捻蒜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19535发布日期:2018-09-01 02:45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房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捻蒜器。



背景技术:

蒜泥是日常生活中所必备可少的调味料,在制作蒜泥时,通常直接通过菜刀剁切来制得,在剁切的过程中,大蒜的刺激性过大使得人们经常被熏到流泪,不适感极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制造蒜泥的过程中不会受到蒜味刺激的捻蒜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捻蒜器,包括底座和与底座相配合的上盖,该上盖可相对底座进行转动;所述上盖上设有突出于上盖的凸部,所述底座上设有连接腔,该凸部可插入至所述连接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上间隔的设有多个上捣蒜齿,所述连接腔上间隔的设有多个下捣蒜齿,该上捣蒜齿和下捣蒜齿为交错设置;所述上盖上端部向外延伸形成有与所述底座相配合的限位凸缘。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上盖即可带动上捣蒜齿转动,由于上、下捣蒜齿的交错设置,使得上捣蒜齿在转动的过程中与下捣蒜齿相配合对连接腔内的大蒜进行切割,将其捻成蒜泥,操作简便,仅需转动几次上盖即可完成蒜泥的制作,工作效率高;且蒜泥制造均在底座和上盖中完成,基本不会有蒜味溢出,不会对人的眼睛、鼻子等造成刺激,不会出现不适感。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端与限位凸缘相抵时,所述上捣蒜齿下表面与所述连接腔相接触,所述下捣蒜齿的上表面与所述凸部相接触;且在捣蒜的过程中,上捣蒜齿与连接腔底壁,下捣蒜齿与凸部下表面之间均不会存在间隙,从而在捣蒜的过程中基本不会出现大颗粒的大蒜,制得的蒜泥更为细腻。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下部固设有多个延伸柱,该延伸柱上套设有定位件;可通过定位件将底座限制在桌子或灶台等地方,从而仅单手转动上盖即可完成捣蒜的操作,可解放其中一只手,操作更为简便。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件为吸盘,该定位件上具有一突出其表面设置的连接部,所述延伸柱上设有供所述连接部插接的腔室;通过连接部与连接腔的配合,使得吸盘与底座之间牢固连接,长期使用亦不易脱离,减小维修次数,延长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上部固设有多个限位凸起,所述腔室上设有多个用于供所述限位凸起穿出至连接部外表面的通孔;当连接部插入至连接腔内时,该限位凸起可插入至通孔内,且伸出至连接部的外表面上,从而在上盖转动的过程中,连接部与延伸柱之间始终保持牢固连接,实现对底座的有效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上捣蒜齿的两侧上分别设有多个第一刮齿,所述下捣蒜齿的两侧上分别设有多个第二刮齿,该第一刮齿与第二刮齿之间为交错设置;通过刮齿的设置,可对大蒜进行更为细致的切割,使得制造处的蒜泥更为细腻。

进一步的,所述凸部外表面上设有至少一圈用于防止物料飞溅出底座的凸筋,该凸筋的外径与所述连接腔的内径相等;当凸部插入至连接腔内时,凸筋可与连接腔的内壁相接触,从而有效防止凸部与连接腔内壁之间存在间隙,捣蒜齿切割大蒜的过程中,大蒜不会从间隙中飞溅出来;且凸筋与连接腔的接触面积较小,相较凸部直接与连接腔内壁相接触的情况而言,接触面积较小,摩擦力较小,使得上盖的转动更为省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转动上盖即可带动上捣蒜齿转动,由于上、下捣蒜齿的交错设置,使得上捣蒜齿在转动的过程中与下捣蒜齿相配合对连接腔内的大蒜进行切割,将其捻成蒜泥,操作简便,仅需转动几次上盖即可完成蒜泥的制作,工作效率高;且蒜泥制造均在底座和上盖中完成,基本不会有蒜味溢出,不会对人的眼睛、鼻子等造成刺激,不会出现不适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2中B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3所示,一种捻蒜器,包括底座1和上盖2,所述上盖2下表面上设有一突出于上盖的凸部3,所述底座1上设有连接腔,该凸部3可插入至所述连接腔内,并且上盖可相对底座进行转动,以带动凸部在连接腔内转动;凸部和连接腔均为柱形,所述凸部3下表面上沿直径方向上间隔均匀的设有多个上捣蒜齿4,所述连接腔底面上沿直径方向上间隔均匀的设有多个下捣蒜齿5,且该上捣蒜齿4和下捣蒜齿5为交错设置;优选的,所述上捣蒜齿4的左右两侧上分别设有多个第一刮齿41,这些第一刮齿41沿上捣蒜齿4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均匀的分布;所述下捣蒜齿5的左右两侧上分别设有多个第二刮齿51,这些第二刮齿51沿下捣蒜齿5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均匀的分布;该第一刮齿41与第二刮齿51之间也为交错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1下部固设有多个延伸柱11,该延伸柱上套设有定位件7;具体的,所述定位件7为吸盘,且吸盘中部位置上向上延伸形成一突出吸盘上表面的柱形的连接部71,所述延伸柱11上设有供所述连接部插接的腔室12,连接部71与腔室12插接时,即可实现吸盘与底座的连接;为了实现连接部71与腔室12之间的牢固连接,所述连接部71的上部还固设有多个限位凸起72,所述腔室12上对应于限位凸起72的位置上均设有通孔,连接部71与腔室12插接时,限位凸起可穿入通孔内,并穿出至连接部71外表面。

为了使制得的蒜泥更为细腻,我们在所述上盖2上设置了与所述底座1相配合的限位凸缘6,该限位凸缘6由上盖2上端部向外延伸形成,凸部置于连接腔内时,所述底座1上端与限位凸缘6相抵;且此时所述上捣蒜齿4下表面与所述连接腔相接触,所述下捣蒜齿5的上表面与所述凸部3相接触,从而保证大蒜被有效切割。

进一步的,所述凸部3外表面上设有两圈凸筋31,该凸筋31的外径与所述连接腔的内径相等,从而有效防止制蒜泥的过程中,物料由凸筋31与连接腔之间的缝隙中飞溅出底座。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