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86190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书架。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有些书架重心不稳,当书架上的书或物品摆放得不合理时,书架会发生倾倒,从而对使用者造成伤害。尤其是儿童,放书取书时没有能力去考虑安全因素,所以这类书架在儿童取书放书时更容易发生倾倒从而伤害到儿童。而且,大多数书架构型比较单一,不时尚且没有趣味性。

因而,需要一种这样的书架:该书架可以解决或至少减轻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部分或全部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旨在解决或至少减轻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部分或全部缺点的书架。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书架,所述书架包括:左梯形侧架和右梯形侧架,所述左梯形侧架和所述右梯形侧架的上边长均小于下边长,所述左梯形侧架和所述右梯形侧架平行设置并且之间间隔预定距离;以及

多个水平置物板,所述多个水平置物板在不同高度处连接于所述左梯形侧架和所述右梯形侧架之间,并且所述多个水平置物板中的每两个相邻水平置物板之间具有高度间隔,位于上层的高度间隔等于或小于紧邻的下层的高度间隔。

优选地,所述左梯形侧架和所述右梯形侧架为等腰梯形或直角梯形。

优选地,所述左梯形侧架和所述右梯形侧架为一体式梯形板。

优选地,所述左梯形侧架包括左上杆、左内腰杆以及左外腰杆,所述左内腰杆和所述左外腰杆的上端分别连接至所述左上杆的内端和外端,所述右梯形侧架包括右上杆、右内腰杆以及右外腰杆,所述右内腰杆和所述右外腰杆的上端分别连接至所述右上杆的内端和外端。

优选地,所述书架还包括多个内挡物杆,所述多个内挡物杆中的每个内挡物杆设置在所述多个水平置物板中的相邻两个水平置物板之间并且连接所述左内腰杆和所述右内腰杆。

优选地,所述书架还包括多个左挡物杆、多个右挡物杆以及多个内挡物杆,所述多个左挡物杆中的每个左挡物杆设置在所述多个水平置物板中的相邻两个水平置物板之间并且连接所述左内腰杆和所述左外腰杆,所述多个右挡物杆中的每个右挡物杆设置在所述多个水平置物板中的相邻两个水平置物板之间并且连接所述右内腰杆和所述右外腰杆,所述多个内挡物杆中的每个内挡物杆设置在所述多个水平置物板中的相邻两个水平置物板之间并且连接所述左内腰杆和所述右内腰杆。

优选地,所述多个左挡物杆、所述多个右挡物杆以及所述多个内挡物杆均为薄板状、宽度在沿纵向的中心处最大且宽度从纵向的中心向两端对称地弧形渐变。

优选地,所述书架包括五个水平置物板,所述五个水平储物板从上至下包括第一水平储物板、第二水平储物板、第三水平储物板、第四水平储物板以及第五水平储物板,所述第二水平储物板距离所述第一水平储物板的高度间隔为第一高度间隔,所述第三水平储物板距离所述第二水平储物板的高度间隔为所述第一高度间隔,所述第四水平储物板距离所述第三水平储物板的高度间隔为第二高度间隔,所述第五水平储物板距离所述第四水平储物板的高度间隔为所述第二高度间隔,所述第一高度间隔小于所述第二高度间隔。

优选地,所述多个水平储物板中位于最下层的水平置物板的下方设置有储物抽屉。

优选地,所述左内腰杆、所述左外腰杆、所述右内腰杆和所述右外腰杆的底端均装配有稳固部件,所述稳固部件套设在所述左内腰杆、所述左外腰杆、所述右内腰杆和所述右外腰杆的所述底端上且均包括在圆周方向均匀设置的多个支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能够实现如下所述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书架的左梯形侧架和右梯形侧架均为上边长小于下边长的梯形结构,因而使得书架的放置更稳固,不易倾倒。而且多个水平置物板中的每两个相邻水平置物板之间具有高度间隔,在位于上层的高度间隔小于紧邻的下层的高度间隔的情况下,这样上层的较小高度间隔适于放置小书,下层的较大高度间隔适于放置大书,由此书架的重心更低,使得书架放置得更稳固,更不易倾倒。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左梯形侧架和右梯形侧架为等腰梯形,这样书架的重心更稳定,从而进一步防止书架的倾倒。

在又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左挡物杆、多个右挡物杆以及多个内挡物杆均为薄板状、宽度在沿纵向的中心处最大且从纵向的中心向两端对称地弧形渐变,因而使得书架造型新颖且外观很有流畅感,提升了书架的时尚性。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水平置物板中位于最下层的水平置物板的下方设置有储物抽屉,这样书架既可以放书又可以储物抽屉中放置其他物品,增强了儿童的玩乐感。

在又一些实施方式中,左内腰杆、左外腰杆、右内腰杆和右外腰杆的底端均装配有稳固部件,这进一步提升了书架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将对实用新型的特征、优点以及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技术上和工业上的意义进行描述。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书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对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示范目的,而绝不是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用法的限制。而且,图中各部件的尺寸和比例也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严格对应于实际产品。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书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前”、“后”、“上”、“下”、“左”、“右”、“内”、“外”等与方位相关的术语是参照使用者位于书架前使用书架的情况进行定义的。例如“前”对应于“内”,“后”对应于“外”。

如图1所示,书架包括左梯形侧架1、右梯形侧架2以及连接左梯形侧架和右梯形侧架的五个水平置物板3。左梯形侧架1和右梯形侧架2的上边长相等,左梯形侧架1和右梯形侧架2的下边长也相等,且上边长小于下边长。左梯形侧架1和右梯形侧架平行设置并且之间间隔预定距离。左梯形侧架1包括左上杆11、左内腰杆12以及左外腰杆13,左内腰杆12和左外腰杆13的上端分别连接至左上杆11的内端和外端。右梯形侧架2包括右上杆21、右内腰杆22以及右外腰杆23,右内腰杆22和右外腰杆23的上端分别连接至右上杆21的内端和外端。左梯形侧架1和右梯形侧架2均为直角梯形。具体地,左内腰杆12和左上杆11之间的夹角为直角,左外腰杆13为左梯形侧架1的斜腰;右内腰杆22和右上杆21之间的夹角为直角,右外腰杆23为右梯形侧架2的斜腰。左梯形侧架1和右梯形侧架2的梯形结构使得书架的放置更稳固,不易倾倒。

五个水平置物板3从上至下包括第一水平储物板31、第二水平储物板32、第三水平储物板33、第四水平储物板34以及第五水平储物板35。第一水平储物板31连接左上杆11和右上杆21。第二水平储物板32距离第一水平储物板31的高度间隔为第一高度间隔,第三水平储物板33距离第二水平储物板32的高度间隔也为第一高度间隔。第四水平储物板34距离第三水平储物板33的高度间隔为第二高度间隔,第五水平储物板35距离第四水平储物板34的高度间隔也为第二高度间隔。如图所示,第一高度间隔小于第二高度间隔。第一高度间隔适于放置小书,稍大的第二高度间隔适于放置大书,这样书架的重心更低,从而使得书架放置得更稳固,更不易倾倒。

可以理解的是,水平置物板的个数以及在高度上的设置间隔可以根据需要而定。例如,五个水平置物板中位于上层的相邻两个水平置物板之间的高度间隔小于紧邻的下层的相邻两个水平置物板之间的高度间隔,也即是说,五个水平置物板中之间的高度间隔从上至下逐渐减小。具体而言,第三水平储物板33距离第二水平储物板32的高度间隔大于第二水平储物板32距离第一水平储物板31的高度间隔,第四水平储物板34距离第三水平储物板33的高度间隔大于第三水平储物板33距离第二水平储物板32的高度间隔,第五水平储物板35距离第四水平储物板34的高度间隔大于第四水平储物板34距离第三水平储物板33的高度间隔。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五个水平置物板中位于最上方的第一水平置物板31也可以根据需要省略。

书架还包括多个左挡物杆4、多个右挡物杆5以及多个内挡物杆6,以遮挡书物从而防止书物掉落。左挡物杆4、右挡物杆5以及内挡物杆6均为薄板状,宽度在沿纵向的中心处最大。具体而言,左挡物杆4、右挡物杆5以及内挡物杆6的宽度从纵向的中心向纵向两端对称地弧形渐变。这样使得书架的造型新颖且外观很有流畅感,提升了书架的时尚性。多个左挡物杆4中的每个左挡物杆4设置在多个水平置物板中的相邻两个水平置物板之间并且连接左内腰杆12和左外腰杆13。类似地,多个右挡物杆5中的每个右挡物杆5设置在多个水平置物板中的相邻两个水平置物板之间并且连接右内腰杆22和右外腰杆23。多个内挡物杆6中的每个内挡物杆6设置在多个水平置物板中的相邻两个水平置物板之间并且连接左内腰杆12和右内腰杆22。位于相邻两个水平置物板之间的左挡物杆4、右挡物杆5以及内挡物杆6三者设置在相同高度。需要说明的是,左挡物杆4、右挡物杆5以及内挡物杆6的形状、数目也可以根据需要而定。

书架还设置有储物抽屉,第五水平置物板35构成储物抽屉的顶面。这样书架既可以放书又可以储物抽屉中放置其他物品,提升了儿童的玩乐感。

虽然上面结合图示结构说明了书架,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书架还可以进行多种改变。例如,左梯形侧架1和右梯形侧架2可以不设置成上述由杆构成的框架构造,而是设置成一体式梯形板,即,左梯形侧架1和右梯形侧架2各自整体是一块梯形板。在这种情况下,书架就不再需要左挡物杆4和右挡物杆5,而仅仅设置内挡物杆6即可。又例如,左梯形侧架1和右梯形侧架2也可以不设置成直角梯形,而设置成等腰梯形,这样书架的重心更稳。还例如,为了进一步提高书架的稳固性,在左内腰杆12、左外腰杆13、右内腰杆22和右外腰杆23的底端可以装配有稳固部件。例如,稳固部件可以套设在左内腰杆12、左外腰杆13、右内腰杆22和右外腰杆23的底端上且均包括在圆周方向均匀设置的多个支脚。但是可以理解的是,稳固部件可以具有其他结构。

在本说明书中,每当提及“示例性实施方式”、“优选实施方式”、“一个实施方式”等时意味着针对该实施方式描述的具体的特征、结构或特点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这些用词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的出现不一定都指代同一实施方式。此外,当针对任一实施方式/实施方式描述具体的特征、结构或特点时,应当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也能够在所有所述实施方式中的其它实施方式中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特点。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的方面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各种改型和替换均可以应用到上述实施方式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