材颗粒较大,则通过转动投料杯2,以利用第二投料口26来进行食材投放,若食材颗粒较小,则不需要转动投料杯2,而使食材直接通过下端的第二投料口26投入到榨汁杯体内,从而对于颗粒较小的食材便不用转动投料杯2即可完成食材的投放,从而使得用户的操作更加简单、方便。其中,优选地,第二投料口26的直径为D2优选在大于0mm小于等于45mm的范围内,具体地,比如D2在大于10mm小于等于45mm的范围内,进一步,优选地,D2等于20mm或D2等于30mm或D2等于45mm。

在上述多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6所示,凸缘2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凸缘22在投料杯2上对称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可在投料杯2的第一端,即投料杯2的上端对称设置两个凸缘22,从而能够同时利用两个对称设置的凸缘22实现减小进料口12的开口大小的目的。

在上述多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6所示,凸缘22与投料杯2为一体式结构。

在该些实施例中,凸缘22与投料杯2优选为一体式结构,因为一体式结构的力学性能好,因而能够提高凸缘22与投料杯2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可将凸缘22与投料杯2一体制成,批量成产,以提高产品的生产加工效率,降低产品的生产加工成本,另外,凸缘22与投料杯2一体制成,可实现凸缘22与投料杯2之间的无缝连接,因而更利于产品的清洗。

在上述多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3和图6所示,凸缘22与投料杯2的转动中心线相互垂直。

在该实施例中,投料杯2的两侧转动地安装在进料口12的内侧壁上,而凸缘22与投料杯2的转动中心线相互垂直,即凸缘22和投料杯2与进料口12转动连接的位置之间相互呈90°设置,而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凸缘22设置在投料杯2的转动中心线上,因此才能够利用凸缘22来增大投料杯2的转动半径,以使投料杯2的转动半径大于进料口12的半径。

在上述多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4所示,投料杯2的两侧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转动轴282和第二转动轴284,进料口12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第一转动轴282位于第一安装孔内,第二转动轴284位于第二安装孔内,以使投料杯2转动地安装在进料口内,第一转动轴282和第二转动轴284共线;其中,第一安装孔内设置有弹簧4,弹簧4套设在第一转动轴282上,弹簧4用于在投料杯2转动后使投料杯2复位。

在该些实施例中,可在投料杯2相对设置的两侧上分别设置一个转动轴,并在进料口12的内侧壁上设置对应的安装孔,从而便可将转动轴,即第一转动轴282和第二转动轴284对应地安装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内,以使投料杯2能够转动地安装在进料口12内。而通过在第一安装孔内设置弹簧4,具体地,比如扭簧,从而投料杯2在转动时便会使弹簧4发生弹性变形,进而在外力消失后,投料杯2便能够在弹簧4的惯性力的作用下带动投料杯2复位,从而便能够实现投料杯2在转动后的自动复位。同时,通过设置弹簧4,也能够对投料杯2起到一定的预紧作用,从而可防止投料杯2来回晃动的情况发生。

在上述多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4所示,杯体组件还包括:旋钮3,旋钮3安装在榨汁杯盖1上,并与投料杯2连接;其中,转动旋钮3能够驱动投料杯2转动。

在该些实施例中,可在渣汁杯盖上设置一旋钮3,从而能够通过转动旋钮3来驱使投料杯2转动,从而便不用用户向现有技术中那样用手直接推动投料杯2,而用手直接推动投料杯2,非常的不健康卫生,因而通过设置旋钮3,能够提高产品的干净卫生。

在上述多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6所示,第二转动轴284为多边形轴,如图5所示,旋钮3上设置多边形孔32,多边形轴的一端能够插入到多边形孔32内,以使旋钮3与投料杯2连接。

在该些实施例中,第二转动轴284为多边形轴,比如正六边形轴,正八边形轴等,同时,可在旋钮3上设置一个对应的多边形孔32,从而旋钮3便能够通过多边形轴和多边形孔32之间的配合,实现旋钮3与投料杯2之间的驱动连接。而通过将第二转动轴284设置呈多边形轴,能够增大旋钮3与第二转动轴284之间的配合面积,因而能够更加省力的实现投料杯2的转动。

在上述多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5所示,旋钮3为圆形旋钮,旋钮3的直径为其中,

在该实施例中,可将旋钮3设置成圆形,因而利于用户操作,同时,可优选将旋钮3的直径设置在大于等于25mm小于等于45mm的范围内,该种尺寸非常利于用户进行手动操作,因而能够提高用户体验。

在上述多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6所示,凸缘22上设置有止挡结构222,止挡结构222用于在投料杯2转动时与进料口12的内侧壁配合,以限定投料杯2能够转动的角度。

在该实施例中,可在凸缘22的外壁面上设置一个止挡结构222,比如凸起,以便能够利用该止挡结构222来对投料杯2的转动角度进行限位,以便能够精确地限定出投料杯2能够转动的最大角度。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食物处理机,包括:主机组件(图中未示出);和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杯体组件,杯体组件能够安装在主机组件上。

如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食物处理机,包括第一方面任一项实施例提供的杯体组件,从而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食物处理机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杯体组件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食物处理机包括原汁机和榨汁机,原汁机而具体可为大口径原汁机,当然,食物处理机也还可以原汁机和榨汁机之外的其它产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