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碗机的分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32481阅读:5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洗碗机的分配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洗碗机的分配器。



背景技术:

洗碗机是一种常用的厨房设备,用于清洗餐具,由于清洗效果好,大大减少了清洗餐具的麻烦,从而被广大家庭所购置,为了能够达到很好的清洗效果,一般需要给洗碗机添加片状或者固状或者胶状的洗涤剂,洗碗机在清洗餐具过程中,一般洗碗机需要分先、后两次添加洗涤剂,第一次为初洗,对餐具进行初步清洗,然后再进行一次精洗,通过两次清洗使餐具清洗更加干净,从而设计一种能够控制洗碗机先、后添加洗涤剂的分配器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控制先、后添加洗涤剂的洗碗机的分配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洗碗机的分配器,包括分配器本体,所述分配器本体包括储粉腔,所述储粉腔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储粉腔分隔为两个腔室,分别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储粉盒和第二储粉盒,用于放置粉状、片状或者胶状的洗涤剂,所述第一储粉盒和第二储粉盒的开口均为向上开设,所述第一储粉盒的底部和第二储粉盒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

所述储粉腔对应第一储粉盒和第二储粉盒的下方设置有出水口;

所述分配器本体还包括进水接头、进水流道、分流腔、控制阀、第一送水流道和第二送水流道,所述进水接头用于与进水管相连接,所述进水流道、第一送水流道、第二送水流道均与分流腔相导通,所述控制阀设置在分流腔内,用于控制进水流道与第一送水流道或者第二送水流道导通;

所述第一送水流道延伸至储粉腔的上方,所述第一送水流道设置有与第一腔室相导通的第一进口,所述第一进口位于第一储粉盒的开口的上方;

所述第二送水流道延伸至储粉腔的上方,所述第二送水流道设置有与第二腔室相导通的第二进口,所述第二进口位于第二储粉盒的开口的上方。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粉腔的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设置有盖板,所述第一储粉盒、第二储粉盒与盖板相连接,所述盖板与储粉腔翻转配合或者滑移配合,所述盖板在翻转或者滑移过程中,第一储粉盒和第二储粉盒能够移出储粉腔进行洗涤剂添加。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板的下端面与进料口的下端面之间存在间隙,所述间隙为出水口。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储粉盒和第二储粉盒的底部均为圆弧结构,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均位于圆弧的最低处。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流腔对应进水流道、第一送水流道、第二送水流道分别设置有进水口、第一送水口、第二送水口,所述第一送水口、第二送水口位于进水口的上、下两侧;

所述控制阀包括阀体和阀杆,所述阀体能够驱动阀杆沿着分流腔上、下移动,所述阀杆的顶端固定有与分流腔相适配的挡板;

当所述挡板位于进水口与第一送水口之间时,所述进水流道与第二送水流道相连通;

当所述挡板位于进水口与第二送水口之间时,所述进水流道与第一送水流道相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将盖板翻转或者滑移,将第一储粉盒和第二储粉盒移出储粉腔,能够方便的添加洗涤剂;通过控制阀,能够控制实现进水流道与第一送水流道或者第二送水流道相连通,从而能够实现水流进入第一储粉盒或者第二储粉盒,将洗涤剂溶解供应到洗涤桶内,,对餐具进行清洗,实现分配器的一次洗涤剂添加,先、后两次将洗涤剂供应到洗涤桶内,对餐具进行清洗,使餐具清洗更加干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分配器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分配器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水在分配器内的流经示意图一;

图4是水在分配器内的流经示意图二;

图5是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在其上标记以下附图标记:

1、分配器本体;2、储粉腔;21、第一腔室;211、第一储粉盒;2111、第一出口;22、第二腔室;221、第二储粉盒;2211、第二出口;23、隔板;24、出水口;25、进料口;26、盖板;3、进水接头;4、进水流道;5、分流腔;6、控制阀;61、阀体;62、阀杆;63、挡板;7、第一送水流道;71、第一进口;8、第二送水流道;81、第二进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图3、图4中的箭头为水流流动方向。

本实用新型洗碗机的分配器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分配器本体1,分配器本体1包括储粉腔2,储粉腔2位于分配器本体1的上部,储粉盒内设置有隔板23,该隔板23储粉腔2分隔为两个腔室,分别为第一腔室21和第二腔室22,第一腔室21和第二腔室22内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储粉盒211和第二储粉盒221,第一储粉盒211和第二储粉盒221的开口朝上,第一储粉盒211和第二储粉盒221内装设有粉状、片状或者胶状的洗涤剂,第一储粉盒21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出口2111,第二储粉盒22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出口2211;储粉腔2对应第一储粉盒211和第二储粉盒221的下方设置有出水口24,第一储粉盒211或者第二储粉盒221内的洗涤剂通过流水冲刷,能够溶解于水中,然后通过第一出口2111或者第二出口2211流出,通过出水口24供应到洗涤桶内,对洗涤桶内的餐具进行清洗。

如图1和图2,分配器本体1还包括进水接头3、进水流道4、分流腔5、控制阀6、第一送水流道7和第二送水流道8,进水接头3的进口与进水管连接,出口与进水流道4相连通,进水流道4、第一送水流道7和第二送水流道8均与分流腔5相连通,对应在分流腔上形成进水口、第一送水口和第二送水口,第一送水口、第二送水口分别位于进水口的上、下两侧,控制阀6设置在分流腔5内,控制阀6能够控制进水流道4与第一送水流道7或者第二送水流道8相连通,第一送水流道7延伸至第一腔室21的上方且设置有与第一腔室21相导通的第一进口71,第二送水流道8延伸至第二腔室22的上方且设置有与第二腔室22相导通的第二进口81,水流通过第一进口71或者第二进口81能够进入第一腔室21的第一储粉盒211或者第二腔室22的第二储粉盒221,流水冲刷第一储粉盒211或者第二储粉盒221内的洗涤剂,使其溶解在水中,通过第一出口2111或者第二出口2211进入水槽24,供应到洗碗机的清洗水路中,对洗涤桶内的餐具进行清洗。

如图1,分配器本体1的前部设置有与储粉腔2相连通的进料口25,进料口25设置有盖板26,该盖板26与储粉腔2翻转配合或者滑移配合,第一储粉盒211和第二储粉盒221固定连接在盖板26的内壁上,从而盖板26在翻转或者滑移过程中,第一储粉盒211和第二储粉盒221能够移出储粉腔2,从而方便洗涤剂的添加;当盖板26与储粉腔2翻转设置时,优选盖板26的下端的两侧均设置有转轴,储粉腔2的腔壁上设置有转孔,转轴设置在转孔内;当盖板26与储粉腔2滑移设置时,储粉腔2的腔壁的两侧设置水平的滑轨,盖板26的下端侧壁上设置有滑条,滑条与滑轨滑移配合。

如图1,盖板26的下端面与进料口25的下端面之间存在间隙,该间隙为出水口24,从第一出口2111或第二出口2211流出的洗涤液从出水口24流入洗涤桶内,对餐具进行清洗。

如图3所示,通过控制阀6控制水流进入第一送水流道7,水流的流通路径为:进水接头3—进水流道4—分流腔5—第一送水流道7—第一进口71—第一储粉盒211—第一出口2111—出水口24—洗涤桶。

如图4所示,通过控制阀6控制水流进入第二送水流道8,水流的流通路径为:进水接头3—进水流道4—分流腔5—第二送水流道8—第二进口81—第二储粉盒221—第二出口2211—出水口24—洗涤桶。

如图3和图4,通过控制阀6进水流道4与第一送水流道7或者第二送水流道8相连通,从而能够实现将第一储粉盒211或者第二储粉盒221内的洗涤剂溶解进入清洗系统,实现分配器对洗涤剂的先、后添加,使得洗碗机洗涤餐具更加干净。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分流腔5上对应进水流道4、第一送水流道7和第二送水流道8分别设置有进水口、第一送水口和第二送水口,第一送水口和第二送水口分别位于进水口的上、下两侧,控制阀6设置在分流腔5内,控制阀6包括阀体61、阀杆62和挡板63,挡板63与阀杆62的顶部固定连接且挡板63的形状、大小与分流腔5的形状、大小相适配,阀体61能够驱动阀杆62在分流腔5内上、下移动;当挡板63位于进水口与第一送水口之间时,进水流道4与第二送水流道8相连通,水流的流通路径如图4;当挡板63位于进水口与第二送水流道之间时,进水流道4与第一送水流道7相连接,水流的流通路径如图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将盖板26翻转或者滑移,将第一储粉盒211和第二储粉盒221移出储粉腔2,能够方便的添加洗涤剂,该盖板26盖合,能够实现储粉腔2的密封;通过控制阀6,能够控制实现进水流道4与第一送水流道7或者第二送水流道8相连通,从而能够实现水流进入第一储粉盒211或者第二储粉盒221,将洗涤剂溶解供应到清洗水路,对餐具进行清洗,实现分配器的一次洗涤剂添加,先、后两次将洗涤剂供应到清洗水路对餐具进行清洗,使餐具清洗更加干净。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