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尘书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01063发布日期:2018-06-05 18:43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防尘书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尘书立,属于文具领域。



背景技术:

书立是用来支撑书籍平稳站立的物品。多用铁,不锈钢等材料制成“L”形状并成对出现。书立可以避免一列站立的书倾斜歪倒,以防止书籍的折角,弯曲或损坏。

教室的书桌上是书立使用最广泛的地方,而教室中通常会有擦黑板扬起的粉笔灰、学生课间玩耍扬起的灰尘都会落到书架上的书籍上,这将会影响书籍的美观及使用寿命。

现有技术中的防尘书立,设计结构复杂、功能较单一。例如,专利授权公告号为201135253Y中记载的一种防尘书立,在支撑的顶端设置有防尘顶板,在支撑的至少一个侧面设置有防尘侧板,而防尘顶板和防尘侧板均为可伸缩板。此类复杂的设计结构至少带来以下五点不足:(1)生产成本较高,不利于书立的批量生产;(2)由于该书立的生产成本较高,将导致出售价格较高,不适合广大学生和低收入群体广泛使用;(3)使用过程十分不便,一不小心将会被伸缩板伤到手指;(4)由于防尘顶板和防尘侧板均为可伸缩板,当板上落满灰尘时,并不利于书立的清洗;(5)设计结构复杂,但效果单一,并不经济实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使用新型提出一种防尘书立,该书立结构简单,使用简便,制造成本低,适合广大学生和低收入群体广泛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尘书立,包括支撑底座和支撑侧板,所述防尘书立还包括防尘板和第一合页;

所述防尘板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合页与所述支撑侧板的顶部一侧连接,所述顶部一侧为相反于所述支撑侧板底部连接所述支撑底座的一侧。

所述防尘板相反于所述第一合页的另一端设置一收纳部;所述收纳部位于所述防尘板相反于所述支撑侧板的另一侧。

所述收纳部和所述收纳部与所述防尘板连接的一端的横截面形状为L形、U形或四边形。

所述收纳部和所述收纳部与所述防尘板连接的一端的横截面形状为U形时,为截面开口的U形或截面封闭的U形。

所述收纳部包括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防尘板连接,连接角度不大于90度。

所述收纳部还包括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第一挡板连接,连接角度不大于90度;所述第二挡板位于所述第一挡板相反于所述防尘板的另一端。

所述收纳部还包括第三挡板,所述第三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连接,位于所述第二挡板相反于所述第一挡板的另一端。

所述第三挡板不与所述防尘板连接,所述第三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的连接方式为一体式或通过第二合页连接。

所述防尘板连接所述收纳部一端、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形成面连接第四挡板。

所述第四挡板为一个,此时,所述收纳部和所述收纳部与所述防尘板(5)连接的一端形成五面封闭的中空的四方体。

所述第四挡板为两个,此时,所述收纳部和所述收纳部与所述防尘板(5)连接的一端形成六面封闭的中空的四方体。

所述防尘书立还包括一吸纳盒。

所述吸纳盒上端设置一吸铁石;所述支撑侧板和所述防尘板的材料为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防尘书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便于清洗等优点。

(2)本实用新型的防尘书立设置一吸纳盒和多个挡板,用于放置日用文具,充分利用了防尘书立的结构特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防尘书立功能单一,结构复杂等不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防尘书立未使用防尘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尘书立使用防尘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尘书立的收纳部设置第一挡板时未使用防尘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防尘书立的收纳部设置第一挡板时使用防尘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防尘书立的收纳部设置第二挡板时未使用防尘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防尘书立的收纳部设置第二挡板时使用防尘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防尘书立的收纳部设置第三挡板时未使用防尘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防尘书立的收纳部设置第三挡板时使用防尘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防尘书立的收纳部设置第二合页时未使用防尘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防尘书立的收纳部设置第二合页时使用防尘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底座;2-支撑侧板;3-吸纳盒;4-第一合页;5-防尘板;6-第一挡板;7-第二挡板;8-第三挡板;9-第二合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相反,本实用新型涵盖任何由权利要求定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进一步,为了使公众对本实用新型有更好的了解,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尘书立,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支撑底座 (1)和支撑侧板(2),所述防尘书立还包括防尘板(5)和第一合页 (4);

所述第一合页一端连接所述防尘板,另一端连接所述支撑侧板。

所述防尘板(5)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合页(4)与所述支撑侧板(2) 的顶部一侧连接,所述顶部一侧为相反于所述支撑侧板(2)底部连接所述支撑底座(1)的一侧。

所述防尘书立还包括一吸纳盒(3)。

所述吸纳盒(3)上端设置一吸铁石;所述支撑侧板(2)和所述防尘板(5)的材料为铁。

使用时,当不需要防尘时,所述防尘板(5)自然垂直放置在所述支撑侧板(2)外部,所述吸纳盒(3)通过所述吸铁石贴于所述防尘板(5)上,此时,所述吸纳盒(3)中可放置日用文具。当需要对书本进行防尘时,首先,将所述吸纳盒(3)取下;然后,将所述防尘板(5)沿所述第一合页(4)顺时针旋转270度到所述支撑侧板(2) 的顶部,由于所述支撑侧板(2)具有一定的厚度,故所述防尘板(5) 沿所述第一合页(4)顺时针旋转270度后便不能再旋转,此时,所述防尘板(5)与所述支撑侧板(2)垂直;最后,将所述吸纳盒(3) 通过所述吸铁石贴于所述支撑侧板(2)上,此时,所述吸纳盒(3) 中可放置日用文具,所述防尘板(5)上也可放置日用文具。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尘书立,如图3和图4所示,包括支撑底座 (1)和支撑侧板(2),所述防尘书立还包括防尘板(5)和第一合页 (4);

所述防尘板(5)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合页(4)与所述支撑侧板(2) 的顶部一侧连接,所述顶部一侧为相反于所述支撑侧板(2)底部连接所述支撑底座(1)的一侧。

所述防尘板(5)相反于所述第一合页(4)的另一端设置一收纳部;所述收纳部位于所述防尘板(5)相反于所述支撑侧板(2)的另一侧。

所述收纳部和所述收纳部与所述防尘板(5)连接的一端的横截面形状为L形。

所述收纳部包括第一挡板(6),所述第一挡板(6)与所述防尘板(5)连接,连接角度不大于90度;所述第一挡板(6)位于所述防尘板(5)相反于所述第一合页(4)的另一端。

所述防尘书立还包括一吸纳盒(3)。

所述吸纳盒(3)上端设置一吸铁石;所述支撑侧板(2)、所述防尘板(5)的材质为铁。

使用时,当不需要防尘时,所述防尘板(5)自然垂直放置在所述支撑侧板(2)外部,所述吸纳盒(3)通过所述吸铁石贴于所述防尘板(5)上,此时,所述吸纳盒(3)中和所述收纳部上均可放置日用文具。当需要对书本进行防尘时,首先,将所述吸纳盒(3)取下;然后,将所述防尘板(5)沿所述第一合页(4)顺时针旋转270度到所述支撑侧板(2)的顶部,由于所述支撑侧板(2)具有一定的厚度,故所述防尘板(5)沿所述第一合页(4)顺时针旋转270度后便不能再旋转,此时,所述防尘板(5)与所述支撑侧板(2)垂直;最后,将所述吸纳盒(3)通过所述吸铁石贴于所述支撑侧板(2)上,此时,所述吸纳盒(3)中可放置日用文具,所述防尘板(5)上也可放置日用文具。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尘书立,如图5和图6所示,包括支撑底座(1)和支撑侧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书立还包括防尘板(5) 和第一合页(4);

所述防尘板(5)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合页(4)与所述支撑侧板(2) 的顶部一侧连接,所述顶部一侧为相反于所述支撑侧板(2)底部连接所述支撑底座(1)的一侧。

所述防尘板(5)相反于所述第一合页(4)的另一端设置一收纳部;所述收纳部位于所述防尘板(5)相反于所述支撑侧板(2)的另一侧。

所述收纳部和所述收纳部与所述防尘板(5)连接的一端的横截面形状为U形。

所述收纳部包括第一挡板(6),所述第一挡板(6)与所述防尘板(5)连接,连接角度不大于90度;所述第一挡板(6)位于所述防尘板(5)相反于所述第一合页(4)的另一端。

所述收纳部还包括第二挡板(7),所述第二挡板(7)与所述第一挡板(6)连接,连接角度不大于90度;所述第二挡板(7)位于所述第一挡板(6)相反于所述防尘板(5)的另一端。

所述防尘书立还包括一吸纳盒(3)。

所述吸纳盒(3)上端设置一吸铁石;所述支撑侧板(2)、所述防尘板(5)的材质为铁。

使用时,当不需要防尘时,所述防尘板(5)自然垂直放置在所述支撑侧板(2)外部,所述吸纳盒(3)通过所述吸铁石贴于所述防尘板(5)上,此时,所述吸纳盒(3)中和所述收纳部上均可放置日用文具。当需要对书本进行防尘时,首先,将所述吸纳盒(3)取下;然后,将所述防尘板(5)沿所述第一合页(4)顺时针旋转270度到所述支撑侧板(2)的顶部,由于所述支撑侧板(2)具有一定的厚度,故所述防尘板(5)沿所述第一合页(4)顺时针旋转270度后便不能再旋转,此时,所述防尘板(5)与所述支撑侧板(2)垂直;最后,将所述吸纳盒(3)通过所述吸铁石贴于所述支撑侧板(2)上,此时,所述吸纳盒(3)中可放置日用文具,所述防尘板(5)上也可放置日用文具。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尘书立,如图7和图8所示,包括支撑底座 (1)和支撑侧板(2),所述防尘书立还包括防尘板(5)和第一合页 (4);

所述防尘板(5)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合页(4)与所述支撑侧板(2) 的顶部一侧连接,所述顶部一侧为相反于所述支撑侧板(2)底部连接所述支撑底座(1)的一侧。

所述防尘板(5)相反于所述第一合页(4)的另一端设置一收纳部;所述收纳部位于所述防尘板(5)相反于所述支撑侧板(2)的另一侧。

所述收纳部和所述收纳部与所述防尘板(5)连接的一端的横截面形状为四边形。

所述收纳部包括第一挡板(6),所述第一挡板(6)与所述防尘板(5)连接,连接角度不大于90度;所述第一挡板(6)位于所述防尘板(5)相反于所述第一合页(4)的另一端。

所述收纳部还包括第二挡板(7),所述第二挡板(7)与所述第一挡板(6)连接,连接角度不大于90度;所述第二挡板(7)位于所述第一挡板(6)相反于所述防尘板(5)的另一端。

所述收纳部还包括第三挡板(8),所述第三挡板(8)与所述第二挡板(7)连接,所述第三挡板(8)位于所述第二挡板(7)相反于所述第一挡板(6)的另一端。

所述第三挡板(8)不与所述防尘板(5)连接,所述第三挡板(8) 与所述第二挡板(7)的连接方式为一体式。

所述防尘书立还包括一吸纳盒(3)。

所述吸纳盒(3)上端设置一吸铁石;所述支撑侧板(2)和所述防尘板(5)的材质为铁。

使用时,当不需要防尘时,所述防尘板(5)自然垂直放置在所述支撑侧板(2)外部,所述吸纳盒(3)通过所述吸铁石贴于所述防尘板(5)上,此时,所述吸纳盒(3)中和所述收纳部上均可放置日用文具。当需要对书本进行防尘时,首先,将所述吸纳盒(3)取下;然后,将所述防尘板(5)沿所述第一合页(4)顺时针旋转270度到所述支撑侧板(2)的顶部,由于所述支撑侧板(2)具有一定的厚度,故所述防尘板(5)沿所述第一合页(4)顺时针旋转270度后便不能再旋转,此时,所述防尘板(5)与所述支撑侧板(2)垂直;最后,将所述吸纳盒(3)通过所述吸铁石贴于所述支撑侧板(2)上,此时,所述吸纳盒(3)中可放置日用文具,所述防尘板(5)和所述收纳部上也可放置日用文具。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尘书立,如图9和图10所示,包括支撑底座(1)和支撑侧板(2),所述防尘书立还包括防尘板(5)和第一合页(4);

所述防尘板(5)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合页(4)与所述支撑侧板(2) 的顶部一侧连接,所述顶部一侧为相反于所述支撑侧板(2)底部连接所述支撑底座(1)的一侧。

所述防尘板(5)相反于所述第一合页(4)的另一端设置一收纳部;所述收纳部位于所述防尘板(5)相反于所述支撑侧板(2)的另一侧。

所述收纳部和所述收纳部与所述防尘板(5)连接的一端的横截面形状为四边形。

所述收纳部包括第一挡板(6),所述第一挡板(6)与所述防尘板(5)连接,连接角度不大于90度;所述第一挡板(6)位于所述防尘板(5)相反于所述第一合页(4)的另一端。

所述收纳部还包括第二挡板(7),所述第二挡板(7)与所述第一挡板(6)连接,连接角度不大于90度;所述第二挡板(7)位于所述第一挡板(6)相反于所述防尘板(5)的另一端。

所述第三挡板(8)不与所述防尘板(5)连接,所述第三挡板(8) 与所述第二挡板(7)通过第二合页连接(9)。

所述防尘书立还包括一吸纳盒(3)。

所述吸纳盒(3)上端设置一吸铁石;所述支撑侧板(2)和所述防尘板(5)的材质为铁。

使用时,当不需要防尘时,所述防尘板(5)自然垂直放置在所述支撑侧板(2)外部,所述吸纳盒(3)通过所述吸铁石贴于所述防尘板(5)上,此时,所述吸纳盒(3)中和所述收纳部上均可放置日用文具。当需要对书本进行防尘时,首先,将所述吸纳盒(3)取下;然后,将所述防尘板(5)沿所述第一合页(4)顺时针旋转270度到所述支撑侧板(2)的顶部,由于所述支撑侧板(2)具有一定的厚度,故所述防尘板(5)沿所述第一合页(4)顺时针旋转270度后便不能再旋转,此时,所述防尘板(5)与所述支撑侧板(2)垂直;最后,将所述吸纳盒(3)通过所述吸铁石贴于所述支撑侧板(2)上,此时,所述吸纳盒(3)中可放置日用文具,所述防尘板(5)和所述收纳部上也可放置日用文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