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床护栏翻转折叠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99674发布日期:2018-06-30 01:15阅读:6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床护栏翻转折叠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床护栏,尤其涉及了一种床护栏翻转折叠机构。



背景技术:

床护栏是一种安装在床垫边缘用于防止婴儿从床上摔落的防护装置。床沿护栏包括压在床垫下方的压脚、位于床垫上方的栏杆和套设在栏杆上的防护网布以及用于连接栏杆与压脚的支撑杆。

早期的床护栏不可拆卸,不能折叠,占用较大空间,使用不便。可折叠的床护栏结构不够稳固,不能充分保障安全。人们针对床护栏折叠问题提出了许多折叠方案,其中一种在支撑杆上增加翻转折叠机构,通过按动按钮折叠床护栏。这一方式衍生出许多不同翻转折叠机构,申请人希望提出不同结构的床护栏翻转折叠机构。此外,传统的翻转折叠机构需要保持按钮在按压状态并旋转床护栏,在实际操作中并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提出了一种结构不同的床护栏翻转折叠机构,并对现有技术中旋转床护栏时需要保持按钮处于按压状态再进行旋转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床护栏翻转折叠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床护栏翻转折叠机构,包括支撑杆和翻转体,翻转体在支撑杆上翻转,支撑杆包括左右两个支撑片,翻转体在两个支撑片之间,两个支撑片上设有第一转轴孔,翻转体的径向方向上设有按钮,按钮的一端为按压部,另外一端设有第一销杆孔,在按钮的两端之间设有第二转轴孔,翻转体上设有第三转轴孔,转轴穿过第一转轴孔、第二转轴孔和第三转轴孔,翻转体绕转轴转动,两个支撑片的圆周上设有限位缺口,销杆穿过第一销杆孔和限位缺口。展开状态下,销杆位于限位缺口内,折叠时推动按钮使销杆离开限位缺口,翻转体翻转时,销杆紧贴支撑片外轮廓作圆周运动,当转动头旋转180度,床护栏为折叠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按钮与支撑片结构的改变使销杆的位置发生了改变,通过支撑片外轮廓的限位作用使销杆按固定轨迹运动。

作为优选,翻转体上还设有第二销杆孔,销杆穿过第二销杆孔。

作为优选,第二转轴孔为长条形孔,转轴在第二转轴孔内具有径向方向移动的行程空间,第二销杆孔为长条形孔,销杆在第二销杆孔内具有径向方向移动的行程空间。

作为优选,支撑片包括竖直支撑部和圆形支撑部,竖直支撑部和圆形支撑部之间通过连接部相连,限位缺口设在圆形支撑部的外圆周上,销杆从限位缺口向远离第一转轴孔的方向运动后,销杆脱离限位缺口的约束。

作为优选,竖直支撑部、连接部和圆形支撑部一体成型,圆形支撑部除了限位缺口和连接部的位置以外的外轮廓为圆形。

作为优选,按钮内设有容纳第一受压弹簧的腔体,翻转体上设有用于抵靠第一受压弹簧的第一抵靠面,按钮的按压部在腔体内部的位置设有第二抵靠面,第一受压弹簧一端与第一抵靠面抵靠,另一端与第二抵靠面抵靠。受压弹簧使按钮与翻转体具有相离的趋势,使销杆始终受到一个向转轴方向的力,使销杆沿支撑片外轮廓运动。

作为优选,还包括左右两个外挡片,两个外挡片分别设在左右两个支撑片的外侧,外挡片上设有安装座,安装座内设有限位块,安装座和限位块间设有第二受压弹簧,支撑片上设有通孔,限位块穿过通孔,按钮上设有限位卡条,限位卡条与限位块配合,限位块包括第一竖直面和第一斜面,限位卡条包括第二竖直面和第二斜面,将按钮部往转轴方向按压时,限位块的第一斜面受限位卡条的挤压向远离第三转轴孔的外侧缩,限位卡条跨过限位块后,限位块在第二受压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向靠近第三转轴孔的方向向内弹出,限位块的第一竖直面抵靠在限位卡条的第二竖直面上限制按钮伸缩。推动按钮,限位卡条经过斜面时下压限位块,限位卡条推离限位块后,限位块在第二受压弹簧作用下复位,松开按钮,按钮向远离转轴方向位移,限位块的第一竖直面抵靠在限位卡条的第二竖直面上限制按钮弹出,使按钮保持在按压状态而不用持续向按钮施力。

作为优选,支撑片的限位缺口包括水平方向上的第一限位面、第二限位面和连接第一限位面和第二限位面的第三限位面,第一限位面位于第二限位面上方,第一限位面较第二限位面短。第二限位面限制销杆旋转方向,防止翻转体反向转动。

作为优选,限位卡条的第二竖直面与销杆近转轴的点间的距离大于限位块第一竖直面向销杆的方向上与支撑片圆形外轮廓间的距离。两者的距离差导致当按钮在第一竖直面与第二竖直面相抵靠的锁紧状态时,销杆近转轴的点位于圆形支撑部以外的位置,翻转体从限位块限位位置旋转离开后,由于两者存在距离差,在第一受压弹簧作用下,按钮向翻转体外移动,销杆向转轴方向移动,当翻转体回到展开位置时,销杆位于限位缺口外,由于转离时按钮的移动,限位卡条的第二竖直面偏离了与限位块的第一竖直面相抵的位置,限位卡条的第二斜面与限位块的第一斜面相接触,限位卡条将限位块下压,使限位块失去限位作用,受第一受压弹簧作用,按钮弹出,销杆进入限位缺口。

作为优选,翻转体上设有用于连接护栏的插接孔。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无需加工大面积的槽,进而增加金属支撑片的牢固性能,降低制造成本,操作方便、稳定性增强,转动时只需按一下按钮,无需持续按压按钮再旋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翻转体转动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隐去外挡片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按钮和翻转体配合的示意图。

图7是外挡片和支撑片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翻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按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按钮的剖面图。

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支撑杆、2—翻转体、21—第三转轴孔、22—第二销杆孔、23—第一抵靠面、24—插接孔、25—护栏、3—按钮、31—按压部、32—第一销杆孔、33—第二转轴孔、34—腔体、35—第二抵靠面、36—限位卡条、37—第二竖直面、38—第二斜面、4—支撑片、41—第一转轴孔、42—限位缺口、43—竖直支撑部、44—圆形支撑部、45—连接部、46—通孔、47—第一限位面、48—第二限位面、49—第三限位面、5—转轴、6—销杆、7—外挡片、71—安装座、72—限位块、73—第一竖直面、74—第一斜面、8—第一受压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床护栏翻转折叠机构,如图1-10所示,包括支撑杆1和翻转体2,翻转体2在支撑杆1上翻转,支撑杆1包括左右两个支撑片4,翻转体2在两个支撑片4之间,两个支撑片4上设有第一转轴孔41,翻转体2的径向方向上设有按钮3,按钮3的一端为按压部31,另外一端设有第一销杆孔32,在按钮3的两端之间设有第二转轴孔33,翻转体2上设有第三转轴孔21,转轴5穿过第一转轴孔41、第二转轴孔33和第三转轴孔21,翻转体2绕转轴5转动,两个支撑片4的圆周上设有限位缺口42,销杆6穿过第一销杆孔32和限位缺口42。翻转体2上还设有第二销杆孔22,销杆6穿过第二销杆孔22。第二转轴孔33为长条形孔,转轴5在第二转轴孔33内具有径向方向移动的行程空间,第二销杆孔22为长条形孔,销杆6在第二销杆孔22内具有径向方向移动的行程空间。支撑片4包括竖直支撑部43和圆形支撑部44,竖直支撑部43和圆形支撑部44之间通过连接部45相连,限位缺口42设在圆形支撑部44的外圆周上,销杆6从限位缺口42向远离第一转轴孔41的方向运动后,销杆6脱离限位缺口42的约束。竖直支撑部43、连接部45和圆形支撑部44一体成型,圆形支撑部44除了限位缺口42和连接部45的位置以外的外轮廓为圆形。按钮3内设有容纳第一受压弹簧8的腔体34,翻转体2上设有用于抵靠第一受压弹簧8的第一抵靠面23,按钮3的按压部31在腔体34内部的位置设有第二抵靠面35,第一受压弹簧8一端与第一抵靠面23抵靠,另一端与第二抵靠面35抵靠。床护栏还包括左右两个外挡片7,两个外挡片7分别设在左右两个支撑片4的外侧,外挡片7上设有安装座71,安装座71内设有限位块72,安装座71和限位块72间设有第二受压弹簧,支撑片4上设有通孔46,限位块72穿过通孔46,按钮3上设有限位卡条36,限位卡条36与限位块72配合,限位块72包括第一竖直面73和第一斜面74,限位卡条36包括第二竖直面37和第二斜面38,将按压部31往转轴5方向按压时,限位块72的第一斜面74受限位卡条36的挤压向远离第三转轴孔21的外侧缩,限位卡条36跨过限位块72后,限位块72在第二受压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向靠近第三转轴孔21的方向向内弹出,限位块72的第一竖直面73抵靠在限位卡条36的第二竖直面37上限制按钮3伸缩。支撑片4的限位缺口42包括水平方向上的第一限位面47、第二限位面48和连接第一限位面47和第二限位面48的第三限位面49,第一限位面47位于第二限位面48上方,第一限位面47较第二限位面48短。翻转体2上设有用于连接护栏25的插接孔24。

使用状态如图2所示,支撑杆1和护栏25在同一直线上,销杆6位于限位缺口42内,无法上下摆动。进行折叠时,使用者推动按钮3,使销杆6脱离限位缺口42的约束。翻转翻转体2,如图3所示,销杆6受弹簧32的拉力,紧贴圆形支撑部44外轮廓作圆周运动。销杆6沿圆形支撑部44外轮廓绕转轴5旋转180度后,床护栏变为折叠状态,如图4所示。

如图7所示,支撑片4的第一限位面47较第二限位面48短,销杆6脱离限位缺口42的约束后,第二限位面48避免翻转体2反向转动。

如图7、9所示,使用者将按压部31往转轴5方向按压时,限位块72的第一斜面74受限位卡条36的挤压向外侧缩,限位卡条36跨过限位块72后,限位块72向内弹出,限位块72的第一竖直面73抵靠在限位卡条36的第二竖直面37上限制按钮3弹出。使用者无需持续按压按钮3,只需推动一次按钮3,即可使按钮3被锁定在按压状态。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本实施例限位卡条36的第二竖直面37与销杆6近转轴5的点间的距离较限位块72第一竖直面73向销杆6的方向上与支撑片4圆形外轮廓间的距离长1.5毫米。

由于限位卡条36的第二竖直面37与销杆6近转轴5的点间的距离大于限位块72第一竖直面73向销杆6的方向上与支撑片4圆形外轮廓间的距离,翻转体2从限位块72限位位置旋转离开后,由于两者间存在1.5毫米的距离差,在第一受压弹簧8作用下,按钮3向翻转体2外移动,销杆6向转轴5方向移动1.5毫米,当翻转体2回到展开位置时,销杆6位于限位缺口42外,由于转离时按钮3的移动,限位卡条36的第二竖直面37偏离了与限位块72的第一竖直面73相抵的位置,限位卡条36的第二斜面38与限位块72的第一斜面74相接触,限位卡条36将限位块72下压,使限位块72失去限位作用,受第一受压弹簧8作用,按钮3弹出,销杆6进入限位缺口42。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